办一所全心支持儿童成长的学校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ao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校简史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创建于1911年,当时名为南京市第二区游府西街国民学校。学校从创办之日起就积极传播民主、进步思想,实施《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遵循“军国民教育”为首的五育理念(蔡元培提出),为中华之崛起培养孩童,成为南京比较知名的学校之一。
  1978年,學校正式更名为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并于1980年被评为首批江苏省实验小学。1984年,学校在全国率先实行校长负责制,同时提出把学校建成“文明校园、学习乐园、生活家园”,多次被江苏省教育厅表扬,并召开现场会推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经验。1994年,学校提出科研先导,成为当时唯一一所获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的小学。2011年,学校提出“儿童成长支持计划”,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少儿议事院”“梦想舞台”“游友书院”“今天我主讲”等成为儿童喜爱的项目。2017年,学校在全省率先推行“周三自主作业日”和“综合实践月”等教学改革,在全国率先实施体育选项教学和全员运动会,成为南京唯一一所参加全国C20慕课联盟的小学。学校于2017年获评全国课后服务示范点以及“中国好老师”全国基地校。2016年至今,学校作为优质资源领衔校在南京市江宁区、溧水区、浦口区开办4所分校,秦淮区内有8所联盟学校。
  二、核心理念
  成长支持
  三、文化主张
  求真
  四、文化名片
  (一)人物系列
  ·有影响力的校长
  蒋心仪。1946年秋季至1949年春季担任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校长。当时的教育管理部门拨付的修建经费极少,教学装备也仅仅发给了三十套课桌椅,远不能满足正常开学的需要。她积极开动脑筋,想尽办法筹措办学物资。几经周折,学校总算如期开学。
  学校开学后,蒋心仪发动成立了“家长联谊会”,会上推举了七位家长为“家长联谊会”委员,请他们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这一创新举措对学校办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复学之初,她还考虑到学生不能全日制就读的问题,积极推行了二部制,分上下午班,就读人数慢慢增加起来。1946年秋,学校办了6个班,1947年秋就增加到12个班。到了1948年秋季,则发展到20个班级。全校共有学生约千名,教员40多位,一个较大办学规模的游府西街小学正式成形。在她的努力下,校园环境也逐渐改变了面貌,房顶从白铁顶改为油毛毡,最后铺了瓦,空洞洞的窗户也都装上了玻璃。空旷的场地变成运动场,设置了跷跷板、滑梯、攀竹、独木桥等运动器材。校门处竖起葡萄架,每个教室门前都有小型花圃,沿校园围墙栽植了大树,一个美丽的校园初具雏形。
  林慧敏。南京市名校长,1994年至2010年担任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校长。任职期间,她清醒地认识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只有他们具备了优秀的综合素质,国家才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她倡导“不仅为学生的六年着想,更为他们的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加强“文明校园、学习乐园、生活家园”的学校文化建设,使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摇篮与沃土。
  学校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社会压力,林慧敏从来没有动摇,更没有退缩,而是坚定不移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创造了很多不俗的成绩。学生把课内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又把课外实践中的收获带入课堂,不仅学活了书本知识,同时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取得诸多成果。这一切使家长对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们从开始的不信到半信,后来又从相信到坚信。
  2007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被批准为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和华文教育基地学校。这是林慧敏一直坚持以国际化视野来办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写照。
  万代红。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名校长,“行知奖”获得者,2010年8月至今担任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校长。10年来,伴随着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的建设步伐,万代红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儿童成长支持计划的研究与实践”,并在“十三五”期间深入研究推进。在此基础上,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11年,万代红提出对儿童的“成长支持”既是教育使命也是教育智慧。“儿童是我们的,我们是儿童的,我们与儿童共成长”成为全校教师共同的教育行动理念,“四项关注”(关注每一个,关注每一天,关注第一步,关注第一次)、“五大行动”(儿童成长校园环境优化行动,儿童课程开发行动,儿童课堂革新行动,儿童创意生活行动,儿童家庭亲子行动)也成为游府西街小学“成长支持”的重要标志,而课程则成为实施“儿童成长支持计划”的主要抓手。她提出建设“成长支持”课程体系,通过整体架构、科学开发、精细管理、多元评价等实现课程对儿童成长的支持。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她主张将“成长支持”课程分为三类: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选择性课程。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在重视国家课程的优化实施基础上,着重于拓展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建设。特别是选择性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校本课程和主题节日课程是必修课程,“快乐星期三”社团课程是选修课程。
  万代红提出让每一个课堂都成为儿童成长的生命场。她倡导打造“支持性课堂”,这正是课堂支持儿童成长的最本质追求。“支持性课堂”以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力为中心,以教师的教育智慧、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支撑。2012年起,万代红在全国率先引入“慕课”理念,构建“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将“支持”的内涵向课外、校外延伸。
  学校丰富的、科学的、充满活力的办学经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基于此,在万代红的组织下,学校出版了“成长支持”系列丛书,分《走进儿童世界的语文课堂》《儿童成长的多元支持》《放飞梦想的英语课堂》《与数学共成长》《多彩成就精彩》五卷,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时,她还著写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有效学习》一书,该书被中央电教馆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经验丛书收录。这些丛书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全面总结了学校多年来的办学经验,为游小人进一步思考如何推陈出新做了铺垫。   万代红不仅延续与发展了学校的素质教育理念,推动了学校新百年办学大业的发展,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区域推进教育均衡的过程中贡献着游小人的光和热。2011年以来,学校与南京市火瓦巷小学、双塘小学等学校建立联盟。在江宁、溧水、浦口等地开设分校,积极放大优质教育资源,发挥辐射作用,不遗余力地进行教育帮扶工作,上述学校均已成为所在区域的优质学校。
  ·有影响力的教师
  黄桂兰,1951年起供职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获金质奖章),被省妇联评为省三八红旗手。1985年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她主张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儿童、激励每一个儿童、成就每一个儿童,通过亲近儿童、亲近生活、亲近母语,在情景引导、体验活动中培养儿童说话、写话和阅读理解能力。
  田小华(现名田世华),1985年至2009年供职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曾任校党支部副书记。她曾担任南京市“陶老师热线”接待员14年,被评为全市“十佳志愿者”,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1992年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1998年当选全市首批师德标兵、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2000年成为江苏省首批师德模范。
  顾维平,1981年8月至2017年6月供职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江苏省特级教师,曾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她倡导“参与式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她致力于汉语的国际推广,参与小学语文教材编写。
  聂永春,1982年8月至2007年8月供职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现任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国现代教育学术委员会委员,南京晓庄学院客座教授。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曾获南京市斯霞奖,获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她主张在教学中努力营造美趣环境、诱导探索体验、激活創新思维,在多种学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倪晨瑾,1991年7月至今供职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现任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分校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委员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实践课导师,南京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专家培养对象、南京市首届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主张教师要用自身活力感染带动学生,提升认知内驱力、启迪思维活力、锤炼体育品格。
  查静,1996年8月至今供职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现任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教导处主任。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01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曾获得南京市斯霞奖、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她努力追求情、趣、理和谐统一的语文教学境界。
  ·有影响力的班主任
  邵良俊,1985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学院,工作36年,担任班主任36年。2007年至今供职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20最美班主任”获得者。1995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2年获南京市“行知教学奖”,1996年获“陈香梅女士奖”。
  戴玲,自1988年工作以来,担任班主任已33年。2005年至今供职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015年获评南京市优秀班主任。
  ·有影响力的校友
  陈维亚。出生于1956年7月,1963年9月至1969年7月就读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中国当代编导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舞蹈家协会主席、北京舞蹈学院教授。2008年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2010年第16届广州亚洲运动会开、闭幕式总导演;2014年第二届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总导演;2018年第18届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杭州接旗仪式表演《向往》艺术总监;执导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获得极大成功,荣获中国国务院颁发的国家金质奖章。
  张常宁。出生于1995年11月6日,2002年9月至2008年7月就读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中国女排运动员,司职主攻。早年为沙滩排球选手,其后改打室内排球。2015年入选女排国家队一队,随球队获得过女排世界杯冠军及奥运会冠军,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一位不满20岁就作为主力队员拿到世界冠军的主攻手。2016年随中国女排获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2016 — 2017赛季,张常宁所在的江苏女排夺得球队历史上首个全国联赛冠军 。2017年8月获得第十三届全运会成年组女排冠军。2017年9月9日,在女排大冠军杯第四轮比赛中,提前一轮夺冠,也是时隔16年再夺大冠军杯冠军。2017年9月26日,张常宁荣获2016 — 2017中国排球联赛最佳发球和最有价值球员奖。2019年9月29日获世界杯冠军。2020年12月24日,获得2020 — 2021中国女排超级联赛最佳主攻奖。2018年1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8月,入选2018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二)教改系列
  ·有影响力的管理
  率先试点校长负责制。游府西街小学早在1984年就在全市小学中率先试行校长负责制,进行学校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在管理中充分体现“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管理思想,注重人的自觉、自律和自我实现。理顺了学校里的党政关系,保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落实,使校长及其他行政领导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调动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益。学校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整套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较强导向作用的、能激励教师自主发展的人事制度和绩效评估体系。
  提倡儿童自主管理。儿童的自主管理体现了生本教育和“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支持儿童在自我管理中成长,就是顺应儿童成长之理,支持儿童、成就儿童。在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以“支持”的理念和行动,形成了学生自主管理的工作特色。“我的课程我选择”“我的作业我布置”“学校活动我做主”“我的班级我来管”,支持理念下的儿童自主管理,将研究儿童视为自主管理的前提,支持儿童与事物发生直接联系,使儿童获得了直接经验,提升了实践智慧,转变了学习方式,培养了自立的意识和能力,是尊重儿童主体性的素质教育。   建立名师工作室。在教师队伍培养中坚持“三同原理”——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关注内驱力,让每个人都想发展自己;落实执行力,让每个细节都落到实处;提升文化力,让每一股力量都能凝聚到一起。尊重教师人格,借助名师工作室,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有影响力的国际交流
  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重视教育的国际交流,积极探索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智慧。1996年,学校与澳大利亚格兰德尔小学开展友好交流并成为友校。20多年中,学校与澳大利亚、英国、芬兰、美国等国家的20多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师生间的互访活动。学校先后在澳大利亚爱斯鹏德尔花园小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奇特汉姆小学建立海外孔子课堂。2008年,学校创办了“小学汉语国际推广友好学校合作组织”,并举办了多届国际论坛。广泛开展国际友好学校合作,已经成为学校开展汉语推广的亮点。
  ·有影响力的教学改革
  1985年学校提出“减轻负担,提高质量,发展智能,立足未来”的教学理念。从此,打开了“减负增效”教学改革新局面。“运用电教手段,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验成果获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素质教育实验研究”成果一等奖;“小学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获“十五”社科联优秀成果二等奖;“基于网络环境,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获中央电教馆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报》整版刊登报道《游小,永远走在小学教育改革的前头》,介绍学校在教育改革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
  “轻负担,高质量”的关键在于坚守儿童中心,建立和谐的课堂环境,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凸显学科的独特气质,把握好课堂支持要素,形成深度学习课堂范式。如语文学科的项目驱动“同学”课堂,英语学科的具身体验“同学”课堂,数学学科的问题驱动“同学”课堂等。其一般流程以预设与生成相结合为主导思维,沿着“找起点—定基点—搭支点—促提升”的路径展开。“轻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支持儿童观察、支持儿童发现、支持儿童探索、支持儿童体验,让儿童学会自主学习,为儿童终身学习奠基。
  减负增效的落实更离不开评价变革。自我评价工具使用、免试生制、积分银行、行动档案袋等,用评价引导学习过程;“周三自主作业日”,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无数“可以”成就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学期中的快乐实践月,把学生从书面考试中解放出来,整合多学科任务,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亲近社会;一年级取消纸笔考核,开展综合性活动,寓考于乐。评价方式的变革,引领儿童走进全新的学习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五、学校课程
  (一)“红领巾”德育课程
  这里是鲜活的思想教育阵地,也是儿童自己的课程场。这里的每一个主题设计、每一个活动规划、每一个展板制作都是他们自己完成的。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给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上队课;全校开展主题队会日活动,组织队干部竞选,宣传优秀学生事迹,学生轮流宣讲红色故事,有时还会邀请战斗英雄、社区主任、退休教师等讲述成长故事……“百节党课致敬百年大党——师生共上党史课”等主题活动多次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二)“生活家园”劳动课程
  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学校立足于儿童生活世界常见的劳动工作,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做了主题设计,让他们每个月完成一个项目,如低年级穿校服、理书包,中年级做美食、洗衣服,高年级清理卫生间、厨房等。一到六年级72个月完成72个劳动项目,掌握72个生存本领。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一系列有趣的劳动实践课程,种植、厨艺、木工、缝纫等,这些课程成果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1 N”体育课程
  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擅长的体育运动,了解一些基础的运动项目,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学校聘请专业教练加入体育教师团队,按年级为学生准备了人人都要体验的足球、排球、乒乓球、柔道、游泳这五个专业体育技能训练,以及由学生自由选择的14个体育项目的学习。
  (四)“小松树系列”艺享课程
  “小松树”合唱团是学校的名片,也是学生最神往的地方,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曾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登上中央电视台,斩获全国、省、市、区各类合唱大赛一等奖,被评为南京市中小学优秀艺术团。“小松树”话剧团、“小松树”舞蹈团、“小松树”乐器组、“小松树”广播站、“小松树”水墨厅、“小松树”动漫社、“小松树”民艺坊等带领学生畅游艺术海洋,懂得欣赏美、体验美、运用美、享受美。
  (五)“梦想舞台”创意课程
  激发儿童创造力最需要的是舞台,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梦想舞台”创意课程,“创意变变变”“校园吉尼斯”“机器人世界”等活动各具特色。其中,“创意变变变”的表演走进央视舞台,《饺子》《熊猫环游世界》《北极冰山》等节目获得了最佳创意、最佳表演、最佳故事等奖项,游府西街小学也成为全国唯一一所由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录制“看我72变”专场的学校。
  六、景观
  校园内原样复建了一段六朝时期的宫城城墙。依托这段复建的城墙,学校打造了一条“求真路”。这条路由诸多书法名家的一百个“真”字铺就而成,集行、楷、隶、篆、草于一体,求真路的一头,是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女士亲笔题写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这幅题字与“求真路”一起,和學校南门的“求真石”遥相辉映,激励全校师生传承文脉,追求真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其他文献
我在西安的城墙根下转悠,和平门前的一条街道,比以前繁华了好多。有一个音像小店正在大甩卖,我就信步踱了过去。  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男孩已经挑了好几盒磁带,我扫了一眼,竟然还有一盒张楚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不知他是否知道,张楚像他这样大的时候,也经常到城墙附近晃悠,享受那明亮温暖的阳光。  一个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男孩,这样回忆自己当年与张楚的相遇:1993年,在秋日午后,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座饭
编者按:“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新时代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任务。地处江苏省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无锡市惠山区,是21世纪初开始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批国家级试验区。站在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已进入世界中上行列的新起点上,从区域层面系统梳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具有重要价值。本期文章全面呈现惠山课改20年的历程和经验:秉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
文学与自信    小时候,我是个有点孤僻的孩子,老爱独自拿着一本古诗集看,躲着同学。那其实是本很有特点的古诗集——是耐心的爸爸为我抄的,他抄李白的诗,李煜和辛弃疾的词,抄满一本就放到我的桌子上。到现在我还爱写诗,比如“茫茫长街行,举头见孤星,孤星似街灯,伴我长街行。”  到了初中,因为我不擅长体育活动和文艺表演,便 “自创”了一些特有的文弱方式摆平男同学、吸引女同学。打不过男生就给他讲故事,喜欢的
李如密,男,山东费县人,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现代教学艺术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理事、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教学艺术论》《教学风格论》《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儒家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等著作十余部,其中关于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影响较大。  我们常常这样抱怨:整天面
【主持人语】  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等等,在十多年前就成为中小学时髦的话语。确实,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仅凭经验已很难应对;素质教育的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化,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素质提高需要一种有效的载体……这些都呼唤着教育科研。但是,在教育科研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教育科研把作为中小学中心工作的教学领域拒之门外,或者鲜有涉足,于是出现
忏悔室对话    “亲爱的神父啊,我有罪!”  “可怜的孩子,不必过于自责,每个人都有罪!说说看,你犯了什么错?”  “我没能克制住自己,居然偷了别人的一辆车。天哪,我该怎么办呢?要不,我把车送给你好吗?”“我不能要,你应该把车还给原来的主人。”  “但是他说他不要呀!”  “那样的话,你就自己留着吧。神是不会怪你的!”  当晚,神父离开教堂准备回家,发现他的车不见了。    吹牛不易    兽医
夜。只有茶几上的夜光拼图在发着淡绿色的荧光。  这幅拼图是好几年前妈妈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的,那时想要这东西已经好久,喜欢上面那个拾麦穗的女孩,她有公主一般的美丽。  人真的是一种不知幸福的动物。也许因为长大了,也许因为太懒,拼图很快就被我塞到书桌的角落里,灰尘爬上了女孩的脸庞……  偶尔无聊,我就把一直没有勇气拼完的图拿出来。图片一块一块地散落一地,像天空中迷途的小星星。它们在我面前,我在它们面
奥巴马总统就职典礼的前一个晚上,我的房东正好从旧金山探亲回来,他在飞机上结识了一位奥巴马的狂热追随者,这位追随者专程从美国大陆的最西端飞到最东端来,就是想亲眼目睹奥巴马宣誓就职。  不用说,华盛顿当晚所有的宾馆都爆满,连普通人家的一个房间都要好几千美元。可是我的房东在听了他为奥巴马奉献的感人经历后,二话没说就拉他回家来,免费让他睡一个晚上。在美国,奥巴马的支持者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只要听说对方
【摘 要】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重视文化立校和文化立人。多年来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校企融合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校本探索和体系化构建。学校将“创造幸运”作为核心精神文化理念,赋予其“为学生创造价值,为教师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内涵,并将之融入每一成员的思想深处,转化在其教育细节和管理领域之中。  【关键词】“创造幸运”;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
太阳是戴眼镜的老裁缝  赤橙黄绿青蓝紫  咔嚓几声  夏天穿上了七色碎花小夹袄    知了像一片  被阳光摸疼了的叶子  躲进树林里调皮地叫  微风领着柳条  在河畔奔跑  打湿了你翠绿的梦    知更鸟衔起美丽的心事  低低地掠过天空  一恍神扑倒在  泥土香的草籽丛中  此时,一只长腿蚱蜢  刚刚跃过  雨后一汪水洼    我就这样站在  琥珀色的黄昏里  把夏天像维尼熊一样  揣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