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625
在打击乐教学过程中,技术难点训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对打击乐作品的完整展现。因此,对打击乐训练中的技术难点进行整理、总结,并进行合理的训练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提出“單元化”概念,“单元化”即指训练的步骤。步骤的选择和顺序的安排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的原则,做到环环相扣。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清楚的了解完成演奏过程中所蕴含的各种因素,从而发现不足,并能自觉养成符合自身情况的训练步骤和训练方式,更有效的提高训练成果。
文中所指的技术难点不是单纯意义上技术技巧,实际指的是“基本功”,重点包括力度、速度、音色的音乐组成元素和舞台心理素质等几方面,下面就以此为例,来叙述“单元化”感念。
一、力度单元
1.力度划分
2.力度训练
力度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它不像音符那样直观,因为每一个人的力量都不尽相同,所以在力度的要求上也不能一味的要求达到统一的绝对标准。因此,我们就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找出力度上的相对标准,mf概念与敲击法概念随之而出。
(1)mf概念:指的是用肌肉最放松、最自然的幅度所敲击出来的力度称之为中强,并以此作为标准,手臂与手腕的幅度越小,力度呈现就越弱;手臂与手腕的幅度越大,力度呈现就越强。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找出不同力度相对应的幅度,并练以习惯,就能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准确变化力度的方法。
(2)敲击法:把单击动作分为四种方式,即大落大起式(B)、小落小起式(S)、大落小起式(BS)、小落大起式(SB)。通过这种练习方法,对学生在训练突强、突弱及重音移位时有很大的帮助,使其明确的了解每个音符力度变化与动作幅度的相互关系。
二、速度单元
速度的掌控是每一个打击乐演奏员应具备的能力,无论是在把打击乐称为第二指挥的乐队中,还是在独奏时,速度稳定性的控制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清楚的知道不同类别速度的划分和所对应的单位数,并通过节拍器对速度的掌控加以惯性训练,从而对作品速度的要求做到心中有“速”;其次,通过借鉴爵士鼓踩镲的基本作用,对各类易出现速度问题的常用节奏进行训练。如对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音符、前十六后八音符、切分音符等进行分析。
这里红色标记为不演奏,蓝色标记为控制速度音符。R等于右,L等于左手。
从表8中我们可以看出前八后十六音符、前十六后八音符、切分音符的手法运用都是在十六分音符手法的基础上完成的,而且除切分音外,无论如何转换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音符和前十六后八音符,右手都是一直保持着相同的频率,这与爵士鼓踩镲的基本演奏方式不謀而合。通过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类似的方法来训练对速度稳定的掌控,使学生在训练中有据可循。
三、音色单元
音色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一尘不变的。在同一件乐器上我们可以表现出不同气质和情绪的音色来,它可以是柔美的、可以是坚定的、可以是气势如虹的、可以是细水长流的,总之好的音色是赋予生命力的。音色的训练,首先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其次要结合肌肉的松与紧、腕臂幅度的大与小、敲击瞬间的虚与实来完成一次具有内在含义的音色展现。
1.对音色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不同打击乐作品的欣赏,分析不同音色在展现作品内容的不同作用。
2.音色的实践训练:通过对肌肉、腕臂、敲击、幅度等因素的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组合,并加以惯性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色所传递出来的讯息。如肌肉收紧与手腕平行向下运动相结合所演奏出来的音色可以展现出坚定、紧张和神秘的情绪。
四、舞台心理素质训练单元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演奏者的表演状态,心理所产生的紧张情绪会给演奏者的舞台表演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出现演奏姿势发生改变;肌肉和筋脉僵化;记忆空白所产生的忘谱;技术技巧无法正常发挥等情况,这些负面情况的发生都归结于自信心的缺乏。而自信心在我看来是来源于对技术技能的熟练掌握;来源于对作品情绪的融会贯通;来源于对每次课堂和课后训练演奏机会的珍惜;有时更重要的是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因此舞台心理素质训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舞台表演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训练环节。
训练步骤:鼓励式教学、自信心培养、专注度训练、竞技状态养成
1.鼓励式教学:加强教师自身授课的语言技巧;通过引导、示范和举例说明使学生自己发现所出现的问题关键;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自信心培养: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长处和优势;给予学生充分的舞台实践机会表演所擅长演奏的打击乐器和风格作品。
3.专注度训练:加大打击乐重奏作品的训练量,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4.竞技状态养成:以小组制,轮流组合的形式演奏相同的二重奏作品,通过学生总结、评价、投票的方式选出优胜者,并记入学生的期末平时成绩之中。
以上是对打击乐教学中技术难点的部分总结,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学生在打击乐训练的过程中有所帮助和借鉴。
在打击乐教学过程中,技术难点训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生对打击乐作品的完整展现。因此,对打击乐训练中的技术难点进行整理、总结,并进行合理的训练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提出“單元化”概念,“单元化”即指训练的步骤。步骤的选择和顺序的安排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的原则,做到环环相扣。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清楚的了解完成演奏过程中所蕴含的各种因素,从而发现不足,并能自觉养成符合自身情况的训练步骤和训练方式,更有效的提高训练成果。
文中所指的技术难点不是单纯意义上技术技巧,实际指的是“基本功”,重点包括力度、速度、音色的音乐组成元素和舞台心理素质等几方面,下面就以此为例,来叙述“单元化”感念。
一、力度单元
1.力度划分
2.力度训练
力度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它不像音符那样直观,因为每一个人的力量都不尽相同,所以在力度的要求上也不能一味的要求达到统一的绝对标准。因此,我们就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找出力度上的相对标准,mf概念与敲击法概念随之而出。
(1)mf概念:指的是用肌肉最放松、最自然的幅度所敲击出来的力度称之为中强,并以此作为标准,手臂与手腕的幅度越小,力度呈现就越弱;手臂与手腕的幅度越大,力度呈现就越强。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让学生找出不同力度相对应的幅度,并练以习惯,就能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准确变化力度的方法。
(2)敲击法:把单击动作分为四种方式,即大落大起式(B)、小落小起式(S)、大落小起式(BS)、小落大起式(SB)。通过这种练习方法,对学生在训练突强、突弱及重音移位时有很大的帮助,使其明确的了解每个音符力度变化与动作幅度的相互关系。
二、速度单元
速度的掌控是每一个打击乐演奏员应具备的能力,无论是在把打击乐称为第二指挥的乐队中,还是在独奏时,速度稳定性的控制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清楚的知道不同类别速度的划分和所对应的单位数,并通过节拍器对速度的掌控加以惯性训练,从而对作品速度的要求做到心中有“速”;其次,通过借鉴爵士鼓踩镲的基本作用,对各类易出现速度问题的常用节奏进行训练。如对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音符、前十六后八音符、切分音符等进行分析。
这里红色标记为不演奏,蓝色标记为控制速度音符。R等于右,L等于左手。
从表8中我们可以看出前八后十六音符、前十六后八音符、切分音符的手法运用都是在十六分音符手法的基础上完成的,而且除切分音外,无论如何转换十六分音符、前八后十六音符和前十六后八音符,右手都是一直保持着相同的频率,这与爵士鼓踩镲的基本演奏方式不謀而合。通过分析可以归纳总结出类似的方法来训练对速度稳定的掌控,使学生在训练中有据可循。
三、音色单元
音色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一尘不变的。在同一件乐器上我们可以表现出不同气质和情绪的音色来,它可以是柔美的、可以是坚定的、可以是气势如虹的、可以是细水长流的,总之好的音色是赋予生命力的。音色的训练,首先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其次要结合肌肉的松与紧、腕臂幅度的大与小、敲击瞬间的虚与实来完成一次具有内在含义的音色展现。
1.对音色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不同打击乐作品的欣赏,分析不同音色在展现作品内容的不同作用。
2.音色的实践训练:通过对肌肉、腕臂、敲击、幅度等因素的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组合,并加以惯性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色所传递出来的讯息。如肌肉收紧与手腕平行向下运动相结合所演奏出来的音色可以展现出坚定、紧张和神秘的情绪。
四、舞台心理素质训练单元
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演奏者的表演状态,心理所产生的紧张情绪会给演奏者的舞台表演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出现演奏姿势发生改变;肌肉和筋脉僵化;记忆空白所产生的忘谱;技术技巧无法正常发挥等情况,这些负面情况的发生都归结于自信心的缺乏。而自信心在我看来是来源于对技术技能的熟练掌握;来源于对作品情绪的融会贯通;来源于对每次课堂和课后训练演奏机会的珍惜;有时更重要的是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因此舞台心理素质训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舞台表演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训练环节。
训练步骤:鼓励式教学、自信心培养、专注度训练、竞技状态养成
1.鼓励式教学:加强教师自身授课的语言技巧;通过引导、示范和举例说明使学生自己发现所出现的问题关键;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2.自信心培养: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长处和优势;给予学生充分的舞台实践机会表演所擅长演奏的打击乐器和风格作品。
3.专注度训练:加大打击乐重奏作品的训练量,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4.竞技状态养成:以小组制,轮流组合的形式演奏相同的二重奏作品,通过学生总结、评价、投票的方式选出优胜者,并记入学生的期末平时成绩之中。
以上是对打击乐教学中技术难点的部分总结,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学生在打击乐训练的过程中有所帮助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