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蔬一饭的生活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nbin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跟着我搬家到城市已久,我总有时间过得太快的错觉。匆匆忙忙,我去了很多地方,给很多大学做讲座,出很多书,见很多人,怎么匆匆忙忙又到年底?好几年懒得折腾,年夜饭都是自助餐或在酒楼解决。我问父母,今年想吃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意兴阑珊,现在丰衣足食,不缺吃,吃什么都没胃口。鸡鸭鱼肉、海鲜、进口水果和零食,平时吃得太多,腻味。我母亲说:“今年我们吃自己种的小白菜。”我难以置信,在哪里种的?
  母亲嘿嘿发笑:“就在你窗台外面,我看你有时候午睡,就叫你爸锄掉杂草。我不止种了小白菜,还有小葱和两棵茶花。”我乐了,真是服了他们。
  站在窗前,瞧见一溜儿青翠欲滴的小白菜,十分养眼。想起以前的年夜饭,我拿着大人给的钱,一溜小跑去买酒、买汽水。大人心里都琢磨好了,给的钱总要比买东西的钱多一点,小孩子才腿脚勤快。
  我母亲上午砍好莲藕和排骨,砂锅铫子慢慢熬。冬日黄昏时,慢炖出的香味钻进鼻子,萦绕灵魂。藕块粉糯,排骨肉质细嫩,说不出的鲜美。好汤必须慢功夫。这只是其中一道菜。其他原材料,提早去集市,趁着新鲜,挑好带回家。这个任务,通常是交给骑自行车的父亲去办。
  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一起出门。父亲一路慢慢骑行,我东瞧瞧西看看,路边遇到卖油炸米饭团子的,我嘴馋想吃,就停下来。遇到熟人同事,父亲的车子再停下来,大人们聊天说事,我自个儿在边上玩。父亲不厌其烦地买好东西,一整天过去,我也尽兴而归。
  肉食当然和蔬菜来配才好。有什么菜比自己家种的更靠谱?也不用多,就把二楼那个最大的阳台直接开辟为小菜园。自家种菜自家吃,本来就是我家的传统。
  如今,父亲还是喜欢骑着自行车去附近的批发市场买菜。我已长大,却不再坐他的车子后座。但有了这些记忆,我便成了心中怀有珍宝的人。
  再说说咱家的小白菜吧。他们种菜,我一棵一棵采摘好,凑个热闹,下锅小炒。自家种植,这菜格外清甜。其实这不过是一道普通的菜,悠悠时间,累积的是无形的滋味。
  木心赞美“从前慢”,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表面上这是在说爱情,其实赞美的还是人情味。
  世上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不过如此。世界上匆匆忙忙的事烦了,就忘了初衷。我们并不是什么大英雄,也没有世界要拯救。我们赚了钱,就该花在喜欢的人和生活上。
  从前慢,过日子是一蔬一飯,最该重视的,还是和至亲至爱的人一起慢慢吃饭。
  (编辑 邢多多 [email protected],西米绘图)
  沈嘉柯,男,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青联委员,已出版《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最美古诗词:人生是一场雅集》等50多本作品。
其他文献
小的时候,孙宇看到在村里当党支部书记的父亲常常因为村民的一些纠纷,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那时候,他绝不会想到,长大后自己会走上和父亲同样的岗位,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传承家风。  孙宇1992年6月出生于淮安市淮阴区,2015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在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体育学院高才生、国家一级运动员,大学毕业的时候,孙宇有过很多梦想,去大城市闯荡,去竞技赛场立功,但父母还是希望他回家。思前想后,孙
期刊
用最笨的办法干最扎实的扶贫工作  周星宇出生于1997年7月,毕业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2018年7月,他成为“苏北计划”志愿者,服务于淮安市涟水县高沟镇人民政府,任高沟镇综合行政执法局应急管理科安全员、高沟镇扶贫专员。  “没去高沟镇扶贫办之前,我听说一名女同事被扶贫工作折磨得哭了,孩子没法带,休息时间没保障,加班熬夜是常态。”周星宇心里冰火两重天。2018年8月初,周星宇到任第一天,却发现那
期刊
学生时代的电商生涯  李林林出生于1990年,江苏徐州丰县人。从中学时代起,他就自学在网上发帖,推销家乡特产。  10岁后,李林林从丰县来到徐州城里生活,有空就跟着父亲回老家。农忙的时候,乡亲们在地里辛苦地劳作,但一年的收成很微薄。每年的九、十月份,是家乡苹果丰收的时候,乡亲们去市场售卖,常常被人拒收,好不容易卖出一点,收到的钱都要用手帕里三层外三层地裹得紧紧的。这样的场景,李林林每每看得心里不是
期刊
嘉宾:徐州团市委副书记韩锋  淮安团市委副书记 何喆  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姜姝博士  采访:本刊记者 郑晶心 邢多多  《风流一代》: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各地共青团都推出了哪些特色项目?  韓锋:围绕“新农菁英”的培养和发展,徐州团市委展开了“十项行动”,为“新农菁英”提供金融产品服务、技术培训、人才服务等,开辟绿色通道,帮助他们搭建广阔平台。截至目前,徐州“新农菁英”已入库典型人才23
期刊
“端午节味儿浓呀,爷爷为我打馍馍呀,馍馍圆圆甜又香啊,一块馍馍一片情啊……”端午的歌谣是清晨布谷鸟起的调,清亮悦耳。对我来说,亲情的滋味,就是馍馍的味道。  我是爷爷带大的,最爱吃爷爷做的馍馍。一到端午节,我就对爷爷说:“爷爷,我想吃馍馍了。”爷爷就会做馍馍。  爷爷做馍馍时一丝不苟。他先是把红绿黑三种豆子以及白白的糯米浸泡一夜,第二天我去看豆子和糯米,一粒粒饱满透亮,相互依偎着,好像是饮了一夜的
期刊
“詹纳,有个事兒我忘了跟你说。”同事陆瑜给詹纳打来电话,“上次给咱们介绍项目的老卢有点事儿求你,我太高兴给忘记了。”  “啥意思?我就说不能平白无故让咱们捡这么大一个便宜,”詹纳撇着嘴,“难道他还想要点儿回扣啊?”  “没有的事儿!”陆瑜哈哈大笑,“他们公司有个在贵州的数据标注工厂,想让咱们帮着去美国找点儿项目。现在价格战打得太激烈了,原来介绍业务的中介给的条件都太差了。”  “我一直以为他们是技
期刊
6月,梅雨季,响晴的天气,也会聚满乌云,飞洒一阵带着泥土味、草木香的雨。雨,像时间的暂停键。因为雨,可以取消许多户外活动与工作;因为雨,可以懒洋洋地放下书本,离开电脑,在窗前小歇,走进雨打芭蕉的意境;因为雨,我想念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些雨季。  在那些雨季里,我还是个清秀、文静、胆小的小女孩。雨水下了有七八天了,它们顺着青瓦屋檐往那方方的天井四个角倾泻,乌青的石板被雨水洗得像面镜子。有时候雨水打在坑洼
期刊
楼北边有条新修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北边有个村庄,打开我家的窗户,可以看到这个村子。村子不大不小,被一片树林笼罩着。  有一天我去路边店修车,小伙计搞不定,带我进了村子,找他修了二十年车的师傅。我住附近四年多了,这是第一次进村。师傅五十岁上下的样子,很和善。他的爱人也很友好,我刚坐下她就递过来一瓶矿泉水。  村子就是好,虽然远处不时传来大货车路过发出的轰鸣声,但还是觉得安静。鸟飞进修车棚,站在一根电
期刊
小哥俩儿相遇在一家儿童福利院。那时弟弟三岁,哥哥五岁。三岁的弟弟,生活难以完全自理,五岁的哥哥主动帮助弟弟;哥哥天生小眼症几乎全盲,只剩一点点光亮。当他们开始学习时,弟弟就给哥哥读书,两人静静享受书籍带来的慰藉。  福利院的孩子,流动性很大,常有人被收养家庭看中领走。有天晚上小哥俩儿聊到此话题,想想日后要分开,不免有些伤感,于是相互承诺:“如果有一人先被收养,决不忘记,想办法帮留下的人被领养出来。
期刊
亲爱的瑾:  我们又吵架了,因为一点小事。  人们都说,女孩之间的友谊时常像谈恋爱一般,互相之间占有欲强烈,在吵架与和好之间摇摆。  亲爱的瑾,我们认识有一年半了。开始的半年多,我们形影不离,一起上体育课,一起去散步,一起去吃喜欢的麻辣拌。我们无话不谈,我听你倾诉经历过的感情波折与甘苦,你安慰我简单生活中的起伏和不时表露的小消极。  你很疼我,但也慢慢纵容了我的任性。我喜欢有节制的距离,又是典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