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依托3年大田定位试验(2015—2017),设置周年全膜覆盖(PM)和裸地(CK)2个处理,分析半干旱冷凉区土壤温湿度梯度和水热运动的关系。结果表明:PM和CK冻融过程均为单向冻结、双向融通。与CK相比,PM冻结期滞后,冻结速率减慢,冻结深度浅20 cm,但融化速率加快,融化期缩短6~7 d。冻结期PM和CK土壤温度梯度均为正值,热量向上层土壤传导,但PM传导强度大于CK;融化期PM温度梯度为正值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3年大田定位试验(2015—2017),设置周年全膜覆盖(PM)和裸地(CK)2个处理,分析半干旱冷凉区土壤温湿度梯度和水热运动的关系。结果表明:PM和CK冻融过程均为单向冻结、双向融通。与CK相比,PM冻结期滞后,冻结速率减慢,冻结深度浅20 cm,但融化速率加快,融化期缩短6~7 d。冻结期PM和CK土壤温度梯度均为正值,热量向上层土壤传导,但PM传导强度大于CK;融化期PM温度梯度为正值,热量向上层传导,而CK则相反。土壤水分运移表现为:PM在整个冻结期向上运动,CK则表现为"向下-向上-
其他文献
宁波白峰污水处理站一期工程采用生物转盘的核心处理工艺,转盘直径为4 m,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能力为0. 6×10~4m~3/d,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介绍了主要构筑物及设备的设计参数,并对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此外,针对生物转盘工艺在不同水力负荷情况下的处理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低水力负荷情况下生物转盘的处理
污水管道旱季高水位、低流速导致的颗粒物沉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也是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低、碳氮磷比例失调的根本原因;入渗/入流污水管道的清水、低浓度污水排口截流,以及排入雨水管道并经末端截流进入污水管网的施工降水或基坑排水,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旱季进水污染物浓度偏低、处理水量远超污水排放量的重要原因;降雨期间大量雨水涌入污水管道和合流制管道,冲刷并携带旱季沉积物进入城镇水体,是水体雨后黑臭、
污泥厌氧消化/热电联产是一项重要节能工艺技术,对于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意义重大。完善的管理是保证污泥消化及热电联产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麦岛污水处理厂将Multiflo~?Trio初沉污泥与生物滤池剩余污泥进行混合,形成沼气产率较高的混合污泥,并进行中温厌氧消化,所产沼气进入热电联产系统用于发电及沼气锅炉,回收余热作为污泥消化及厂区采暖热源。10余年来,麦岛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消化及热电联产系
近年来,东莞市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全面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根据东莞市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运行的实际情况,测算污水处理厂提标到准Ⅳ类水和完善截污管网两种情形下的污染物削减量提升潜力,并对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若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全部提标到准Ⅳ类,新增COD、氨氮削减量可分别达到1 715. 05、125. 73 t/a,若推动东莞市污水管网全覆盖以
介绍了多级A/O+生物脱氮技术在高浓度制药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实际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出水pH值为6~9、COD≤500 mg/L、SS≤400 mg/L、氨氮≤35 mg/L、TN≤70mg/L、TP≤8 mg/L,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三级标准,其中总氮、总磷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的B级标准,氨氮达到《工业企业废水氮、磷
河北省H市由于市政基础设施久未更新,且排水管网存在污水直排、雨污混接等现象,城区内河水质基本为劣Ⅴ类。为有效控制和改善当地城区内河污染情况,对H市城区内的河渠进行了水环境调研与评价,并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统筹兼顾"的整体思路提出治理方案,旨在实现水环境改善与生态协调的双重目标。
以包头某焦化厂的焦化废水经生化、超滤、反渗透系统处理后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改性活性炭/H_2O_2催化氧化法对RO浓水的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原水pH值、改性活性炭与H_2O_2的质量比为1. 0、H_2O_2投加量为120 mg/L、反应时间为1 h的条件下,RO浓水经改性活性炭/H_2O_2处理后,COD、色度、A_(254)分别由103 mg/L、10
以南京市江宁区杨家圩河道为例,通过对河道周边排口、水质等状况进行调查,探讨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方案设计及工程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果表明,通过对该河道采取控源截污、集成式生物强化系统、多功能综合生态湿地、水下曝气复氧、生态组合修复以及环保清淤等综合整治措施,河道水质指标均有极大改善,溶解氧浓度从均值0. 48 mg/L上升到均值3. 04mg/L,提升了5. 96倍,而氨氮、总磷和COD分别
离心机是绍兴水处理公司污泥处理工艺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其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污泥处理的质量。二期污泥处理离心机已运行16年多,因设备老化、运行磨损等原因,离心机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保证离心机的连续、稳定运行,提出了上清液排水系统、离心机控制系统、离心机本体系统、附属进泥、加药装置等问题的改造和应对措施。实施改造后,离心机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提升,污泥处理量达到了设计要求。
以天津市某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的桩基础方案为例,简述挤土消除液化效应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桩基础的设计特点,并介绍了该方案的实施过程,特别是试验桩大规模沉桩、验收性基桩及桩间土检测等阶段的关键技术问题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