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患者急诊急救处理方案,提高抢救质量。方法:观察 2008 年至 2011 年间 153 例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治疗护理过程并分析总结。结果:153 例严重创伤患者中抢救成功 138 人,死亡 15 人,抢救成功率 90.1%。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流程和护理质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62—02
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多发创伤的发生率迅速增高,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是非常多见的一种病。多发伤指单个致伤因素引起的多系统或多器官的严重损伤( 至少要有两个器官有严重损伤) ,伤情重,变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临床上稍一延误即可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进行急救护理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赢得生命的关键[1]。护理工作是急诊急救过程中重要因素关系着抢救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护理质量,有利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现对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153例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情况予以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153例,男94例,女59例,均为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接诊的严重创伤患者。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2.3±5.7)岁。所有伤员均在10min~1.5h内接收救治,就诊时心跳呼吸停止12例,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休克。
1.2 损伤部位及原因 交通事故98例,刀刺伤23例,由坠落造成的损伤19例,其他13例。损伤部位:颅脑44例,运动系统42例,胸部37例,腹部23例,其他10例。152例中抢救脱险138例(90.1%),死亡15例,急诊抢救室死亡8例,院前已死亡4例, 3例送手术室抢救无效死亡。
1.3 急救护理措施
1.3.1快速评估伤情 多发伤是一种变化迅速,伤情复杂的动态损伤,当多发伤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室时,护士应简单询问病史,分秒必爭地迅速评估伤情,严格按ABBCS法进行:检查患者(A气道)有无堵塞、是否开放,(B呼吸)动度和频率,(B出血)体表主要出血部位,(C循环)脉搏、血压和末梢循环,(S感知觉)患者意识情况、对刺激反应状态[2]。1.3.2 准确执行各项抢救程序 注重抢救黄金时间1h的概念,遵循“先救命后治疗”原则,,争取抢救时间,按急救程序(VICSO)抢救患者,V(Ventilatian)指通气,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基础和最主要的措施,通气障碍是严重创伤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首先要清除呼吸道异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入氧气,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153例患者中,有23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8例气管切开。I(infusion)指输液抗休克,防止休克的恶化。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休克,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伤后6-8小时(第二个死亡高峰)主要抢救内容[3]。首先建立2~3条静脉通道,要保证静脉通道畅通,采用静脉留置针或配合医生深静脉置管,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153例患者均建立了静脉通道,并给予了补液治疗。C(control bleeding)指紧急控制活动性出血。有效的控制活动性大出血是早期进行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有明显的外伤出血,给予加压包扎,填塞,钳扎等止血。S(supervise)多功能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心肺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O(operation)手术。需要马上手术治疗者,应直接送手术室治疗对自缢、中毒、各种大出血、电击伤、休克等建立十多种抢救程序,按部就班的执行标准的诊疗程序。
1.3.3 有预见性的协调各科室工作,做好术前准备多发伤一般涉及多个系统器官,需要多个专业处置,为了保证抢救时间,护理人员要有预见性的协调好与其他科室相关的工作,使其
他专业人员尽快处理患者。使急诊科真正地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危重创伤患者的手术率79.35%[4],危重创伤患者多需要手术,在抢救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如配血、备皮、皮试、插胃管等,并快速联系手术室,及时开始手术。
1.3.4 做好心理护理
突发事件给患者及家属心理造成了恐惧、紧张、焦虑、孤独、无助、悲伤、内疚和愤怒等创伤后应激反应,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积极主动观察,以娴熟的技术、温和的同情心、关心的语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快而有序的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给患者安全感,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伤痛的信心[5]。
2 讨 论
急诊抢救工作中的体会如下: ①科学规范、合理有序的急救护理是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如我们采取的甲乙丙制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即在抢救中甲护士负责呼吸道管理,乙护士负责循环系统,丙护士负责对外联系,做术前准备,补充急救物品、药品,通过为采取科学规范的分工制度,使各项工作同时穿插进行,且有条不紊,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②熟练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严重创伤的急救水平,主要反映反应速度和反应质量上,接诊抢救应分秒必争,争取在“黄金 1 h”内使伤员的生命体征平稳,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熟练的各项抢救技术,在接诊后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慌,快速、准确地实施各项技术操作,提高抢救效率。在急诊急救工作中也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李学霞,杨春霞. 严重多发性创伤74 例的急救护理.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 22) : 2040.
[2] 贺欣,李群,童新明.严重多发性创伤74例的急救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6):91-92
[3] 张建波,马俊勋,何忠杰,等.创伤急救白金十分钟--快速判断伤情启动创伤小组[J].中国急救医学,2006,17(5):85-86.
[4] 江观玉.急诊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27.
[5] 黄瀛.地震灾难伤员23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7):4140
【关键词】创伤;急诊;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62—02
随着现代交通、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多发创伤的发生率迅速增高,多发性创伤在急诊科是非常多见的一种病。多发伤指单个致伤因素引起的多系统或多器官的严重损伤( 至少要有两个器官有严重损伤) ,伤情重,变化快,重要器官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高,临床上稍一延误即可造成患者死亡。因此,进行急救护理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赢得生命的关键[1]。护理工作是急诊急救过程中重要因素关系着抢救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提高严重创伤患者护理质量,有利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现对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153例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情况予以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153例,男94例,女59例,均为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接诊的严重创伤患者。年龄15~72岁,平均年龄(42.3±5.7)岁。所有伤员均在10min~1.5h内接收救治,就诊时心跳呼吸停止12例,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休克。
1.2 损伤部位及原因 交通事故98例,刀刺伤23例,由坠落造成的损伤19例,其他13例。损伤部位:颅脑44例,运动系统42例,胸部37例,腹部23例,其他10例。152例中抢救脱险138例(90.1%),死亡15例,急诊抢救室死亡8例,院前已死亡4例, 3例送手术室抢救无效死亡。
1.3 急救护理措施
1.3.1快速评估伤情 多发伤是一种变化迅速,伤情复杂的动态损伤,当多发伤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室时,护士应简单询问病史,分秒必爭地迅速评估伤情,严格按ABBCS法进行:检查患者(A气道)有无堵塞、是否开放,(B呼吸)动度和频率,(B出血)体表主要出血部位,(C循环)脉搏、血压和末梢循环,(S感知觉)患者意识情况、对刺激反应状态[2]。1.3.2 准确执行各项抢救程序 注重抢救黄金时间1h的概念,遵循“先救命后治疗”原则,,争取抢救时间,按急救程序(VICSO)抢救患者,V(Ventilatian)指通气,确保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基础和最主要的措施,通气障碍是严重创伤患者最常见死亡原因。首先要清除呼吸道异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入氧气,必要时呼吸机辅助呼吸。153例患者中,有23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8例气管切开。I(infusion)指输液抗休克,防止休克的恶化。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休克,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伤后6-8小时(第二个死亡高峰)主要抢救内容[3]。首先建立2~3条静脉通道,要保证静脉通道畅通,采用静脉留置针或配合医生深静脉置管,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153例患者均建立了静脉通道,并给予了补液治疗。C(control bleeding)指紧急控制活动性出血。有效的控制活动性大出血是早期进行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有明显的外伤出血,给予加压包扎,填塞,钳扎等止血。S(supervise)多功能监护。密切观察患者心电监护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心肺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O(operation)手术。需要马上手术治疗者,应直接送手术室治疗对自缢、中毒、各种大出血、电击伤、休克等建立十多种抢救程序,按部就班的执行标准的诊疗程序。
1.3.3 有预见性的协调各科室工作,做好术前准备多发伤一般涉及多个系统器官,需要多个专业处置,为了保证抢救时间,护理人员要有预见性的协调好与其他科室相关的工作,使其
他专业人员尽快处理患者。使急诊科真正地成为生命的绿色通道。危重创伤患者的手术率79.35%[4],危重创伤患者多需要手术,在抢救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紧急术前准备,如配血、备皮、皮试、插胃管等,并快速联系手术室,及时开始手术。
1.3.4 做好心理护理
突发事件给患者及家属心理造成了恐惧、紧张、焦虑、孤独、无助、悲伤、内疚和愤怒等创伤后应激反应,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积极主动观察,以娴熟的技术、温和的同情心、关心的语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快而有序的完成各项抢救工作,给患者安全感,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伤痛的信心[5]。
2 讨 论
急诊抢救工作中的体会如下: ①科学规范、合理有序的急救护理是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如我们采取的甲乙丙制护士抢救配合分工程序图,即在抢救中甲护士负责呼吸道管理,乙护士负责循环系统,丙护士负责对外联系,做术前准备,补充急救物品、药品,通过为采取科学规范的分工制度,使各项工作同时穿插进行,且有条不紊,能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②熟练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严重创伤的急救水平,主要反映反应速度和反应质量上,接诊抢救应分秒必争,争取在“黄金 1 h”内使伤员的生命体征平稳,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与熟练的各项抢救技术,在接诊后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慌,快速、准确地实施各项技术操作,提高抢救效率。在急诊急救工作中也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李学霞,杨春霞. 严重多发性创伤74 例的急救护理.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 22) : 2040.
[2] 贺欣,李群,童新明.严重多发性创伤74例的急救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6):91-92
[3] 张建波,马俊勋,何忠杰,等.创伤急救白金十分钟--快速判断伤情启动创伤小组[J].中国急救医学,2006,17(5):85-86.
[4] 江观玉.急诊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27.
[5] 黄瀛.地震灾难伤员23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7):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