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高度城镇化地区的洪涝灾害问题,考虑频繁的人类活动对区域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人口、财富的高度集中使得承灾体的易损性日益凸显,以城镇化发展快、经济要素集中度高的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梳理了区域城镇化发展进程和特点,分析了降雨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降雨历时角度来看,降雨事件主要以6h以内的短历时降雨为主,但降水量的贡献主体是6h以上的长历时降雨,降雨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从降雨等级角度来看,降雨事件主要以弱降雨为主,但降水
【机 构】
: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40;广东省水利工程安全与绿色水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华南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高度城镇化地区的洪涝灾害问题,考虑频繁的人类活动对区域水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人口、财富的高度集中使得承灾体的易损性日益凸显,以城镇化发展快、经济要素集中度高的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梳理了区域城镇化发展进程和特点,分析了降雨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降雨历时角度来看,降雨事件主要以6h以内的短历时降雨为主,但降水量的贡献主体是6h以上的长历时降雨,降雨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从降雨等级角度来看,降雨事件主要以弱降雨为主,但降水量的主要贡献则取决于发生次数较少的强降雨事件,降雨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大雨发生率显著增加,小雨发生率显著减少;高度城镇化地区的降雨结构变化最为明显,中、大、暴雨发生率显著增加,小雨发生率明显下降.
其他文献
基于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概念解析,提出了以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生态保护治理4项能力为切入点的判断准则,构建了水利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基于熵云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水利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方面,东部多数省份较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能力方面,黄河沿线各省份、海河流域及东南沿海表现较好;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方面,长江、珠江流域表现更好;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方面,西南及中东部表现突出.水利高质量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表明,水利高质量发展系统复杂度较
双语教育的开展不仅在少数民族交流?融合,维护国家统一,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增强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素质的提升以及中华民族综合能力的提高?然而从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教学开展的实际来看,普遍存在着双语教育环境缺失?教师队伍素养不高?教材和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使得双语教育教学的质量受到了影响,所以,如何有效地采取措施提升双语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是当前少数民族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以新疆兵团职业院校为例,首先概括了当前新疆兵团职业教育双语教
在简述人水关系学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介绍了人水关系学的分支学科,总结提出了人水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人水关系交互作用原理、人水系统自适应原理、人水系统平衡转移原理、人水关系和谐演变原理;论述了人水关系学的理论体系,由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基础包括水文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基本理论包括人水系统论、人水控制论、人水和谐论、人水博弈论、人水协同论、水危机冲突论、人水关系辩证论、人水关系可持续发展论等理论,并分析了基本理论的应用前景.
针对目前透水砖堵塞后引起径流颗粒物输出规律变化不清晰的问题,采用模型模拟、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透水砖堵塞对其表面径流颗粒物冲刷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堵塞程度、降雨重现期是影响透水砖表面径流颗粒物冲刷过程的重要因素,堵塞程度越高、重现期越大,初期冲刷效应越强烈、颗粒物累积冲刷量越大;结合不同降雨重现期下,各堵塞程度透水砖表面径流颗粒物冲刷过程,引入堵塞程度r这一动态变化量修正传统指数冲刷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堵塞程度透水砖的径流颗粒物冲刷模型;透水砖堵塞程度可显著影响径流中颗粒物粒径分布,且与降雨重现期、径流
为科学诊断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状态、切实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安全保障水平,通过河道内外、地表地下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缺水量和综合缺水率,以水资源空间均衡度为评价指标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空间均衡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现状情景下京津冀地区整体处于不均衡状态,沧州、衡水等6个评价单元处于严重不均衡状态;未来情景下随着调水和节水力度加大,水资源空间不均衡状态得以改善.基于评价结果从供、需两端提出了确定开发上限、强化节约用水、退减不合理用水、保障生态环境用水、多渠道增加供给和健全法制体制机制等
针对城市化对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问题,利用城市冠层模型结合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对河南省2021年“7·20”特大暴雨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实测降水数据对该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城市冠层影响的耦合模型能更好地模拟出区域极端降水的强度和落区,与实测降水的空间分布更为接近,耦合模拟得到的平均降水量比未考虑城市冠层影响的模拟结果高12.1 mm;人工耗水改变了区域的水热耦合平衡,促进了城市区域对流性降水的形成
为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之一——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评价工作,在节水优先和生态优先方针指导下,探讨了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AHP-CRITIC综合赋权,引入对称交互熵多属性排序法,建立了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评估模型.应用于2019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的研究结果表明:31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集约与安全之间存在互斥现象,北京、天津和新疆等多个省级行政区的集约利用和安全利用水平悬殊较大,亟须针对性地进行
为分析西北地区地下水干旱时空演变趋势及对气象干旱的动态响应,利用GRACE和GLDAS数据定量评估地下水储量变化,构建地下水干旱指数GRACE-GDI分析地下水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了地下水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地下水储量总体上以0.25 cm/a的速率枯竭;河西走廊、六盘山区、青海南部地下水干旱发生频率较高,陕南地区、柴达木盆地地下水干旱发生频率较低,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干旱面积比例为29.0%;地下水干旱与气象干旱的响应关系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针对供水管网失效情况下,供水管网优化维护的问题,系统地总结了供水管网优化维护的3个阶段;提出了供水管网优化维护的3个基础理论:管道失效理论、管道可维护理论以及优化决策理论;建立了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供水管网优化维护的一体化技术框架,包括数据融合、状态辨识、措施集合、优化决策以及方案实施5个方面.
以广州长湴地区为例,基于SWMM和TELEMAC-2D模型构建一种新的耦合模型TSWM,通过历史暴雨事件验证、模型对比等方式评估了TSWM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并对不同重现期暴雨开展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TSWM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研究区的内涝情况,可实现城市内涝精细化模拟;与基于SWMM和LISFLOOD-FP、WCA2D的耦合模型相比,TSWM模型可得到更为精细的模拟结果;由于排水管网系统标准偏低,研究区在极端暴雨情况下容易发生内涝,建议采取提高排水管网系统标准、构建泵闸联合调度方案、布设LID设施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