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适应时代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融入信息化技术、多学科知识等的融合课堂,能让学生在多元的思维组合中构建学习网络,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品质,形成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多项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主动、有效。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数字化学习 融合探究
数字化时代,为数学课堂的融合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也更加方便地实现了数学概念、图形、符号等对象的多重表示。这样的融合教学,不仅生动直观、利于思考,而且信息量大、综合性强,同时图、文、声的结合还有助于记忆,直抵核心素养发展的综合学习。
一、意义探寻:融合课堂的“融合”价值分析
1.顺应教学改革需求。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进程中的不断深入,多技术、多学科的融合课堂应时而生。一方面,融合课堂能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教学改革中的教学研究和指导;另一方面,在融合的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和验证性实验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有利于整合多学科元素,进行综合性和多元性评价。因此,融入信息化技术、多学科知识等多种元素的融合课堂,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推动了教育大数据的应用。
2.助推课堂效率提升。
多元因素融入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一言堂”“一支粉笔”的形式,改变着教学模式。教师立足教学设计,从课堂融合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及资源平台积极探索基于新情境、复杂问题的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和课堂效能的提升。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以终身学习者的身份不断拓展和提高。数字化学习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在提升课堂教学品格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和教学行为变革,增强教师在课堂变革中提升专业素养和创新的能力。一方面,促进教师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是数字化时代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另一方面,整合教师全面的课程素养,这是课堂深度融合的前提。
4.聚焦数学核心素养。
融合的课堂导向核心素养,让学习真正发生,切合学生认知发展需求。别样的融合教学,不仅通过新情境、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参与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系统掌握不同学段各学科知识,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课堂点击:融合课堂的“融合”实践策略
1.融合信息技术,课堂实中有活。
数学课堂教学融入信息技术没有时空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集画面、声音、文字等于一体的优势,可以化静为动,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内在规律,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得出猜想,发现规律,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营造一种开心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充实的课堂显得有活力,有张力,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
如在学习完平行线性质后,讲解两平行线之间折线角问题时,尽管其难度不大,但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学几何,辅助线思路不容易产生,这时可借助几何画板呈现三条平行线,然后移至图形,让上下两条平行线分别与题目中两条平行线重合,中间的平行线经过折点。这样,学生自然想到过折点作平行线的方法,教师再稍加引导,同步规范辅助线几何语言的表达,效果显而易见。当然,也可以呈现一个三角形,同样移至图形,让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与两折线重合。教师毋庸多言,学生几乎会异口同声说可以构造三角形进行分析,同时,他们还会悟到其他辅助线的作法。
当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途径非常广,但无论是用于教学情境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的改善,都需要教师独具匠心,既要融合教师的教,更要适用于学生的学。
2.融合点线串结,课堂活中有序。
信息化的课堂是灵动的,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热情高涨而持久。但良好的课堂文化仍应是课堂教学的主线,高效的融合课堂必须灵活中不失章法,教学井然有序,知识条理清晰,既有“点”的个性展示,更有“线”的串联,所有的环节有机衔接。
如“角”的教学,整个流程可以设计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引”角:结合生活情境,通过实物和生活图片,导出生活中的角,建立角的表象;环节二,“识”角:引导学生画一个角,引出角的两种定义,借助几何画板讲解角的表示方法,再给出一个组合图形,进行角的识别表示;环节三,“辨”角:依托足球运动员射门位置的选择,引入角的大小比较,播放角的单位及换算的小视频;环节四,“归”角:借助思维导图呈现各个知识点,为角平分线的学习做好铺垫。
将知识点用线串联,使得相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关联,形成某种组块,自然地构建知识体系,利于整体认知。这样活动中有序的课堂无疑是学生喜欢的,也是教师所追求的。
3.融合其他学科,课堂序中有新。
融合的课堂是多元的,多元的课堂是精彩的。在当前数字化背景下,人们也越來越重视新课程的综合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既是让学生更好地喜欢数学的需要,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
还如“角”的教学,在讲解好角的概念、表示、大小比较后,准备引入角的单位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可以插播一个从角的表示过渡到地球经度纬度的讲解微视频。精美的图片、优美的音乐、别样的地理学科知识,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微视频呈现完毕,教师再过渡到角的单位以及度、分、秒之间的转化,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数学是美的,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就一定能让数学课堂创新出彩,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融合自主学习,课堂新中有人。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应给予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如在新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基础,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核心是“消元”,所以教师只需稍加引导,让学生自行在“凑”的基础上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然后再加以校正规范,转化归结即可。学生只有亲历探索的过程,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当然,教师还可以渗透类似的解题思想,阐述将来要学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等解法的实质。
课堂上的自主学习,首先应明确任务,再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来看,适合学生自主研究的问题很多,关键看我们教师如何选择,如何设计探究问题,如何组织开展探究活动。
三、回眸反思:融合课堂的“融合”智慧共生
1.走近“融合”,慧由心生。
融合不是简单的组合拼凑,也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教师要知晓融合课堂的优越性,要接纳融合,认可融合,只有内心主动接纳,才能用心研究,赋予实践,才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生出智慧,展现融合课堂的魅力。
2.走进“融合”,智在行動。
真正的融合,需要教师有较好的信息素养和课程整合的理念。一方面,需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借鉴多学科知识,智慧化学习;另一方面,课前设计要精准到位,要智慧化备课,结合学情,设计好个性化的教学流程,让融合课堂的融合真正发生。精彩课堂的演绎源于智慧的行动,同时,经历了丰富的教学活动,也会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智慧,教学效果更出彩。
3.走出“融合”,反思提升。
有效提高课堂融合效率,还需要从融合里走出来,学会反思、再反思。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思考综合运用专业素养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思考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思考促进课堂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等。及时反思,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这样的“走出”,是为了更高效的“走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融合的目的,立足于核心素养,赋予融合课堂无穷的生命力。
总之,在当前数字化背景下,我们应增强学科间的整合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信息化水平,积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多种元素,提高课堂实效,让融合成为研究,成为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
本文系江苏省泰州市教育规划“集团化办学”专项课题“集团化办学下课程建设研究”(编号:2021jtbxzx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适应时代发展,更新教学观念,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融入信息化技术、多学科知识等的融合课堂,能让学生在多元的思维组合中构建学习网络,发展数学思维,提升学习品质,形成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多项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课堂教学的主动、有效。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 数字化学习 融合探究
数字化时代,为数学课堂的融合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也更加方便地实现了数学概念、图形、符号等对象的多重表示。这样的融合教学,不仅生动直观、利于思考,而且信息量大、综合性强,同时图、文、声的结合还有助于记忆,直抵核心素养发展的综合学习。
一、意义探寻:融合课堂的“融合”价值分析
1.顺应教学改革需求。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进程中的不断深入,多技术、多学科的融合课堂应时而生。一方面,融合课堂能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教学改革中的教学研究和指导;另一方面,在融合的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和验证性实验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有利于整合多学科元素,进行综合性和多元性评价。因此,融入信息化技术、多学科知识等多种元素的融合课堂,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推动了教育大数据的应用。
2.助推课堂效率提升。
多元因素融入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一言堂”“一支粉笔”的形式,改变着教学模式。教师立足教学设计,从课堂融合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及资源平台积极探索基于新情境、复杂问题的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和课堂效能的提升。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以终身学习者的身份不断拓展和提高。数字化学习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在提升课堂教学品格的同时,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和教学行为变革,增强教师在课堂变革中提升专业素养和创新的能力。一方面,促进教师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是数字化时代教师角色转变、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另一方面,整合教师全面的课程素养,这是课堂深度融合的前提。
4.聚焦数学核心素养。
融合的课堂导向核心素养,让学习真正发生,切合学生认知发展需求。别样的融合教学,不仅通过新情境、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参与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系统掌握不同学段各学科知识,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课堂点击:融合课堂的“融合”实践策略
1.融合信息技术,课堂实中有活。
数学课堂教学融入信息技术没有时空的限制,利用信息技术集画面、声音、文字等于一体的优势,可以化静为动,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内在规律,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便于学生得出猜想,发现规律,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营造一种开心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充实的课堂显得有活力,有张力,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
如在学习完平行线性质后,讲解两平行线之间折线角问题时,尽管其难度不大,但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学几何,辅助线思路不容易产生,这时可借助几何画板呈现三条平行线,然后移至图形,让上下两条平行线分别与题目中两条平行线重合,中间的平行线经过折点。这样,学生自然想到过折点作平行线的方法,教师再稍加引导,同步规范辅助线几何语言的表达,效果显而易见。当然,也可以呈现一个三角形,同样移至图形,让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与两折线重合。教师毋庸多言,学生几乎会异口同声说可以构造三角形进行分析,同时,他们还会悟到其他辅助线的作法。
当然,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途径非常广,但无论是用于教学情境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的改善,都需要教师独具匠心,既要融合教师的教,更要适用于学生的学。
2.融合点线串结,课堂活中有序。
信息化的课堂是灵动的,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热情高涨而持久。但良好的课堂文化仍应是课堂教学的主线,高效的融合课堂必须灵活中不失章法,教学井然有序,知识条理清晰,既有“点”的个性展示,更有“线”的串联,所有的环节有机衔接。
如“角”的教学,整个流程可以设计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引”角:结合生活情境,通过实物和生活图片,导出生活中的角,建立角的表象;环节二,“识”角:引导学生画一个角,引出角的两种定义,借助几何画板讲解角的表示方法,再给出一个组合图形,进行角的识别表示;环节三,“辨”角:依托足球运动员射门位置的选择,引入角的大小比较,播放角的单位及换算的小视频;环节四,“归”角:借助思维导图呈现各个知识点,为角平分线的学习做好铺垫。
将知识点用线串联,使得相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关联,形成某种组块,自然地构建知识体系,利于整体认知。这样活动中有序的课堂无疑是学生喜欢的,也是教师所追求的。
3.融合其他学科,课堂序中有新。
融合的课堂是多元的,多元的课堂是精彩的。在当前数字化背景下,人们也越來越重视新课程的综合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既是让学生更好地喜欢数学的需要,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
还如“角”的教学,在讲解好角的概念、表示、大小比较后,准备引入角的单位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可以插播一个从角的表示过渡到地球经度纬度的讲解微视频。精美的图片、优美的音乐、别样的地理学科知识,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微视频呈现完毕,教师再过渡到角的单位以及度、分、秒之间的转化,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数学是美的,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就一定能让数学课堂创新出彩,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4.融合自主学习,课堂新中有人。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应给予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如在新授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基础,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核心是“消元”,所以教师只需稍加引导,让学生自行在“凑”的基础上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然后再加以校正规范,转化归结即可。学生只有亲历探索的过程,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当然,教师还可以渗透类似的解题思想,阐述将来要学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等解法的实质。
课堂上的自主学习,首先应明确任务,再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来看,适合学生自主研究的问题很多,关键看我们教师如何选择,如何设计探究问题,如何组织开展探究活动。
三、回眸反思:融合课堂的“融合”智慧共生
1.走近“融合”,慧由心生。
融合不是简单的组合拼凑,也不是一般的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教师要知晓融合课堂的优越性,要接纳融合,认可融合,只有内心主动接纳,才能用心研究,赋予实践,才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生出智慧,展现融合课堂的魅力。
2.走进“融合”,智在行動。
真正的融合,需要教师有较好的信息素养和课程整合的理念。一方面,需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借鉴多学科知识,智慧化学习;另一方面,课前设计要精准到位,要智慧化备课,结合学情,设计好个性化的教学流程,让融合课堂的融合真正发生。精彩课堂的演绎源于智慧的行动,同时,经历了丰富的教学活动,也会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智慧,教学效果更出彩。
3.走出“融合”,反思提升。
有效提高课堂融合效率,还需要从融合里走出来,学会反思、再反思。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思考综合运用专业素养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思考课堂教学的得与失,思考促进课堂效率提升的有效途径等。及时反思,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这样的“走出”,是为了更高效的“走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融合的目的,立足于核心素养,赋予融合课堂无穷的生命力。
总之,在当前数字化背景下,我们应增强学科间的整合意识,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信息化水平,积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多种元素,提高课堂实效,让融合成为研究,成为方向。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
本文系江苏省泰州市教育规划“集团化办学”专项课题“集团化办学下课程建设研究”(编号:2021jtbxzx00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