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蛤蟆的对话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蛤蟆信不信,我们是不是得信?
  中秋时节,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假期回乡,感受最深的是难见皓月。
  抬眼望着厚重起来的空气把那轮圆晕挡了个结实,不由想起一则寓言,说水田里的蛤蟆每天蹦蹦跳跳寻找飞虫,水田旁的树上一个蜘蛛挂在网中央,网织得精巧规矩,八卦形地张开。蛤蟆见状,羡慕地对蜘蛛说:“蜘蛛老弟,为了生活我每天辛苦地蹦来跳去,到处找飞虫,即使在夜里也不敢歇息,尽管这样却只能勉强糊口。你可倒好,整天挂在树上,动都很少动一下,荡悠悠地就能使每日三餐得到保证……
  仔细想想,这并不是寓言,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真实。
  如果有心,稍作观察就会发现,现在的蛤蟆们已经越来越难觅到所需的食物了。它们面对的未来可能勉强糊口都难,也许“灭亡”二字离它们也不是太远。
  记得三十几年前的一个中秋,故乡下起多年未遇的大暴雨。黄河防汛,田间排洪,弄得上上下下好不安生。最大的暴雨之夜,生产队里的钟声足足响了半个多小时,之后就是队长伸着脖子挨家挨户地喊,直到把能出点力的人全都喊到洪水滔滔的东大洼。
  我们村的东大洼真大,辽阔的田野一眼望不到边,绿油油的玉米、高粱伸展着肥硕的叶子唱着欢快的歌。当然,那一年庄稼们唱得歌一点也不欢快,被大水泡着,绿油油的生命受到了威胁。因此,田间排水成了村人们的主要工作。
  暴雨如注的夜晚,挥动着铁锨在大田里排水,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时,突然会听到满世界的蛤蟆唱起了歌。蛤蟆们唱歌很好听。挖好排洪沟,扶着铁锨静静观察从庄稼地里涌出来的水流,成千上万只蛤蟆起伏的调子敲打耳膜,让人禁不住生发联想。
  “咕呱——咕呱——”
  “咕呱呱——咕咕呱——”
  不仅是在夜晚,在夏季的中午,烈日高照,地上散发出炙人的热气,蛤蟆当然也是燥热难耐,禁不住会“咕呱”大叫。这当然是典型的“蛤蟆调”,可以将其理解为平静与安详,也可以理解为某种美好与祝愿。
  后来,离开故乡从军远行,面对炮火连天的战场,依然会想起故乡蛤蟆调子起伏的暴雨之夜。有时候还会乱乱地念叨,在那样的年月,在那样的洪灾时刻,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蛤蟆叫起来?还是儿时的伙伴解答的好:“蛤蟆就是用来叫的,它们不叫难道要人来叫?人叫和蛤蟆叫那是两回事。”
  的确,人叫和蛤蟆叫还真是两回事。
  二十几年前,我搬进县城刚刚盖起来的一栋楼房。当时,县城还没怎么建设,四周荒地一片。夏天大雨过后,楼房便就被大水围剿,看上去很像一座孤岛。一次,母亲从乡下来,睡到半夜热得实在受不了,老人家便拿一蒲扇下楼凉快。刚走到楼下,四周水里的千万只蛤蟆突然叫了起来,母亲慌慌回到楼上,说那么多蛤蟆叫,听着瘆得慌。我说蛤蟆叫怕啥,又不是人叫。母亲说人叫还不怕哩,就因为是蛤蟆叫,所以才瘆得慌。之后,那栋楼房四周陆续建起很多楼房,再也没了荒地一片,再也没了蛤蟆叫。正如今年中秋假期回到故乡,回到辽阔的东大洼,排水沟里依然水满,大田里玉米、高粱依然伸展着肥硕的叶子,但夜晚却再也没能听到那熟悉的“蛤蟆调”。
  “咱们这里怎么也像大明湖啊,听不到一声蛤蟆叫。”站在东大洼,我疑惑重重。
  “今天打农药,明天上化肥,后天又喷一遍除草剂,别说蛤蟆,连兔子都很少能看见了。”依然是儿时的伙伴给予解答,他说村人们都明白这样下去不行,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可能被自己所毁,但在利益面前又有谁会主动放弃?
  又想起那则寓言,讲给儿时的伙伴听,伙伴听后略加思索,说未来也许只剩下一只变异成大头的蛤蟆直接找人对话,质问人类为什么要把泥塘冰结?为什么不让田野长草,使得飞舞的昆虫都躲了起来?但蛤蟆的嗓子哑了,肚子瘪了,再也不会唱歌了,只能用尽全身的力气钻进泥土里冬眠。然后,做一个漫长的梦,等待真正的春天到来……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古人说要顺应四季,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调整生活。一个“顺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因此,现代化起来的我们应该主动去找蛤蟆对话,告诉它们春天还在,原始依然;田野里无论有多少冬雪,终将都会被融化,拥抱它们的还是滚滚雷声和润田之雨。不管蛤蟆信不信,我们是不是得信?
其他文献
1948年前后,从老城区到商埠区,济南市民的生活状态有何改变?本文以一个普通人的回忆,部分还原了战乱中的济南市井,主角与他的家人在济南战役中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与“大人物”并行的另一个战乱空间。  济南解放前夕,国民党政权已腐败透顶,物价暴涨,民不聊生。有一天父亲做生意挣了半面袋法币和金圆券,这是国民党滥发的纸钞。父亲刚背回家就说:“赶快去买面粉!”抢购了半天,半袋钞票只换回来一袋面粉。  为了抵
期刊
济南是共产党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也是共产党接管大城市的试金石,刘顺元、谷牧等人创造的“济南模式”,为后来顺利接管北京、天津、上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前期准备:从地下党到执政党  早在1945年,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共济南市委就组织情报部、国军部及市内地下党组织,对济南开展全方位的调查。1948年,华东局在青州成立了中共济南市委、市政府、市警备司令部联合筹备处,由曾山负责。为保密起见,联合筹备处对外称
期刊
9月22日,全球规模最大影视产业项目——青岛影视产业园正式在青岛市西海岸启动建设。计划2016年6月项目一期开业,2017年6月影视产业项目全部建成开业。  按照设计,青岛影视产业园外景区有欧陆风情、明清古都、阿拉伯世界等多个外景地;制作区有20个摄影棚,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1万平方米摄影棚、世界惟一的固定水下摄影棚,还有世界一流的音效、混录、动漫设施和服装、道具、器材加工厂及IMAX全球研发中心;
期刊
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在他近50年的外交生涯中谱写了中国外交史上绚烂多彩的一页华章,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李氏格言。在外交上,他喜欢旁征博引,风趣睿智,咄咄逼人、不肯退让半步,以雄辩著称,被媒体誉为“铁嘴钢牙外交官”。个性热情儒雅、具有诗人气质,素有“诗人外交家”之称。  除了外交家的身份,他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作词者。2013年9月12日下午,外交家李肇星现身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培训中心,漫
期刊
本刊讯 日前,由全国广播美食联盟主办,广州烹饪协会协办的2013首届中华厨皇技艺广播大赛于广州隆重开赛!“城南往事”济南风味主题餐厅作为山东省唯一餐饮企业选  派鲁菜队代表及山东省广播电台参加此次大赛,喜获“2013年中华美食(鲁菜)地标企业”殊荣。  2013首届中华厨皇技艺广播大赛汇聚了全国顶尖厨艺大师,以各地方菜系为代表角逐,包括徽菜、川渝菜、鲁菜、鄂菜等15支参赛队伍,共同争夺“2013中
期刊
1948-2013,济南战役65周年。  济南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1948年9月16-24日,在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兼代政委粟裕指挥下,发动济南战役,以参战总兵力的44%约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以56%约18万人组成打援集团,经过8昼夜的激烈攻坚作战,全歼守敌10.4万余人,南京与天津间的最大城市济南宣告解放。  济南,打开了共产党通往大城市的大门。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
期刊
本刊讯 2013年12月28日由别克山东营销中心举办的“新年!一起玩转昂科拉”嘉年华活动在青岛举行。  此次别克昂科拉独具匠心的试乘试驾活动除了试乘试驾让参与者体验昂科拉的小巧安全等特性之外,另有趣味试乘、极限问答、保卫气球、争分夺秒、投篮机以及酒吧派对等环节,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眼球。除此之外,28日当晚主办方别克山东营销中心邀请现场所有新老车主参加了新年狂欢派对,并为昂科拉新老车主献上了不同的大
期刊
“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涉及的教育改革领域内容,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其中“高中该不该取消文理分科”再次引发讨论,而国外文理怎么分科作为“他山之石”亦被频频提起。  就世界范围而言,高中教育文理分科与不分科的情况均存在。文理不分科的典型国家有美、德等国。美国是当今世界科技和高等教育最
期刊
1987年,定居中国台湾的美国汉学家、翻译家比尔·波特开始了到中国大陆寻访隐士的旅程。从北京出发,一路向南至终南山、武夷山一带,探访现代隐士的生活状况。一路所见所闻结合历史掌故写入一本名为《空谷幽兰》的书里。 用一位西方人的眼睛,解读中国文化和中国隐士。  马英九与美国“寻隐者”的中国对话:别浪费时间了?  1987年,比尔在台湾为一个美国电台做事,做记者,翻译过《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和《
期刊
本刊讯 近日,广发希望慈善基金开展了第六届的慈善中国行活动,知名影视红星李晨受邀成为本次活动的“爱心大使”,与广发志愿者一起,亲赴湖南省邵阳地区,与山区  孩子吃在一起,玩在一起,并给孩子们送去崭新的书包和学习用品等。李晨表示,希望借助自己是一名公众人物的影响力,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业的行列之中,帮助贫  困地区的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调侃炒菜堪比体力活  “我很久没下厨煮饭了,而且还是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