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年,我曾去北京香山的黄叶村,那里有曹雪芹的故居。看过了故居纪念馆,也看过了周边的风景。不远处是一个山坡,正是夕阳西下、阳光十分柔和的时候,我干脆躺在了山坡草地上,沉沉入梦。故乡与远方,谁是谁?故乡即远方,还是远方即故乡?诗意荡漾了,很快,我写了一首诗《只有我》。
在远离人群的郊野
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我躺在了山坡
远方的山坡
遥远的山坡
只有我
在家乡之外的家乡
在河流不再流的时分
我躺在山坡
远方的山坡
寂寞的山坡
只有我
在飞鸟飞倦的地方
在大地安详的时刻
我躺在山坡
遥远的山坡
沉睡的山坡
只有我
一无所有即是拥有
静谧之中万乐齐奏
写完之后,心里总有一种感动,是自己感动了白己,还是那样的山坡上的情形,与内心的期盼、祈求正相吻合?在曹雪芹故居的不远处,那种气息,闭上眼睛与睁开眼睛,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了深刻的体验与仔细的体悟,闭上眼睛以后,一下子几乎就离开了现实世界,恍恍然,进入了超越时空的绝美境地之中。
诗,需要读者,不过,写诗,有时仅仅是写诗的人需要表达,内心的一种冲动,像激流一样需要倾泻。并不在乎,谁看了,或谁不看=就像激流,不会在乎谁在身边,谁不在身边。诗属于外部世界,更属于内部世界,属于白我,可这种自我,却能引起他人的共鸣,而成为交响曲。我的《只有我》,由景生情,由物及我,写完了,即写完了,如一道激流倾泻了,也就倾泻了。诗,被放置于一边。过了许久,再一次拿出来的时候,仍有一种感动。感动什么呢?有些经历,是无法重复的。有些场景,对我们开放,只有一次机会。过了,也就过了。当再一次回首,或回味,那几乎恍如隔世。
前几天,我把《只有我》放到了微信群里。很快有了回应。一个朋友说,非常喜欢这首诗,“在河流不再流的时分”,太棒了。飞鸟飞倦,大地安详,我躺,我睡。“只有我”,重章叠唱,结构多好!“只有我”,既是孤独,又是骄傲。世界的静,与内心的动,形成巨大张力。不过,他接着提出建议,强烈希望把最后两句删掉,这样空间感、孤独感、想象感会大得多,因为一旦坐实,哪怕是天才的落实,都是伤害。这个朋友的见解贴出来后,很快引出了不同的意见,又一个朋友说:删去最后两句,符合常态认知。不过,正是由于最后两句的突兀,才显得诗句更有了节律的变化和起伏惊喜。静谧之中出现万乐齐奏,诗的个性和诗人的情怀被突显出来了。
争论开始了。主张删去的朋友还列举里尔克《沉重的时刻》作比较。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在哭我。
此刻有谁夜间在某处笑
无缘无故在夜间笑
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
无缘无故在世上死
望着我。
(陈敬容译)
附和者说道:诗是高级造境艺术,更是具象审美活动。诗者情思尤忌点破,点破则会剥夺审美者的体悟乐趣。试想读者正沉浸境中遐思无限时,忽又人眼结尾两句,如剧透般给出了的答案,瞬间便会清醒出境,结束一场审美活动。诗讲韵外之致,弦外之意,余韵袅袅更为高妙。反对者,却不这样认为:《沉重的时刻》题意已明,四节诗意从不同角度推进,呈现了诗人内在情感旋律的流动,又共同构成诗歌完整的乐章,没法再添加任何句子。而《只有我》之诗,如若无最后一句,确是留白,然而,仅前三节,形式未免单调,情感未免重复,意境未免狭隘,气质未免庸常,而《只有我》所表达的却是那种宁静入化之中的巨大张力。
争议到此,还没有画上句号,又出现了折中的第三种意见:删除倒数第二句,保留最后一句,并分成两行:静谧之中,万乐齐奏。如此,孤独便融于自然,别有和谐的意境。诗写到最后,拼的都是胸襟气度和风骨,而最后一句正是体现气度与风骨所在。围观者,越来越多,有朋友忍不住,插嘴说道:诗人兼听吧,最后还是要听自己的。
微信中的讨论很有意义。它已经不在于讨论这首诗的本身。至于最后是删与不删,如何删,也都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讨论,完全可以放到日常的课堂之中进行。上课我常与学生讨论自己的作文,老师的作文也让学生评点。我对学生说,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作出评价,但是,我们要有理由,要有能够说明、证明自己观点的理由,能说出观点、理由的就是“评论家”。只说出观点、说不出理由的,只是乱说,无稽之谈。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样开放式的讨论,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山坡上,只有我”,这个山坡,是客观现实。这个我,是个体,也是群体。是诗意,也是梦呓。诗意与梦呓,有时是清晰的,有时是混沌的,是一种审美,课堂有时也需要这样的状态。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远方。那是现实的地方,也是梦里的地方。每一个人的身上也都有诗情诗意。有些人是外显的,有些人是潜在的。孤独是诗情诗意,寂寥会使人产生悠悠的思绪。远方即是梦想,梦想一朝被阳光照着,或被月色淋着,会像一棵树一样,会长大,会开花,会结果。这样的情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遇到的,即使遇到了,外部的情景与内心情景,也不一定就会契合。所谓千载难逢,所谓缘分,所谓修炼已到或未到,所谓可遇不可求。至于诗句的多少、形式的表现等,在于其次。
在远离人群的郊野
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我躺在了山坡
远方的山坡
遥远的山坡
只有我
在家乡之外的家乡
在河流不再流的时分
我躺在山坡
远方的山坡
寂寞的山坡
只有我
在飞鸟飞倦的地方
在大地安详的时刻
我躺在山坡
遥远的山坡
沉睡的山坡
只有我
一无所有即是拥有
静谧之中万乐齐奏
写完之后,心里总有一种感动,是自己感动了白己,还是那样的山坡上的情形,与内心的期盼、祈求正相吻合?在曹雪芹故居的不远处,那种气息,闭上眼睛与睁开眼睛,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了深刻的体验与仔细的体悟,闭上眼睛以后,一下子几乎就离开了现实世界,恍恍然,进入了超越时空的绝美境地之中。
诗,需要读者,不过,写诗,有时仅仅是写诗的人需要表达,内心的一种冲动,像激流一样需要倾泻。并不在乎,谁看了,或谁不看=就像激流,不会在乎谁在身边,谁不在身边。诗属于外部世界,更属于内部世界,属于白我,可这种自我,却能引起他人的共鸣,而成为交响曲。我的《只有我》,由景生情,由物及我,写完了,即写完了,如一道激流倾泻了,也就倾泻了。诗,被放置于一边。过了许久,再一次拿出来的时候,仍有一种感动。感动什么呢?有些经历,是无法重复的。有些场景,对我们开放,只有一次机会。过了,也就过了。当再一次回首,或回味,那几乎恍如隔世。
前几天,我把《只有我》放到了微信群里。很快有了回应。一个朋友说,非常喜欢这首诗,“在河流不再流的时分”,太棒了。飞鸟飞倦,大地安详,我躺,我睡。“只有我”,重章叠唱,结构多好!“只有我”,既是孤独,又是骄傲。世界的静,与内心的动,形成巨大张力。不过,他接着提出建议,强烈希望把最后两句删掉,这样空间感、孤独感、想象感会大得多,因为一旦坐实,哪怕是天才的落实,都是伤害。这个朋友的见解贴出来后,很快引出了不同的意见,又一个朋友说:删去最后两句,符合常态认知。不过,正是由于最后两句的突兀,才显得诗句更有了节律的变化和起伏惊喜。静谧之中出现万乐齐奏,诗的个性和诗人的情怀被突显出来了。
争论开始了。主张删去的朋友还列举里尔克《沉重的时刻》作比较。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在哭我。
此刻有谁夜间在某处笑
无缘无故在夜间笑
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
无缘无故在世上死
望着我。
(陈敬容译)
附和者说道:诗是高级造境艺术,更是具象审美活动。诗者情思尤忌点破,点破则会剥夺审美者的体悟乐趣。试想读者正沉浸境中遐思无限时,忽又人眼结尾两句,如剧透般给出了的答案,瞬间便会清醒出境,结束一场审美活动。诗讲韵外之致,弦外之意,余韵袅袅更为高妙。反对者,却不这样认为:《沉重的时刻》题意已明,四节诗意从不同角度推进,呈现了诗人内在情感旋律的流动,又共同构成诗歌完整的乐章,没法再添加任何句子。而《只有我》之诗,如若无最后一句,确是留白,然而,仅前三节,形式未免单调,情感未免重复,意境未免狭隘,气质未免庸常,而《只有我》所表达的却是那种宁静入化之中的巨大张力。
争议到此,还没有画上句号,又出现了折中的第三种意见:删除倒数第二句,保留最后一句,并分成两行:静谧之中,万乐齐奏。如此,孤独便融于自然,别有和谐的意境。诗写到最后,拼的都是胸襟气度和风骨,而最后一句正是体现气度与风骨所在。围观者,越来越多,有朋友忍不住,插嘴说道:诗人兼听吧,最后还是要听自己的。
微信中的讨论很有意义。它已经不在于讨论这首诗的本身。至于最后是删与不删,如何删,也都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讨论,完全可以放到日常的课堂之中进行。上课我常与学生讨论自己的作文,老师的作文也让学生评点。我对学生说,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作出评价,但是,我们要有理由,要有能够说明、证明自己观点的理由,能说出观点、理由的就是“评论家”。只说出观点、说不出理由的,只是乱说,无稽之谈。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样开放式的讨论,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山坡上,只有我”,这个山坡,是客观现实。这个我,是个体,也是群体。是诗意,也是梦呓。诗意与梦呓,有时是清晰的,有时是混沌的,是一种审美,课堂有时也需要这样的状态。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远方。那是现实的地方,也是梦里的地方。每一个人的身上也都有诗情诗意。有些人是外显的,有些人是潜在的。孤独是诗情诗意,寂寥会使人产生悠悠的思绪。远方即是梦想,梦想一朝被阳光照着,或被月色淋着,会像一棵树一样,会长大,会开花,会结果。这样的情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遇到的,即使遇到了,外部的情景与内心情景,也不一定就会契合。所谓千载难逢,所谓缘分,所谓修炼已到或未到,所谓可遇不可求。至于诗句的多少、形式的表现等,在于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