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山坡,只有我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年,我曾去北京香山的黄叶村,那里有曹雪芹的故居。看过了故居纪念馆,也看过了周边的风景。不远处是一个山坡,正是夕阳西下、阳光十分柔和的时候,我干脆躺在了山坡草地上,沉沉入梦。故乡与远方,谁是谁?故乡即远方,还是远方即故乡?诗意荡漾了,很快,我写了一首诗《只有我》。
  在远离人群的郊野
  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我躺在了山坡
  远方的山坡
  遥远的山坡
  只有我
  在家乡之外的家乡
  在河流不再流的时分
  我躺在山坡
  远方的山坡
  寂寞的山坡
  只有我
  在飞鸟飞倦的地方
  在大地安详的时刻
  我躺在山坡
  遥远的山坡
  沉睡的山坡
  只有我
  一无所有即是拥有
  静谧之中万乐齐奏
  写完之后,心里总有一种感动,是自己感动了白己,还是那样的山坡上的情形,与内心的期盼、祈求正相吻合?在曹雪芹故居的不远处,那种气息,闭上眼睛与睁开眼睛,给人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了深刻的体验与仔细的体悟,闭上眼睛以后,一下子几乎就离开了现实世界,恍恍然,进入了超越时空的绝美境地之中。
  诗,需要读者,不过,写诗,有时仅仅是写诗的人需要表达,内心的一种冲动,像激流一样需要倾泻。并不在乎,谁看了,或谁不看=就像激流,不会在乎谁在身边,谁不在身边。诗属于外部世界,更属于内部世界,属于白我,可这种自我,却能引起他人的共鸣,而成为交响曲。我的《只有我》,由景生情,由物及我,写完了,即写完了,如一道激流倾泻了,也就倾泻了。诗,被放置于一边。过了许久,再一次拿出来的时候,仍有一种感动。感动什么呢?有些经历,是无法重复的。有些场景,对我们开放,只有一次机会。过了,也就过了。当再一次回首,或回味,那几乎恍如隔世。
  前几天,我把《只有我》放到了微信群里。很快有了回应。一个朋友说,非常喜欢这首诗,“在河流不再流的时分”,太棒了。飞鸟飞倦,大地安详,我躺,我睡。“只有我”,重章叠唱,结构多好!“只有我”,既是孤独,又是骄傲。世界的静,与内心的动,形成巨大张力。不过,他接着提出建议,强烈希望把最后两句删掉,这样空间感、孤独感、想象感会大得多,因为一旦坐实,哪怕是天才的落实,都是伤害。这个朋友的见解贴出来后,很快引出了不同的意见,又一个朋友说:删去最后两句,符合常态认知。不过,正是由于最后两句的突兀,才显得诗句更有了节律的变化和起伏惊喜。静谧之中出现万乐齐奏,诗的个性和诗人的情怀被突显出来了。
  争论开始了。主张删去的朋友还列举里尔克《沉重的时刻》作比较。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
  无缘无故在世上哭
  在哭我。
  此刻有谁夜间在某处笑
  无缘无故在夜间笑
  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
  无缘无故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
  无缘无故在世上死
  望着我。
  (陈敬容译)
  附和者说道:诗是高级造境艺术,更是具象审美活动。诗者情思尤忌点破,点破则会剥夺审美者的体悟乐趣。试想读者正沉浸境中遐思无限时,忽又人眼结尾两句,如剧透般给出了的答案,瞬间便会清醒出境,结束一场审美活动。诗讲韵外之致,弦外之意,余韵袅袅更为高妙。反对者,却不这样认为:《沉重的时刻》题意已明,四节诗意从不同角度推进,呈现了诗人内在情感旋律的流动,又共同构成诗歌完整的乐章,没法再添加任何句子。而《只有我》之诗,如若无最后一句,确是留白,然而,仅前三节,形式未免单调,情感未免重复,意境未免狭隘,气质未免庸常,而《只有我》所表达的却是那种宁静入化之中的巨大张力。
  争议到此,还没有画上句号,又出现了折中的第三种意见:删除倒数第二句,保留最后一句,并分成两行:静谧之中,万乐齐奏。如此,孤独便融于自然,别有和谐的意境。诗写到最后,拼的都是胸襟气度和风骨,而最后一句正是体现气度与风骨所在。围观者,越来越多,有朋友忍不住,插嘴说道:诗人兼听吧,最后还是要听自己的。
  微信中的讨论很有意义。它已经不在于讨论这首诗的本身。至于最后是删与不删,如何删,也都已经不重要了。这样的讨论,完全可以放到日常的课堂之中进行。上课我常与学生讨论自己的作文,老师的作文也让学生评点。我对学生说,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作出评价,但是,我们要有理由,要有能够说明、证明自己观点的理由,能说出观点、理由的就是“评论家”。只说出观点、说不出理由的,只是乱说,无稽之谈。千江有水千江月,这样开放式的讨论,不应该有标准答案。“山坡上,只有我”,这个山坡,是客观现实。这个我,是个体,也是群体。是诗意,也是梦呓。诗意与梦呓,有时是清晰的,有时是混沌的,是一种审美,课堂有时也需要这样的状态。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远方。那是现实的地方,也是梦里的地方。每一个人的身上也都有诗情诗意。有些人是外显的,有些人是潜在的。孤独是诗情诗意,寂寥会使人产生悠悠的思绪。远方即是梦想,梦想一朝被阳光照着,或被月色淋着,会像一棵树一样,会长大,会开花,会结果。这样的情形,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遇到的,即使遇到了,外部的情景与内心情景,也不一定就会契合。所谓千载难逢,所谓缘分,所谓修炼已到或未到,所谓可遇不可求。至于诗句的多少、形式的表现等,在于其次。
其他文献
《月光启蒙》原名为《月光母亲》,是煤矿诗人孙友田的作品,节选后被编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文章中,作者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母亲在月光下为自己唱歌谣和童谣、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我抓住了“唱歌谣、唱童谣、讲故事和猜谜语”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期刊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识人物  (课件展示:李时珍画像、郭沫若题词“医中之圣”“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1956年,我国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经为李时珍的墓题词,开头的四个字就是“医中之圣”,医生中圣人级的人物。题词的最后一句是:“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郭沫若给予李时珍极高的评价。李时珍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他是通过怎样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攀登到祖国医学界的最高峰的呢?今天,我
期刊
在语文课堂中进行行之有效的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更能利用学生对新知识的兴奋点,激发出新的思维火花,同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本文浅略地谈谈自己对语文课堂精练的几点认识。  一、直指目标有的放矢  小学的课堂时间只有短暂的40分钟,所以课堂练习的时间只能用在刀口上。什么是刀口?无疑就是每一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中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并且重点精练。在教学《灰椋鸟》
期刊
“大语文”教育观是叶圣陶老先生最早提出来的,这是一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语文观,它着眼于语文学习空间的开拓和语文学习目标的落实,注重的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语文教学应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个方面,这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有展开“双翼”,坚持走课内课外结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结合,学校与家庭、社会结合的“大语文”教学之路,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腾飞。  一、课内求拓展,尝试群文阅读  简单地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鼓励学生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朗读将文字有声化,能激发美感,感悟作品;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语文教学取得较大的收获。要落实朗读教育的行动必须有一定的技巧与方法。  一、动情范读,奠定情调  朗读是“口耳之学”,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如果教师能经
期刊
接触语文教学两年来,笔者发现,低年级语文教学有一些偏向:要不太一本正经,把低年级孩子当成高年级的学生教育,缺少了语文的灵性;要不就是太“热闹”,忽视了语文的本真。当然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教师不能太过严肃,但有时不严肃又无法保证课堂纪律,因此很多教师都会为之头疼。笔者觉得教师应心中有学生,胸中有语文,控制好趣味与语文的天平,让语文充满笑语,让孩子充满笑容。  一、让语文充满笑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
期刊
如何调动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变不敢说、不想说为我敢说、我爱说?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们敢说  (一)给孩子竖起大拇指。赏识是一种爱。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并且给他们竖起大拇指,将会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根据孩子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对他们的发言,我常常竖起大拇指,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哪怕说得不好的,我也不批评,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你的声音真响亮
期刊
说起这次“花语大赛”,我就深有感触,在日常的教学中,若能经常撒下些“种子”,孩子们就会收获更多的快乐与难忘。  所谓的“花语大赛”,真谈不上比赛,更别说大赛了,它只不过是一次临时起意的朗诵活动,也没有精心的组织与思考,仅是为了吸引孩子而取的一个相对别出心裁一点的名字而已。  一、机缘巧合的前奏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想到举办这样的活动,主要源于“写日记”这一教学环节=写日记,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
期刊
解读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抓手。面对相同的教材、文本,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解读因其深浅度的不同,也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课堂和相异的课程。  1.明线相牵,相得益彰  苏教版教材,练习中的读读背背成为其编写教材中一个鲜明的特点。读读背背中,那些四字词语,以韵文的方式呈现,有利于学生的诵读与背诵。然而,如果就词论词,让词以词的方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理解每个词的基础上诵读、积累,虽说符合学
期刊
在当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小说出现最为频繁,这也从侧面上验证了鲁迅小说在新时期的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之际,中学语文对鲁迅作品的教学,需要的是与时俱进、科学解读。  一、遵循原则,重视鲁迅小说的文学性  真正的课堂,真正的文学文本,教师需要做的是根据文学的属性,尽量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言行去理解文本的主旨,从而正确把握作者、编者的意图。过去对鲁迅作品,很多教师在解读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