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称“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迄今已一年有余。对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上海自贸区定位的描述,“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就需要对上海自贸区进行一场“年度考试”,看看它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方面交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在“摸索”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自贸区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表明,建立上海自贸区的目标导向就是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如果一定要说有“考试范围”,那就是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这个范围不仅对上海自贸区适用,对未来整个中国的对外开放也适用。在建立自贸区这件事情上,国家固然没有给予上海特殊政策,但选择上海来建立国内第一个贸易园区本身就意味着对上海更有信心。
建立上海自贸区这道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并没有固定的求解方法,要不断进行摸索。迄今为止,上海自贸区在“摸索”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如在投资准入上采取负面清单结合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模式,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由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引进的先进关后报关做法,在金融自由化方面设立的自由贸易账户,在工商注册方面由实缴制转向认缴制。诸如此类的“摸索”在上海自贸区范围内不胜枚举。
上海自贸区成绩合格
上海自贸区建立一年来,可以说成绩是显著的,特别是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所实施的一系列变革,对企业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利好。以海关监管为例,最大的看点是大胆尝试了先入关、后报关的做法,这种做法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交易成本,有助于提高通关效率。按照综合测算,上海自贸区目前的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节省41.3%,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节省36.8%,同时也降低企业成本10%左右。
上海自贸区之所以引人注目,离不开两个关键词,一是“试验”,说明上海自贸区在许多方面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先行先试,为提升对外开放整体水平趟路子;另一个是“中国”,说明上海自贸区并不是要在28.78平方公里的有限土地上塑造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盆景”,而是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国复制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自贸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其在区内形成的GDP、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金额、税收等经济指标是否出色,更重要的是其他地方是否“学得起”。如果仅靠“吃小灶”取得成功,必然难以令他人信服,也没有太多值得复制推广的价值。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吃小灶”的情况没有发生,说明上海自贸区在迎接国家“统考”时对“考场纪律”要求很严。
作为制度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自由化是确保上海自贸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催化剂。然而,现阶段国内金融监管水平仍需提高,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流动也没有完全放开,并不具备条件让国内金融发展去适应上海自贸区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如果上海自贸区一味追求所谓“纯”金融自由化,容易对国内现有的金融体系带来冲击。为此,上海自贸区专门设立了自由贸易账户,既不对国内现有的金融体系造成过大的冲击,又满足了上海自贸区内企业对金融自由化的诉求。
面对国家“统考”,上海自贸区成绩合格,而今后国内其他地区也会遇到类似的国家“统考”,也需要推广复制上海的“答题”经验。不过,“统考”的范围虽然没有原则性差别,但各地的解题方法却不应雷同。在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做法的过程中,有些地区适宜采用自由贸易园区或自由贸易港区的整体借鉴方式,而大多数地区则并不适宜整体借鉴,而是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在局部范围内借鉴上海自贸区以及后续跟进的其他“具备条件的地方”的经验做法。
曾经引来的争议
由于在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尝试,自上海自贸区建立以来,在区内注册的企业迅速增长,从最初的8000家左右增加到现在的两万家左右,区内企业数量在一年内增加150%。然而,从2014年前8个月的情况来看,自贸区的对外贸易却并没有实现同步增长,仅比上年同期增长11%左右。尽管11%的增长高于全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长率,但的确与自贸区内注册企业的增加幅度不对称。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建立后,虽然进入上海自贸区的企业不少,但更多是来自内地的企业,真正进入的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并不高,因而与扩大资源配置广泛性的初衷并不十分相称。除此之外,社会上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实践还有其他不同看法,如政策条例发布过多、入驻企业数量和公布数量不符、贸易增长量不可信等。
然而,外界对现阶段上海自贸区发展中的有些看法也不乏片面。如2014年版的负面清单进行了大“瘦身”,清单里的特别管理措施由原来的190条调整为139条,比2013年版的负面清单减少26.8%,但有一部分人依然认为负面清单过长。对此,需要理性看待,毕竟负面清单的制定既要体现出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整体要求,又要体现出对于节能环保、产业升级导向、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合理诉求。
在“摸索”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自贸区的要求是十分明确的。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表明,建立上海自贸区的目标导向就是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如果一定要说有“考试范围”,那就是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这个范围不仅对上海自贸区适用,对未来整个中国的对外开放也适用。在建立自贸区这件事情上,国家固然没有给予上海特殊政策,但选择上海来建立国内第一个贸易园区本身就意味着对上海更有信心。
建立上海自贸区这道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并没有固定的求解方法,要不断进行摸索。迄今为止,上海自贸区在“摸索”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如在投资准入上采取负面清单结合准入前国民待遇的模式,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由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引进的先进关后报关做法,在金融自由化方面设立的自由贸易账户,在工商注册方面由实缴制转向认缴制。诸如此类的“摸索”在上海自贸区范围内不胜枚举。
上海自贸区成绩合格
上海自贸区建立一年来,可以说成绩是显著的,特别是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所实施的一系列变革,对企业构成了实实在在的利好。以海关监管为例,最大的看点是大胆尝试了先入关、后报关的做法,这种做法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交易成本,有助于提高通关效率。按照综合测算,上海自贸区目前的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节省41.3%,出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节省36.8%,同时也降低企业成本10%左右。
上海自贸区之所以引人注目,离不开两个关键词,一是“试验”,说明上海自贸区在许多方面要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先行先试,为提升对外开放整体水平趟路子;另一个是“中国”,说明上海自贸区并不是要在28.78平方公里的有限土地上塑造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盆景”,而是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国复制推广。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自贸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其在区内形成的GDP、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金额、税收等经济指标是否出色,更重要的是其他地方是否“学得起”。如果仅靠“吃小灶”取得成功,必然难以令他人信服,也没有太多值得复制推广的价值。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吃小灶”的情况没有发生,说明上海自贸区在迎接国家“统考”时对“考场纪律”要求很严。
作为制度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自由化是确保上海自贸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催化剂。然而,现阶段国内金融监管水平仍需提高,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流动也没有完全放开,并不具备条件让国内金融发展去适应上海自贸区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如果上海自贸区一味追求所谓“纯”金融自由化,容易对国内现有的金融体系带来冲击。为此,上海自贸区专门设立了自由贸易账户,既不对国内现有的金融体系造成过大的冲击,又满足了上海自贸区内企业对金融自由化的诉求。
面对国家“统考”,上海自贸区成绩合格,而今后国内其他地区也会遇到类似的国家“统考”,也需要推广复制上海的“答题”经验。不过,“统考”的范围虽然没有原则性差别,但各地的解题方法却不应雷同。在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做法的过程中,有些地区适宜采用自由贸易园区或自由贸易港区的整体借鉴方式,而大多数地区则并不适宜整体借鉴,而是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在局部范围内借鉴上海自贸区以及后续跟进的其他“具备条件的地方”的经验做法。
曾经引来的争议
由于在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尝试,自上海自贸区建立以来,在区内注册的企业迅速增长,从最初的8000家左右增加到现在的两万家左右,区内企业数量在一年内增加150%。然而,从2014年前8个月的情况来看,自贸区的对外贸易却并没有实现同步增长,仅比上年同期增长11%左右。尽管11%的增长高于全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长率,但的确与自贸区内注册企业的增加幅度不对称。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建立后,虽然进入上海自贸区的企业不少,但更多是来自内地的企业,真正进入的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并不高,因而与扩大资源配置广泛性的初衷并不十分相称。除此之外,社会上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实践还有其他不同看法,如政策条例发布过多、入驻企业数量和公布数量不符、贸易增长量不可信等。
然而,外界对现阶段上海自贸区发展中的有些看法也不乏片面。如2014年版的负面清单进行了大“瘦身”,清单里的特别管理措施由原来的190条调整为139条,比2013年版的负面清单减少26.8%,但有一部分人依然认为负面清单过长。对此,需要理性看待,毕竟负面清单的制定既要体现出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整体要求,又要体现出对于节能环保、产业升级导向、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合理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