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刚性的批量化教学模式仍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流模式,但以人为本的教育应该是有弹性的教育。近年来,我校强化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弹性教学研究为突破口,实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促使教育从刚性向弹性转变。
新课程的实施为弹性教育提供了更广泛的支持和操作空间。弹性教学的目的是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道德需求,具有主体性、针对性、差异性、选择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我们是这样界定弹性教学的:对学科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等形式,向学校申请免修、免听;对选修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选课,获取相应的选修学分;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质,提出可高可低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软有硬的教学计划,安排可快可慢的教学进度,确定有多有少的教学内容,实施有张有弛的教学方法;教师所留作业有难有易;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动态化、多元化评价,考核可同可异。
弹性教学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弹性教学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教、学、考、评、管等方方面面,其健康运行维系于3个子系统—动力系统、保障系统和功能系统的优化与协调(见30页图1)。
(3)教育资源综合利用。课程门类的多样性及组织管理方式的灵活性,为我们的教育活动融入了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拓展了教育时空。我们利用学校地理位置的优势,聘请学校附近的大学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到我校担任兼职教师,不定期地请他们上课、做讲座,整合外来的教学资源,丰富学校的课程内容。
2. 试行学分制度,创建管理弹性
学年学时制是一种刚性的课程管理制度,不能适应个性化教学的要求,所以在研究弹性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想到用学分制来统领弹性教学,为弹性教学的实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我校的学分制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和功能:
(1) 以学时学分确保基本教学质量。以学时学分确定必修课程的学时要求和学分比例及教学最低要求,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避免出现个人兴趣主义、课程不均匀、课程不连续、基本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2)以奖励学分促使学生主动、个性化发展。这是弹性教育得以实现、学校特色得以形成的保障。
(3)有效防止弹性教育进入纯智育误区。奖励学分中的社会调查、科学考察与实验课题研究或研究性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
3. 改革教学方式,推进过程弹性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民主、交互和开放是推进弹性教学的重要因素,这有赖于广大教师的教育创新和教育智慧。
(1)教学进度弹性化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为两年和三年完成高中课程的学生作了不同的安排,让学生以不同的进度,花费不同的时间达到相同的结果,以实现教学进度的弹性。
(2)学生作业弹性化
作业的多少实际上体现了教学要求的高低及教学内容的多少。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些弹性作业模式:分层模式,基本 附加模式,程序练习模式,一题多解模式,自主作业模式等。
(3)课堂教学弹性化
弹性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课堂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并为促成学生自学设计了“学案”和“学件”(网络环境下运用),有些学科运用“任务型”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有目标地自主学习。
4. 多元评价套叠,实施弹性评价
(1)对传统测验评价的弹性化改良。传统测验的诊断性、公平性、高效率是不言而喻的,但往往不能顾及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我们的弹性化考试模式有以下几种:基本题 附加题,选做题,A、B卷,开卷 闭卷。
(2)建立一个激励学生的纵向评价方式。评价有“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两种视角。所谓“横向评价”,是指把学生个体的成绩放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如全班或全年级等)内进行评价。所谓“纵向评价”是指把学生个体的成绩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进行考察。学生某次的“纵向评价”成绩指学生这次的“横向评价”成绩与上一次的“横向评价”成绩之差。对学生的进步情况给予关注,主要是通过“纵向评价”来实现的。
(3)尝试使用新的评价方法。
☆ 终结评价 过程评价。如以学生电子作品加完成计划过程来确认计算机(信息技术)考核成绩等。
☆ 展示性评价。在对学生自主作业和选修课的管理和评定中,较普遍地采用这种方式。这种评价没有统一标准,也不需要比出高低,有利于融评价于教育中。
☆ 先考后学评价。如在环境教育的选修课程中,我们就使用了这种评价方法。
☆ 重过程的评价。我们对研究性学习采用成果 过程的评价方式,以过程考核评定“学分”。
5. 关注个体成长,进行弹性辅导
弹性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对各类学生进行分类研究。因学习基础、方法及能力方面的问题,有些学生学习有困难,进行弹性辅导可帮助学生修正错误、弥补缺陷。弹性辅导在高三年级非常普遍,我校近几年高考成绩明显提升,与弹性辅导分不开。我们尝试实行辅导员制,配合家长对部分“后进生”的成长、变化给予较系统的关注,对这部分学生给予及时的引导和鼓励。
参考文献:
[1] 熊梅.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杨章宏.素质教育研究[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9.
[3] 盛群力.教学设计要有新视野[J].全球教育展望,2003,(7).
[4]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3,(12).
(编辑孙金鑫)
新课程的实施为弹性教育提供了更广泛的支持和操作空间。弹性教学的目的是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需求、身体需求、社会需求、情感需求、道德需求,具有主体性、针对性、差异性、选择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我们是这样界定弹性教学的:对学科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等形式,向学校申请免修、免听;对选修课程,学生可以通过选课,获取相应的选修学分;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质,提出可高可低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有软有硬的教学计划,安排可快可慢的教学进度,确定有多有少的教学内容,实施有张有弛的教学方法;教师所留作业有难有易;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动态化、多元化评价,考核可同可异。
弹性教学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弹性教学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教、学、考、评、管等方方面面,其健康运行维系于3个子系统—动力系统、保障系统和功能系统的优化与协调(见30页图1)。
(3)教育资源综合利用。课程门类的多样性及组织管理方式的灵活性,为我们的教育活动融入了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拓展了教育时空。我们利用学校地理位置的优势,聘请学校附近的大学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到我校担任兼职教师,不定期地请他们上课、做讲座,整合外来的教学资源,丰富学校的课程内容。
2. 试行学分制度,创建管理弹性
学年学时制是一种刚性的课程管理制度,不能适应个性化教学的要求,所以在研究弹性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想到用学分制来统领弹性教学,为弹性教学的实施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我校的学分制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和功能:
(1) 以学时学分确保基本教学质量。以学时学分确定必修课程的学时要求和学分比例及教学最低要求,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避免出现个人兴趣主义、课程不均匀、课程不连续、基本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2)以奖励学分促使学生主动、个性化发展。这是弹性教育得以实现、学校特色得以形成的保障。
(3)有效防止弹性教育进入纯智育误区。奖励学分中的社会调查、科学考察与实验课题研究或研究性学习,促使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
3. 改革教学方式,推进过程弹性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民主、交互和开放是推进弹性教学的重要因素,这有赖于广大教师的教育创新和教育智慧。
(1)教学进度弹性化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我们为两年和三年完成高中课程的学生作了不同的安排,让学生以不同的进度,花费不同的时间达到相同的结果,以实现教学进度的弹性。
(2)学生作业弹性化
作业的多少实际上体现了教学要求的高低及教学内容的多少。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些弹性作业模式:分层模式,基本 附加模式,程序练习模式,一题多解模式,自主作业模式等。
(3)课堂教学弹性化
弹性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在课堂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并为促成学生自学设计了“学案”和“学件”(网络环境下运用),有些学科运用“任务型”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有目标地自主学习。
4. 多元评价套叠,实施弹性评价
(1)对传统测验评价的弹性化改良。传统测验的诊断性、公平性、高效率是不言而喻的,但往往不能顾及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我们的弹性化考试模式有以下几种:基本题 附加题,选做题,A、B卷,开卷 闭卷。
(2)建立一个激励学生的纵向评价方式。评价有“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两种视角。所谓“横向评价”,是指把学生个体的成绩放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如全班或全年级等)内进行评价。所谓“纵向评价”是指把学生个体的成绩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如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进行考察。学生某次的“纵向评价”成绩指学生这次的“横向评价”成绩与上一次的“横向评价”成绩之差。对学生的进步情况给予关注,主要是通过“纵向评价”来实现的。
(3)尝试使用新的评价方法。
☆ 终结评价 过程评价。如以学生电子作品加完成计划过程来确认计算机(信息技术)考核成绩等。
☆ 展示性评价。在对学生自主作业和选修课的管理和评定中,较普遍地采用这种方式。这种评价没有统一标准,也不需要比出高低,有利于融评价于教育中。
☆ 先考后学评价。如在环境教育的选修课程中,我们就使用了这种评价方法。
☆ 重过程的评价。我们对研究性学习采用成果 过程的评价方式,以过程考核评定“学分”。
5. 关注个体成长,进行弹性辅导
弹性教育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对各类学生进行分类研究。因学习基础、方法及能力方面的问题,有些学生学习有困难,进行弹性辅导可帮助学生修正错误、弥补缺陷。弹性辅导在高三年级非常普遍,我校近几年高考成绩明显提升,与弹性辅导分不开。我们尝试实行辅导员制,配合家长对部分“后进生”的成长、变化给予较系统的关注,对这部分学生给予及时的引导和鼓励。
参考文献:
[1] 熊梅.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杨章宏.素质教育研究[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9.
[3] 盛群力.教学设计要有新视野[J].全球教育展望,2003,(7).
[4]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3,(12).
(编辑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