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戏剧艺术的新生类别就是中国民族歌剧,这主要就是外来的艺术形式和我国的传统音乐进行有效结合的产物,主要就是吸收外来和继承传统,中国民族歌剧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重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艺术的过程中,对于中国戏曲的严肃进行吸取,奠定了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道路。本文主要探讨就是中国戏曲元素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移植生成,对于我国民族歌剧戏曲化的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结合实际和理论,提出戏曲表演的优势和作用。
[关键词]中国戏曲元素;中国民族歌剧;移植生成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5-0037-02
本文研究的主要就是中国民族歌剧对于我国戏曲艺术的吸收,分析各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体现,从戏曲舞台假定性出发,将中国民族歌剧对于戏剧舞台的借鉴归纳出来,将中国民族歌剧和中国戏曲之间十分密切的关系显示出来,并且将这种有效吸收的作用进行充分描述,尤其是对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作用提出来。
一、传统戏曲对于中国民族歌剧的影响
中国传统戏曲主要是从我国广阔的民间土壤中产生及发展起来,对于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的戏剧具有十分漫长的发展历程,和西方歌剧的构成模式差不多,而我国传统的戏剧主要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等各种因素。中国传统戏曲是我国传统音乐的代表,经过时间的打磨,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形式,也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部分。在我国原始时期,严格意义上就已经存在戏曲,只是简单地对自然物进行形象性的模仿,逐渐体现出社会的相关经验和情怀,戏剧也逐渐展露出了其中的魅力。
在我国两宋时期,戏曲逐渐成熟,南戏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可以完整地将一个故事情节演绎出来,南戏也是我国戏曲发展的基础,在元代的杂剧也是十分繁荣的,元杂剧具有很大的文化层次。1957年之后,我国有关于歌剧的创作团队不断壮大,也逐渐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当歌剧在我国盛行之后,已经具有将近800多年有关音乐戏剧传统的戏曲,戏曲和歌剧都是对于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属于一门综合的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实际上是无法区分的,“文革”过后,中国的民族歌剧将戏曲的精髓进行了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促进了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需对可以借鉴的音乐素材,使中国名族歌剧逐渐成为老百姓最喜爱的艺术形式。
二、中国戏曲元素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移植生成
1中国民族歌剧借鉴吸收戏曲唱腔
在中国比较传统的艺术表现风格上,戏曲唱腔可以完美地将剧种的风格表达出来,一种是比较抒情的唱腔,可以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还有就是叙述式的唱腔,最适用于在平静心态下的对话,还有一种就是戏剧性的唱腔,在表达人物之间的争吵的时候,普遍采用这种形式。这样唱腔,主要就是以主题的变奏手法为基础,很少的用到音乐材料,利用各种各样的音乐手段,为歌剧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材料。
我们常说的板眼就是戏曲样板,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板式要以戏剧剧情为基础,将故事人物中的情感变化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在歌剧的创作地过程中,将各种板式的交替性运用到其中,将歌剧的戏剧性充分地显示出来,要将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出来,使剧中的故事情节更加跌宕,促进中国歌剧可以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2借鉴吸收各地方的唱腔
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在我国的各个地方都产生了风格迥异的剧中,例如越剧就重视抒情,以唱的形式为主,具有江南的地方色彩,其声音非常优美动听;而晋剧的风格比较高亢,又具有清新委婉的味道;秦腔的唱腔非常丰富,非常动人……中国的地域非常辽阔,具有各自的地方特点,各个地方的唱腔具有各自的方言特点,不同的戏曲品种具有不同的音调。
在歌剧《白毛女》中,就将戏曲元素进行借鉴和戏曲,改编创造了我国的河北梆子,用来对人物的凄凉进行刻画,使艺术情节显得更加悲愤交加。
3借鉴吸收戏曲唱腔的形式
在我国的戏曲唱腔当中,主要利用拖腔将人物的情绪进行表达,在演唱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将字音字尾这些部分进行拖长的处理,主要是以情绪的需要,加长或者减短,可以在句中,也可以在句尾,还可以适当地加上衬词和衬字,进一步拓展了原来的唱腔。传统的戏曲,主要是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才会利用拖腔,而中国的歌剧也借鉴了这一特点,可以有效地增加演唱的效果,让听众沉浸在悠扬的拖腔的具体旋律当中,这样才会更好地体会出剧中人物的内心感情。
在我国明代就创造了传统戏剧中的帮腔,在唐宋时期运用的更加普遍,在我国戏曲创作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利用帮腔这种形式,可以对剧情进行渲染,增加舞台的效果,将人物内心世界与创作手段进行有效的运用,并相互融合,使色彩和时代感更加强烈。中国歌剧在借鉴传统戏剧的过程中,也将戏曲帮腔的精髓进行学习,在川剧和湘剧中被广泛的应用,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在歌剧《白毛女》中,有一个片段是喜儿从山洞中被解救出来,开始合唱《太阳出来了》,在这个桥段就利用率帮腔中合唱的形式,重点突出人物的勇敢,对于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4中国歌剧借鉴吸收戏曲舞台的假定性
中国的传统艺术充满了假定性的魄力,戏曲具有很强的写意性,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我国戏曲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具有假定性的艺术形式,从创造舞台方面来说,其具体的结构非常严谨,具有很强的音乐化和舞蹈化,舞台可以自由地处理时空的变化,将表演技术不断进行规范,使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而这些因素都是我国传统戏曲需要进行借鉴的,我国戏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要将各种样式的特点和优点进行学习,利用歌舞去将故事演绎出来,这样的程序化就充满了假定性。
例如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我国板腔体模式的一部歌剧,在舞台创造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和假定性,还在其中加入了时空的交错,当今一些人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其中非常激烈和残酷的战争场面,这和昆曲《游园惊梦》的舞台创造方面具有一些相似点。我国歌剧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戏曲的元素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可以将戏曲唱腔的特点充分显示出来,对于戏曲的唱腔和板式进行借鉴,可以更好地强化人物形象,将戏剧的冲突进行突出,这样我国歌剧演唱和念白之间就不会出现脱节的问题,还可以将中国歌剧的民族化特征充分的体现出来。
结语
我国歌剧在当今还在不断地发展,中国歌剧的创作者不断向我国传统戏曲学习,不断探索属于民族歌剧的发展道路,将传统戏曲的音乐结构和音乐因素进行继承,并且不断给予丰富,使故事更加具有完整性。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传统戏曲的音乐结构进行吸收,各地方的唱腔形式在中国歌剧中都会具有一定的体现。中国的歌剧要以我国的民族文化为基础,要将传统戏曲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并且科学合理地融入到當代的歌剧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符合我国现代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中国歌剧要具有民族化的特点。希望我国歌剧可以更好地弘扬我国民族精神,可以在未来走出中国的大门,走向世界。
[参 考 文 献]
[1]王琼.论戏曲音乐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折射[D].山西大学,2013.
[2]赵冬梅.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D].中国音乐学院,2012.
[3]方兴.谭盾歌剧《秦始皇》的音乐元素及人物塑造研究[D].温州大学,2014.
[4]张晴.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
[关键词]中国戏曲元素;中国民族歌剧;移植生成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5-0037-02
本文研究的主要就是中国民族歌剧对于我国戏曲艺术的吸收,分析各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体现,从戏曲舞台假定性出发,将中国民族歌剧对于戏剧舞台的借鉴归纳出来,将中国民族歌剧和中国戏曲之间十分密切的关系显示出来,并且将这种有效吸收的作用进行充分描述,尤其是对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作用提出来。
一、传统戏曲对于中国民族歌剧的影响
中国传统戏曲主要是从我国广阔的民间土壤中产生及发展起来,对于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传统的戏剧具有十分漫长的发展历程,和西方歌剧的构成模式差不多,而我国传统的戏剧主要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等各种因素。中国传统戏曲是我国传统音乐的代表,经过时间的打磨,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形式,也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部分。在我国原始时期,严格意义上就已经存在戏曲,只是简单地对自然物进行形象性的模仿,逐渐体现出社会的相关经验和情怀,戏剧也逐渐展露出了其中的魅力。
在我国两宋时期,戏曲逐渐成熟,南戏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可以完整地将一个故事情节演绎出来,南戏也是我国戏曲发展的基础,在元代的杂剧也是十分繁荣的,元杂剧具有很大的文化层次。1957年之后,我国有关于歌剧的创作团队不断壮大,也逐渐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当歌剧在我国盛行之后,已经具有将近800多年有关音乐戏剧传统的戏曲,戏曲和歌剧都是对于各种艺术形式的融合,属于一门综合的艺术,这两种艺术形式实际上是无法区分的,“文革”过后,中国的民族歌剧将戏曲的精髓进行了继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促进了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需对可以借鉴的音乐素材,使中国名族歌剧逐渐成为老百姓最喜爱的艺术形式。
二、中国戏曲元素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移植生成
1中国民族歌剧借鉴吸收戏曲唱腔
在中国比较传统的艺术表现风格上,戏曲唱腔可以完美地将剧种的风格表达出来,一种是比较抒情的唱腔,可以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还有就是叙述式的唱腔,最适用于在平静心态下的对话,还有一种就是戏剧性的唱腔,在表达人物之间的争吵的时候,普遍采用这种形式。这样唱腔,主要就是以主题的变奏手法为基础,很少的用到音乐材料,利用各种各样的音乐手段,为歌剧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材料。
我们常说的板眼就是戏曲样板,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板式要以戏剧剧情为基础,将故事人物中的情感变化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在歌剧的创作地过程中,将各种板式的交替性运用到其中,将歌剧的戏剧性充分地显示出来,要将剧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出来,使剧中的故事情节更加跌宕,促进中国歌剧可以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2借鉴吸收各地方的唱腔
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在我国的各个地方都产生了风格迥异的剧中,例如越剧就重视抒情,以唱的形式为主,具有江南的地方色彩,其声音非常优美动听;而晋剧的风格比较高亢,又具有清新委婉的味道;秦腔的唱腔非常丰富,非常动人……中国的地域非常辽阔,具有各自的地方特点,各个地方的唱腔具有各自的方言特点,不同的戏曲品种具有不同的音调。
在歌剧《白毛女》中,就将戏曲元素进行借鉴和戏曲,改编创造了我国的河北梆子,用来对人物的凄凉进行刻画,使艺术情节显得更加悲愤交加。
3借鉴吸收戏曲唱腔的形式
在我国的戏曲唱腔当中,主要利用拖腔将人物的情绪进行表达,在演唱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将字音字尾这些部分进行拖长的处理,主要是以情绪的需要,加长或者减短,可以在句中,也可以在句尾,还可以适当地加上衬词和衬字,进一步拓展了原来的唱腔。传统的戏曲,主要是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才会利用拖腔,而中国的歌剧也借鉴了这一特点,可以有效地增加演唱的效果,让听众沉浸在悠扬的拖腔的具体旋律当中,这样才会更好地体会出剧中人物的内心感情。
在我国明代就创造了传统戏剧中的帮腔,在唐宋时期运用的更加普遍,在我国戏曲创作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利用帮腔这种形式,可以对剧情进行渲染,增加舞台的效果,将人物内心世界与创作手段进行有效的运用,并相互融合,使色彩和时代感更加强烈。中国歌剧在借鉴传统戏剧的过程中,也将戏曲帮腔的精髓进行学习,在川剧和湘剧中被广泛的应用,可以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在歌剧《白毛女》中,有一个片段是喜儿从山洞中被解救出来,开始合唱《太阳出来了》,在这个桥段就利用率帮腔中合唱的形式,重点突出人物的勇敢,对于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
4中国歌剧借鉴吸收戏曲舞台的假定性
中国的传统艺术充满了假定性的魄力,戏曲具有很强的写意性,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我国戏曲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具有假定性的艺术形式,从创造舞台方面来说,其具体的结构非常严谨,具有很强的音乐化和舞蹈化,舞台可以自由地处理时空的变化,将表演技术不断进行规范,使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而这些因素都是我国传统戏曲需要进行借鉴的,我国戏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要将各种样式的特点和优点进行学习,利用歌舞去将故事演绎出来,这样的程序化就充满了假定性。
例如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我国板腔体模式的一部歌剧,在舞台创造的时候具有很强的写意性和假定性,还在其中加入了时空的交错,当今一些人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其中非常激烈和残酷的战争场面,这和昆曲《游园惊梦》的舞台创造方面具有一些相似点。我国歌剧在发展过程中,中国戏曲的元素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可以将戏曲唱腔的特点充分显示出来,对于戏曲的唱腔和板式进行借鉴,可以更好地强化人物形象,将戏剧的冲突进行突出,这样我国歌剧演唱和念白之间就不会出现脱节的问题,还可以将中国歌剧的民族化特征充分的体现出来。
结语
我国歌剧在当今还在不断地发展,中国歌剧的创作者不断向我国传统戏曲学习,不断探索属于民族歌剧的发展道路,将传统戏曲的音乐结构和音乐因素进行继承,并且不断给予丰富,使故事更加具有完整性。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传统戏曲的音乐结构进行吸收,各地方的唱腔形式在中国歌剧中都会具有一定的体现。中国的歌剧要以我国的民族文化为基础,要将传统戏曲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并且科学合理地融入到當代的歌剧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符合我国现代观众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中国歌剧要具有民族化的特点。希望我国歌剧可以更好地弘扬我国民族精神,可以在未来走出中国的大门,走向世界。
[参 考 文 献]
[1]王琼.论戏曲音乐在中国民族歌剧中的折射[D].山西大学,2013.
[2]赵冬梅.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D].中国音乐学院,2012.
[3]方兴.谭盾歌剧《秦始皇》的音乐元素及人物塑造研究[D].温州大学,2014.
[4]张晴.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