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小记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ianshengz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过沈从文的《边城》,便一心向往着那座隐于群山的小城,向往着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向往着脱离滚滚尘寰的心灵净土。当我踏上这片神秘的湘西土地,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激动和释然。
  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了六七个小时,到了凤凰时已是傍晚时分了。在酒店里吃过晚饭,我们便顺着门前的石板路往东走。路越走越宽,道路两旁聚集了越来越多卖小吃的商贩,空气中弥漫着杂七杂八的味道:油炸辣椒、香肠、鸭血粑,还有天南地北的各种方言,夹杂着油锅的滋滋声和烧烤摊上方弥漫着的青烟,在这座千年古城的夜空里翻滚沸腾。
  走到沱江江边,沿河两岸的酒吧灯火通明。木质结构的楼房、五光十色的霓虹、偶尔传出的流行音乐,令你产生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我还未来得及习惯一下这浓妆艳抹的凤凰——和我心中的形象真是大相径庭,思绪便被清脆的童声拉回了本体。“姐姐,买个河灯吧,在江上放河灯许愿很灵的!姐姐,买个河灯吧!”是一个十一二岁穿着牛仔裤的小男孩,看似无辜的大眼睛一眨一眨,普通话流利,看得出是个很有经验的老手。小男孩在身前的突然出现,让我猝不及防。抬眼眺望,有许多与他年龄相仿的少男少女在兜售着河灯,霎时间我心中的翠翠碎了一地。这所谓的河灯,其实只是竹架上扎着几只小船,小船上各驾着一截小蜡烛。一些善男信女们点着蜡烛,将小船放进江中,虔诚地许上心愿,便说着笑着离开了。可当我走到下游时,那些燃尽的或被水打湿的纸船只是杂乱地漂浮在水面,我不知这些河灯能否载着游客的心愿驶向天际,但我确信这种放河灯的行为会一点点地蚕食沱江原本洁净的躯体。
  此次凤凰之行,让我感慨颇多。
  当年沈从文笔下那个“江中渔舟点点,山问鸟声啾啾,岸边炊烟袅袅,桥畔笑声朗朗”的湘西小城,如今已在商业化浪潮的席卷下染满铜臭。凤凰的自然之明净、凤凰人的心灵之明净,正是凤凰神秘气质的精髓所在,而过度的旅游开发却使这片静谧变成了喧嚣。当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小孩都加入了兜售旅游商品的大军中,还能有几个人能像黄永玉、沈从文一样静下心来,好不辜负了这片毓秀山水?
  有着同样命运的,并不仅仅是凤凰。在这片辽阔无垠的土地上,还有千千万万个原本质朴纯净的古城,也像凤凰一样,利用自身的历史或是别有用心的包装闻名于世,而在利欲的侵袭下被冲刷得体无完肤。倘若沈老先生看见今天凤凰的这幅模样,我想,他心中应该也是百味杂陈。
  其实,真正迷失的并不是凤凰,而是我们的本心。当世俗的尘埃蒙蔽了心灵之眼,我们的所言所行往往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只有摒弃浮躁之心,才能求得真正的宁静,结庐在人境,不闻车马喧。否则就算身处如凤凰般的仙境,也只能使自己沉沦到世俗的烟火之中罢了。
其他文献
艾米突然爱极这几棵树……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她就知道,这是老爸爸十年前就种下的,也就是说,老爸爸等艾米一直等了十年。  十年的时间,艾米从青涩走向成熟,在那些日子里,艾米总感觉,在遥远的某个地方,有两排安静的树,在召唤着自己,她不知道那是些什么树,不知道到底有几棵。只是隐隐感觉,这面对面站着的两排树,是种在希望里的。想到他们在风雨里静默的凝望,艾米就觉得,这些树,有一种灵性,浑身有浪漫的光环。树梢
期刊
傍晚,斜风吹面,猎猎地掠过人影,拂动静默的杨柳枝条,轻扫着更深更浓处的庄稼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风渐次越过屋顶,激烈地抖动冷落在那里的风筝,失态地卷起些残破瓦片,煽弄出的凉意从门缝漫进屋里,漫进人的心里,细雨却没有来。夏天,人渴望一场雨的滋润像土地一样迫切,站在窗前,檐下等雨的心情和一棵树,一株苗没什么区别。树们伸展了一天的枝叶,抵挡了一天的太阳,收集了一天的鸟语,看了一天的人来人往,再没有什么
期刊
又到梅雨纷纷的季节,雨中缠绵的思念,是那么的凄凉、那么的刻骨铭心。隔着厚厚的玻璃窗,望着临窗伫立,雨中那个孤单的身影,看不清他眼神中有几许的悲凉,只见他苍白的脸,贴着冰冷的玻璃,那玻璃上滚淌的雨渍,混着他的泪,簌簌滑落……  他是柱儿的老爸,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曾经的他,是一位非常风趣、淘气的大男人,而今,他的笑容是那么的苦涩,充满了苍凉。  两年前的今天,乖巧懂事的柱儿由一场意外,定格了自己短
期刊
今早晨练后,我照旧去了早市转一圈,经过一个卖创可贴的老妇人的时候,突觉她的眼神很熟悉,我回身打量一眼,想不起来,只见她,一头白花花的头发,很凌乱,饱经风霜的脸,刻着艰辛,身着二十年前也绝不是新潮的衣服,可她的眼神,我一定见过,我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径直走过去问她:  “你这东西怎么卖?”,四目相对,她马上就认出我了,  “人是老同学呀”,  “你是刘英?”,  一个“人是”,立刻让我想起了,她是我
期刊
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打开窗,习惯暮色涉水而来,侵入字里行间或是变更的鬓角,辽阔或悠远的水面是最后的晚景。走到街上,天色很好,有风微微吹着,人不多,四周的清静能让我用一种回忆的姿态来抚玩当年的轮廓。  我的大部份的读书的时光是在这样一个小镇上度过的。不知道人们是怎样衡量教育的标准,但我认为这种氛围和环境是挺不错的。放学后走在这样的街道上是怎样一种闲适的心情,身穿略带涂鸦的校服,身旁的面包店传来甜腻的气
期刊
好吧,首先我承认,我们90后,有很多东西不为世人所接受,但是,我们身后的孤单、无助……你看到过吗?  我的朋友,今夜我是跟你告别了,多少次又多少次,你的眼光在默默的问我,Echo,你的将来要怎么过?  你一个人这样走了,你会好好的吗?你会吗?你会吗?  看着你哀怜的眼睛,我的胃马上便绞痛起来,我也轻轻的在对自己哀求一一不要再痛了,不要再痛了,难道痛得还没有尽头吗?  明日,是一个不能逃避的东西,我
期刊
人生尤如一块钢,是在一个大熔炉中不断地融化、冶炼、锻造的过程,历练的工序越多,时间越久,越复杂和重重麻烦,炼出的钢越亮丽坚固耐用!  一个人,自己生活在自己的王国,自己是驾驭自己的主人,团团围着中心转,友善之人,只管做自己喜欢的益于人之事。  两个人,就是把两个中心合二为一。志同道合之人,精神的升华和充实,以及精力的集中,不易受到外来的干扰而产生和谐的共鸣,两点便连成一条直线,你来我去的友好中,愈
期刊
大千世界有许多难以破解之谜。隔代情,就是其中的一个。当爷爷的,对晚孙后辈的那份感情,比起他亲生的子女,显得还要格外深厚一些。我爷爷对我的浓情真爱,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我曾反复琢磨过,这种情感可能来自于老树已处于临秋末晚,看到身边冒出充满生机的崭新幼芽,觉得自己生命有了延续,才更倍加珍惜的缘故吧。  听爸爸说,我爷爷得知,生了我这个大孙子,那高兴劲就甭提了。他大喜过望,乐颠颠地跑到左邻右舍,告诉这家
期刊
山是封闭的根源。川东北一大地理特征是多山,多山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交通极为艰难。过去曾有这样的描述:秦巴山区,山脉绵亘,道路崎岖,鸟道盘织,羊肠迫隘,陆行百里,动须数日。后来有了路,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回两三天,朝出晚难归。”这就是当年的陆路交通。  这里,曾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老根据地。1933年10月,徐向前、李先念、廖承志、许世友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四川军阀刘
期刊
2012年4月14日,两辆小车载着我们九位文朋诗友,从绥宁县城徐徐开往关峡花园角,清晨,窗外的山峦、河流、田园格外清新。山峰如同竹笋破土一样,直插入云层。车内袁公湘在进行着精彩的演讲,大家都在专心聆听。不知不觉已到了花园角。  踏下车,眼前呈现出的是一副梦中蓬莱的画卷,绵延的山脉,此起彼伏,象一位身着绿色旗袍的少女时而含情脉脉,时而起舞,时而弯腰,山顶烟雾被春风吹得起起落落、飘飘浮浮。绵延的山脉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