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品:资讯娱乐为主
手机电视用户的内容偏好决定了手机电视内容产品要以实现资讯和娱乐两大功能为主(参见表)。
手机电视内容产品特性
结合手机电视目前的技术特点分析,手机电视的内容产品必需具备以下特点:
时效性:手机电视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一些内容如果失去时效性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诸如新闻资讯、赛事直播、交通或天气信息等,都对实时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实用性:手机电视是业务多元化的个人信息平台。用户的主动选择性很强,选择某项业务并非单纯为消遣娱乐,很可能具有某种明确的使用目的。特别是其在特殊状态所使用的某些业务(如在旅途之中查询实时路况),要求得到的信息切实有用。而用户接触手机电视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必需保证手机电视内容的实用性,尽量避免信息冗余。
流行性:手机电视的用户属于城市中较为高端的主流物质和文化消费群体。这一群体对于文化的认知层次高,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精神消费丰富,是流行文化的认同者和参与者。要得到这样的用户的认可,手机电视的内容产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应紧随时代的潮流,符合流行文化的趋势。
浓缩性:手机电视的用户收视呈现“碎片化”特征,收视时间不长且分散,因此要求内容产品具有很强的浓缩性。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快捷地表达一段完整的信息,整个传播过程体现了快节奏。同时,点播式手机电视在带宽上的不足,影响了产品质量,用户在复杂环境中观看小屏幕的手机电视,容易受到干扰,产生疲劳和厌烦心理。因此也要求内容产品在表现手法(包括画面,声音、时长各个方面)上的简洁和直接。
个人性:手机电视的用户以个人为单位,用户会主动选择自身需要的内容进行消费,个人性甚至是私密性很强。因此内容产品要充分考虑到个人特色,将产品细分化和多元化。同时简化用户操作难度,提高整个内容消费过程的人性化和体验度。
深入性:手机电视是一种伴随性媒体,培养用户粘性极为重要。内容产品必须充分发挥手机互动性强的优势,强化用户中心化的地位,让用户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内容产品中。
内容编播
用户对手机电视碎片化的接触特征,决定了内容编播的方式。
点播式手机的内容编排是非线性的方式,恰好适应了用户收视状况分布较为平均的特征,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收看。反过来分析,这种非线性的编播方式也对平均化的收视状况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点播式手机电视的内容编播还体现在其平台与内容产品的契合度上。由于点播式手机电视目前存在明显的技术障碍,内容承载能力和用户体验度有限,因此选择内容产品必需考虑到平台的技术现状。点播式手机电视平台更适合短小的、内容要素简洁,信息直接而紧凑的内容产品。如音乐、搞笑短片、影视预告片和体育赛事的经典镜头等。音乐业务在平台上良好的业务表现,也反映了音乐产品与平台的契合度非常高。
广播式手机电视的基础业务是频道或频率式的广播电视节目,节目预先线性化编播。考虑到用户的收视时长、收视状态和收视高峰时段,节目编播要以滚动式编排为主,并突出上午、傍晚和晚间高峰时段的重点编排。以广东DMB为例,天声频道主打小时资讯板块和特色综艺板块,实现资讯与娱乐栏目的全天多次滚动播出。(参见表)。
内容推动市场
2006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的普及率为每百人33.9部,而根据2007年5月最新的统计结果,目前国内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4.8亿,大大多于固话用户。手机用户的巨大规模为手机电视业务提供了潜在的用户发展空间。
根据一些行业咨询机构的早先预测,2007年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到1000万左右,市场规模也将激增到16亿元,2008年用户则将超过5000万。而根据我们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国内手机电视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低于预测。截止到2007年5月,国内手机电视的实际用户接近200万,而整个市场的收入规模约在1.5亿元左右。手机媒体拥有许多优越的特性,而制约手机电视发展的瓶颈除了技术和资费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应是内容,以及用户接触内容的方式,即用户的使用体验。
今天我们对于内容的研究,仅仅是对一些表层现象的解释。内容的精品化道路,需要有更为专业的策划和创作团队的参与。同时,丰富内容形态,优化用户使用的界面和流程,提高消费兴趣和忠诚度,也是运营方和内容提供方需要投入精力解决的问题。从初步的发展到迎来“井喷式”的爆发性增长,手机电视还任重而道远。
手机电视用户的内容偏好决定了手机电视内容产品要以实现资讯和娱乐两大功能为主(参见表)。
手机电视内容产品特性
结合手机电视目前的技术特点分析,手机电视的内容产品必需具备以下特点:
时效性:手机电视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一些内容如果失去时效性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诸如新闻资讯、赛事直播、交通或天气信息等,都对实时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实用性:手机电视是业务多元化的个人信息平台。用户的主动选择性很强,选择某项业务并非单纯为消遣娱乐,很可能具有某种明确的使用目的。特别是其在特殊状态所使用的某些业务(如在旅途之中查询实时路况),要求得到的信息切实有用。而用户接触手机电视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必需保证手机电视内容的实用性,尽量避免信息冗余。
流行性:手机电视的用户属于城市中较为高端的主流物质和文化消费群体。这一群体对于文化的认知层次高,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精神消费丰富,是流行文化的认同者和参与者。要得到这样的用户的认可,手机电视的内容产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应紧随时代的潮流,符合流行文化的趋势。
浓缩性:手机电视的用户收视呈现“碎片化”特征,收视时间不长且分散,因此要求内容产品具有很强的浓缩性。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快捷地表达一段完整的信息,整个传播过程体现了快节奏。同时,点播式手机电视在带宽上的不足,影响了产品质量,用户在复杂环境中观看小屏幕的手机电视,容易受到干扰,产生疲劳和厌烦心理。因此也要求内容产品在表现手法(包括画面,声音、时长各个方面)上的简洁和直接。
个人性:手机电视的用户以个人为单位,用户会主动选择自身需要的内容进行消费,个人性甚至是私密性很强。因此内容产品要充分考虑到个人特色,将产品细分化和多元化。同时简化用户操作难度,提高整个内容消费过程的人性化和体验度。
深入性:手机电视是一种伴随性媒体,培养用户粘性极为重要。内容产品必须充分发挥手机互动性强的优势,强化用户中心化的地位,让用户更深层次地参与到内容产品中。
内容编播
用户对手机电视碎片化的接触特征,决定了内容编播的方式。
点播式手机的内容编排是非线性的方式,恰好适应了用户收视状况分布较为平均的特征,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收看。反过来分析,这种非线性的编播方式也对平均化的收视状况的产生起了推动作用。点播式手机电视的内容编播还体现在其平台与内容产品的契合度上。由于点播式手机电视目前存在明显的技术障碍,内容承载能力和用户体验度有限,因此选择内容产品必需考虑到平台的技术现状。点播式手机电视平台更适合短小的、内容要素简洁,信息直接而紧凑的内容产品。如音乐、搞笑短片、影视预告片和体育赛事的经典镜头等。音乐业务在平台上良好的业务表现,也反映了音乐产品与平台的契合度非常高。
广播式手机电视的基础业务是频道或频率式的广播电视节目,节目预先线性化编播。考虑到用户的收视时长、收视状态和收视高峰时段,节目编播要以滚动式编排为主,并突出上午、傍晚和晚间高峰时段的重点编排。以广东DMB为例,天声频道主打小时资讯板块和特色综艺板块,实现资讯与娱乐栏目的全天多次滚动播出。(参见表)。
内容推动市场
2006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的普及率为每百人33.9部,而根据2007年5月最新的统计结果,目前国内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4.8亿,大大多于固话用户。手机用户的巨大规模为手机电视业务提供了潜在的用户发展空间。
根据一些行业咨询机构的早先预测,2007年手机电视用户数将达到1000万左右,市场规模也将激增到16亿元,2008年用户则将超过5000万。而根据我们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国内手机电视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低于预测。截止到2007年5月,国内手机电视的实际用户接近200万,而整个市场的收入规模约在1.5亿元左右。手机媒体拥有许多优越的特性,而制约手机电视发展的瓶颈除了技术和资费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应是内容,以及用户接触内容的方式,即用户的使用体验。
今天我们对于内容的研究,仅仅是对一些表层现象的解释。内容的精品化道路,需要有更为专业的策划和创作团队的参与。同时,丰富内容形态,优化用户使用的界面和流程,提高消费兴趣和忠诚度,也是运营方和内容提供方需要投入精力解决的问题。从初步的发展到迎来“井喷式”的爆发性增长,手机电视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