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这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的根本出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摆正师与生的主导主体关系,把功夫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感受,培养学生能力”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作为教师,只能是引路人,“指引者,师之功也”,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走路,自己去摘苹果。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的每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就好像是一个个“挂在枝头的诱人的苹果”。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摘”,而不是摘下来交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辛勤劳动自己摘下的果实,他们食之才会更有味,才能更品尝到劳动收获的甘甜。
教会学生自己走路、自己去摘苹果,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从教学过程而言:
一、要教会学生预习,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关于预习的重要性,这是人们熟知的:学生通过预习,不仅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引发学生针对难点,着力突破,逐渐养成阅读分析能力。可以说,认真的预习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让学生重视预习、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 结合预习提示,科学设置针对性强、易激发学生自读兴趣的预习题,驱动学生主动投入预习。2. 要求学生不仅眼到、心到,还要手到,随时做好批注,这样既能加强注意力,又能深化认识,让学生在课上把自己的感悟与教师的讲授相比照,从而更好地把握知识,提高预习能力。3. 应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切不可放任自流,为赶进度而匆忙迁就。实践证明,经预习后再去听课,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听教师讲,上课的积极性会更高,目标性会更强,学习兴趣会更浓,也就能更主动地学习。如我在教《幼时记趣》一文时,因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缺乏一定的古汉语知识,于是我就布置学生借助工具书,把一些难读难解的字的音义查好,并在书上做好标记,反复大声朗读,读通读懂;课外还布置口头作文,说说自己的幼时趣事,一上课就检查,结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接触新知识、提高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当导演,学生是演员。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一律由学生自己解决。如在语文的基础知识教学中,字、词的掌握与运用,学生完全可借助工具书等解决,教师不必越俎代庖。即使是稍有深度的一些问题,教师也可稍作点拨,或给学生设置登高的“梯子”,让学生尽自己所能,摘到“果实”。如我在教朱自清《春》一文,理解春风的特点时,不少学生总感到难以理解。于是我就先试着让学生分析:自然界中的风有没有生命和感觉?朱自清却将风写得富有生命感,他是怎样写的?再分析:风是无味无色的,但文中的春风,色味都很浓,这是为什么?最后分析:风是有声的,但作者并没有写风声,却写了鸟声和笛声,这又是为了什么?顺着这个梯子,学生就自然引起思考、联想,归纳出春风“温柔、芳香、悦耳”的特点,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避免了教师“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思维”,巧妙地促使学生思考、讨论、感悟、理解。
三、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复习是与预习、上课密切相连的一环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要将复习与运用知识、扩大知识面结合起来,要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对知识起整理、消化、吸收、提高。在这一阶段,应指导学生逐课逐单元地进行复习,并结合教材,整理好课堂笔记,自编提纲,或尝试着自出试卷,如对一单元、一册书上所有古文中出现的多音多义字的分类归纳,或者是相关相类似文章的比较阅读等,把分散记忆和集中记忆结合起来,并在时间上采取“先密后疏”的方法。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学会查漏补缺、融会贯通,使知识形成体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要指导学生做好作业,通过课外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并训练运用知识的技能。叶圣陶先生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这不仅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化知识为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业宜少而精,要注意灵活运用。并引发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到阅览室看书、查资料等,吸引学生不断去读书,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会学生自己摘苹果,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问学问就是学与问两部分组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精心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让学生生疑、释疑的过程。
首先生疑,从心理学讲,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时,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出现一种力求统一、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我总会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广泛生疑,开拓思路。如学鲁迅小说《故乡》一文时,学生就提出:文章开头的“二千余里”和“二十余年”是从何时何地如何计算的?于是我就试着点拨:本文的体裁是什么?其中的人物“迅哥”是否就是鲁迅?经过探讨,学生发现文中“我”这一艺术形象是虚构的,不能同鲁迅等同起来,开头这句话在文中只是形容“我”和故乡隔绝的路途之远和时间之长。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样通过生疑,学生不仅发现了不懂的地方,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展开,学会了独立进行阅读的方法。
其次释疑,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在分析《小桔灯》一文时,我就围绕这课的重点、难点,启发学生展开讨论,自己动脑筋解疑。讨论时,关键是要选好问题的突破口,抓住主要矛盾,提挈全文。在板书的几个问题中,我就抓住了小姑娘的语言:“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作为讨论小姑娘形象的突破口,启发学生思考:她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这个“不久”指什么时候?学生很快理解到“不久”是指不久革命胜利后。在此基础上,我又启发学生结合背景和“浓雾迷茫”的环境描写,思考小姑娘的话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质。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表现了小姑娘对革命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抓住了人物形象,小桔灯的象征意义也就迎刃而解了。这要比教师独自分析、讲解,效果好得多。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敢于释疑,学得更主动了,学生思维的敏捷能力得到了培养,语文的素质也在提高,更为学生能摘取到更多的“苹果”奠定了基础。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各种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好登高的梯子,教会学生学习,放手让他们去摘自己心中那丰硕的苹果。惟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这门工具课、能力课、基础课的作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学的每节课,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就好像是一个个“挂在枝头的诱人的苹果”。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摘”,而不是摘下来交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辛勤劳动自己摘下的果实,他们食之才会更有味,才能更品尝到劳动收获的甘甜。
教会学生自己走路、自己去摘苹果,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从教学过程而言:
一、要教会学生预习,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关于预习的重要性,这是人们熟知的:学生通过预习,不仅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能引发学生针对难点,着力突破,逐渐养成阅读分析能力。可以说,认真的预习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让学生重视预习、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 结合预习提示,科学设置针对性强、易激发学生自读兴趣的预习题,驱动学生主动投入预习。2. 要求学生不仅眼到、心到,还要手到,随时做好批注,这样既能加强注意力,又能深化认识,让学生在课上把自己的感悟与教师的讲授相比照,从而更好地把握知识,提高预习能力。3. 应及时检查预习情况,切不可放任自流,为赶进度而匆忙迁就。实践证明,经预习后再去听课,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听教师讲,上课的积极性会更高,目标性会更强,学习兴趣会更浓,也就能更主动地学习。如我在教《幼时记趣》一文时,因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缺乏一定的古汉语知识,于是我就布置学生借助工具书,把一些难读难解的字的音义查好,并在书上做好标记,反复大声朗读,读通读懂;课外还布置口头作文,说说自己的幼时趣事,一上课就检查,结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接触新知识、提高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当导演,学生是演员。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一律由学生自己解决。如在语文的基础知识教学中,字、词的掌握与运用,学生完全可借助工具书等解决,教师不必越俎代庖。即使是稍有深度的一些问题,教师也可稍作点拨,或给学生设置登高的“梯子”,让学生尽自己所能,摘到“果实”。如我在教朱自清《春》一文,理解春风的特点时,不少学生总感到难以理解。于是我就先试着让学生分析:自然界中的风有没有生命和感觉?朱自清却将风写得富有生命感,他是怎样写的?再分析:风是无味无色的,但文中的春风,色味都很浓,这是为什么?最后分析:风是有声的,但作者并没有写风声,却写了鸟声和笛声,这又是为了什么?顺着这个梯子,学生就自然引起思考、联想,归纳出春风“温柔、芳香、悦耳”的特点,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避免了教师“用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思维”,巧妙地促使学生思考、讨论、感悟、理解。
三、要指导学生及时复习。复习是与预习、上课密切相连的一环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要将复习与运用知识、扩大知识面结合起来,要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对知识起整理、消化、吸收、提高。在这一阶段,应指导学生逐课逐单元地进行复习,并结合教材,整理好课堂笔记,自编提纲,或尝试着自出试卷,如对一单元、一册书上所有古文中出现的多音多义字的分类归纳,或者是相关相类似文章的比较阅读等,把分散记忆和集中记忆结合起来,并在时间上采取“先密后疏”的方法。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学会查漏补缺、融会贯通,使知识形成体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要指导学生做好作业,通过课外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并训练运用知识的技能。叶圣陶先生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这不仅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化知识为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业宜少而精,要注意灵活运用。并引发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到阅览室看书、查资料等,吸引学生不断去读书,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会学生自己摘苹果,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问学问就是学与问两部分组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精心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让学生生疑、释疑的过程。
首先生疑,从心理学讲,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时,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出现一种力求统一、使心理状态趋于平衡的要求。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我总会鼓励学生在预习中广泛生疑,开拓思路。如学鲁迅小说《故乡》一文时,学生就提出:文章开头的“二千余里”和“二十余年”是从何时何地如何计算的?于是我就试着点拨:本文的体裁是什么?其中的人物“迅哥”是否就是鲁迅?经过探讨,学生发现文中“我”这一艺术形象是虚构的,不能同鲁迅等同起来,开头这句话在文中只是形容“我”和故乡隔绝的路途之远和时间之长。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样通过生疑,学生不仅发现了不懂的地方,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展开,学会了独立进行阅读的方法。
其次释疑,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在分析《小桔灯》一文时,我就围绕这课的重点、难点,启发学生展开讨论,自己动脑筋解疑。讨论时,关键是要选好问题的突破口,抓住主要矛盾,提挈全文。在板书的几个问题中,我就抓住了小姑娘的语言:“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作为讨论小姑娘形象的突破口,启发学生思考:她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这个“不久”指什么时候?学生很快理解到“不久”是指不久革命胜利后。在此基础上,我又启发学生结合背景和“浓雾迷茫”的环境描写,思考小姑娘的话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质。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表现了小姑娘对革命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抓住了人物形象,小桔灯的象征意义也就迎刃而解了。这要比教师独自分析、讲解,效果好得多。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敢于释疑,学得更主动了,学生思维的敏捷能力得到了培养,语文的素质也在提高,更为学生能摘取到更多的“苹果”奠定了基础。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各种手段和方法,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好登高的梯子,教会学生学习,放手让他们去摘自己心中那丰硕的苹果。惟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这门工具课、能力课、基础课的作用,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