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课,从原来的每周一节增至每周两节了。我们的教师却犯愁了。面对学生的纯真笑颜,我们如同手捧美玉不知如何雕琢。教育的使命感使我们快乐并忧患着。
厚厚的图文并茂的教材,多多的快捷共享的资讯。教师,面临着德育的第一现场——每周的两节品德课,对种种资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进行着精心、细心、悉心的选择锤炼,试图将德育的美变成一个一个看得见、行得通的场景。因此,一度“非人的因素”在资源开发上唱了主角。实际上,课程资源还包括更为重要的“人的因素”,这就是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成员等。
美好品德的油然而生、沛然而行,使教育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就应该更加重视“人的因素”中的最关键的一环——学生。以人为本,更多的是“以生为本”。奥动会的击剑比赛中技术最精深的运动员把对手的力量也看作是自己的资源,当对手冲上来的时候,他顺着对方的冲力二两拨千斤。我们可以从击剑智慧中得到启发: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更应该看成是教育资源,他们全部情感、经验、智慧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都应该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
对于品德学科的教学来说:“生本”,是课堂立足之本。以生为本,就是要以每一个鲜活的、个性的、决不雷同的生命为我们教育教学之“本”。在学生这个资源宝库中,哪些资源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呢?让我们从《品德与社会》中试图撷趣品情举例,携手探索。
挖掘利用生活化资源,变“抽象”为“形象”
其实每个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并不是“空白”色彩,他们都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带着自己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而来。因此,教学中我们要竭力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注重生活化资源的利用,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
如教学《衣食的来源》时,教师了解到,现在的孩子对盘中餐、身上衣从何而来,很少去留意观察、用心思考,因而知之甚少。即使是农村的孩子,对农业生产的情况也只略知一二。课始,教师先出示了稻穗、麦穗、玉米、大豆、棉花等图让学生认知,并又出示日常用品的实物,让学生说说这些日常用品分别是由哪种农产品加工而成的。没想到学生在第一个环节就遭受了“下马威”,居然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哪个是稻穗哪个是麦穗,课堂上学生的猜测声乱成一团,结果还是教师给学生解了围,让学生对比稻穗和麦穗的图案仔细辨认,这样学生就对一些农作物有了感性认识。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农业认识农业的欲望。
在这一环节,教师试图变“抽象”为“形象”,没有“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是让学生充分体验。 “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因此,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应该是生活的、形象的、典型的,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共鸣。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生活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脱离了生活谈教育,那么这种教育的力量则是脆弱的。当学生走出课堂回归生活的时候,他们的心灵深处不会留下太多的受教育痕迹。
有共鸣,才是最好的开始。教育无痕,是理想的德育。
挖掘利用情感资源,变“有情”为“深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之:“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情感,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催化剂”。 品德教学一直重视尊重人的情感、重视学生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
如教师在教学《平安回家》时,我们就请来了交警中队的中队长为孩子们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用生动鲜明的实例让学生连声叹息,感受生命之宝贵,法则之重要;教学《父母的疼爱》时,请来了孩子们的父母,开展“爱我父母,真情对对碰”主题活动;教学《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时,请来了学校的校长和退休教师,为孩子们介绍学校的校情、校史,让孩子们了解学校的昨天和今天,让学生感受自豪骄傲的情怀……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所有的普通劳动者,都可以成为学校课程的情感资源。
如教学《家乡的变化》一课时,可直接上网查询“陶都热线”、“宜兴旅游”、“陶都论坛”等网站,只要轻轻点击搜索引擎,就可以搜索到众多新鲜有趣的信息和大量的图文资料,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率提高了,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丰富的文字资料,生动形象的图片,充足的信息可以使人思路更开阔,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挖掘利用活动化资源,变“寓乐”为“深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单纯地进行“教学”。
“寓教于乐”是最有效的,最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教育”于“活动”之中。恰好《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堂上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的是实地采访调查,有的是快乐的游戏,有的是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有的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活动都能为老师提供许多教育的机会。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体验到的事物,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促进道德的内化。
如教学《可爱的家乡人》一课,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寻找家乡名人”的活动,课前带领学生到徐悲鸿纪念馆参观访问,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等,从而使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的名人,提升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如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小记者在行动”活动,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学生个个都兴趣盎然,通过这活动化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这些活动交给学生通往生活的钥匙,使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把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把学生带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中去实践、体验,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道理和激发起来的情感,有效地变为他们自身的观念、知识,产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真正实现道德的内化。
挖掘利用创造性资源,变“想象”为“现实”
我们曾经从童年走过,现在我们在课上要回到儿少。用澄静的心去与学生共鸣,用明亮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童年少年时期最富足的就是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就是课程资源。其实儿童的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广阔的活动空间,还给他们学习的权利,让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自主采集那些感兴趣的,能受到启迪的,或能激发情感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学会记载、学会创造;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愿望和能力,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探究、去学习,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儿童的想象力犹如上苍赐予的一颗奇妙的种子,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创设一个宽松的优质的、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如果我们能悉心地科学地对其加以培育,那么,相信这颗种子必将健康地发育成长,最后必将结出累累硕果。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在无限广阔的时空之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占有一切可以利用的阵地,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天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在自然、社会中,自然而然地获取知识形成道德能力。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树立“生本”的意识,充分尊重这一沙一花,真心、细心、耐心地聆听他们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尽心呵护每一个幼小的生动的心灵,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为洋溢人性的光辉而变成每个人心灵的“天堂”。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在“一切为了孩子终身发展”的目标指引下,我们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 只有这样,品德课堂才是灵动的,教学才是美丽的,才是最有价值的。
厚厚的图文并茂的教材,多多的快捷共享的资讯。教师,面临着德育的第一现场——每周的两节品德课,对种种资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进行着精心、细心、悉心的选择锤炼,试图将德育的美变成一个一个看得见、行得通的场景。因此,一度“非人的因素”在资源开发上唱了主角。实际上,课程资源还包括更为重要的“人的因素”,这就是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成员等。
美好品德的油然而生、沛然而行,使教育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就应该更加重视“人的因素”中的最关键的一环——学生。以人为本,更多的是“以生为本”。奥动会的击剑比赛中技术最精深的运动员把对手的力量也看作是自己的资源,当对手冲上来的时候,他顺着对方的冲力二两拨千斤。我们可以从击剑智慧中得到启发: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教学对象,更应该看成是教育资源,他们全部情感、经验、智慧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都应该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
对于品德学科的教学来说:“生本”,是课堂立足之本。以生为本,就是要以每一个鲜活的、个性的、决不雷同的生命为我们教育教学之“本”。在学生这个资源宝库中,哪些资源是最具有开发价值的呢?让我们从《品德与社会》中试图撷趣品情举例,携手探索。
挖掘利用生活化资源,变“抽象”为“形象”
其实每个学生在进入课堂时,并不是“空白”色彩,他们都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带着自己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而来。因此,教学中我们要竭力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注重生活化资源的利用,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
如教学《衣食的来源》时,教师了解到,现在的孩子对盘中餐、身上衣从何而来,很少去留意观察、用心思考,因而知之甚少。即使是农村的孩子,对农业生产的情况也只略知一二。课始,教师先出示了稻穗、麦穗、玉米、大豆、棉花等图让学生认知,并又出示日常用品的实物,让学生说说这些日常用品分别是由哪种农产品加工而成的。没想到学生在第一个环节就遭受了“下马威”,居然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哪个是稻穗哪个是麦穗,课堂上学生的猜测声乱成一团,结果还是教师给学生解了围,让学生对比稻穗和麦穗的图案仔细辨认,这样学生就对一些农作物有了感性认识。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急于了解农业认识农业的欲望。
在这一环节,教师试图变“抽象”为“形象”,没有“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是让学生充分体验。 “道德,只有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自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因此,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应该是生活的、形象的、典型的,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心理感受和情感共鸣。教育过程本身就是生活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脱离了生活谈教育,那么这种教育的力量则是脆弱的。当学生走出课堂回归生活的时候,他们的心灵深处不会留下太多的受教育痕迹。
有共鸣,才是最好的开始。教育无痕,是理想的德育。
挖掘利用情感资源,变“有情”为“深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之:“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情感,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催化剂”。 品德教学一直重视尊重人的情感、重视学生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一个知识的容器。
如教师在教学《平安回家》时,我们就请来了交警中队的中队长为孩子们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用生动鲜明的实例让学生连声叹息,感受生命之宝贵,法则之重要;教学《父母的疼爱》时,请来了孩子们的父母,开展“爱我父母,真情对对碰”主题活动;教学《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时,请来了学校的校长和退休教师,为孩子们介绍学校的校情、校史,让孩子们了解学校的昨天和今天,让学生感受自豪骄傲的情怀……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所有的普通劳动者,都可以成为学校课程的情感资源。
如教学《家乡的变化》一课时,可直接上网查询“陶都热线”、“宜兴旅游”、“陶都论坛”等网站,只要轻轻点击搜索引擎,就可以搜索到众多新鲜有趣的信息和大量的图文资料,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效率提高了,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丰富的文字资料,生动形象的图片,充足的信息可以使人思路更开阔,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挖掘利用活动化资源,变“寓乐”为“深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单纯地进行“教学”。
“寓教于乐”是最有效的,最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教育”于“活动”之中。恰好《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堂上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的是实地采访调查,有的是快乐的游戏,有的是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有的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活动都能为老师提供许多教育的机会。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体验到的事物,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促进道德的内化。
如教学《可爱的家乡人》一课,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寻找家乡名人”的活动,课前带领学生到徐悲鸿纪念馆参观访问,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等,从而使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的名人,提升热爱家乡的道德情感;如教学《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时,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小记者在行动”活动,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学生个个都兴趣盎然,通过这活动化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养成勤于动手的好习惯。这些活动交给学生通往生活的钥匙,使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把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生的一切生活领域,把学生带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中去实践、体验,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道理和激发起来的情感,有效地变为他们自身的观念、知识,产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真正实现道德的内化。
挖掘利用创造性资源,变“想象”为“现实”
我们曾经从童年走过,现在我们在课上要回到儿少。用澄静的心去与学生共鸣,用明亮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童年少年时期最富足的就是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就是课程资源。其实儿童的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广阔的活动空间,还给他们学习的权利,让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自主采集那些感兴趣的,能受到启迪的,或能激发情感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学会记载、学会创造;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愿望和能力,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探究、去学习,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儿童的想象力犹如上苍赐予的一颗奇妙的种子,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创设一个宽松的优质的、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如果我们能悉心地科学地对其加以培育,那么,相信这颗种子必将健康地发育成长,最后必将结出累累硕果。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在无限广阔的时空之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占有一切可以利用的阵地,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天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在自然、社会中,自然而然地获取知识形成道德能力。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树立“生本”的意识,充分尊重这一沙一花,真心、细心、耐心地聆听他们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尽心呵护每一个幼小的生动的心灵,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为洋溢人性的光辉而变成每个人心灵的“天堂”。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在“一切为了孩子终身发展”的目标指引下,我们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 只有这样,品德课堂才是灵动的,教学才是美丽的,才是最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