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高校中国考古通论课程教材和可供教学参考的专著有待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立足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考古学学科特点及进行陶瓷研究的特色,文章认为高校考古专业通论课程教学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两方面进行革新。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专业特色,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教学内容,根据考古工作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服务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加强田野考古实践锻炼。总结这些教学经验,对高校考古专业的中国考古通论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校中国考古通论课程教材和可供教学参考的专著有待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立足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考古学学科特点及进行陶瓷研究的特色,文章认为高校考古专业通论课程教学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两方面进行革新。在教学内容上要突出专业特色,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教学内容,根据考古工作进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服务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加强田野考古实践锻炼。总结这些教学经验,对高校考古专业的中国考古通论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终身学习成为一种个人在经济、社会地位、能力等方面提高的必然选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步入社会前重要的能力培养阶段,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生进入专业的学习,思想更加开放,交流、互动、创新等实践活动增加,从而成为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黄金时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型,在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培养方面,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学科融合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培养,以实现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的安徽省省会合肥,正处于世界新变局、区域新布局、城市新格局的当下,创新是城市蜕变的名片,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引擎。近年来,源自社区、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教育得到了合肥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点赞欢迎,在全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以合肥社区大学为龙头的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积极作为下,合肥市社区教育经历了起步实验阶段、探索示范阶段、拓展推广阶段,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主管、四级联动、群众响应的体制机制
针对高职教育普遍存在与结构优化、动能转换下区域经济新常态“耦合度”低、服务弱的现状,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教育通过契合区域转型升级“规格”的高素质后备人才培养、“同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新格局的专业建设布局、密切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多维平台搭建、“互联网+”社区终身职业教育品牌的打造,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窠臼,精准服务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推动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当地离不开”的人民满意高职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物理教学也有了更高的标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充分发挥STEAM教育的优势。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以动量守恒定律为例,将万维望远镜(WWT)的交互性教学功能引入传统物理课堂中,借助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科学素养。
女性生殖功能受多种内分泌腺体的影响,尤其是甲状腺。经典观点认为无论是甲状腺激素(TH)水平异常,还是单纯的抗甲状腺自身抗体(ATA)升高,均可对女性生殖系统带来不良影响。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随着卵泡液(FF)中也存在TH及相关抗体的观点被证实,有学者推测,靶器官中的激素及抗体才是影响生殖功能的“元凶”。因此,探测卵泡液中的激素及抗体水平可能对预测女性生殖功能,尤其是辅助生殖的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该文分析了连续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科技创新型学生的事迹,发现他们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远大的人生目标、良好的兴趣和深化发展的能力、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力,以及难能可贵的可持续支持力量。进而提出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应加强思想引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发展,加强规划引导,搭建多维度、高质量平台。
近年来,国家持续深化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产教融合背景下,校地互动是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是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特色之一。该文从产教融合现存问题、长效管理机制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意义等方面出发,探讨基于产教融合的校地互动长效管理机制改革,提出基于产教融合的校地互动长效管理机制理念,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该文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创新强校工程”的目标设定、项目建设与管理及保障措施出发,探索建立一套适应学校“创新强校工程”建设的实施办法,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协同创新,为提升广东高职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水平提供一份“创新强校工程”建设模板。
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高校志愿服务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调研了疫情防控期间华东师范大学志愿服务的学生参与情况,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现状、实践规律和优化路径。调研发现,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情况总体向好,但仍存在动员效力不足、专业运作不显、机制保障不全等问题。后疫情时代,高校要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动员—组织—引导—评价—制度”五位一体工作格局,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引导、实践与发展提质增效,以期实现志愿精神的落地生根,达成立德树人的使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