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论文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设计的意义出发,系统阐述了煤矿通风事故存在的影响因素,着研究了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075-01
一、前言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设计是保证煤矿安全事故的首要前提,煤矿的安全性不仅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设计的意义
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煤矿生产环境特殊,安全生产一直是困扰该行业的难题。近年来矿难事故时有发生,每次煤矿事故,均有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矿井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根本,瓦斯、煤尘、火灾的防治都是建立在通风系统管理之上的。然而,随着矿井生产的进行,回采范围的扩大,通风路线的加长、通风阻力的增大,矿井通风系统不断变化,原有的通风系统和装置会出现不能适应矿井安全生产需要的情况。因此,定期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测定和优化改造,保障井下通风系统的畅通和矿井通风能力,是矿井通风工作的重要一环。所以,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才能有效地减少甚至杜绝矿井的瓦斯事故和其他类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生产安全、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煤矿井下煤炭自燃、瓦斯、粉尘、有害气体的中毒和窒息等灾害事故所占比例较高,危害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所以,要利用合适的安全性能评级方法对矿井的安全性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进而努力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以增强对事故的防范和抗御能力。目前,国内外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面常采用模糊 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评价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等方法。我们应该应用这些方法评价出来的函数值和各项指标改进矿井的通风状况,更好的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总之,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与否对全矿井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具有长期且重要的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正规合理、可靠稳定是确保矿井在发生瓦斯、火灾事故时抗灾、减小事故扩大范围的重要保障。
三、煤矿通风事故存在的影响因素
1、人为因素
安全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忽视了从整体上提高系统安全性能,大多仍停留在事后总结经验教训的被动管理上。应急救援产业化建设不完善,应急资源的配置不协调;救援队伍建设装备、监测系统研究跟不上生产,还存在社会各阶层的配合与支持不协调的问题。某些矿井管理者对通风工作不重视,职工待遇差;在人员配置上,随意安排一些非专业人士从事通风管理工作,由于缺乏通风知识,易产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双重不安全因素。部分矿井存在重生产、轻安全为主因的管理缺陷,往往以吨煤工资和超定产等情况进行激励,从而导致作业人员违章冒险。
2、环境因素
物的环境因素:①通风能力不足,不能保证矿井有效通风。例如部分矿井存在超通风能力生产、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外部漏风率不符合规定等现象。②通风网络结构不稳定,不能保证风流稳定。。③矿井机电管理不到位,部分矿井机电设备及配套设施不匹配或者有缺陷,矿井不能保持正常通风。④矿井防尘设施不完善,容易造成煤尘堆积和飞扬,当达到一定条件容易发生爆炸。⑤受井下环境影响,矿井监控系统、仪器仪表等容易出现故障,往往造成各种监测数据传输错误。自然环境因素:①煤层地质构造复杂,随着开采深度逐渐增加,地应力、瓦斯压力和地温越来越高,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步加重。②煤矿瓦斯涌出量大,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也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礦井数量也在增加。③煤层自然发火严重、煤尘爆炸性危险普遍存在。
四、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1、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
对于基于煤矿通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存在三种模式:独立开发、单纯的二次开发和集成二次开发,独立开发采用某种程序语言(如VisualBasic、Delphi、VisualC++等)在一定的操作平台上实现,开发难度很大。而单纯的二次开发受到工具提供编程语言的限制,功能表现上不够完好,通过可视化语言和工具软件集成的二次开发模式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靠性好、便于维护和管理,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而且可以对空间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
2、系统结构
它具有管理维护系统中电子地图的基本功能,能实现电子地图显示与操作、图层管理和专题地图的操作。地图的显示与操作主要是实现地图浏览的基本功能,即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等功能。图层管理主要实现图层的添加、删除、修改、移动以及图层加载等基本功能。专题地图的操作可以实现煤矿通风信息管理的数据图形化,使通风信息的数据以各种图形的方式直观的在图上显示出来,并使用相应的颜色渲染在地图上显示,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直观判断。
3、系统的开发平台及框架设计
属性数据即是描述空间实体的特征数据,代表了特定的地理意义的数据。两个数据库之间通过固定的字段使得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有机的结合。知识数据库中存储着相关的解题技巧、计算公式、国家政策法规等基本知识。MapObjects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可视化开发环境中,将控件嵌入用户应用程序中,实现的一般功能,并在同一环境下应用开发语言实现其专业应用功能,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控件之间与控件及非控件的对接,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存放在服务器上,客户机与服务器通过网络TCP/IP协议连接通信,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数据的同步一致。
4、数据库的组织和设计
煤矿通风信息数据的正确性、实时性、丰富性和可靠性关系到煤矿的正常生产和安全状况。基于的煤矿通风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是在收集大量煤矿通风信息的基础上建立的,并在软件的编制和后期运行中进行不断更新和丰富,以使数据库系统尽可能的完整。由于煤矿的通风信息涉及的数据多,数据库中存在大量的数据表单,为了以后更好的维护系统的数据库操作,该系统采用SQL2005作为数据库开发管理后台存储煤矿巷道信息、阻力测定信息等数据表单,建立煤矿通风信息的数据库。
煤矿通风信息的管理系统在进行数据的查询和显示时,若管理人员需要查询地图中的某个地物信息时,通过将此地物信息映射到地物所在的空间数据库中,并根据空间数据库中有关的字段检索与之相关联的属性数据库,获得的地物属性信息在相应的图上以图表形式进行显示,若要通过具体的属性数据查询地物的空间数据,可以根据属性数据库相应字段的表述,检索与之相关的空间数据库,将查询得到的空间地物信息用相应的颜色在图上进行标示,让用户一目了然。
五、结束语
从实践出发对当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措施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综上分析,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设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保障煤矿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 王祥.如何落实”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J].科技信息,2012
[2] 李文民.加强掘进工作面通风管理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J].煤矿安全,2011
[3] 董枫,蒋仲安等.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井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
[4] 郝天轩,魏建平,杨运良,张福旺.数字化及可视化技术在矿井通风系统中的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075-01
一、前言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设计是保证煤矿安全事故的首要前提,煤矿的安全性不仅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设计的意义
伴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煤矿生产环境特殊,安全生产一直是困扰该行业的难题。近年来矿难事故时有发生,每次煤矿事故,均有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也影响国家的国际形象。矿井通风系统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根本,瓦斯、煤尘、火灾的防治都是建立在通风系统管理之上的。然而,随着矿井生产的进行,回采范围的扩大,通风路线的加长、通风阻力的增大,矿井通风系统不断变化,原有的通风系统和装置会出现不能适应矿井安全生产需要的情况。因此,定期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测定和优化改造,保障井下通风系统的畅通和矿井通风能力,是矿井通风工作的重要一环。所以,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才能有效地减少甚至杜绝矿井的瓦斯事故和其他类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生产安全、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煤矿井下煤炭自燃、瓦斯、粉尘、有害气体的中毒和窒息等灾害事故所占比例较高,危害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所以,要利用合适的安全性能评级方法对矿井的安全性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进而努力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性,以增强对事故的防范和抗御能力。目前,国内外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方面常采用模糊 综合评价法、灰色系统评价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等方法。我们应该应用这些方法评价出来的函数值和各项指标改进矿井的通风状况,更好的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总之,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与否对全矿井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具有长期且重要的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正规合理、可靠稳定是确保矿井在发生瓦斯、火灾事故时抗灾、减小事故扩大范围的重要保障。
三、煤矿通风事故存在的影响因素
1、人为因素
安全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忽视了从整体上提高系统安全性能,大多仍停留在事后总结经验教训的被动管理上。应急救援产业化建设不完善,应急资源的配置不协调;救援队伍建设装备、监测系统研究跟不上生产,还存在社会各阶层的配合与支持不协调的问题。某些矿井管理者对通风工作不重视,职工待遇差;在人员配置上,随意安排一些非专业人士从事通风管理工作,由于缺乏通风知识,易产生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双重不安全因素。部分矿井存在重生产、轻安全为主因的管理缺陷,往往以吨煤工资和超定产等情况进行激励,从而导致作业人员违章冒险。
2、环境因素
物的环境因素:①通风能力不足,不能保证矿井有效通风。例如部分矿井存在超通风能力生产、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外部漏风率不符合规定等现象。②通风网络结构不稳定,不能保证风流稳定。。③矿井机电管理不到位,部分矿井机电设备及配套设施不匹配或者有缺陷,矿井不能保持正常通风。④矿井防尘设施不完善,容易造成煤尘堆积和飞扬,当达到一定条件容易发生爆炸。⑤受井下环境影响,矿井监控系统、仪器仪表等容易出现故障,往往造成各种监测数据传输错误。自然环境因素:①煤层地质构造复杂,随着开采深度逐渐增加,地应力、瓦斯压力和地温越来越高,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步加重。②煤矿瓦斯涌出量大,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也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礦井数量也在增加。③煤层自然发火严重、煤尘爆炸性危险普遍存在。
四、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1、系统开发方式的选择
对于基于煤矿通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存在三种模式:独立开发、单纯的二次开发和集成二次开发,独立开发采用某种程序语言(如VisualBasic、Delphi、VisualC++等)在一定的操作平台上实现,开发难度很大。而单纯的二次开发受到工具提供编程语言的限制,功能表现上不够完好,通过可视化语言和工具软件集成的二次开发模式具有强大的数据库功能、可靠性好、便于维护和管理,不但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而且可以对空间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
2、系统结构
它具有管理维护系统中电子地图的基本功能,能实现电子地图显示与操作、图层管理和专题地图的操作。地图的显示与操作主要是实现地图浏览的基本功能,即地图的放大、缩小、漫游等功能。图层管理主要实现图层的添加、删除、修改、移动以及图层加载等基本功能。专题地图的操作可以实现煤矿通风信息管理的数据图形化,使通风信息的数据以各种图形的方式直观的在图上显示出来,并使用相应的颜色渲染在地图上显示,为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直观判断。
3、系统的开发平台及框架设计
属性数据即是描述空间实体的特征数据,代表了特定的地理意义的数据。两个数据库之间通过固定的字段使得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有机的结合。知识数据库中存储着相关的解题技巧、计算公式、国家政策法规等基本知识。MapObjects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可视化开发环境中,将控件嵌入用户应用程序中,实现的一般功能,并在同一环境下应用开发语言实现其专业应用功能,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控件之间与控件及非控件的对接,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结构,将数据存放在服务器上,客户机与服务器通过网络TCP/IP协议连接通信,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数据的同步一致。
4、数据库的组织和设计
煤矿通风信息数据的正确性、实时性、丰富性和可靠性关系到煤矿的正常生产和安全状况。基于的煤矿通风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是在收集大量煤矿通风信息的基础上建立的,并在软件的编制和后期运行中进行不断更新和丰富,以使数据库系统尽可能的完整。由于煤矿的通风信息涉及的数据多,数据库中存在大量的数据表单,为了以后更好的维护系统的数据库操作,该系统采用SQL2005作为数据库开发管理后台存储煤矿巷道信息、阻力测定信息等数据表单,建立煤矿通风信息的数据库。
煤矿通风信息的管理系统在进行数据的查询和显示时,若管理人员需要查询地图中的某个地物信息时,通过将此地物信息映射到地物所在的空间数据库中,并根据空间数据库中有关的字段检索与之相关联的属性数据库,获得的地物属性信息在相应的图上以图表形式进行显示,若要通过具体的属性数据查询地物的空间数据,可以根据属性数据库相应字段的表述,检索与之相关的空间数据库,将查询得到的空间地物信息用相应的颜色在图上进行标示,让用户一目了然。
五、结束语
从实践出发对当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措施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综上分析,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设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保障煤矿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 王祥.如何落实”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J].科技信息,2012
[2] 李文民.加强掘进工作面通风管理预防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J].煤矿安全,2011
[3] 董枫,蒋仲安等.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井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
[4] 郝天轩,魏建平,杨运良,张福旺.数字化及可视化技术在矿井通风系统中的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