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群体的安全理应得到得到我们更多人的关注和救济,那就和和章子欣一样的留守儿童。小子欣的死已无可挽回,她的家人是此刻最悔恨痛苦的人。可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敲响警种,儿童安全尤其是暑期儿童安全问题必须警钟长鸣不得有一丝一毫松懈,因为很多悲剧本可以避免,因为我们承受不了失去的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爱和陪伴,别有用心的人只要抓住这一点,就能轻易攻破孩子和老人的防线。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到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急剧变化的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36亿人,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虽然许多农村劳动力常年生活在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以及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各种制度还未完善,他们并不是城镇人口,而是农民工,他们转变为城镇人口必须经历“农村人口———农民工———城镇人口”的过程,这种中国特有的城镇化方式决定了他们实现不了“家庭式的搬迁”。其次,农村劳动力进城所从事的工作普遍工作时间长(无法长时间照顾孩子),收入低(承担不起教育费用),种种原因致使许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放在农村交给老人照顾或者交给亲戚照顾。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随之而来。
二、“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的年流动人口超过1亿,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仅我校数据显示:在校生1567人,留守儿童767人,“留守儿童”的比例占在校生48.9%;而且有着扩大化的趋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1.监护“缺位”带来的影响。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二是亲友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亲友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三是寄养监护。即“留守儿童”的邻居等监护方式,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2.亲情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失衡问题。
(1)漫漫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
(2)“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3.父母偏激的观念和不良职业活动带来的负面效应。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
1.家庭教育应该担当应有职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
2.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
3.社區教育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开始形成。对于处于儿童时代的孩子,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会越来越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社区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
(一)完善相关政策,保障资金投入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主体,首先要统筹城乡发展。在义务教育方面,要坚持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教育模式,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就学机会;另外,改进户籍制度基础上的义务教育体制,精简就学程序,实现父母务工、子女就学的双重目标。其次,健全经费投入体系,积极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另外,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解决教育负债问题,收集社会闲散资金,并将收益全部用于留守儿童教育,为教育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应该满足不断变化的乡村教育需求
作为乡村教育前沿阵地的中小学校,应不断适应新的变化,不断转变教学观念,调整学校办学功能,充分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家庭关爱的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父母应提前做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在外出工作时,慎重选择监护人;与此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随时通过监护人或者学校了解孩子的动向,做到实时监护。当然,较好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四、结论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在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社会主体要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并明确自身职责;政府要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健全基础设施,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公平教育目标,为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到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急剧变化的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36亿人,大部分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虽然许多农村劳动力常年生活在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以及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各种制度还未完善,他们并不是城镇人口,而是农民工,他们转变为城镇人口必须经历“农村人口———农民工———城镇人口”的过程,这种中国特有的城镇化方式决定了他们实现不了“家庭式的搬迁”。其次,农村劳动力进城所从事的工作普遍工作时间长(无法长时间照顾孩子),收入低(承担不起教育费用),种种原因致使许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放在农村交给老人照顾或者交给亲戚照顾。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随之而来。
二、“留守儿童”的现状
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的年流动人口超过1亿,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仅我校数据显示:在校生1567人,留守儿童767人,“留守儿童”的比例占在校生48.9%;而且有着扩大化的趋势。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1.监护“缺位”带来的影响。
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二是亲友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亲友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三是寄养监护。即“留守儿童”的邻居等监护方式,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2.亲情缺失引起严重的情感失衡问题。
(1)漫漫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一些学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
(2)“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3.父母偏激的观念和不良职业活动带来的负面效应。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
1.家庭教育应该担当应有职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
2.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
3.社區教育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开始形成。对于处于儿童时代的孩子,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会越来越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社区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路
(一)完善相关政策,保障资金投入
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主体,首先要统筹城乡发展。在义务教育方面,要坚持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教育模式,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就学机会;另外,改进户籍制度基础上的义务教育体制,精简就学程序,实现父母务工、子女就学的双重目标。其次,健全经费投入体系,积极调整财政投入方向。另外,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解决教育负债问题,收集社会闲散资金,并将收益全部用于留守儿童教育,为教育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应该满足不断变化的乡村教育需求
作为乡村教育前沿阵地的中小学校,应不断适应新的变化,不断转变教学观念,调整学校办学功能,充分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三)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家庭关爱的缺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父母应提前做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在外出工作时,慎重选择监护人;与此同时,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孩子,随时通过监护人或者学校了解孩子的动向,做到实时监护。当然,较好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四、结论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在促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社会主体要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并明确自身职责;政府要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健全基础设施,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公平教育目标,为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