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帝王中少有的一位明君,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开创了为后世称颂的“贞观之治”。他不但勤于政务,而且善于理政,有值得称道的理政方法。
据载,在一次朝会上议论封建诸侯问题时,礼部侍郎李百药将他写的《封建论》呈给唐太宗参阅,其中涉及到李世民的理政之道。他写道:唐太宗“罢朝之后,引进名臣,讨论是非,备尽肝膈,唯及政事,更无异辞。才及日昃,命才学之士,赐以清闲,高谈典籍,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在这里,不仅反映唐太宗勤于政务,不贪图游乐,对政事能够做到“乙夜忘疲,中宵不寐”。每日朝会,他用心听取各种意见、建议,作出决定思考周密;而且罢朝之后,还把一些大臣留下继续讨论,唯恐出错。在讨论中,他能够做到虚怀若谷,同大臣们推心置腹,“备尽肝膈”,人尽其言。更为可贵的是,到了晚上,他还和一些饱学之士高谈阔论典籍诗文,以至抽象的“玄言”。这看似与政事无关,实际上这种“务虚”是十分有益的,它不仅拉近君臣之间的关系,充实自己的知识,而且必然会涉及盛衰兴亡的历史经验,是非得失的不同看法,达到“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的目的。正因为唐太宗能够通过务虚活动,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所以使他的许多决策、措施,特别是在他的贞观之治的初中期,比较符合民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初唐盛世。
在古代帝王中,很少有人像李世民这样重视广纳众言,懂得“务虚”的重要。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设立文学馆,以收罗四方饱学之士。经过挑选,李世民吸收了房玄龄、杜如晦、孔颖达等18人入馆,要求他们轮流在馆值班,以备顾问。这些人对李世民建功立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流传下来的成语“房谋杜断”,就是指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 这两人都成为贞观一代名相。后来李世民还请画家阎立本为他们画像,“藏之书府”, 留下了“十八学士登瀛洲”的美谈。作画时18学士中薛收已过世,李世民动情地说:“恨不早图其像”。这18学士就是李世民组织起来的有名的智囊团。
君主开明,臣下敢言,没有拘束。唐太宗也从这种“务虚”活动中总结出一些理政的经验,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草创难,守成更难”;“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上畏苍天监视,下畏群臣仰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人为镜,以史为镜”,等等,都为后世提供了有用的政治格言。他还和群臣讨论,隋朝本是一个强盛富庶的国家,为何隋炀帝继位不到13年便亡国?他认为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广修宫室,到处巡幸;二是美女珍玩,征求不一;三是东征西讨,穷兵黩武。隋炀帝恃其强盛,不顾后患,徭役无时,干戈不断,不顾百姓死活,终于激起民变,以至身戮国亡。他常以前朝历史教训,引以为戒。
唐太宗确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能够自觉探求理政经验,善于用众人的智慧规范自己的行为。他有丰富深厚的多方面知识的修养,有“手不释卷”的读书习惯,但他还是认为:“君主不能一人独断,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不能够遍知天下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虚怀纳谏”。他有自知之明,防止恃才傲世。他虽擅长诗文,但当有人请求刊刻他的诗文集时,他没有答应,说:“君主以德政治天下,只靠文章是无用的。梁武帝、陈后主、隋炀帝都有文集刊刻于世,但最终也没有挽救他们失败的命运。”他还无限感慨地说:“隋炀帝的诗文写得如此之好,但他的行为却截然相反,可见败德之君留文于世,只能是贻笑后人。”
虽然时代不同,但唐太宗的理政经验,对我们仍然是一份值得借鉴的历史遗产。我们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更应该放下令人厌恶的架子,虚心学习,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力求做到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以保持自己决策的正确性。须知:那种装腔作势,目空一切,唯我正确,一人说了算的恶劣作风,往往是同自己腹内空空、又耻于下问相联系的。
据载,在一次朝会上议论封建诸侯问题时,礼部侍郎李百药将他写的《封建论》呈给唐太宗参阅,其中涉及到李世民的理政之道。他写道:唐太宗“罢朝之后,引进名臣,讨论是非,备尽肝膈,唯及政事,更无异辞。才及日昃,命才学之士,赐以清闲,高谈典籍,杂以文咏,间以玄言,乙夜忘疲,中宵不寐”。在这里,不仅反映唐太宗勤于政务,不贪图游乐,对政事能够做到“乙夜忘疲,中宵不寐”。每日朝会,他用心听取各种意见、建议,作出决定思考周密;而且罢朝之后,还把一些大臣留下继续讨论,唯恐出错。在讨论中,他能够做到虚怀若谷,同大臣们推心置腹,“备尽肝膈”,人尽其言。更为可贵的是,到了晚上,他还和一些饱学之士高谈阔论典籍诗文,以至抽象的“玄言”。这看似与政事无关,实际上这种“务虚”是十分有益的,它不仅拉近君臣之间的关系,充实自己的知识,而且必然会涉及盛衰兴亡的历史经验,是非得失的不同看法,达到“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的目的。正因为唐太宗能够通过务虚活动,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所以使他的许多决策、措施,特别是在他的贞观之治的初中期,比较符合民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初唐盛世。
在古代帝王中,很少有人像李世民这样重视广纳众言,懂得“务虚”的重要。他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设立文学馆,以收罗四方饱学之士。经过挑选,李世民吸收了房玄龄、杜如晦、孔颖达等18人入馆,要求他们轮流在馆值班,以备顾问。这些人对李世民建功立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流传下来的成语“房谋杜断”,就是指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 这两人都成为贞观一代名相。后来李世民还请画家阎立本为他们画像,“藏之书府”, 留下了“十八学士登瀛洲”的美谈。作画时18学士中薛收已过世,李世民动情地说:“恨不早图其像”。这18学士就是李世民组织起来的有名的智囊团。
君主开明,臣下敢言,没有拘束。唐太宗也从这种“务虚”活动中总结出一些理政的经验,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草创难,守成更难”;“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上畏苍天监视,下畏群臣仰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人为镜,以史为镜”,等等,都为后世提供了有用的政治格言。他还和群臣讨论,隋朝本是一个强盛富庶的国家,为何隋炀帝继位不到13年便亡国?他认为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广修宫室,到处巡幸;二是美女珍玩,征求不一;三是东征西讨,穷兵黩武。隋炀帝恃其强盛,不顾后患,徭役无时,干戈不断,不顾百姓死活,终于激起民变,以至身戮国亡。他常以前朝历史教训,引以为戒。
唐太宗确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能够自觉探求理政经验,善于用众人的智慧规范自己的行为。他有丰富深厚的多方面知识的修养,有“手不释卷”的读书习惯,但他还是认为:“君主不能一人独断,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使是一国之君,也不能够遍知天下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虚怀纳谏”。他有自知之明,防止恃才傲世。他虽擅长诗文,但当有人请求刊刻他的诗文集时,他没有答应,说:“君主以德政治天下,只靠文章是无用的。梁武帝、陈后主、隋炀帝都有文集刊刻于世,但最终也没有挽救他们失败的命运。”他还无限感慨地说:“隋炀帝的诗文写得如此之好,但他的行为却截然相反,可见败德之君留文于世,只能是贻笑后人。”
虽然时代不同,但唐太宗的理政经验,对我们仍然是一份值得借鉴的历史遗产。我们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更应该放下令人厌恶的架子,虚心学习,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力求做到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以保持自己决策的正确性。须知:那种装腔作势,目空一切,唯我正确,一人说了算的恶劣作风,往往是同自己腹内空空、又耻于下问相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