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个月时,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小,别人是站着走,她是爬着走。一个小板凳,一扇窗户,就是她的全部世界。
20岁时,她学会了裁缝,学会了修表,收获了对于残疾人来说难得的爱情。
45岁的她,经过不懈创业,拥有了数家门面,经营着两大文印店,开了一家电脑培训学校,身家百万。上高中的儿子对她说:“妈妈,同学们都说,很羡慕我有您这样的母亲。”霎时,她泪如雨下。
艰辛站立 钻研技艺
姚艳贤童年的时光里除了手术,还是手术。由于长时间爬行,她的腿部以及足部肌腱强直。想站起来,就必须治疗。“那年,一个专家组巡回医疗,父母带我去专家那里进行肌腱康复治疗,承重拽拉了一个星期不见效,医生不小心将我一根腿骨给折断了。后来,分别在三个医院接了三次,伤口迟迟不好,可以看到伤口处的鲜红肌腱。治好骨头了,又要治我的肌腱强直。别人的童年是彩色的,我的童年却因病痛而伤痕累累。”一场场接踵而至的磨难下,姚艳贤渐渐无视寻常的苦难,因为苦难就是她的生活。
终于,她站起来了。读初中时,姚艳贤就是拄着拐杖一步步走进学校的。那一刻,她的整颗心充满了骄傲。凭借刻苦认真,她很快成为班里的学习委员,并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上学路上,她经常会滑倒,摔得头昏脑涨,手脚青紫。但这一切,都比不上学习中的收获带给她的快乐。她对自己说:“学校以你为荣,你没有给自己丢脸。”
毕业后,姚艳贤考取了高中。但由于种种原因,她没有继续学业。闲暇时,她喜欢读书。张海迪写的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为她的最爱。她一遍遍地读着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话: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姚艳贤年轻的心为之热血沸腾,是的,她不甘心碌碌无为地活着。
16岁的她,频频出入裁缝店,老裁缝裁剪时的一举一动,她牢牢地记在心底,回家后就在废旧报纸上揣摩着修剪。半年后,她可以照着裁剪书,为家人做裤子,做上衣。这是多么让人惊喜的一件事情啊,她能自食其力了!然而,练习裁剪需要长时间拄双拐站立,姚艳贤腋下的皮肤被磨得血肉模糊。无意间,父母发现了这个秘密,不让她再干裁剪。
在父亲朋友的推荐下,姚艳贤在县二轻开发公司学习修表。在师傅的精心调教下,她很快就上了手。学习了一年,恰逢政府对残疾人创业有优惠政策,她就找了间门面,开了一家修表铺。那年,是1980年。
开店创业 收获爱情
修表生意繁忙,姚艳贤坦承自己是边做边学:“我在师傅那里修的都是闹钟,那时候手表很珍贵,师傅是绝对不让我动的。在师傅那里,我只偷偷地修过我认识的中学老师的一块表,还给人家修坏了。自己开铺后,进货都是5个零件、5个零件地进,不敢多进,怕没有生意。有生意了,我就硬着头皮壮胆修。”
正是顾客们的善良和理解,让20岁的她把生意做得顺水顺风。有天,她接了一个“大单”,这块手表的市价达到了4000元,零件比较精细,她琢磨了几天也没修好,顾客来了,却没有责怪她,还安慰她说“没关系”。
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却身患残疾,很多人都为姚艳贤唏嘘不已。好心人都来惠顾她的小店,生意一单接着一单,一个顾客还没走,另一个顾客就等着。身体带来的不便,让她上一次厕所要耗费常人三倍的时间。为了不让大家多等,一天又一天,她憋着不上厕所也不喝水,嘴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身体越来越虚弱。一年后,她病倒了,高烧42℃,医院一检查,肾脏发炎了。得知她的情况后医生劝说:“小姑娘,可不敢不喝水,再这样下去,就是尿毒症啊。”“像我这样的人,能找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子?”情窦初开的姚艳贤,有点悲观。这时,一个大她5岁的男孩走进了她的生命。李云龙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也经营着一家钟表铺,修表技艺精湛,还会刻章。尽管他同样患有小儿麻痹,但可以不借助拐杖走路。两颗渴望爱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
1982年,两人结婚,共同经营修表铺。看着国家经济复苏,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1984年,姚艳贤四处筹资,买了套铅字打字机,开了一家打字印刷店。“主板字盘有3000多字,备用字盘是左右两边各1000多字,只能靠死记硬背才能记住每一个字的位置。打出的每一张蜡纸都要一张一张油印,并且是边印边记张数。有些材料的大标题常常要手工刻写,我们经常干通宵,冬天的时候,我的两个脚都是木的,什么感觉都没有。
勇于创新 事业有成
上世纪90年代初,铅字打印机逐渐退出市场,夫妻两人借债4万元买了台原子印章机和四通电脑打字机。当初,万元户都要上报纸电视的,这么沉重的债务,让姚艳贤捏了一把汗。
两个儿子正读小学,老师要求带字典。大儿子回来对她说:“妈妈,别人都是新字典,只有我和弟弟是你和爸爸用过的旧字典,同学们问我:‘你们家那么穷啊!’”姚艳贤听了心酸,她想,为了孩子也要拼一拼。
“那个时期,国家要求商业单位必须使用正规发票,发票上需要盖章,刻印章就是一笔大业务,我这人胆大,拄着拐杖就找到了原运城地区国税局负责人。他听我一说,看到我一个残疾人有这么大的决心,就非常支持。”凭借着姚艳贤过人的胆识,她的生意很快就风生水起,一年后,本钱就全部回笼。
随着制版业的更新换代,1993年,夫妻俩又投资了小型胶印版机器。时代在进步,姚艳贤的文印店总走在时代的前列,她雇了不少员工,生意红红火火。本世纪初,她认为,不远的将来,即将成为人手一台电脑的电脑时代,于是着手开了一家电脑培训学校。“起初,学生有上百人。近几年,孩子们觉得到大城市里学习电脑,是种潮流,我这里的学员就少了很多。”这时的姚艳贤已经完成了原始资金的积累,她购买了数间街头繁华地段的门面房,又扩展了文印店的规模,开了一家分店,“目前,我的电脑学校成为了临猗县残联的阳光培训基地,每年,有不少残疾人来这里学习电脑操作。”
(编辑/张本科)
20岁时,她学会了裁缝,学会了修表,收获了对于残疾人来说难得的爱情。
45岁的她,经过不懈创业,拥有了数家门面,经营着两大文印店,开了一家电脑培训学校,身家百万。上高中的儿子对她说:“妈妈,同学们都说,很羡慕我有您这样的母亲。”霎时,她泪如雨下。
艰辛站立 钻研技艺
姚艳贤童年的时光里除了手术,还是手术。由于长时间爬行,她的腿部以及足部肌腱强直。想站起来,就必须治疗。“那年,一个专家组巡回医疗,父母带我去专家那里进行肌腱康复治疗,承重拽拉了一个星期不见效,医生不小心将我一根腿骨给折断了。后来,分别在三个医院接了三次,伤口迟迟不好,可以看到伤口处的鲜红肌腱。治好骨头了,又要治我的肌腱强直。别人的童年是彩色的,我的童年却因病痛而伤痕累累。”一场场接踵而至的磨难下,姚艳贤渐渐无视寻常的苦难,因为苦难就是她的生活。
终于,她站起来了。读初中时,姚艳贤就是拄着拐杖一步步走进学校的。那一刻,她的整颗心充满了骄傲。凭借刻苦认真,她很快成为班里的学习委员,并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上学路上,她经常会滑倒,摔得头昏脑涨,手脚青紫。但这一切,都比不上学习中的收获带给她的快乐。她对自己说:“学校以你为荣,你没有给自己丢脸。”
毕业后,姚艳贤考取了高中。但由于种种原因,她没有继续学业。闲暇时,她喜欢读书。张海迪写的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为她的最爱。她一遍遍地读着保尔·柯察金的那句话: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姚艳贤年轻的心为之热血沸腾,是的,她不甘心碌碌无为地活着。
16岁的她,频频出入裁缝店,老裁缝裁剪时的一举一动,她牢牢地记在心底,回家后就在废旧报纸上揣摩着修剪。半年后,她可以照着裁剪书,为家人做裤子,做上衣。这是多么让人惊喜的一件事情啊,她能自食其力了!然而,练习裁剪需要长时间拄双拐站立,姚艳贤腋下的皮肤被磨得血肉模糊。无意间,父母发现了这个秘密,不让她再干裁剪。
在父亲朋友的推荐下,姚艳贤在县二轻开发公司学习修表。在师傅的精心调教下,她很快就上了手。学习了一年,恰逢政府对残疾人创业有优惠政策,她就找了间门面,开了一家修表铺。那年,是1980年。
开店创业 收获爱情
修表生意繁忙,姚艳贤坦承自己是边做边学:“我在师傅那里修的都是闹钟,那时候手表很珍贵,师傅是绝对不让我动的。在师傅那里,我只偷偷地修过我认识的中学老师的一块表,还给人家修坏了。自己开铺后,进货都是5个零件、5个零件地进,不敢多进,怕没有生意。有生意了,我就硬着头皮壮胆修。”
正是顾客们的善良和理解,让20岁的她把生意做得顺水顺风。有天,她接了一个“大单”,这块手表的市价达到了4000元,零件比较精细,她琢磨了几天也没修好,顾客来了,却没有责怪她,还安慰她说“没关系”。
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却身患残疾,很多人都为姚艳贤唏嘘不已。好心人都来惠顾她的小店,生意一单接着一单,一个顾客还没走,另一个顾客就等着。身体带来的不便,让她上一次厕所要耗费常人三倍的时间。为了不让大家多等,一天又一天,她憋着不上厕所也不喝水,嘴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身体越来越虚弱。一年后,她病倒了,高烧42℃,医院一检查,肾脏发炎了。得知她的情况后医生劝说:“小姑娘,可不敢不喝水,再这样下去,就是尿毒症啊。”“像我这样的人,能找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子?”情窦初开的姚艳贤,有点悲观。这时,一个大她5岁的男孩走进了她的生命。李云龙也是个苦命的孩子,也经营着一家钟表铺,修表技艺精湛,还会刻章。尽管他同样患有小儿麻痹,但可以不借助拐杖走路。两颗渴望爱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
1982年,两人结婚,共同经营修表铺。看着国家经济复苏,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1984年,姚艳贤四处筹资,买了套铅字打字机,开了一家打字印刷店。“主板字盘有3000多字,备用字盘是左右两边各1000多字,只能靠死记硬背才能记住每一个字的位置。打出的每一张蜡纸都要一张一张油印,并且是边印边记张数。有些材料的大标题常常要手工刻写,我们经常干通宵,冬天的时候,我的两个脚都是木的,什么感觉都没有。
勇于创新 事业有成
上世纪90年代初,铅字打印机逐渐退出市场,夫妻两人借债4万元买了台原子印章机和四通电脑打字机。当初,万元户都要上报纸电视的,这么沉重的债务,让姚艳贤捏了一把汗。
两个儿子正读小学,老师要求带字典。大儿子回来对她说:“妈妈,别人都是新字典,只有我和弟弟是你和爸爸用过的旧字典,同学们问我:‘你们家那么穷啊!’”姚艳贤听了心酸,她想,为了孩子也要拼一拼。
“那个时期,国家要求商业单位必须使用正规发票,发票上需要盖章,刻印章就是一笔大业务,我这人胆大,拄着拐杖就找到了原运城地区国税局负责人。他听我一说,看到我一个残疾人有这么大的决心,就非常支持。”凭借着姚艳贤过人的胆识,她的生意很快就风生水起,一年后,本钱就全部回笼。
随着制版业的更新换代,1993年,夫妻俩又投资了小型胶印版机器。时代在进步,姚艳贤的文印店总走在时代的前列,她雇了不少员工,生意红红火火。本世纪初,她认为,不远的将来,即将成为人手一台电脑的电脑时代,于是着手开了一家电脑培训学校。“起初,学生有上百人。近几年,孩子们觉得到大城市里学习电脑,是种潮流,我这里的学员就少了很多。”这时的姚艳贤已经完成了原始资金的积累,她购买了数间街头繁华地段的门面房,又扩展了文印店的规模,开了一家分店,“目前,我的电脑学校成为了临猗县残联的阳光培训基地,每年,有不少残疾人来这里学习电脑操作。”
(编辑/张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