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年段目标为依据,以课文特点为依托,把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核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下面浅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普通话是祖国的通用语言,培养学生说标准且流利的普通话,将使其终身受益。我在教学中首先抓好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接一个起始班,我都充分利用教材,利用教学媒体,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拼音教学效果。其次,坚持课前用普通话训练口语,课上用普通话教学,课下用普通话交谈,在班内、校内形成讲普通话的风气。再次,多鼓励、多表扬普通话说得好的、进步快的学生。
二、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贯穿小学的始终。加强写字的指导,讲求写字的质量,这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这一要求,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教学中做到认真备课,具体指导,讲求质量,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字理识字、归类识字等方法教学生识字。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字技能,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在学生抄写生字词时,我不是求数量,而是重质量,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效率。学生每学期都使用写字本练写,书写质量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学习、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
在词语学习中,一是让学生理解,理解词语的本义,在文中的含义及其引申义;二是品析鉴赏,用弃词、换词等方法,品出词语的用意与效果;三是积累运用。例如,在教学《蚂蚁的救助》一文时,我让学生用“助”字组词,学生一下子组了“帮助、资助、互助、助人为乐、求助、救助”等许多个词,我再从词义辨析入手导入新课,收到了复习词语、引入新课一举两得的效果。又如,在教学《世界多美呀!》一课时,我抓住小鸡“叽叽”这一象声词,引导学生说出母鸡“咯咯”、公鸡“喔喔”的叫声,由此拓展开来让学生说出听到过的众多的象声词,联想各种各样的声音,感受“声音世界”的美丽。在学习“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河水是碧澄澄的”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说出许多类似的叠词,如红彤彤、白茫茫、黑乎乎、黄澄澄等,正是这自然界中的让人喜欢的五颜六色,才使世界变得多美呀!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词语的学习、积累和运用,又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教师范读、表演式朗读、竞赛读、配乐读等。除了读的形式多样之外,我还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做到多读少讲,以读代讲,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其次是边朗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现文章描绘的鲜明形象,再闻人物的言语心声,再悟文字表达的情感,对文本形象产生深刻的关注。再次是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对语音、语速、语调、停顿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努力把生字读准音,把课文读正确。训练学生在朗读中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基调,注意词句的抑扬顿挫,把作者的感情融化在自己的感情中,达到有表情地朗读的目的。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光有方法还不够,还必须在备课时细读文本,自己朗读在前、感悟在先,掌握不同文体的朗读方法和要点。
五、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词句的能力
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细读、品读感悟课文,品赏语言,积累运用,这是语文课上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不可缺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不是分析讲解,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找出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重点段,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感悟文章的思想,体会文章的情感。语文教学中品词、品句、品读是学生理解感悟的最好方法,品词品句有多深,品读就会有多深;品读有多深,理解、感悟就会有多深。例如,教学《草原》一文,我首先是让学生品赏一段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对偶句,充分地体会这些修辞各异的句子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其次是放手让学生品赏其他各段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归纳文章的中心。可谓“语文教学,有时候,抓住一个关键的词,一句简单的话,语文的味道就出来了”。
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在阅读中离不开分析和概括,一个人的分析、概括能力有多高,他的阅读质量就有多高。我着重在文章的结构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一组课文由若干篇相似的文章组合,一篇文章一般由若干自然段内容构成,一段内容又包含有几个句子。教学时,一层一层地抓住这些“建筑物”的“砖木”,就能感觉到“砖木”建筑起的“大厦”。反之,从“大厦”也可以看到“砖木”,这过程就要学会分析、概括。学习句子,要教学生抓重点词语。学习自然段,首先要教学生给自然段划分层次,而划分层次就必须知道其中的关系,例如总分、总叙、因果、承接、并列、转折等关系;其次教学生用找中心句法、分析归纳法总结段意。学习一篇文章,就要教学生学会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中心。学习一个单元的课文,就要教学生把握本单元的知识要点、课文特点及其要点在文中的体现。有了分析、概括的能力,学生才能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
七、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想象是学生学习的好方法,想象力是语文学习中最有效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学习中大胆的、合理的假设与想象。在教学中,我常常结合教材的实际,让学生逐步学会在何处想、想什么、为什么想、怎么样想,掌握想象的内容、时间和空间。例如,从文章的题目处想,是什么样的题目,该是写哪些内容,读后对比自己所想与作者所写的差距;从文章的重点词句想,这样的词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从文章的空白处想,拓展思维,感受文章的未了之情;从文章的表达方法上想,作者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学习语言,主要靠读与悟,只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想象,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八、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口语交际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表达行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眼前和今后。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在训练学生语言习惯中培养,课前安排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学会把一件事说清楚、说完整。在训练学生用心倾听中培养,听清楚、听明白、有感知,才会达到交际目的。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培养,有评价,才会有促进;有促进,才会有提高;有提高,才会有质量。在全员参与中培养,在教学中要口述的内容就做到人人练说,通过指名说、相互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形式达到学生个个参与,人人得到锻炼的效果。
九、培养学生习作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写想象作文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用过的、尝过的、玩过的东西很多,教学中如能借助这些平淡的事物去引导学生,就有可能刺激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在习作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出示一些实物并引导学生观察,给他们直接的刺激,从而想联系,构环节,写文章。我还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实际适时地指导学生仿说仿写、续说续写、扩说扩写,训练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学了写人的文章,就让学生仿写身边熟悉的人;学了写景的文章,就让学生写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学了记事的文章,就让学生写自己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此外,还训练学生用推理想象方法,想想有可能出现的,说说作者没有说出的,拓展学生思维,做到读与写有机结合。要让学生写好作文,还要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只有会说了,表达清楚而有条理,才能写好作文。
(责编陈剑平)
一、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普通话是祖国的通用语言,培养学生说标准且流利的普通话,将使其终身受益。我在教学中首先抓好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接一个起始班,我都充分利用教材,利用教学媒体,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拼音教学效果。其次,坚持课前用普通话训练口语,课上用普通话教学,课下用普通话交谈,在班内、校内形成讲普通话的风气。再次,多鼓励、多表扬普通话说得好的、进步快的学生。
二、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识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贯穿小学的始终。加强写字的指导,讲求写字的质量,这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这一要求,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他们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在教学中做到认真备课,具体指导,讲求质量,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字理识字、归类识字等方法教学生识字。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字技能,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在学生抄写生字词时,我不是求数量,而是重质量,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提高效率。学生每学期都使用写字本练写,书写质量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学习、积累、运用词语的能力
在词语学习中,一是让学生理解,理解词语的本义,在文中的含义及其引申义;二是品析鉴赏,用弃词、换词等方法,品出词语的用意与效果;三是积累运用。例如,在教学《蚂蚁的救助》一文时,我让学生用“助”字组词,学生一下子组了“帮助、资助、互助、助人为乐、求助、救助”等许多个词,我再从词义辨析入手导入新课,收到了复习词语、引入新课一举两得的效果。又如,在教学《世界多美呀!》一课时,我抓住小鸡“叽叽”这一象声词,引导学生说出母鸡“咯咯”、公鸡“喔喔”的叫声,由此拓展开来让学生说出听到过的众多的象声词,联想各种各样的声音,感受“声音世界”的美丽。在学习“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河水是碧澄澄的”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说出许多类似的叠词,如红彤彤、白茫茫、黑乎乎、黄澄澄等,正是这自然界中的让人喜欢的五颜六色,才使世界变得多美呀!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词语的学习、积累和运用,又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教师范读、表演式朗读、竞赛读、配乐读等。除了读的形式多样之外,我还注重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做到多读少讲,以读代讲,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其次是边朗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现文章描绘的鲜明形象,再闻人物的言语心声,再悟文字表达的情感,对文本形象产生深刻的关注。再次是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逐步培养学生对语音、语速、语调、停顿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努力把生字读准音,把课文读正确。训练学生在朗读中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读、不重复、不颠倒、不读破句。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基调,注意词句的抑扬顿挫,把作者的感情融化在自己的感情中,达到有表情地朗读的目的。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光有方法还不够,还必须在备课时细读文本,自己朗读在前、感悟在先,掌握不同文体的朗读方法和要点。
五、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词句的能力
理解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细读、品读感悟课文,品赏语言,积累运用,这是语文课上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不可缺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不是分析讲解,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引导学生找出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重点段,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感悟文章的思想,体会文章的情感。语文教学中品词、品句、品读是学生理解感悟的最好方法,品词品句有多深,品读就会有多深;品读有多深,理解、感悟就会有多深。例如,教学《草原》一文,我首先是让学生品赏一段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对偶句,充分地体会这些修辞各异的句子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其次是放手让学生品赏其他各段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归纳文章的中心。可谓“语文教学,有时候,抓住一个关键的词,一句简单的话,语文的味道就出来了”。
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在阅读中离不开分析和概括,一个人的分析、概括能力有多高,他的阅读质量就有多高。我着重在文章的结构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一组课文由若干篇相似的文章组合,一篇文章一般由若干自然段内容构成,一段内容又包含有几个句子。教学时,一层一层地抓住这些“建筑物”的“砖木”,就能感觉到“砖木”建筑起的“大厦”。反之,从“大厦”也可以看到“砖木”,这过程就要学会分析、概括。学习句子,要教学生抓重点词语。学习自然段,首先要教学生给自然段划分层次,而划分层次就必须知道其中的关系,例如总分、总叙、因果、承接、并列、转折等关系;其次教学生用找中心句法、分析归纳法总结段意。学习一篇文章,就要教学生学会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中心。学习一个单元的课文,就要教学生把握本单元的知识要点、课文特点及其要点在文中的体现。有了分析、概括的能力,学生才能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
七、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想象是学生学习的好方法,想象力是语文学习中最有效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源于学习中大胆的、合理的假设与想象。在教学中,我常常结合教材的实际,让学生逐步学会在何处想、想什么、为什么想、怎么样想,掌握想象的内容、时间和空间。例如,从文章的题目处想,是什么样的题目,该是写哪些内容,读后对比自己所想与作者所写的差距;从文章的重点词句想,这样的词句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从文章的空白处想,拓展思维,感受文章的未了之情;从文章的表达方法上想,作者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学习语言,主要靠读与悟,只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想象,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八、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口语交际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表达行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眼前和今后。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在训练学生语言习惯中培养,课前安排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说自己的所见所闻,学会把一件事说清楚、说完整。在训练学生用心倾听中培养,听清楚、听明白、有感知,才会达到交际目的。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培养,有评价,才会有促进;有促进,才会有提高;有提高,才会有质量。在全员参与中培养,在教学中要口述的内容就做到人人练说,通过指名说、相互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形式达到学生个个参与,人人得到锻炼的效果。
九、培养学生习作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要写想象中的事物,要写想象作文。写想象作文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用过的、尝过的、玩过的东西很多,教学中如能借助这些平淡的事物去引导学生,就有可能刺激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在习作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出示一些实物并引导学生观察,给他们直接的刺激,从而想联系,构环节,写文章。我还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实际适时地指导学生仿说仿写、续说续写、扩说扩写,训练学生积累运用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学了写人的文章,就让学生仿写身边熟悉的人;学了写景的文章,就让学生写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学了记事的文章,就让学生写自己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此外,还训练学生用推理想象方法,想想有可能出现的,说说作者没有说出的,拓展学生思维,做到读与写有机结合。要让学生写好作文,还要在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只有会说了,表达清楚而有条理,才能写好作文。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