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就是拥有健康的自恋

来源 :健康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kek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纳喀索斯(Narcissism)是希腊神话中河神和仙女的儿子,他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美丽女神厄科爱上了他,向他求爱,被他拒绝。厄科绝望而死,后幻化为回声女神。她的死引起了诸神对纳喀索斯的不满,他们惩罚他,让他爱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整日沉醉于自己水中倒影的纳喀索斯终致不能自拔,憔悴而死,成为水仙花神。后来,纳喀索斯成了自恋症的代名词。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病症,我们刚好赶上了一个自恋症流行的时代。麦当娜自恋,罗德曼自恋,刘晓庆也自恋;湖人自恋,曼联自恋,国足也自恋。现在的年轻人, 尤其是所谓的“白领”、“粉领”们,动辄叫嚷自身价值、自我实现,推崇独身、同居或丁克家庭。凡此种种都昭示着同样的一个命题:我自由、我自主、我自恋!然而,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崇尚“谦逊”,含蓄、内敛的民族。因此,长久以来,作为对人的一种评价,“自恋”这个词似乎从来没有褒扬的意思,甚至于连个中性词也够不上。自恋,有什么错吗?
  
  人物
  
  孙小姐 27岁 建筑公司团委书记
  年轻漂亮的孙小姐酷爱照镜子。即使是在工作时,也不忘时不时地从兜里摸出小镜子照一照,这让单位里的一些老同志很看不顺眼。对此,孙小姐很不以为然:“我是爱照镜子,我是自恋,那又怎么了,我碍他们什么事了?我倒觉得女人有一点点自恋才妩媚,才够女人味。”
  
  杜先生 32 岁 广告公司策划人
  杜先生既不英俊潇洒,也不才高八斗,但他就是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他就愿意出现,而且你千万别让他捞着说话的机会,否则你就不得不满脸尴尬地打断他。因为他只要一说上话,就无法自己结束。
  “谁说我自恋?简直是诽谤!嫌我说的话多, 难道我不应该让你们和我一起分享我的智能结晶吗?”
  
  C 先生 36 岁 著名歌星
  大约8年前,一个电视台的节目组请 C先生去录制节目。作为串联节目的嘉宾, C先生在这档时长三十分钟的科教节目中,总共露面的时间也不过五、六分钟,但他却前后换了七套服装!而且每一套服装都够得上“鲜艳夺目”。以致那一天的节目播出后,很多朋友给栏目制片人打电话说,你们的节目不会也变得像 C先生那么自恋吧?对此, C先生的解释是:“我是一个很敬业的演员,我不能容忍我的形象有半点瑕疵。”
  与大多数情形一样,在对待“自恋”的问题上,男人远没有女人来的率真、坦然。在我们身边,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又一个自恋的男人,但他们很少会接受“自恋”这个字眼,而宁愿用“自信”、“自重”、甚或“自负”这样的辞藻来包裹自己。以至我们看不清这世上到底是男人更自恋些,还是女人更自恋些。
  
  调查
  
  为了破解心中的谜团,周末,本刊的几个记者兵分两路,奔赴北京的四家商场安贞华联、世都百货、王府井百货大楼、东直门银座,各找了一面镜子在旁边蹲守。在两个小时的蹲守中,共有 1058 位女性和 729 位男性经过镜子跟前。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这些人中,照镜子的女士只有 549 人(占全部人数的 51.1%),而照镜子的男士却有 521 人(占全部人数的 71.4%)。只是,男士们照镜子的方式更隐秘一些:或侧身回头,或假装不经意地转身。难道,男人真的比女人更爱照镜子,更注重自己的形象仪表,更关注别人的评价,也更自恋?
  
  采访
  
  在商场,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顾客,请他们谈谈在他们看来男人女人谁更自恋。有意思的是,采访对象中,已婚的人大都认为男人更自恋,而未婚的人大都认为女人更自恋。
  
  成女士 34 岁 已婚
  30岁前我一直认为女人更自恋,我就有那么一点自恋。但婚后我才发现,我丈夫的自恋情结比我还浓。后来我慢慢注意到,周围的男人或多或少都有些自恋情结。他们不一定喜欢照镜子,却处处要体现自己的优越。
  
  吴女士 32 岁 已婚
  在很多人眼里,自恋似乎是女人的专利。结婚前,我也是这么看的,但那时我根本不懂男人和女人。其实,我觉得女人自恋,关注自己的容颜,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换句话说,女性表面上的种种自恋行为,其实都是为了吸引别人来恋她。而男人就不同了,男人自恋更注重内心感受,更以自我为中心,也更自命不凡。
  
  张先生 35 岁 已婚
  这个社会对男人提出了很多要求。因此,要做一个成功男人,你就必须独立、优秀、完美,这样才能被别人肯定,也被自己肯定。我很能干,别人很欣赏我,我也很自我欣赏。这有什么不对吗?我觉得,成功的男人都有点自恋。
  看多了身边快乐自信,有点自恋、有点自赏的男男女女,你不禁会想到,他们真是这世上活的最乐观向上的人。是呀,自恋,你可能不大喜欢这个词,但你心里是不是有点羡慕这些敢爱别人,更敢爱自己的人?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教给我们更多的做人原则是自谦、自省、“吾日三省吾身”和“满招损、谦受益”。时代进步到今天,虽然我们已经可以大声地讨论自我实现、自身价值,自由地选择职业、选择老板,然而,最终我们还是羞于在人前大声地说“我爱我自己”。我美丽、我健康、我智慧、我能干。我肯定我自己,我欣赏我自己,我甚至有些自恋,我错了吗?
  
  专家说法
  
  童俊 博士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科主任
  自恋,就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每个人生来都是自恋的,自恋与自信相辅相成。
  健康的自恋源自于自信,自恋的人才最自信。
  所谓一个人的幸运,就是他拥有一个充分健康的自恋。
  正如心理学上所总结的那样,自恋型人格的人一般都比较优秀,或拥有美丽的容貌,或拥有过人的智慧,在社会上引人注目,易获得赞扬,因此他们自己大多充满了自信。针对我们前面所谈到的个案,童女士认为,不论男女,优秀的人一般都有点自恋。只不过男人、女人自恋的表现方式不太一样:自恋的女人更多地表现在对自己容貌、外表的关注,例如爱照镜子的孙小姐;而自恋的男人则可能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及精神境界。谈到自恋型人格,童女士认为,尽管拥有自恋型人格的人较之一般人更关注自我,更追求完美,甚至有些沾沾自喜,但这些性格特征总体上对他们的人生来讲并不构成威胁。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自恋可能还更有助于他们成功。这一点我们已经从屹立歌坛十几年不倒的 C先生身上获得了充分的印证。因为只有自恋的人,才更注重探索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爱惜自己,不伤害自己,善于从自恋中找到推动自己奋斗的原动力,并努力把最完美的自己发掘和呈现出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心理是他在社会上走向成功的起点,是树立自信心和提高勇气的重要心理基础。
  尽管如此,童女士仍然善意地提醒具有自恋型人格倾向,特别是自恋情结比较浓的人:自恋是人类无法避免的东西,这很正常。但是,我们必须要给自恋一个健康的基础,好的自恋来源于自信而不是自大。源于自信的自恋,处处都会闪现美丽的光采,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动力。而过于自大的自恋则会引起周围朋友的不满甚至憎恶,最终使自己步入人格的死胡同而不能自拔。自恋的人大多处理不好与自己最亲的人的关系,就是由于他们在社会上尚能较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和自己的亲人在一起时,则更多地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健康的自恋必须要做到:意识到自己的自恋,承认自己的自恋。敞开心灵,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美丽,更分享别人的美丽。
  在这里,我们想把心理学上有关“幸运”的定义献给所有有一点点自恋的朋友们,作为我们对你的衷心祝福:所谓的一个人的幸运,就是他拥有一个充分健康的自恋。
  
  相关链接
  
  1、人格
  人格是个相当宽泛的概念。社会学家认为,人格就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人格是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大致包含了如下几个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情感(感觉和感情)。人格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人格类型。
  2、健康人格
  所谓健康人格是指这样一些行为方式:它使人生气勃勃, 并且不危害他人、动物及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健康人格意味着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人,一个拥有自由和责任的人,而不是一个感情冲动的消极工具或他人所期望的人。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把他人也看作是一个人,而不是物或工具。
  3、自恋型人格
  这里所说的自恋型人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恋”。它只是不同人格类型中的一种,这种人格具有如下特征:
  ⑴无所不能
  ⑵喜欢被赞美
  ⑶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公众场合易获得较好的人格评价
  ⑷较难处理好亲密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
  ⑸通常具有较高智慧或漂亮的外貌
  通俗地讲,所谓自恋,就是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这种自我陶醉和自我欣赏式的自恋,是健康的自恋。有关心理学理论认为,一个人生来就是自恋的。那时候,婴儿并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还有一个“外面的”世界,他会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此时,婴儿就处于一种“自以为是的自大状态”之中。心理学上,将婴儿的这种自大状态称之为“原始自恋”。健康自恋的基础,就是一个人必须充分享有一段安全的、自己“无所不能”的原始自恋阶段。一个没有充分享受“原始自恋”的人,将终身难以获得人际安全感和基本自信。只有一个人在满足了原始自恋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的挫折中逐渐获得真正的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不断完善自身——也就是完成了“继发自恋”之后,一个人才全部完成了“健康的自恋”,才能获得充分的自尊、自爱与自信。可见,对于一个人的情感发育和自信心的增长来讲,自恋是多么重要!
  
  自恋诚有理 分寸最重要
  
  我们幸运,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那么自恋,甚至于还常常对自己心怀不满。但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一个前所未有的张扬个性、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时代。女人们不再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教所囿,她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她们和男人一样做大事,成大器。她们美丽、聪慧,她们快乐、自信。男人们爱她们,她们自己也欣赏自己。男人们呢,虽然他们的肩上仍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虽然他们不能指望一时半日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中解脱出来,但他们仍然要感激这个时代给他们提供了太多的创造机会和施展身手的广阔天地。最重要的,今天的他们终于可以暂时忘却掉先哲亘古的遗训,不再唯唯诺诺、不再谦卑退让。他们可以,并且能够对整个世界豪迈地说:“我真棒!”
  爱自己,欣赏自己,真好!然而,正如所有的事情都有其正反两方面一样,自恋也和我们人类身上所具有的所有性格特征一样,一旦我们夸大了它、放纵了它,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跌入到人生的一个巨大黑洞中。这个黑洞,就是心理学上所定义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就是一种人格偏离。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虽然表现得很自私,但其实他们既不会爱别人,也不会爱自己。
  自恋型人格障碍产生于孩子在儿童期缺少爱的关注。
  社会、文化、环境等都对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有着较大影响。
  在十多年的精神病医生和临床心理医生的工作中,童女士发现了这样一类病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有很好的职业经历,崇尚理性且工作学习成绩显著。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缺乏基本的共情能力,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心灵,不能与人建立真正的相互尊重的关系。这种情形在他们的亲密人际关系 (家庭关系) 中表现更为突出。
  
  病例
  
  A 先生 37岁 已婚 大学本科毕业 合资企业中方总经理
  A先生事业成功,生活优裕,但却总是觉得生活没意义。16岁起就一直为“人终究避免不了一死” 这样的问题所困扰,感到紧张恐惧。
  A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家是当地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虽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但一生不得志。父亲对A要求很严,经常教育他男人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使他从小就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因此十分压抑。但父亲却极少对他表达感情,对他母亲也缺少最基本的爱与关心。
  
  D先生 25岁 未婚 大学本科毕业 某设计院工程师
  日常生活中,D总想表现得与众不同,总想获得别人赞美,象上了瘾一样。他对自己要求很苛刻,做人严谨,甚至有些禁欲。由于总想干大事而不成,因此常年精神忧郁。
  D的爷爷是个老革命。在D的记忆中,父亲很怕爷爷。小时候常听爷爷教训父亲:“你看某某跟你同年大学毕业,都做了市委书记。我在你这个年龄正干着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你看你在干什么?”D称尽管当时自己并不完全明白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但认为一定是些了不起的事。D很佩服爷爷,但觉得爷爷对奶奶很不好。
  
  H小姐 32岁 未婚 大专文化 保险公司文秘
  七年来,H总是情绪抑郁,总认为自已不聪明,不优秀。先后与几位男朋友相处,也总是不了了之。H出生在一个普通职员家庭,H的外婆家在她们居住的那个小城里有很好的名声。之所以有名,是因为H有一个贤惠能干,乐善好施的外婆。外婆虽然文化不高,但在她身上却体现了所有的传统美德,她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以德报怨”。外婆的做人准则直接影响了H的母亲,她一直想做一个贤妻良母,但当她和丈夫的感情出现问题时,她并没有积极和丈夫沟通,而是一味回避。家庭的不和谐与外婆的典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H带来了极大的困惑。
  
  专家说法:
  
  分析上面三个人,我们不难看出,所谓自恋型人格障碍其实就是自恋发展到了极致,自己太喜欢自己了,以至于再也不愿意去欣赏其它人或其它事物。他们中的男性,往往喜欢表现自己,招摇过市,对周围的人和事评价极低,相反则总觉得自己在其它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很重要,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他们中的女性,则多喜欢顾影自怜,经常远离群体,我行我素。自恋的男性,常常是古怪的、绝望的,很难容人,也很难被人所容,因此他们很容易产生自杀倾向。分析以上三人人格障碍的成因,我们发现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但这些家庭大多数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香门第”。这些家庭中均有一二位具有权威地位的人物,他们树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榜样。这种榜样人物的过于理想化的公众形象与他们在家中真实形象的反差是导致患者巨大心理冲突的原因。社会文化以及家庭对自恋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七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一大批主要发生在白领阶层的自恋型心理障碍患者
  七十年代,美国出现了一大批主要发生在白领阶层的自恋型心理障碍患者。
  保守估计,我国目前约有2—5%的人表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保守估计,我国目前约有2—5%的人表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1914年,弗洛伊德( Freud )在他著名的论文《论自恋》中对自恋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认为自恋有两种:一是原始的自恋,也就是我们前文所谈到的自恋型人格。原始的自恋,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在原始的自恋里,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个养育者,总是被当成最初的投注者,一个有别于自己的客体来爱的。如果投向客体的这种爱遭受挫折,这种朝向外的爱就会折返回自我。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继发性自恋,也就是我们所要谈及的第二种自恋,临床上的病理性自恋。它的产生是源于孩子在儿童期缺少爱的关注和映照,导致内心存在“关注饥饿”。这样的人在长大之后,对于成功和卓越,以及成功之后的赞扬和关注,有着异常强烈的需要。他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成功之后得到关注和爱,他们固执地认为只有成功的人才可爱,才值得爱。
  上世纪七十年代,伴随着美国步入现代化的“白领社会”,在美国出现了一大批主要发生在白领阶层的新型心理障碍患者。当时的美国精神分析协会主席考胡特专门为这种心理疾病创造了一个新名词—“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障碍的特征,就是患者伴随着严重的空虚和失落,疯狂地追求成功和卓越。越成功,越空虚,最后导致精神崩溃。换句话说,成功和卓越,成了这些人的“食物”,他们必须不断地获取新的“成功食物”才能充饥。他们过度重视自我,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同时对别人又缺乏同情心。他们总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应该获得无止境的成功、权力、荣誉。但是,一个人不可能总是处于最成功、最优势的位置。而且,一个人的精力和体力,也无法保证其自身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结果,就会导致自己常常处于“成功饥饿状态”。这种能力和需要之间冲突的结果,就是耗尽一个人的体力和情感资源,最终导致抑郁、空虚、衰竭和精神的频临崩溃。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专家们发现,这些患者的内心深处,常有深藏的自卑和自责心理。他们虽然表现出自命清高,超凡脱俗,但对别人的只言片语都极为在乎。他们只是用自尊、自重来构筑一堵自我防御的围墙,而这堵墙实际上并不牢固,一旦有外力作用,就会摇晃甚至坍塌。
  
  产生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几个因素
  
  1. 家庭环境
  单亲家庭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影响很大。父母如果是因感情不好而离异的,那么父亲或母亲对对方的怀恨和不满就常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使孩子觉得他人都不可爱,不宜接触,从而出现与人交流的障碍。
  2. 教养方式不当
  父母对孩子娇宠有加,经常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当着孩子的面或他人的面过分称赞孩子,使孩子从小就自视甚高,这常成为自恋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基础。
  3. 心理因素
  有的父母对子女,尤其是父亲对女儿,母亲对儿子过分亲昵、宠爱,使有些儿童产生把自己与异性尊亲认做一体的心理而出现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倾向。
  4. 缺少同龄伙伴
  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伙伴,如果家长不鼓励孩子去结交朋友,不为孩子结交朋友提供条件,甚至还加以阻挠,就会导致孩子出现与人交流的障碍。
  除了上面这些因素外,在分析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时,童女士还对我们提出了她的一个著名论点——儒家文化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虽然我们尚不能完全了解童女士他们的理论,但对于儒家文化传统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多少代人的刻骨铭心的影响,我们真的是感同身受。因此,我们想借此机会,向各位读者朋友简单介绍一下这一理论,相信这对于我们选择健康自恋,选择健康人生,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儒家文化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影响
  
  1、过分崇尚理性的“圣贤人格”,导致普通人人格上过分理想化与权威崇拜
  儒学最关心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通过自我努力而成为“圣人”。圣贤人格一直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格是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高度社会化的过程来实现的。但儒家的人文理想恰恰常常在现实中落空。一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在现实中受挫,自我就会产生强烈的幻灭感。这在临床上表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均在事业生活受挫时就诊,此时,他们普遍存在着很浓的自我惩罚式的抑郁感。
  2、“人人关系”导致“自我客体” 式的人际关系网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家”为本的社会。直至今天,这种模式仍对中国人具有特殊魅力。儒家伦理以亲亲(家)观念为出发点规定了一系列诸如父子、夫妇、兄弟等关系的处理原则,外在社会关系也是这种关系的类推。在这种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里,每一个人都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他必须和其它人发生联系方能从这种血缘网中找到自已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儒家的这种“人人关系” 想要表达的是:追求理想人格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在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要顾及他人。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自我界限不清的关系网,在实际操作中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儒家文化所期待的那样,在追求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要顾及他人;另一种情况则是儒家文化所始料不及的:当一个人强调他的某种行为是出于公心时,我们很难判断出其中的真伪。虽然他的前提是我为你好,但骨子里或许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这种将个人私欲隐藏在利他光环下的人际关系模式无疑成为了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好的温床。
  3、“为已之学” 缺乏共情的能力
  《论语》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古之学为己”,所谓求学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人格。儒家基本的伦理标准“已所不欲,勿施予人”也是建立在这个“己” 上。儒家的这种以“己”为出发点投射式的认知方式,使他们在施“仁”予人时,容易将自己认为是好的东西强加给他人。这种认知方式,与上述“自我客体”式的人际关系结构相辅相承,丧失了对个人最基本的承诺。而人的尊严,自由和独立却正是现代社会中最值得珍视的东西。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不可能人人成功,也不可能永远成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别苛求别人,也别苛求自己。
  自恋诚有理,适度最重要。
  自恋型人格障碍并不可怕,学会爱别人,学会爱自己,你就拥有了健康的人生。
  多少年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始终背负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任,始终把儒家的“君子、圣人”的人格理想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种价值导致的过高角色期待往往难以在现实中实现。如此,就造成了理想角色与现实角色之间的冲突。时至今日,尽管我们已经更多地开始关照自我,审视内心,但我们依然不能忽略传统文化留在我们身体上、心灵上的深深烙印。同时,西方文化的浸淫,又不断推动着我们对传统文化提出质疑。女人们,她们尽可以走出去,尽可以在商场、在公司大展身手,但她们毕竟念念不忘“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毕竟不能坦坦然然地做男人们的“野蛮女友”。而男人呢,男人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去!女人的成功不仅没给他们带来一丝的快乐,反倒让他们感到了更大的压力。因为这压力来自女人!他们不平,他们不甘,他们不能容忍由女人来和他们共同分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任,他们更不能接受女人们把我们当作股票来掂量。不是不喜欢这个比喻,而是怕被当成“垃圾股”抛弃。于是,他们不得不不断地追求成功——要房、要车、要女人,换房、换车、换女人。累,真累。男人累,女人也累。我们不愿意挨这个累,但又不能不挨这个累。因为我们是体面人,我们要面子。生命诚可贵,面子价更高。面子比命更重要。于是我们走入了一个悖论:不满足——追求—成功—更不满足—再追求—再成功……循环往复,直至筋疲力尽。
  我们梦想成功,我们追求成功,但这世界上成功的人毕竟只是很少一部分。况且,到底什么是成功?你或许没有大房子,也没有好车子,但你拥有一个爱你的爱人,你有一个可爱的宝宝,你还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精神,你勤奋、你努力、你付出、你快乐,你不成功吗?拥有了这么多,你太成功了。记住专家的话:别苛求别人,别苛求自己;多爱自己,多爱别人。
  
  后记
  
  当我们和专家一起深入到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内心深处的时候,我们竟然开始情不自禁地审视起了我们自己。这完全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自恋,真的离我们这么近?
  童女士告诉我们,据他们调查,保守地估计,目前我国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比例为2~5%。也许,我们真到了该好好审视自己的时候了。成功很重要,成名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应该是真实地活着,活的单纯,活的快乐。
  
  TIPS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预防
  1、 把握好自恋的度,过度张扬的自恋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温床
  2、 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
  3、 给自己多一点爱,给别人多一点爱
  4、 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学会倾听,学会倾诉
  5、 自尊、自信、自爱但不盲目自大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康复
  1、 经常暗示自己: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努力争取属于我的那一份,但我不嫉妒他人已有的。
  2、 学会爱别人。对别人多一分关注,自己的症状就减轻一分。
  3、 与人倾诉、交流是必要的,心理医生是你的好帮手。
  
  相关链接
  
  自恋型人格障碍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将许多症状描述为人格偏离或病态人格,这些偏离和病态已成为习惯的模式并形成一种特质记忆而存留,在遭遇某种情境时便重复开始和结束。自恋型人格障碍就是一种人格偏离或叫病态人格。
  自恋型人格障碍一般形成于成年的早期。研究认为,在临床上病人的表现符合下列五条以及五条以上标准,即可被认定为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⑴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比如:夸大成就和天赋,虽然没有相应的成就,却期待被看作是最优秀的。
  ⑵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
  ⑶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坚信自己仅能被其它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所理解,相信别人会把自己与上述的人归为一类。
  ⑷对赞美成瘾。
  ⑸自我感觉是有特权的人。比如,无缘由地期待别人对自己特别好,认为他人应自动地顺从自已。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
  ⑹缺乏共情的能力,没有认识或认同其它人的情感和需要的欲望。(所谓共情是指能站在他人角度体验他人苦和乐的能力)。
  ⑺常常嫉妒他人,也怀疑其它人嫉妒自己。
  ⑻行为或态度上高傲自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