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待媒体文化的普遍态度
当前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媒体信息与符号制造术四处撒播,渗透到了社会领域,意义在中性化了的信息、娱乐、广告以及政治流中变得平淡无奇”①。置身于媒体时代,媒体及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已经构成了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媒体文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可以说,我们处于各种各样的媒体包围之中,几乎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于媒体之外而独立生活。其中电视、网络等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支配性媒介。各种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媒体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从媒体上所获得的信息要远远大于从学校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在与媒介的接触中,他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而且潜意识中还接受了媒体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校教育中,它已经构成了重要的隐蔽课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考方式。”②这就是当前我国中小学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也是学校语文教育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
时代的发展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标准也适时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③。要求语文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网上学习提供机会与可能,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有意识搜集信息、有主见处理信息的能力”④。另外,“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⑤。这说明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专家已经充分关注到了这一现实情况。
但是,现实的学校教育又是另一番情景:教师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出于对学生学习负责的良苦用心,常常是不问青红皂白,把学生出入网吧、阅读杂志统统视为不务正业、不学无术,对这类学生动辄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或者干脆把这种“劣迹”告知家长,试图达到对学生联合“监管”,使其达到“迷途知返”的目的。每逢学校放假时,学校总要和学生家长签订类似协议一样的条款,其中必有一条是“严禁学生进网吧”,并要求家长签字并监督执行,以示尽到责任。在家里,许多家长也往往限制孩子观看电视的时间,有些家长干脆“以身作则”,自己也不看电视。更有甚者,干脆卖掉家里的电视,希望能够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可见,排拒媒体文化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普遍心态。
一方面,我国的课程改革提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语文教材要体现时代性,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现实中的学校语文教育和家庭教育却又千方百计地抵制不可回避的,既可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又影响到学生认知途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式的媒体文化。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怪诞现象。
国外母语教育关于媒体文化的认识和做法
首先,许多发达国家的学校教育清醒地认识到,媒体文化的到来,一方面打破了语文课程传统的封闭结构,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涵;另一方面顺应媒体时代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及媒体化的要求,需要培养一种快捷而有效的表达方式及交际技能,于是把媒体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许多发达国家还把“电子媒介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用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使学习目标在智力活动、表现与娱乐的多种活动中轻松实现。
其次,许多发达国家的语文教育,大致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其一,让学生学会识别不同媒体的功能、特征及所运用的技术,准确地理解媒体信息,培养学生运用媒体进行创造性交际的能力。国际上不少国家在利用媒体进行创造性交际活动时都强调在小组活动中识别不同媒体制品的构成要素,如电影中的镜头,不同类型的媒体提供信息的方式,以及媒体典型节目的种类和主要特征,充分认识到媒介作品是一系列独立元素的组合体,然后进行交际学习。识别媒体还包括识别媒体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所创作的作品的效果。其二,让学生尝试进行媒体创作和媒体评价,培养学生的媒体表达、反思与批判能力。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媒体的创造能力作为媒介素养的核心要素。因为在媒体文化时代,学生绝不仅仅是媒体文化的单向的被动的消费者,还应该通过个人的努力,制作公开的媒体作品,进行艺术的创造。⑥如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在课程大纲中就提出通过三种训练方式达到“创作出多种媒介作品”的学习目标:一是运用媒体的不同形式改编文学作品;二是针对不同的目的创作媒体制品;三是分析不同观众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创作媒体制品。⑦其三,让学生在媒体所创设的环境中,进行基于资源的或交互性的学习。在媒体时代,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媒体资源搜集信息,解决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学习工具和获得信息的方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媒体通信的优越条件进行交互性学习,从而提高多元交往技能。在丰富的媒体资源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获得了提高。⑧
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媒体文化的理性选择
时代发展到今天,既然媒体文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既然媒体文化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认知途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既然媒体文化也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育,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以负责的态度去积极应对,并把媒体文化自觉纳入语文教育的范畴。一味地排拒媒体文化,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地拉大语文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距离,这在本质上是背离现代语文教育宗旨、阻碍语文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行径。因此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面对媒体文化,都应该采取真正对学生或孩子负责的态度去积极应对。
作为语文教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借助多种媒体获取新知。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学生置身于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电影、MP4等多种媒体的包围之中,不知不觉中都在接受着媒体文化的浸染,可以说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大大地增加了,而语文教师一味堵塞学生求知门径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重要的是,从语文的角度为每一位学生未来的发展着想,也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们将来更多地要借助各种媒介进行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处理事务,共谋发展,同时他们也要更多地借助各种媒介发表思想、表达情感,所以现在我们有必要让他们借助各种媒介来学习语文,学会各种媒介技能和话语表达方式,并且成为拥有“建构和变革该社会语脉之能力者”。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识别媒体,消化媒体所提供的内容,能够议论媒体,并能够利用媒体表达自己的兴趣之所在。换言之,既要使媒体成为学生接受和消化社会信息的手段,又要使媒体成为表现学生对于社会的表象、见解、经验和需求的手段。
语文教师还要善于挖掘媒介文化资源,真正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利用者,切实加强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利用日常生活里学生比较熟悉的媒体文化进行学习,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当然,“为了防止学生对媒体产生盲目信赖感,甚至沦为媒体的奴隶,语文教育不仅要适应这一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面对不同类型的媒体文化,在所包围的周遭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欣赏媒体作品的价值和意蕴,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对媒体特别是对隐藏在媒体文化背后的价值观保持批判精神,以保持个体的独立性,而且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综合交际的能力,学会媒体交际的技能及创造媒体文本的技能,从而提高语文素养”。⑨
注释:
①斯蒂文·贝斯特[美]等:《后现代理论——批评性的质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②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⑥⑨刘正伟:《媒体文化与语文教育,中学语文教学》,2008(3)。
⑦欧阳汝颖、汤浩坚、梁慧霞:《英语地区母语能力基本能力对比研究》,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⑧钟启泉:《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编校:张红玲
当前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媒体信息与符号制造术四处撒播,渗透到了社会领域,意义在中性化了的信息、娱乐、广告以及政治流中变得平淡无奇”①。置身于媒体时代,媒体及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已经构成了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媒体文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可以说,我们处于各种各样的媒体包围之中,几乎每个人都无法置身于媒体之外而独立生活。其中电视、网络等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支配性媒介。各种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媒体文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从媒体上所获得的信息要远远大于从学校课堂上获得的信息。“在与媒介的接触中,他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而且潜意识中还接受了媒体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学校教育中,它已经构成了重要的隐蔽课程,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考方式。”②这就是当前我国中小学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生活,也是学校语文教育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
时代的发展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标准也适时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③。要求语文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网上学习提供机会与可能,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有意识搜集信息、有主见处理信息的能力”④。另外,“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⑤。这说明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专家已经充分关注到了这一现实情况。
但是,现实的学校教育又是另一番情景:教师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出于对学生学习负责的良苦用心,常常是不问青红皂白,把学生出入网吧、阅读杂志统统视为不务正业、不学无术,对这类学生动辄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或者干脆把这种“劣迹”告知家长,试图达到对学生联合“监管”,使其达到“迷途知返”的目的。每逢学校放假时,学校总要和学生家长签订类似协议一样的条款,其中必有一条是“严禁学生进网吧”,并要求家长签字并监督执行,以示尽到责任。在家里,许多家长也往往限制孩子观看电视的时间,有些家长干脆“以身作则”,自己也不看电视。更有甚者,干脆卖掉家里的电视,希望能够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可见,排拒媒体文化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普遍心态。
一方面,我国的课程改革提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语文教材要体现时代性,语文教师要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现实中的学校语文教育和家庭教育却又千方百计地抵制不可回避的,既可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又影响到学生认知途径、思维方式及学习方式的媒体文化。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怪诞现象。
国外母语教育关于媒体文化的认识和做法
首先,许多发达国家的学校教育清醒地认识到,媒体文化的到来,一方面打破了语文课程传统的封闭结构,极大地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内涵;另一方面顺应媒体时代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及媒体化的要求,需要培养一种快捷而有效的表达方式及交际技能,于是把媒体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许多发达国家还把“电子媒介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用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使学习目标在智力活动、表现与娱乐的多种活动中轻松实现。
其次,许多发达国家的语文教育,大致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媒体素养教育的:其一,让学生学会识别不同媒体的功能、特征及所运用的技术,准确地理解媒体信息,培养学生运用媒体进行创造性交际的能力。国际上不少国家在利用媒体进行创造性交际活动时都强调在小组活动中识别不同媒体制品的构成要素,如电影中的镜头,不同类型的媒体提供信息的方式,以及媒体典型节目的种类和主要特征,充分认识到媒介作品是一系列独立元素的组合体,然后进行交际学习。识别媒体还包括识别媒体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所创作的作品的效果。其二,让学生尝试进行媒体创作和媒体评价,培养学生的媒体表达、反思与批判能力。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媒体的创造能力作为媒介素养的核心要素。因为在媒体文化时代,学生绝不仅仅是媒体文化的单向的被动的消费者,还应该通过个人的努力,制作公开的媒体作品,进行艺术的创造。⑥如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在课程大纲中就提出通过三种训练方式达到“创作出多种媒介作品”的学习目标:一是运用媒体的不同形式改编文学作品;二是针对不同的目的创作媒体制品;三是分析不同观众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创作媒体制品。⑦其三,让学生在媒体所创设的环境中,进行基于资源的或交互性的学习。在媒体时代,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媒体资源搜集信息,解决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决定合适的信息来源、学习工具和获得信息的方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媒体通信的优越条件进行交互性学习,从而提高多元交往技能。在丰富的媒体资源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获得了提高。⑧
学生、家长和教师对于媒体文化的理性选择
时代发展到今天,既然媒体文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既然媒体文化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认知途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既然媒体文化也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学校教育,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以负责的态度去积极应对,并把媒体文化自觉纳入语文教育的范畴。一味地排拒媒体文化,实际上是在有意无意地拉大语文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距离,这在本质上是背离现代语文教育宗旨、阻碍语文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行径。因此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面对媒体文化,都应该采取真正对学生或孩子负责的态度去积极应对。
作为语文教师,要采取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借助多种媒体获取新知。因为在现实生活里,学生置身于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电影、MP4等多种媒体的包围之中,不知不觉中都在接受着媒体文化的浸染,可以说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大大地增加了,而语文教师一味堵塞学生求知门径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更重要的是,从语文的角度为每一位学生未来的发展着想,也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们将来更多地要借助各种媒介进行人际交往,合作交流,处理事务,共谋发展,同时他们也要更多地借助各种媒介发表思想、表达情感,所以现在我们有必要让他们借助各种媒介来学习语文,学会各种媒介技能和话语表达方式,并且成为拥有“建构和变革该社会语脉之能力者”。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识别媒体,消化媒体所提供的内容,能够议论媒体,并能够利用媒体表达自己的兴趣之所在。换言之,既要使媒体成为学生接受和消化社会信息的手段,又要使媒体成为表现学生对于社会的表象、见解、经验和需求的手段。
语文教师还要善于挖掘媒介文化资源,真正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利用者,切实加强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利用日常生活里学生比较熟悉的媒体文化进行学习,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当然,“为了防止学生对媒体产生盲目信赖感,甚至沦为媒体的奴隶,语文教育不仅要适应这一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面对不同类型的媒体文化,在所包围的周遭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欣赏媒体作品的价值和意蕴,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对媒体特别是对隐藏在媒体文化背后的价值观保持批判精神,以保持个体的独立性,而且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综合交际的能力,学会媒体交际的技能及创造媒体文本的技能,从而提高语文素养”。⑨
注释:
①斯蒂文·贝斯特[美]等:《后现代理论——批评性的质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②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⑥⑨刘正伟:《媒体文化与语文教育,中学语文教学》,2008(3)。
⑦欧阳汝颖、汤浩坚、梁慧霞:《英语地区母语能力基本能力对比研究》,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⑧钟启泉:《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