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的依从性调查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近几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儿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调查患儿在佩戴标识腕带时的依从性,并就佩戴腕带时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在这100例研究对象中,有90例患儿佩戴了腕带,依从率为90.00%。其中7岁以上的患儿全部佩戴了腕带,依从率最高为100.00%,小于1岁的患儿在依从率方面相对较低为71.43%。在影响因素方面,健康教育的力度不够、腕带佩戴方面不够舒适等原因较高,各占30.00%,因为对腕带的材质过敏、腕带大小不合适等原因较低,各占10.00%。结论:研究表明,影响腕带佩戴的主要因素有健康教育力度不够、腕带佩戴方面不够舒适等原因,应加强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力度,落实好查对制度,在腕带的舒适度方面,要多进行实验,找出最佳的设计比例,从而达到提高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目的。
【关键词】 儿科 标识腕带 依从性 护理对策
儿科患儿的年龄一般比较小,表达思想的能力较为欠缺[1]。另外,儿科患儿在自控能力方面比较差,导致儿科诊室的环境会比较嘈杂,会造成在身份辨认时出现误答的现象,从而导致出现护理差错的几率比较大,甚至还会引发医疗纠纷。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的依从性调查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选取近几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儿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调查患儿在佩戴标识腕带时的依从性,并就佩戴腕带时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几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儿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入院超过1d,并且得到监护人的同意,其中男性患儿有58例,女性患儿有42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年龄(5.61±1.69)岁,不足1岁的患儿有28例,1-3岁的患儿有27例,4-7岁的患儿有26例,超过7岁的患儿有29例。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儿的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方面主要有:①患儿监护人对腕带的了解情况以及依从性;②患儿及其监护人的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③自由填写有关腕带佩戴的意见建议。
1.3 观察指标
①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标识腕带佩戴依从率;②标识腕带佩戴依从率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意义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依从率
在100例研究对象中,有90例患儿佩戴了腕带,依从率为90.00%。其中,7岁以上的患儿全部佩戴了腕带,依从率最高为100.00%,小于1岁的患儿在依从率方面相对较低为71.43%,详见表1。
2.2 标识腕带佩戴依从率的影响因素
在影响因素方面,健康教育的力度不够、腕带佩戴方面不够舒适等原因较高,各占30.00%,因为对腕带的材质过敏、腕带大小不合适等原因较低,各占10.00%。详细见下表2。
3 讨论
为了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性,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概率,就需要准确的辨认患儿的身份[2]。儿科诊室与其他诊室不同,儿科诊室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患儿基本上没有表达准确信息的能力,环境比较嘈杂,如果只是通过呼叫姓名或床号来进行身份确认,那么出现差错的几率就会比较大。针对以上情况,可以通过佩戴标识腕带来解决。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因为腕带的材质、患儿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等原因,导致腕带的作用受到一定影响。本次研究中,有10例患儿没有佩戴标识腕带,其中对腕带材质过敏的患儿有1例占总人数的10.00%,没有落实腕带识别制度的患儿有2例占总人数的20.00%,因为教育没有到位、腕带佩戴得不舒适的患儿各有3例各占总人数的30.00%。针对上述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3.1 加大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护理人员的培训过程中,要让护理人员明白标识腕带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的重要性[3]。腕带的自查制度要落实好,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先核对完患儿腕带信息准确无误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另外,护士长应该加强监督,并定期进行考核,做到奖惩有度。
3.2 腕带的佩戴流程要规范
患儿皮肤相较于成人来说更为敏感,佩戴材质不过关的腕带可能会出现感染、皮肤红肿的症状,因此为了患儿的健康着想,一定要使用质量上乘的腕带[4]。在填写患儿的基本信息时,字迹要清晰,不得随意涂改。还可以通过佩戴不同颜色的腕带来区分患儿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记录完毕后,需要患儿的监护人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才能佩戴腕带。另外,佩戴腕带时要松紧合适,最佳距离为一指宽。
3.3 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
患儿的监护人要明确标识腕带的重要性,避免出现在无特殊情况下私自取下腕带的现象。护理人员对于患儿的信息要每日与患儿的监护人进行核对,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治疗,在提高护理安全性的同时,也能让患儿的监护人对标识腕带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影响腕带佩戴的主要因素有健康教育力度不够、腕带佩戴方面不够舒适等原因,应该做出的对策有加强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力度,落实好查对制度,在腕带的舒适度方面,要多进行实验,找出最佳的设计比例,从而达到提高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目的。
表1 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依从率[n(%)]
表2 标识腕带佩戴依从率的影响因素分析[(n)%]
参考文献
[1]杨琼,王惠美.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J].医疗装备,2015,04:111-112.
[2]黄爱娣,范圳南,劉晓芬.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5,16:221-222.
[3]丁川中,王爱莲,仇双,黄萍.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20:1891-1894.
[4]王莉,张涵,孙脊峰,杜德伟,李占亭,史芸,李晓燕.住院患者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2:5422.
【关键词】 儿科 标识腕带 依从性 护理对策
儿科患儿的年龄一般比较小,表达思想的能力较为欠缺[1]。另外,儿科患儿在自控能力方面比较差,导致儿科诊室的环境会比较嘈杂,会造成在身份辨认时出现误答的现象,从而导致出现护理差错的几率比较大,甚至还会引发医疗纠纷。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的依从性调查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选取近几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儿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调查患儿在佩戴标识腕带时的依从性,并就佩戴腕带时影响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几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科患儿共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入院超过1d,并且得到监护人的同意,其中男性患儿有58例,女性患儿有42例,年龄4个月-12岁,平均年龄(5.61±1.69)岁,不足1岁的患儿有28例,1-3岁的患儿有27例,4-7岁的患儿有26例,超过7岁的患儿有29例。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儿的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方面主要有:①患儿监护人对腕带的了解情况以及依从性;②患儿及其监护人的年龄、疾病类型以及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③自由填写有关腕带佩戴的意见建议。
1.3 观察指标
①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标识腕带佩戴依从率;②标识腕带佩戴依从率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意义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依从率
在100例研究对象中,有90例患儿佩戴了腕带,依从率为90.00%。其中,7岁以上的患儿全部佩戴了腕带,依从率最高为100.00%,小于1岁的患儿在依从率方面相对较低为71.43%,详见表1。
2.2 标识腕带佩戴依从率的影响因素
在影响因素方面,健康教育的力度不够、腕带佩戴方面不够舒适等原因较高,各占30.00%,因为对腕带的材质过敏、腕带大小不合适等原因较低,各占10.00%。详细见下表2。
3 讨论
为了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性,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概率,就需要准确的辨认患儿的身份[2]。儿科诊室与其他诊室不同,儿科诊室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患儿基本上没有表达准确信息的能力,环境比较嘈杂,如果只是通过呼叫姓名或床号来进行身份确认,那么出现差错的几率就会比较大。针对以上情况,可以通过佩戴标识腕带来解决。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因为腕带的材质、患儿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等原因,导致腕带的作用受到一定影响。本次研究中,有10例患儿没有佩戴标识腕带,其中对腕带材质过敏的患儿有1例占总人数的10.00%,没有落实腕带识别制度的患儿有2例占总人数的20.00%,因为教育没有到位、腕带佩戴得不舒适的患儿各有3例各占总人数的30.00%。针对上述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3.1 加大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护理人员的培训过程中,要让护理人员明白标识腕带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的重要性[3]。腕带的自查制度要落实好,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先核对完患儿腕带信息准确无误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另外,护士长应该加强监督,并定期进行考核,做到奖惩有度。
3.2 腕带的佩戴流程要规范
患儿皮肤相较于成人来说更为敏感,佩戴材质不过关的腕带可能会出现感染、皮肤红肿的症状,因此为了患儿的健康着想,一定要使用质量上乘的腕带[4]。在填写患儿的基本信息时,字迹要清晰,不得随意涂改。还可以通过佩戴不同颜色的腕带来区分患儿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记录完毕后,需要患儿的监护人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才能佩戴腕带。另外,佩戴腕带时要松紧合适,最佳距离为一指宽。
3.3 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
患儿的监护人要明确标识腕带的重要性,避免出现在无特殊情况下私自取下腕带的现象。护理人员对于患儿的信息要每日与患儿的监护人进行核对,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治疗,在提高护理安全性的同时,也能让患儿的监护人对标识腕带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影响腕带佩戴的主要因素有健康教育力度不够、腕带佩戴方面不够舒适等原因,应该做出的对策有加强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力度,落实好查对制度,在腕带的舒适度方面,要多进行实验,找出最佳的设计比例,从而达到提高腕带佩戴依从性的目的。
表1 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依从率[n(%)]
表2 标识腕带佩戴依从率的影响因素分析[(n)%]
参考文献
[1]杨琼,王惠美.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J].医疗装备,2015,04:111-112.
[2]黄爱娣,范圳南,劉晓芬.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5,16:221-222.
[3]丁川中,王爱莲,仇双,黄萍.儿科有陪病房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4,20:1891-1894.
[4]王莉,张涵,孙脊峰,杜德伟,李占亭,史芸,李晓燕.住院患者标识腕带佩戴依从性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22: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