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终身化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放眼终身教育,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客观内涵,职业教育实质上是终身教育的永恒主题。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首先要构建面向终身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这样的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隐性问题便显而易见。努力解决现行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隐性问题,是改革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 终身化 隐性问题
  [作者简介]恽建刚(1958- ),男,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校区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江苏武进21316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32-01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和合格劳动者的繁重任务,也是所有公民接受教育的有效途径。放眼终身教育,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客观内涵,职业教育实质上是终身教育的永恒主题。我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首先要构建面向终身的职业教育体系。在这样的视角下,培养和开发劳动人力资源的职业教育,应当是一个持续而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职业教育应当伴随人的整个生涯。这就是说,面向终身的职业教育,“应该是连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并且纵贯人的幼儿期、青少年期、成人期和老年期,由此形成一种综合而协调的体系。”①
  
  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现状与理想目标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教观念的狭隘性。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持有根深蒂固的偏见,突出地表现在教育体制上:“普教”与“职教”完全分离,受“劳心者”与“劳力者”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普教”培养的就是“劳心者”,“职教”培养的只能是“劳力者”。这就人为地造成了“普教”和“职教”的等级之分和根本对立,这种狭隘的职教观念严重扼杀了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热情和向往。
  2.职教时机的滞后性。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实施的是“知识为本、人文为主”的普通教育,很少甚至没有“能力为本,生活为主”的职业教育内容。但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看,劳动力是人员素质功能的综合发挥,劳动力的质量来自于人的素质,而基础教育阶段恰恰是人的各种素质形成的关键期,忽视了对学生生存意识、兴趣、技能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其结果必然导致后期职业教育因底气不足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3.职教对象的圈定性。由于我国目前采用以学龄和学业成绩为界定的初中后分流或普、职教分流的教育模式,这就意味着除分流入职业类学校的学生外,其他学生很难有机会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这样的结果导致了部分学生一旦考不上高中或大学就无奈地走向社会,但他们既无从职的思想和心理准备,更无择业谋生的基本技能,只能成为社会待业人员中的一分子。
  4.职业定向的盲目性。职业定向的盲目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学生而言,现行的教育体制决定了选择职业教育大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由于事先没有心理准备,更谈不上社会考察,很多学生在选择所学专业时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进校后才发现不感兴趣或学力不济;二是就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而言,由于与社会现实缺少紧密联系,专业、课程设置大都沿袭传统的学科本位模式,片面强调知识的通用性和理论的系统性,大大削弱了所学内容与实际职业岗位的针对性,从而降低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应有效率。
  5.在职进修的淡漠性。由于人们习惯于就业前的学习准备,总认为学到一技之长就会一劳永逸,因此很少注重职后的进修和培训。部分在职人员或是面临下岗或是迫于用人单位的压力,才准备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用人单位中除了一些大中型或较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会为员工提供一些进修培训的机会外,一般很少考虑员工的进修问题,他们注重的是“岗位有人,机器在转”所产生的眼前利益,根本没有注意到员工的技能进修会产生更大的后发效益。
  以上问题使得人在一生中理应接受的职业教育大打折扣。因此,面向终身教育,努力解决现行职业教育体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隐性问题,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
  
  1.注重职业意识和潜质的开发。基础教育只有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生存意识和生存办法、发现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趋向等展开,才真正抓住了职业素质培养的关键。我们要倾力摈弃“知识为本”的陈腐模式,牢固确立“能力为本”的科学思想,在学习内容和活动等方面大胆创新,以有助于学生尽可能地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帮助他们具备解决自身基本生活问题的意识、勇气和能力。同时,还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各种动手的条件和机会,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和爱好,为以后的职业定向做准备。
  2.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只是教育的两大类别,不存在等级差异。因此,着眼学生未来,普通教育应该引进职业教育成分,扩大其外延,丰富普通教育的内容,使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反映代表现实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产业动态和主要成果。在初、高中阶段,要求学生选修职业教育课程,使学生在手脑并用和亲身体验的实践过程中增长职业知识,拓展学习领域。同时,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不断深入地了解自己,广泛地了解社会,正视现实。
  3.关照弱势群体的职教需求。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工业化社会的不断推进,下岗职工再就业需要职业学习;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谋求工作需要职业学习;还有残疾人群也同样需要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然而,由于观念、经济、生活等方面的诸多因素,使他们恰恰成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弱势群体。终身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如果没有这部分人的学习参与,也就没有“学习型社会”。职业学习既是这部分人的迫切愿望,也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因此,社会有责任为他们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各种优惠条件,职业学校及其他职业培训机构更应伸出帮扶之手,使他们同样受到职业教育阳光的关照,从而免受无职之苦。
  4.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监管力度。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有完善的立法保障,使用人单位无法逃避在职工教育和培训方面的必要投入。例如,在“双元制”基础上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的德国,其政府、行会、企业和学校之间都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保障,使学校和企业的利益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双方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鉴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职业教育单凭国家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行会积极加入到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中来。同时,国家也要形成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并且有严密的用工制度和严格的监管措施与之相配套,把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终身化。
  
  [注释]
  ①高华程.终身教育:保护学习权[N].中国教育报,2003-08-21.
  
  [参考文献]
  [1]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叶澜.终身教育框架下学校功能的变化[J].上海教育,2005(1).
  [5]张力.2020年的中国高校教育前景[J].上海教育,2005(10).
其他文献
含有AlCl4-和/或Al2Cl7-阴离子的氯铝酸离子液体对异丁烯齐聚反应有很强的催化活性,但反应的选择性较差。改变离子液体本身的阴、阳离子种类不能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在氯铝酸
“大学开放日”由来已久,在每年的这一天,大学都会敞开校门,以主人的姿态欢迎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访问。尤其一些重点大学,往往会抓住“大学开放日”这个机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自己的教学和科研。  由于距离高考的时间较近,这样一次面向全社会,尤其是针对学生和家长的形象宣传活动,也被看作是内地大学之间打响的生源争夺战的前奏。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大学开放日”是在新背景下举行的。  2月24日,时值春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个人隐私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虹膜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中精度高、对使用者侵犯性最小、适用人群广,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见》,明确北京将建立初中学业考试制度,将初中毕业考与高中招生考合二为一,并于2021年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今年进入初中的北京学生,3年后面对的中考将与现行中考有明显变化。2019年北京中考总分为580分,2021年北京中考总分将为660分,中考总分发生变化。  中
阅读是小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全日制艺术小学同普通学校相比,在课程开设、学生特点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本文从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何正确选书、如何掌握方法读好书三个方
在旋转填充床(RPB)中,研究了O3/Fenton工艺处理模拟焦化废水的效果。考察了Fe^2+浓度、旋转床转速、液体流量、气体流量及初始p H值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及溶液中苯酚、苯胺、
采用三嵌段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F127辅助水热晶化制得介孔TS-1分子筛微球,并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氨酮比、双氧水与环己酮之比对TS-1分子筛微球催化液相连续淤浆床环己酮氨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