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那么谁是雷锋的榜样呢?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学习刘思乐,甘做革命的‘螺丝钉’。”刘思乐,何许人也?他为啥有“螺丝钉”称号呢?2009年2月,笔者采访了当年在沈阳军区和雷锋齐名的“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即原孟州市关工委副主任、现已退休的刘思乐老人。
刘思乐今年70岁,中等个头,短平头,因患病在身,面庞略显浮肿。谈及雷锋,老人甚是激动,当年他与雷锋在沈阳同台演讲48天,朝夕相伴,结下兄弟般的友谊。他捧出随身珍藏的照片,这是《前进报》记者为演讲团所拍的。上面除一名领队外,全是演讲团的英模,有好军医董惠兰、海上“花木兰”文淑珍、神枪手雷凯、学习毛泽东著作标兵廖初江、军营好管家任连富、战胜草原风雪200天的勇士冉龙贵、“螺丝钉”刘思乐及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刘思乐在后排,雷锋在前排。他凝望照片,娓娓道出他与雷锋那段鲜为人知的亲密接触。
刘思乐在军营荣膺“螺丝钉”称号
1959年,孟州市(原为孟县)韩庄村青年刘思乐,怀着将军梦参了军。数月后,领导调他去养猪,他的梦破灭了,每天走进猪舍,他的心异常沉重。
一天,刘思乐随部队到大连重型机械厂参观,他被一件小事深深触动了。一位老工人手握磁铁在地上游移许久,才找到一颗螺丝钉,刘思乐深为不解。老工人说:“不论啥机器都是靠螺丝钉固定连接起来的,有的拧在机器的心脏,有的拧在机器的支架。螺丝钉虽小,可各自的作用大着哩!”刘思乐茅塞顿开,每个人不就像一颗螺丝钉吗?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社会主义大厦不就更坚实了吗?回到部队,他当即挥笔写下《愿当革命“螺丝钉”》一诗:
我是“螺丝钉”一颗/拧在机器的心窝/喜迎千斤重量压身/理想在岗位上拼搏/我是“螺丝钉”一颗/把机身和机件组合/岗位是闪光的基础/奉献是人生的快乐/我是“螺丝钉”一颗/机器是我亲爱的祖国。
从此,他走进猪舍马棚,原有的沮丧全没了,他觉得养猪喂马亦其乐融融。
1959年夏,一头小猪患了肺炎,满眼生蛆,司务长让他将其埋了,刘思乐说:“给它治好病,能多出200斤肉哩!”他用草棒将猪眼内的蛆一一挑出,用盐水给猪洗眼,还买来青霉素给猪打针。小猪厌食,他熬好小米粥,一勺勺地喂。他将小猪放进柳筐中,搁在床边精心护理,终于将其救活。不知哪个同乡把这事传回老家,传来传去便传成了刘思乐把猪放在被窝里,如今村里人说起刘思乐,对这事仍津津乐道。
冬季天冷,猪就在猪窝里滥屙乱尿。刘思乐每晚12时起床,在猪舍一角撒上黄豆,猪就上前边吃边拉撒,仅60天,猪都养成在指定位置拉撒的习惯,有效缩短了饲养期。
1959年12月,在部队的庆功会上,刘思乐首次作了“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的演讲。打这时起,刘思乐有了“螺丝钉”的新名字。从首长到士兵、从部队到地方,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螺丝钉”,而“刘思乐”三个字则被人淡忘了。
和雷锋亲密接触的日子
有人说刘思乐是雷锋的班长,也有人说他是雷锋班战士。其实,刘思乐是沈阳军区的炮兵,部队驻防于吉林汪清;雷锋是沈阳军区的工程兵,部队驻防在辽宁营口。1962年2月19日,在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上,刘思乐被授予“不生锈的螺丝钉”称号,雷锋则被授予“毛泽东的好战士”称号。此前,俩人并不相识,因为同是军区先进模范人物,彼此在报纸上见过面。在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上,雷锋和刘思乐两人戏剧性地相识了。
那是1962年2月的一天,身为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特邀代表的刘思乐,奉命到沈阳军区第二招待所开会。大会开幕后,刘思乐闻听雷锋也是主席团成员,忙问身边的另一位英模、神枪手雷凯“哪位是雷锋?”雷凯笑着说:“你身旁坐的不就是雷锋吗?”刘思乐抓住雷锋的手,显得不好意思。雷锋异常惊喜地问:“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你就是大名鼎鼎的‘螺丝钉’吧?”
会议结束后,受到军区表彰的雷锋、刘思乐、廖初江、任连富、雷凯、冉龙贵、文淑珍、董惠兰组成演讲团,为沈阳军民巡回演讲。在沈阳军区第二招待所,雷锋与刘思乐同住316房间,俩人还是床挨床。他俩白天同台演讲,夜里同桌看书,互教互学,双方大获裨益。
一天傍晚,雷锋和刘思乐看完《为人民服务》的文章,雷锋问刘思乐多大了?刘思乐答:23岁。雷锋说:“我今年22岁,你是我的老兄。”过了一会,雷锋又说:“我有3个名字。在旧社会,全家6人只剩下我自己,那时穷得连一个名字都没有。”雷锋向刘思乐讲起了3个名字的由来。
雷锋是湖南望城人,1940年12月18日生。这年是庚辰年,父亲给他取个乳名叫庚伢子。1949年解放时,全家仅剩雷锋一人。开批斗会时,雷锋指着姓徐的地主婆大喊:“现在正兴我们哩!你还敢拿镰刀砍我吗?”这年雷锋上学时,对校长说:“我们贫下中农现在正兴哩!我就叫雷正兴吧”。
18岁那年,雷锋到望城县委工作,觉得三个字的名字不响亮,就找到时任县委书记的张兴玉,求张书记改个好名,张兴玉思考片刻,说:“就叫雷峰吧,峰是山峰的‘峰’,寓意为勇攀高峰。”同年仲秋,鞍钢公司来县里招工,雷锋被录取了。在县委秘书冯东群的建议下,雷锋在填写招工表时,将“峰”改为“锋”,蕴含雷锋渴望加入无产阶级先锋队之意。
随后,刘思乐也谈起自己的另一个名字“螺丝钉”的来历。雷锋说:“这名字很好,这是一种政治荣誉,社会主义建设这部机器多需要象你这样的‘螺丝钉’,我真羡慕你有一个‘螺丝钉’的名字。”
刘思乐拿出“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的演讲稿,请雷锋修改。雷锋看罢,用商量的口吻说:“在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的标题中,要加上一个‘永’字该多好啊,既生动,又感人。”刘思乐满意地递上钢笔,雷锋认真地在做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的“不”字前加一个“永”字。刘思乐感激地对雷锋说:“你加的这个“永”字,真是一字值千金啊!”从此,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就成了刘思乐终生的追求。
接着,雷锋和刘思乐就“螺丝钉”精神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雷锋说:“螺丝钉虽小,其作用不可估量。世界上一切东西全是由许多不起眼的小东西组成,社会上大量的事需要热爱平凡的人去做,比如工人做工、农民种地,比如理发、补鞋、养猪……如果没有人从事这些平凡的工作,就没有伟大的事业。只有热爱自己岗位的人,才能把阶级的利益、革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为人民服务看作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只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人民的人,才配得上‘螺丝钉’的称号。螺丝钉的可贵,在于它默默地奉献自己。人活着总要有一个较高的奋斗目标,但不是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都能实现,我们都要象螺丝钉那样,不因磨损自己而计较损失,自己要为社会创造财富感到舒畅。”
刘思乐问:“现在叫我‘螺丝钉’的人也挺多,可‘螺丝钉’精神的内涵是啥,我还没完全弄明白。”
雷锋讲解道:“‘螺丝钉’精神应分三层意思,第一,‘螺丝钉’是人生位置的代词,它建立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党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选择。第二,‘螺丝钉’精神就是把爱国、爱岗、做好事融为一体,干一行,钻一行。第三,‘螺丝钉’精神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还需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听了雷锋的话,刘思乐连连点头,问道:“怎样才能做到‘永不生锈’呢?”雷锋说:“一是永远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二是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做到又红又专,如果每个人都做一个高质量的‘螺丝钉’,社会主义这部机器才能运转得更好,伟大的中国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和雷锋一道做好事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刘思乐对此话有着比别人更为深刻的感触。他在沈阳军区演讲团期间,与雷锋朝夕相处48天,同雷锋亲如兄弟。
1962年3月的一天,刘思乐与雷锋共乘一辆小汽车到铁岭市给部队做报告。途中,他们发现一辆载重卡车陷入泥坑,司机心急如焚。雷锋见状,忙让小车停下,雷锋、刘思乐同其他人一起,挽起衣袖、裤腿,跳入泥坑,用手扒、用铲挖,大家齐心协力把卡车推出泥坑。刘思乐为能与雷锋一起做好事感到高兴。
转眼又到星期天,刘思乐同雷锋一起上街买牙膏。在一家百货商场门口,雷锋看到几个售货员在卸货,累得气喘吁吁,雷锋说:“咱帮帮他们,好吗?”刘思乐马上应道:“好啊”。征得售货员同意后,他们两个一直帮着卸完货才进去买牙膏。售货员对他俩再三表示感谢。他们虽然很累,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
刘思乐在演讲团期间,最难忘的就是雷锋说的“爱岗就是做好事,保国家就是爱爹娘”这句话。雷锋说:“为人民做好事的途径有千万条,岗位成才是第一条,数十年如一日把本职工作做好,并不比上街做好事轻松,岗位成才与做好事就好像树与花的关系,人生要有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自己的工作岗位,自己在岗位上勤学苦练为人民服务的技能,这是基础,是树干,而那些助人为乐的好事则是这棵大树上盛开的一朵朵绚丽的鲜花。”
谈及对人民贡献的大小,雷锋为刘思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雷锋和战友们一起到粮库拉粮食,米包的重量均是100公斤,同班的小韩个子大有力气,很轻松地扛起一袋就走,他向雷锋开玩笑说:“你个子低力气小,连麻袋都扛不动,哪有我的贡献大呀?”雷锋认真地说:“骆驼有骆驼的长处,羊有羊的优点。一个人的贡献大小不在于个子高低,而在于一生中千万次的忘我劳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创造财富。我个子小,但我要尽最大的努力,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凡是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我都拚命去做。”后来,小韩不小心让硫酸烧烂了棉裤,当晚同志们睡下后,雷锋悄悄地将棉裤补好。第二天小韩起床时,见到棉裤缝补一新,心里对雷锋既惭愧又感激。
1962年2月24日,在演讲结束大家分手之时,雷锋挥笔在刘思乐递上的纪念册上写道: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刘思乐动情地拉着雷锋的手说:“我回去就告诉战友们,你想学雷锋吗?就应该在岗位奉献上下功夫,让闪光的业绩伴随自己一辈子做好事。”
雷锋英年早逝,刘思乐用行动弘扬雷锋精神
1962年8月15日上午10时,雷锋在部队车场指挥倒车时,司机乔安山撞倒了晒衣场的木杆,雷锋躲闪不及,碗口粗的木杆击打在雷锋的头部。虽经抚顺望花地区西部医院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雷锋于当天中午12时5分不幸牺牲。
雷锋牺牲的噩耗传来,刘思乐悲恸欲绝,他连续数天吃不下饭。傍晚,他伫立于营地的操场上,遥望着营口的方向,将老白干浇洒于地,寄托他对好兄弟雷锋的无限哀思。
1963年,毛泽东在为雷锋题词前夕,曾这样说过:“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事,而是学习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3月15日,毛泽东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光辉题词。同年6月,毛泽东在杭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说:“雷锋同志的日记我看了一半,看来雷锋同志是懂哲学、懂辩证法的,你们看过没有?很值得一看。”
刘思乐与雷锋相处的时间仅有短暂的48天,但雷锋精神对刘思乐的影响却特别深刻,影响了他整整一生,使刘思乐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断升华,对做好事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刘思乐经常对战友们说:“雷锋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他辩证地看待做好本职工作与做好事的关系。如果放下本职工作上街做好事,使学雷锋流于形式,这是对雷锋精神的亵渎。”
虽然雷锋牺牲了,刘思乐仍时刻以雷锋为榜样,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及“螺丝钉”精神。刘思乐在部队当过炮手,养过猪,当过炊事员、班长、司务长、排长、营部副教导员等。在军营20年,他换过18次岗位,工作调动了21次,但是不管身居何岗位,他都像“螺丝钉”一样,干一行、爱一行,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1962年10月,刘思乐在参加全国英模国庆观礼代表团期间,曾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刘思乐在部队20年,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受嘉奖38次。1979年,他面临转业时,团首长对他说:“老刘,总参总政有文件,凡是在部队立过二等功的干部,转业到地方时可从优安排”。刘思乐说:“我是属“螺丝钉”的,党和人民把我拧到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
转业回到孟州后,刘思乐主动请缨去了条件最差的石庄乡工作,而且一干就是13年。
在这13年中,刘思乐先后分管过6项工作,其中4项在孟州名列前茅。他当过6年工业公司总经理,统管12家企业,但他没沾过公家一分钱,没让企业为自家办过一件事。他像“螺丝钉”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时时处处以雷锋精神激励自己,始终不渝为群众做好事。
1999年,刘思乐从孟州市关工委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后,把众多的时间用在传播雷锋精神上。他经常到当地的学校、幼儿园及外地的部队、机关团体做报告,宣讲雷锋精神,累计为军队和地方团体做学雷锋演讲报告近2000场次。
刘思乐身患多种疾病,2008年10月因病情加重被送至医院治疗。在医院采访过程中,老刘两眼不时流出老泪,他为自己数病在身不能继续传播雷锋精神而愧疚。他从政20年非常清贫,没啥积蓄,儿子与儿媳均是一般职工,女儿与女婿双双失业。他入院两个多月来,已经休克六次,医院还下过病危通知单。平均每天四五百元的治疗费用让老英模发愁。面对着创造了“螺丝钉”精神的老英模刘思乐,笔者悲喜交集,悲的是创造了“螺丝钉”精神的老英模在身患多种疾病的暮年还在为巨额的医疗费发愁,喜的是老英模刘思乐的“螺丝钉”精神在他的努力下在家庭中发扬光大,儿子、儿媳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老伴汤月兰敬老爱幼,深受邻里好评,上初中的孙子勤奋好学,成绩居学校全年级第一。
面对多种疾病的折磨,刘思乐显得非常从容。他对笔者说:“虽说雷锋已牺牲40多年了,但我忘不了雷锋的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我的人生座标,它鞭策着我在弘扬雷锋精神的征途上永不歇脚,我一生的愿望就是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责任编辑 刘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