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与文化转型(下)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etern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超越绝对冲突论与绝对融合论
  就作者的基本倾向或最后结论而言,以往中西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作品大致可以区分为冲突论与融合论,而以冲突论者居多。但张西平的这本书很难简单地加以归类。究其原因,正在于张西平把这场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性质判定为平等的交流,把这一交流的过程判定为双向互动,把最后的交流结果断定为促使参与交流的双方自身文化的更新与转型,只是中国一方的文化更新与转型没有欧洲一方那么明显罢了。笔者基本认同张西平先生的论断,也赞许张著以大量的史料为他的基本判断作了有力的支撑。但也许是由于张著的类型属于史学类专著,因此没有从理论上对文化传播的基本规律再作探讨和总结。这虽然不是张西平在其著作中预定要完成的任务,但笔者读来仍感到遗憾。因为,在掌握了大量史料并得出上述基本判断的基础上,张西平先生本来是可以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从理论层面超越以往“绝对冲突论”与“绝对融合论”的僵硬对峙,进入文化互动转型的新境界的。
  笔者所说的“绝对冲突论”,即以往学术界将冲突视为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本质特征的观点与立场,而“绝对融合论”,即以往学术界视“无差别融合状态”为文化交流与传播活动最终结果的观点与立场。在此我们可以依据文化互动转型论的基本理论来阐明应当如何看待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与对抗是由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引发的普遍现象。发生文化冲突与对抗的原因从理论上分析,无非就是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传播目的与手段的正当性、一种文化对异质文化的需要程度,以及对参与交流双方的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对文化冲突要作具体分析,而不应加以笼统的肯定或否定。从整个中西文化冲突的历史来看,以战争为文化传播通道所引起的文化冲突多于导致讨论和批评的文化冲突。但是,文化冲突带来的不良后果只能用来证明不同类型文化的差异和文化传播手段之不恰当,不能用来证明中西文化不可能会通或融合。
  文化冲突是客观存在,不容否认,但人们对文化冲突带来的后果和意义的观察与评价则囿于人们的民族文化情结而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文化互动转型论以不同类型文化之差异的缩小来观察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而以自愿接受还是强迫接受为判断文化传播手段之恰当性的标准。以往的中西文化冲突造成过巨大的灾难,但与此同时,它也起着富有成效的积极作用。可以预计,今后的中西文化交流仍将充满冲突,但是,前进的道路无论如何迂回曲折,千磨万劫,但它一定会持续不断地走向一个更加宽敞的新的文化世界。
  除了承认文化冲突的必然性以外,我们还必须承认异质文化融合的可能性,这不仅是世界各大文化体系形成的历史告诉我们的事实,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否认世界文化的发展能达到无差别的单一文化状态,亦即绝对的融合。斯宾格勒否定文化融合的可能性。他认为,每一种文化代表了各自独立的象征系统,这种象征既是在本质上不同的,也是无法相互通融的,它们是自我幽闭的,只是在表象上存在着“交流”、“融合”之类的现象而已。然而,内部结构和外表形状相矛盾,只是对融合前后文化的对照观察,忽略了通过杂交产生新型文化这一事实。文化互动转型论不仅要考察文化类型及其根本差异,更要注重文化融合后输出方与接受方各种文化要素的组合、调适,乃至达到和谐,从而比旧文化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中,文化传播曾被用来反对文化宿命论。为了说明文化不会衰亡,学者们就用文化转移来概括文化传播的本质,认为文化传播导致文化不断地由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移,而文化的转移又导致了文化的不断进步。但文化转移论也有缺陷,因为文化类型的转移讲到底是指一种类型被另一种类型所取代,而不是文化的转型。在以往对中西文化关系的解说中,两种主张针锋相对,然而,无论是主张以西方文化替代中国文化,还是主张用东方文化主宰未来世界,都是期望以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实际上讲的还是文化转移,而没有涉及文化转型。还有一种解说主张中西文化各有所长,混而配之,构造出一种最优的文化形态。但这种解释以混合、取长补短为手段,没有讲到外来文化要素与本有文化要素之冲突和融合所引起的文化型变。就其本质而言,只是上述文化替代论在要素层次上的变体。
  文化互动转型论否认文化宿命,承认文化更新。但它把文化延续的希望不是寄托在文化转移上,而是寄托在文化转型上。它认为文化转型是一个历史过程,它不是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之间的简单取代,而是通过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和实施重组,从而产生新型文化。当一个社会处在文化转型时期,从这种社会文化的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各个层面都可以看到这种转型的发生。文化就其核心内容而言,是不能加以简单替换的。但是,通过文化间的相互对话可以拓展文化视野,乃至于在不同文化间形成共同的视野。这种拓展其实是一个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它通过文化之间的对话来发现自身文化的边界和局限,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对自身文化的重新解释来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这是一种反复的循环回答。对外来文化的解读,实际上是从本有文化的角度向外来文化发问,而从外来文化中得到的回答,又会促使向自身的文化传统发问,并进一步迫使本有文化以新的方式对外来文化作答,对自身文化作出新的理解。
  文化视野的拓展,既是一个不断解读对方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对自身文化传统重新解释的过程。原来的文化鸿沟愈大,新的智力视野或文化世界也就扩展得愈大。因此,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的融合结果,并不是两者合二而一,而是通过各自的拓展达到视野上的融合。一方面,作为不同的文化体系,外来文化与本有文化将依然保有各自的特性;另一方面,文化视野的融合,意味着两种文化可以达到彼此理解对方文化的特定问题、评判方式和价值取向,并从自身文化的角度对其予以可被其他文化理解的内容加以评说。所以,文化的融合并不会创造一种单一文化的一统天下,而只会导致各种不同文化的共同繁荣和交相辉映。
  
  四、宗教与哲学的双向交流
  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文化系统中,宗教与哲学同处于精神文化的核心层面。跨文化的文化传播有无宗教与哲学层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判定文化传播深入程度的标志之一。尽管张西平的著作涉及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多个层面,但宗教和哲学的双向交流是张西平这本专著的重头戏,也是张著超出其他同类著作之处。
  张西平先生指出:“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文化传播史和文化接受史是两个相互联结而又区别的不同方面。只有弄清传播史,才能摸清文化交流基本脉络,但仅仅停留于此也是不够的,因文化交流,尤其是哲学思想的交流,它是同交流双方国家的思想史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接受史实际是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文化交流的传播,从而把文化交流史从一般性的历史描述深入到思想史的对比研究中和比较哲学研究中。当然,若不以传播史为基础,这种接受史的研究也无从谈起,没有历史便没有思想,历史是思想的摇篮。在这个意义上说,离开文化交流史、哲学交流史去搞所谓比较文化研究和比较哲学研究,只具有纯粹抽象的意义,而不具有任何实际思想史的意义。因为两种文化、两种哲学的相互接受的实际历史过程几乎是和书面意义上的、纯理论的哲学比较完全不同的。”紒紟矠 笔者认为,这段话含义甚丰,但最重要之处在于指出了以往研究结论中的一个通病:混同某种外来宗教或哲学自身的特性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任何外来思想均有其自身的渊源和性质。中国学者们一般认为:“利玛窦传入的神学思想,属于中世纪欧洲正统经院哲学思想理论体系。”紒紡矠 这一判断是正确的。然而,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播的宗教与哲学思想追根溯源以确定其本身性质是一回事,考察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与思想起了什么作用是另一回事。在笔者看来,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尤其是宗教与哲学思想之间的沟通、了解,不论其媒体的主观意图如何,必然会在超出媒体的更大范围内发生作用。传播方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会针对接受方的实际情况对其宗教哲学、思想作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和修饰,而接受方则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外来思想作翻译、诠释、再创造的工作,从而引起建设性的传播、解释和运用。在具体的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实例研究中,这是最值得研究者注意的方面。因为正是这种双向的诠释和创造活动,提供了精神文化融合的契机。而思想原本自身的性质如何并不对其能否发挥作用起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学术界以往对明末清初外来宗教与哲学思想的评价受到中国学术界某些“定评”的影响。有些学者认为,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所传基督教哲学是中世纪正统的经院哲学,其本身具有落后的性质,由此推论这种旧思想不可能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积极作用,进而感到难以解释晚明的一些儒生士大夫能够接受天主教的信仰,并利用传教士输入的中世纪的西方哲学思想作出有利于中国文化更新的贡献。而从文化互动转型论的视野出发,我们认为,耶稣会传教士的哲学本身的性质不能决定其影响的大小与正负,也不存在着中国人根本或完全无法理解西方哲学的问题,耶稣会士比较平等的传教态度及其为了使中国人能够理解他们的思想而做的大量文化适应工作,为中国人(在当时的社会中,当然只能是少数有机会接触到西方哲学思想的儒生士大夫)理解和把握西方思想提供了条件。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他们运用这些外来思想对中国传统思想(儒道释)展开批判,其中不乏创造性地运用外来思想的实例。总之,确定耶稣会士自身拥有的哲学思想的性质不应成为我们深入研究的障碍,而只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今后研究的重点应该是深入考察外来的基督教思想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嬗变,考察它与中国思想会通融合的可能性,考察它与中国思想磨合后产生新型思想的途径与道路。
  张西平的著作不仅用大量的史料为我们介绍了明清间入华传教士翻译和传播的各种西方哲学和宗教思想(包括亚里士多德哲学、托马斯·阿奎那哲学、基督教神学等),而且发挥了他原先攻读西方哲学的特长,纠正了某些中国学者因缺乏西方哲学史的功底而造成的对该时期外来哲学理解上的偏差。更重要的是他能够运用史料,具体分析各种外来哲学与神学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信息本土化现象”紒紣矠 。以此为基础,他在总体评价各种外来哲学、宗教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实际影响时就能做到实事求是,不故意夸大,也不故意贬低,力求公允。
  为了揭示该时期宗教与哲学的双向交流,张西平在其著作的下篇详尽地描述了中国宗教和哲学思想的西传过程,并具体分析了儒、释、道在西方的早期传播,以及这些思想对法国、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产生的文化影响。这方面的材料和研究是笔者陌生的,不敢妄评,但其结论令我振奋。张西平说:“就中国宗教与哲学在西方的传播来说,从1592年高母羡将《明心宝鉴》译为西班牙文到1814年16卷的《中国杂纂》,即《中国人之历史、学术、艺术、风俗、习惯等等的考论》出版,前后近二百多年,中国宗教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大规模地、系统地传入欧洲,中国文化成为催生启蒙运动的重要因素,中国宗教和哲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深邃的哲学思考,深深影响了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家。”紒紤矠 我也相信,这一结论会令国内专治中国哲学或外国哲学的学者们受到启迪和鼓舞,增强走上世界哲学舞台的信心。
  
  五、中国哲学要与西方哲学平等地对话
  世纪之交易出惊世骇俗之言。我们清清楚楚地记得,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斯宾格勒大呼“西方的没落”;二十、二十一世纪之交,中国有人大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进入新世纪以后,当世界各国民众期盼上苍保佑,希望能过上太平日子的时候,震撼世界的“9·11”事件发生了。这一事件似乎又一次无情地嘲笑了各种寻求文化融合的主张,也令笔者反思良久。然而笔者仍旧坚信:“文化冲突必然出现,但不能用来证明文化融合的不可能。”紒紥矠 从学者的使命考虑,文化冲突越激烈,越应该倡导文化融合。
  张西平先生说:“百年烟云,沧海一粟。当今天东西方又重新回到一个平等的起点上时,当哥伦布所起航的世界一体化进程已成铺天大潮之时,回顾近四百年的中西文化思想交流历程,我们应从整体上对中西关系作一新的说明,或者说我们应当将中国放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中,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重新考虑中国的文化和思想重建问题。”紒紦矠 对张西平先生的这一基本态度,笔者从心底里认同,并愿有更多的学者能够接受。
  无人否认人类社会在新世纪走向全球化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全球化不仅使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习俗风尚、生活方式等趋向于国际化,也将使哲学探讨的课题、哲学家的思维方式,乃至于研究方法趋向于一体化。未来世界哲学的发展,一方面受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必然从总体上趋向统一,然而另一方面,这种趋同并不排斥与否定不同国家或地区哲学的存在和发展。随着“欧洲中心论”的消解和世界哲学多元化发展格局的形成,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哲学,客观上都成为人类哲学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未来哲学的发展既不是西方哲学独占鳌头的时代,也不是东方哲学定为一尊的时代,而是在多元共同发展过程中走向统一,又在统一中存在多元发展的时代。
  由此观之,中国学者在新世纪研究外国哲学的重要意义就不仅仅是向中国社会介绍西方哲学思想,为中国本土哲学的发展起一个桥梁作用,而应视为“中国人研究的哲学”走向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等哲学学科的划分着眼于研究对象上的区别,中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哲学家的思想与著作,外国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外国哲学家的著作与思想,但我们决不会因为外国哲学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外国哲学家的著作与思想而认为其研究结果是外国人的思维结晶。
  中国杰出的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陈康先生说过,如果我国学者研究西方哲学的著作,能“使欧美的专门学者以不通中文为恨(这决非原则上不可能的事,成否只在人为!),甚至因此欲学习中文,那时中国人在学术方面的能力始真正的昭著于世界。”紓紛矠 陈康先生在大约半个世纪前说出的这番话表达了中华学人立志攀登世界哲学研究巅峰的宏伟抱负和崇高理想。面对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国学者唯有着眼于世界,努力向前。张西平先生的研究结论也能起到这种鼓舞作用,它将促使中国学者抱着平稳的心态去与西方学者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
  紒紟矠 《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第329页。
  紒紡矠 林金水:《利玛窦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第217页。
  紒紣矠 参阅《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第66页。
  紒紤矠 参阅《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第489页。
  紒紥矠 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新世纪文化研究前瞻》,《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106页。
  紒紦矠 《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第8页。
  紓紛矠 陈康:《巴门尼德斯篇》译注者序,商务印书馆,1982年再版,第10页。
其他文献
5月26日《文汇读书周报》书人茶话版,刊有施康强先生的一篇随笔,题为《水绘园后人》,其实“水绘园”后人甚多,他只论及了舒湮先生与《微生断梦》一书,文后说“人生如梦,……全书的线形叙述止于建国前夕,作者勉力写到这里,没有精力续写他的坎坷的后半生,所以,他留给我们的只是‘断梦’”。  施先生是国内的知名学者,我素所心仪,案头还存有他的一本著作。但在这件事上,看来他不悉内情,我不揣浅陋披露一段掌故,免使
期刊
日前看到媒体关于“广告介入院士评选”现象的激烈争议。随着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增选工作进入关键性的公示阶段,一些候选院士一改以往“被动宣传”为“主动宣传”,花钱接受媒体“访谈”或刊登个人成果,甚至部分候选人所在的单位,也主动挺身而出,出钱赞助。今年8月3日的《周末》报在“对话”版精心策划了一个专版,请一些院士和候选院士对此现象畅所欲言。科学家宣传自己的成果本身无可厚非,让科学
期刊
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有制度的存在。人类文明既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包括制度文明。因为社会运行机制总是与一定的制度相联系,并通过制度具体落实为人类的实践活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度性的设置来实现的。制度文明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制度文明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内容和标志。  在人类社会的各种制度设计中,政府管理制度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政
期刊
衡量长短,要用尺、寸、米、千米……等单位;衡量轻重,要用斤、两、千克、吨……等单位。衡量与评价一个社会应该用什么办法?因为社会是一个及其复杂的体系,是由千万人所组成,形成多方面的复杂关系,因此不是一两个或几个指标所能完成,而需要一整套指标,这就构成指标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指标体系》一书对于我们认识当今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无疑是有益处的。尤其是该书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陆学艺和该书第一作
期刊
“到目前为止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这个有关人类历史的阶级断定以及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连同中国史学数千年来形成的以论带史的传统,长期以来深深左右着我们的史学研究。这种研究着重从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两对矛盾)出发来寻找人类历史的规律。它确实有着高屋建瓴之势,让人们看到由过往的时空构成的一片茂盛的森林:一个个英雄人物成群结队
期刊
北洋军阀集团的兴衰变化无疑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一课题的研究却备受忽略和冷漠。来新夏教授独具卓识,建国初即开始研究,不顾各种非难和冷遇,先后撰写和主编《北洋军阀史略》1957、《北洋军阀史稿》1983,编纂五巨册、三百余万字的资料书《北洋军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1987—1993年;从而填补了北洋军阀史研究和资料整理的空白和不足。尽管这一
期刊
“道德底线”一词在最近一段时期里被人们反复谈到,学人们感到这是一个针对道德时弊的一个恰到好处的说法。那么,什么是“道德底线”呢?有人认为现在人讲良心的少了,因此“良心”是道德底线,有人说现在搞市场经济,商业中的欺诈行为实在太普遍了,因此,“诚实”或“诚信”应是个人道德底线,或者说社会底线伦理。然而,当学者们所说的“底线”一再被人们所突破时,人们又在谈论可能要再次下调“底线”了,这次下调的幅度可能很
期刊
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作为一部著作,《意识形态的终结》不是孤立的。围绕“意识形态时代的终结”这个口号的争论成了美苏冷战开始后在知识分子之间所激发的第一场大论战。在“历史”已被宣布“终结”的今天,重新审视这场论战及贝尔的这本书,会有助于把握历史的脉络和我们今天的处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但同时也使西方资本主义成功地进行调整,走出了深刻的经济危机。对法西斯主义“鼓舞人心”
期刊
近年有两本以孩子为主要阅读对象的书值得我们关注,一本是《哈里·波特》,其市场狂热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展现了所谓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商业典范,一本是在沉默中熠熠生辉的《美德书》,几乎把与她相遇的所有读者热情拥抱,重振经典的魅力。    一  《哈里·波特》是当代世界出版业的商业神话,《美德书》是重新被人类发现,照亮人类迷失灵魂的经典童话。两本书都在美国获得了巨大轰动,但《哈里·波特》的第四部《哈里·波特与
期刊
多元文化(pluralistic culture)或文化的多元化,是近年来国内使用得比较多的一个术语。其背景既有当下文化现实的诉求,也有西方思潮的影响。后者的成分明显重些。这个术语在西方的高频率使用,反映了八十年代以来西方主流思潮发生的微妙变化。这个术语涵盖了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特别是晚近时兴的文化研究尤把多元文化作为一个重要主题加以发挥,或者说是作为一种基本的思想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