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通用技术教师在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作者主要从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开展反思与评价等方面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通用技术课程 创新意识 培养
创新意识是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为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用技术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全面张扬,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一、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的。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教学目标,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作业布置等方面不断探索,不懈追求,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的思想和方法本身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每一次板书设计、每一节课的语言表达、每一个合乎情理的发现、每一次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名教师对于某个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新性,关键在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新颖、有独到的见解,观察的角度是否有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勤观察、勤思考、勤研究,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让自己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展现。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创新的欲望
通用技术课程以基础的、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技术内容为载体,进行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思想方法的学习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联系学生身边的技术事例及经验,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国防建设中的最新技术成果,让学生对技术的实际运用有真切的感受,始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如在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内容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校园内的教学大楼、桌椅等,让学生找出其中技术设计的合理部分与存在的问题,学生的热情会很高。又如“技术试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以余下街道正在埋设的暖气管道为案例,还可以结合我国的“神一”到“神七”、高铁、导弹发射试验等案例。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实际案例,能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对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应注重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设计、制作和试验,让学生围绕某一设计问题进行调查、访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在教学中我以设计台灯为载体,让学生亲历设计的一般过程。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做出各式各样造型不同、功能不同的台灯,突出了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将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一般的思想方法与设计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利用各种场合开展技术方面的普及活动,引领学生走进技术世界,让学生了解各个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在校园内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技术文化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可以进行讲技术环节。每节课抽出一些时间让一两个学生讲自己熟悉的有关技术。为了讲好技术,学生必然要利用课外的时间主动阅读有关技术书籍,查找相关技术资料。学生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橱窗定期介绍一些新技术。通过各种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技术了解更多了,也更关注技术了。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通用技术教师应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一些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形成技能。如正确使用电烙铁,掌握焊接技术;正确使用电钻、台钳、钢丝钳、尖嘴钳、铁剪刀、锉、钢锯,等等。通过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绘图的基本知识,将自己的设想,绘制成草图等,并根据所给材料绘出平面展开图。通过最后的加工制作,学生能按照正确操作规程制作模型或产品,并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
在通用技术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个供学生设计的空间。这个设计空间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亲自设计方案的同时,其实就是学生由理解知识点,到把握知识点,再到运用知识点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通过此过程之后,学生不仅可以把握本章的知识点,而且可以养成从思考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这种良好的学习循环秩序,更有利于学生自身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每一个设计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学生亲自参与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时,这本身也是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在设计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讨论和思维沟通,很有可能诞生诸多具有创新想法的方案。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把方案制定的全过程寓于整个实践活动之中,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个较大程度的提高。
四、开展反思与评价,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升华
反思是主体自觉地对自身认识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学生的评价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进行判断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和审视他人的行为。
学生在审查自己的设计方案时,很有可能是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的,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身设计的方案。对于其中的疏漏之处,其他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观察的时候可能发现,通过讨论交流,再仔细思考方案,从而不断改进,不断优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设计师展现自我的过程,也是技术不断交流的过程,还是设计方案不断被改进,不断被优化的过程。
学生在交流评价时,面对他人的成果要用发展激励的眼光去对待,这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反思智能,让学生不断思考、探究、总结,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升华。评价要做到全面,我们可借助表格式的评价表,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开展教师评价、家长意见反馈,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明确通用技术课中的学习目标、自己的状态,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关键词: 通用技术课程 创新意识 培养
创新意识是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为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用技术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全面张扬,使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一、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的。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教学目标,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作业布置等方面不断探索,不懈追求,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的思想和方法本身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每一次板书设计、每一节课的语言表达、每一个合乎情理的发现、每一次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都是创新,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名教师对于某个问题的解决是否具有创新性,关键在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新颖、有独到的见解,观察的角度是否有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勤观察、勤思考、勤研究,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与新课程改革同步,让自己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展现。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创新的欲望
通用技术课程以基础的、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技术内容为载体,进行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思想方法的学习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联系学生身边的技术事例及经验,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国防建设中的最新技术成果,让学生对技术的实际运用有真切的感受,始终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如在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内容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校园内的教学大楼、桌椅等,让学生找出其中技术设计的合理部分与存在的问题,学生的热情会很高。又如“技术试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以余下街道正在埋设的暖气管道为案例,还可以结合我国的“神一”到“神七”、高铁、导弹发射试验等案例。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实际案例,能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增强对当代先进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应注重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创造较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设计、制作和试验,让学生围绕某一设计问题进行调查、访谈,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在教学中我以设计台灯为载体,让学生亲历设计的一般过程。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做出各式各样造型不同、功能不同的台灯,突出了通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特点,将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一般的思想方法与设计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我们利用各种场合开展技术方面的普及活动,引领学生走进技术世界,让学生了解各个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在校园内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技术文化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可以进行讲技术环节。每节课抽出一些时间让一两个学生讲自己熟悉的有关技术。为了讲好技术,学生必然要利用课外的时间主动阅读有关技术书籍,查找相关技术资料。学生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橱窗定期介绍一些新技术。通过各种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对技术了解更多了,也更关注技术了。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通用技术教师应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一些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形成技能。如正确使用电烙铁,掌握焊接技术;正确使用电钻、台钳、钢丝钳、尖嘴钳、铁剪刀、锉、钢锯,等等。通过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绘图的基本知识,将自己的设想,绘制成草图等,并根据所给材料绘出平面展开图。通过最后的加工制作,学生能按照正确操作规程制作模型或产品,并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
在通用技术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个供学生设计的空间。这个设计空间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在亲自设计方案的同时,其实就是学生由理解知识点,到把握知识点,再到运用知识点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通过此过程之后,学生不仅可以把握本章的知识点,而且可以养成从思考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这种良好的学习循环秩序,更有利于学生自身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每一个设计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当学生亲自参与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时,这本身也是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在设计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讨论和思维沟通,很有可能诞生诸多具有创新想法的方案。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把方案制定的全过程寓于整个实践活动之中,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个较大程度的提高。
四、开展反思与评价,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升华
反思是主体自觉地对自身认识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学生的评价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进行判断与分析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审视和审视他人的行为。
学生在审查自己的设计方案时,很有可能是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的,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自身设计的方案。对于其中的疏漏之处,其他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观察的时候可能发现,通过讨论交流,再仔细思考方案,从而不断改进,不断优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设计师展现自我的过程,也是技术不断交流的过程,还是设计方案不断被改进,不断被优化的过程。
学生在交流评价时,面对他人的成果要用发展激励的眼光去对待,这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反思智能,让学生不断思考、探究、总结,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升华。评价要做到全面,我们可借助表格式的评价表,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开展教师评价、家长意见反馈,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明确通用技术课中的学习目标、自己的状态,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通过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良好的引导和有效的开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技术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