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后室性早搏之QT离散度预后价值的研究

来源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_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导联中各导联间最大与最小QT间期的差称为QT离散度.据研究QT离散度增加是心肌梗塞后(AMI)特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预示因子.然而,1998年Zabel等进行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发现,QT离散度并不能预示AMI后的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QT间期测量的方法学上的困难是导致这些相互矛盾的发现的主要原因,在哪些T波振幅小或有U波存在的情况下,缺乏确定QT间期的客观标准,临床工作中发现,与窦性搏动相比,室性早搏(pvb)后T波振幅明显增高,所以测量pvb的QT离散度(QTd-V)较测量窦性搏动的QT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制问卷对300例产妇进行评定;精确测量产后2小时出血量;按新生儿性别分组进行比较.结果女婴产妇SCL-90评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凡诺中晚期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3例终止中、晚期妊娠的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100例,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加利凡诺羊膜腔注入组,对
为进一步探讨麻疹的流行规律,加速麻疹控制进展,笔者对日照市1951~2002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测血液传播性疾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 HBsAg,抗-HCV,抗-HCV采用ELISA法,梅毒检测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结果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6.48%,其
目的 探讨TCI维库溴铵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全麻下行食道癌手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TCI组(Ⅰ组,17例)和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组(Ⅱ组,15例).采用Biomter加速仪
目的研究不同病理性质女性盆腔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应用超声观察457例盆腔肿块声像图特征.结果肿块内部回声特征与病理结构相关,本组与手术病理对照,超声诊断
口服替硝唑、诺氟沙星治疗耳部厌氧菌或其他混合感染,疗效缓慢,副作用大.我们根据中耳炎致病菌的特点,选择外用局部给药,提高了治疗效果,大大减少了不良反应.并参照文献[1]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