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中和之道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qief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极是一个哲学概念,这个概念的发展有两个阶段。先秦哲学家称最原始的混沌之气为太极,由运动而分化出阴阳,由阴阳而产生出四时变化,是宇宙万物之源。《易·系辞上》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唐代学者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到了宋代,理学家则认为“太极”即是“理”。《朱子语类》卷七十五中有“太极只是一个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偶,无所不有”之语。这两个阶段反映了古代哲学家对太极概念的认识发展过程,即太极包含对立统一,它的出发点是统千的,而变化发展是对立的。但这个对立不是西方哲学所讲的绝对对立,而是相对对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补。宋代哲学家周敦颐据此画出了太极图,表达出阴阳既对立又和谐统一。此图后来成为道教的标志。
  顾名思义,太极拳就是从太极理论出发而形成的内家拳。它所包含的拳理是刚柔相济,不偏不倚,至柔方能至刚。仅强调柔,柔而无力,不是太极拳;仅强调刚,刚猛易折,也不是太极拳。所以陈微明先生对《太极拳论》中“动之则分,静之则合”作了确切的注解:“我身不动,浑然一太极,如稍动,则阴阳分焉。”这个注解的精神和先秦哲学家对“太极”的理解是一脉相承的。
  杨澄甫先生曾指出:“太极拳本易之太极八卦,曰理,曰气,曰象,以演成。孔子所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岂能出于理、气、象乎?惟理、气、象乃太极拳之胚胎也。三者得能兼备,而体用全矣。然象则取法太极八卦,气则不出于阴阳刚柔,理则主宰变易不易,以穷其化。学者尤宜先求其象,以养其气,久之自然能得其理矣。”(《太极拳体用全书·例言》第二条)
  杨先生这段话的表述很值得体味,首先杨先生指出理、气、象是太极拳的根本。这里杨先生把理放在第一位,把气放在第二位,而把象放在第三位。也就是说学习太极拳,理是至关重要的,习拳的最终目的在于明理,这和学习中国其它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其次才是通过习练太极拳的形式达到养气的目的,即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也就是“至大至刚”的气。最低的层次才是把拳架练熟,这只是末节而已。所以对杨先生说的“体用”,我的理解是得理、养气是体,象只是用。三者兼备,就达到统一。以上是对太极拳的宏观认识,具体到学拳,顺序恰恰相反,就是由“求象”到“养气”再到“得理”。这个、“理”既有变化又万变不离其宗,随着个人修为不同而认识不同。历代武术家对太极拳的拳理作过深刻的讨论,但拳理只是“理”的形而下的部分。笔者习拳近六十年,边练习边思考边读书,对“理”的形而上的部分偶有所悟,不揣浅陋,就教于方家。
  笔者认为,练习太极拳感悟到的“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即“中和之道”,笔者简称为“中和理论”。如果借用数学概念来作比喻,“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最小公约数。“中和”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如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再后来,“中和”成为道教的一个术语,指元气。
  “中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应用非常广泛,由此得名的有中和节。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下诏定二月初一为中和节,作为乞求丰收的节日。北京故宫有中和殿,明朝初建,原名华盖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改名为中和殿。唐代有中和乐舞,明清两代宫廷有中和韶乐,用于祭祀和朝会, 中和之道,就是不偏不倚,和谐自然。在中和基础上的变化,还是要复归于中和,是在变化中求得中正和谐。这正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了解太极拳的最高理论,我们再来研讨具体的拳理,便有“吾道一以贯之”的豁然体悟。无论是单人练习太极拳,还是双人推手,都离不开“中和之道”。练习太极拳的要点概括起来有十三条(据杨澄甫先生《太极拳体用全书》)。后来,陈微明先生在《太极拳术》一书中将此十三条归纳为“十要”:一为沉肩垂肘;二为含胸拔背;三为气沉丹田;四为虚灵顶劲;五为松腰胯;六为分虚实;七为上下相随;八为用意不用力;九为内外相合;十为意气相随;十一为动中求静;十二为动静合一;十三为式式均匀。
  杨澄甫先生说,“此十三点,凡一动作,皆要注意,不可无一式中,而无此十三要点之观念,缺一不可。学者希留意参合也。”
  我们逐条分析这十三条要点,可以说没有一条不是内含“中和之道”的。沉肩就是肩松开下垂,垂肘就是肘往下松坠。两肩下垂,两肘下坠,保证了身体不偏不倚。含胸拔背才能气沉丹田,身体才能和谐自然。如果挺胸,则气拥胸际,就谈不上自然。虚灵顶劲和松腰胯确保人体中轴线端正不偏。分虚实是在运动中求平衡。如全身重心落于右腿,则失去中正,就需要及时调整身体平衡,以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反之亦然。所谓分虚实,就是调整身体重心的中轴线,然后转动轻灵,不易为人所制。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内外相合、意气相随、动中求静、动静合一、式式均匀都是讲求身体和谐自然,不呆板,不沉滞。总结这十三条要求,就是在静时守中正,在动中求和谐。一言、以蔽之,就是贯彻中和之道。太极拳的基础是“内劲” (即古人说的“先天真一之气”),八法五行合乎中和,则天地万物欣欣向荣。太极拳的内劲由中和而生,是将人体散乱于外的神气,通过手足身法中正中和的动作收回丹田,与丹田内的元气相结合,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积精累气而成,庄子说“真人呼吸以踵”就是这个意思。艺成之后,一举手一投足皆合乎拳学要领,处处合规矩而脱规矩,通过中和之气,善养内劲,渐臻完满,随心所欲,无可无不可;挨我何处何处击,固身内外都是拳。从而使技击行为升华到“道”(中和之道)的高级层次。所谓道,乃丹田内气、神气的自然状态而已。故本文强调修勾中和之道,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恪守“中和”二这,当收事半功倍之效。
  反之,持之以恒地练习太极拳,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和”二字的理解。这种理解是由浅人深的,既可贯串于习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拳架,又可把中和之气引中到立身处世之中。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比较快、工作强度也大,置身其中,常有身不由已之感。由此带来的身体上的不适、精神上的烦躁不安,导致了“亚健康”状态的出现。面对现实,一些人以皈依宗教作为精神上的寄托,实际是这些人在向自己的传统回归。那么练太极拳者呢?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绵延几千年,其精髓就是“中和之道”,而太极拳正是“中和之道”的载体。通过习练太极拳来修炼中和之气,减轻身体不适、烦躁不安,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此功效远胜于药石,有百利而无一弊。今天全世界太极拳练习者已逾千万,他们在练习拳术的时候,不仅获得身体上的健康,更求得精神的安宁。
其他文献
我的习武历程,虽艰辛,却也非常幸运,因为我少走了许多弯路,在学武之初便得以拜形意太极名家李春苓先生为师。,随李老师习武的几年时间里,我被他老人家深厚的功力和坦诚朴实的品格所折服。老师对我也倾心尽力,练功时悉心指点,倍加调教,一丝不苟。在短短的几年中我功力大进,我们师徒间也积累了深厚的感情。可以说,修习形意太极拳李氏功法不仅增强了我的体质,而且提高了我的品行修养与观察事物、处理事物的能力。所以我无悔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化学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应该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
用所研制的聚硅硫酸铝对含腐植酸原水进行了混凝处理,研究了投加量、pH值等对腐植酸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了PASS对腐植酸的混凝去除机理,并作了经济分析.
2010年12月28日6时,东方电气自主设计制造的世界首台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三大主机设备在华电宁夏灵武电厂二期工程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邯郸市地下水主要污染指标年均值进行了探索性评价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综合携带了全部信息的91.374%。通过对这5个新的综合指标进行分析,确定
咏春拳起源于福建鹤拳,在现今流行的宗鹤、鸣鹤、飞鹤、痹鹤等不同种类的鹤拳中,均可看到咏春拳的特点,而且,福建就有一种“永春白鹤”功夫。咏春拳人粤后,又充分吸收了南拳(洪、刘、蔡、李、莫几派功夫)的技击精华,技术特点已自成一体,无论搏击意识还是打斗技巧,都焕然一新。  詠春拳脱胎于福建鹤拳。咏春拳十二基本式中的“白鹤寻狐”更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种。 “白鹤寻狐”,是咏春拳中以肢体语言描述了一个关于丹
按辽宁省水污染治理项目进行地表水监测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使系统具有面向多用户 ,业务功能完善和多种类型数据管理的目标。设计以ARC/INFOR为平台 ,DELPHI为开发工具 ,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采用CLIENT/SEVER为体系结构对系统进行开发和设计。主要介绍系统构成以及系统功能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铁路行业办学、突出铁路特色育人,形成了短期培训、成人教育以及技能培训鉴定三者相结合的办学格局。同时,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也进行了不断探索。近年来,为推动公民法制教育,学院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校地联动 共学共育”的法制教育道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法制教育资源丰富 走质量教学研究之路  一是拥有一支高学历的师资队伍 目前,学院拥有博士、硕士研究
摔法,是中国武术传统技击法,其威力无穷,可以瞬间制服对方。太极拳的摔法有它独特风格。它是建立在懂劲基础之上的,妙在随机而动,借力摔之。
7智能卡鉴权7.1概述智能卡与令牌鉴权很相似,但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智能卡可以配置多个卡上应用,用一张卡可支持楼宇访问,计算机两要素或三要素鉴权,和无现金贩卖机,同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