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新课改,亮点在选课,难点在选课,突破点也在选课,它的实施状况关系到整个课程改革的成败。但选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文从选修不选、评价失衡、教师难教等六方面加以阐述,揭示了一线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疑虑与困惑。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选修 问题
四川省高中新课改于2010年秋全面推开,时至今日,已逾3年,万千人热情期待的选修教材也早已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然而作为一名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的我,经过三年的实践运用,发现现实与梦想似乎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故不揣浅陋,冒昧提出问题,以期求教于大方之家。
在新课改推行前的培训阶段,各专家学者对选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描绘出了一幅相较于传统教学显得无比美好的全新课程蓝图,可现实的残酷却让选修遭遇了无奈,甚而是冷遇,曾以为将彻底颠覆老旧语文教学模式的选修却面临着左右为难的尴尬。
一、选修不选
据教材编审委员会和其他专家讲,此轮高中语文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实现学生真正意义的自选教材,这动听的语句或许会让思想单纯的学生听后血脉喷张,以为这下终于可以就着自己的兴趣学其想学的东西了。可随后的事实却证明这几乎就是谎言了,有统一配发的选修教材为证。不管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问学生的兴趣爱好,统一开课,统一上课,统一进度,变“选修”为“必修”,至多不过为“必选修”,这是否可以理解为“选修之殇”?
二、评价失衡
从课程设置看,选修与必修的时间分配至少应保持一比一的比例,有些课改前沿省份甚至达到了1.5∶1的比例。由此可见,选修似乎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2013年的高考试卷似乎给那些对选修饱含热情、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老师们当头一棒,整套试卷除了诗歌鉴赏、大阅读、语用作为常规考题出现在试卷里以外,有哪道题能看出一点儿选修的蛛丝马迹?
三、学分虚无
再说所谓的学分吧。高中语文新课标把学分管理分为10分、18分、24分三级,其中又有“学生修满必修课程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的规定,我认为,这就是对选修最大的讽刺。“明眼人”难道就不会多想“我只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基本学业,还劳神费力地学这选修做啥”?再则,由于现在没有相应的选修课评价机制,所谓的“每完成一个模块即可得到2学分”也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
四、学生难选
理想中的选修应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业和就业的需要来选修有关课程。但这其中又暗含几个问题:其一,选择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16本选修,学生缺少基本的了解,难道只靠书名来选取吗?其二,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果仅凭一时兴趣与爱好来选择,是否又真的靠谱?更为矛盾的在于第三点“根据未来学业和就业”,当今社会,谁没看见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场面?无数大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高中生又能找到什么工作?显然,还是得跨过高考这道坎儿,敲开大学那扇门,所谓的“根据兴趣、学业、就业”是否就又大打了折扣?
五、教师难教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新课改下的语文老师要成为杂家”。但一定要成为杂家才好吗?相对而言,我更赞同“语文教学不能背离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课要上成语文课,文学作品要用文学审美的眼光来解读”的见解。就算完全有必要成为“杂家”,我也还有一问:我们这些一天到晚俯身钻研教材、有着永远改不完的作业的语文老师是不是真的能成为无所不能的“杂家”?
六、学校难办
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避免地都会受到教育资源即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限制。选修,更是给学校出了大难题,比如面对新课改提倡的学生自主搜集处理信息,有多少校长可拍着胸脯说“我们学校的网络教室、阅览室存书量是完全可以满足学生需要的”?还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果放手让学生自选,几乎可以肯定,16个模块,一定或多或少有同学选。那些诸如《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等传统热门课程,选的同学一定多,老师也好安排;但是若只有十来人选择《演讲与辩论》,学校是否还是打算开这门课程?又是否敢保证有老师能上好这门课?总之难办。
言辞颇多,但笔者绝不为吐露苦闷与牢骚,更不是在为方兴未艾的新课改泼冷水、拖后腿。我只是想,既是改革,就不免有疑难和挫折。真正的智者和勇者,就是不断发现问题继而不断解决问题的人,他们才能给变革提供不竭的动力。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真的猛士,不惮于前驱,将更奋然而前行!”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试行)。
[2]茹清平《“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讲稿》。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选修 问题
四川省高中新课改于2010年秋全面推开,时至今日,已逾3年,万千人热情期待的选修教材也早已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然而作为一名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的我,经过三年的实践运用,发现现实与梦想似乎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故不揣浅陋,冒昧提出问题,以期求教于大方之家。
在新课改推行前的培训阶段,各专家学者对选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描绘出了一幅相较于传统教学显得无比美好的全新课程蓝图,可现实的残酷却让选修遭遇了无奈,甚而是冷遇,曾以为将彻底颠覆老旧语文教学模式的选修却面临着左右为难的尴尬。
一、选修不选
据教材编审委员会和其他专家讲,此轮高中语文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实现学生真正意义的自选教材,这动听的语句或许会让思想单纯的学生听后血脉喷张,以为这下终于可以就着自己的兴趣学其想学的东西了。可随后的事实却证明这几乎就是谎言了,有统一配发的选修教材为证。不管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问学生的兴趣爱好,统一开课,统一上课,统一进度,变“选修”为“必修”,至多不过为“必选修”,这是否可以理解为“选修之殇”?
二、评价失衡
从课程设置看,选修与必修的时间分配至少应保持一比一的比例,有些课改前沿省份甚至达到了1.5∶1的比例。由此可见,选修似乎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2013年的高考试卷似乎给那些对选修饱含热情、投入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的老师们当头一棒,整套试卷除了诗歌鉴赏、大阅读、语用作为常规考题出现在试卷里以外,有哪道题能看出一点儿选修的蛛丝马迹?
三、学分虚无
再说所谓的学分吧。高中语文新课标把学分管理分为10分、18分、24分三级,其中又有“学生修满必修课程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的规定,我认为,这就是对选修最大的讽刺。“明眼人”难道就不会多想“我只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基本学业,还劳神费力地学这选修做啥”?再则,由于现在没有相应的选修课评价机制,所谓的“每完成一个模块即可得到2学分”也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
四、学生难选
理想中的选修应该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业和就业的需要来选修有关课程。但这其中又暗含几个问题:其一,选择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16本选修,学生缺少基本的了解,难道只靠书名来选取吗?其二,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如果仅凭一时兴趣与爱好来选择,是否又真的靠谱?更为矛盾的在于第三点“根据未来学业和就业”,当今社会,谁没看见招聘会上人山人海的场面?无数大学生都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高中生又能找到什么工作?显然,还是得跨过高考这道坎儿,敲开大学那扇门,所谓的“根据兴趣、学业、就业”是否就又大打了折扣?
五、教师难教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新要求,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新课改下的语文老师要成为杂家”。但一定要成为杂家才好吗?相对而言,我更赞同“语文教学不能背离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课要上成语文课,文学作品要用文学审美的眼光来解读”的见解。就算完全有必要成为“杂家”,我也还有一问:我们这些一天到晚俯身钻研教材、有着永远改不完的作业的语文老师是不是真的能成为无所不能的“杂家”?
六、学校难办
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避免地都会受到教育资源即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限制。选修,更是给学校出了大难题,比如面对新课改提倡的学生自主搜集处理信息,有多少校长可拍着胸脯说“我们学校的网络教室、阅览室存书量是完全可以满足学生需要的”?还有,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果放手让学生自选,几乎可以肯定,16个模块,一定或多或少有同学选。那些诸如《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等传统热门课程,选的同学一定多,老师也好安排;但是若只有十来人选择《演讲与辩论》,学校是否还是打算开这门课程?又是否敢保证有老师能上好这门课?总之难办。
言辞颇多,但笔者绝不为吐露苦闷与牢骚,更不是在为方兴未艾的新课改泼冷水、拖后腿。我只是想,既是改革,就不免有疑难和挫折。真正的智者和勇者,就是不断发现问题继而不断解决问题的人,他们才能给变革提供不竭的动力。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真的猛士,不惮于前驱,将更奋然而前行!”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试行)。
[2]茹清平《“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