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回民小吃名街”位于新疆昌吉市建设北路,房廊楼塔总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由中国烹饪协会命名。它集中国古典建筑与伊斯兰建筑为一体,雄浑古朴,宽敞淡雅,坐西朝东,两座风格各异的牌楼一字摆开,笑迎八方来客。
“窗明几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烹牛宰羊庆昌盛,载歌载舞唱吉祥”。2008年的金秋,“中华回民小吃名街”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开张营业。今天,“中华回民小吃名街”已成为新疆昌吉州的金字招牌。
在购物、饮食、旅游为一体的“中华回民小吃名街”里,游客不但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九碗三行子”名吃及“榆树沟马氏丸子汤”“张福学羊羔肉”“马氏火烧油塔子”“阿不都抓饭”“巴哈古丽杂碎”和“马氏粉汤”等新疆回族风味的精美食品、菜肴和独具新疆特色的盖碗茶,同时还可以欣赏到《阿妈的盖碗茶》《宴席曲》和《花儿与少年》等新疆风味的花儿小曲。
回回民族的饮食文化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独具魅力。这个民族的先辈在唐代不远万里来到中华太地的那天起,就创造了独属于自己民族的饮食。那个时候的回回民族并不叫回族,而是以学者、商人或使者的身份被称为“蕃客”,直到1252年的元代中期,才被“回回户”的官方文印确定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民族。因此,中国回回民族的清真饮食业最早发源于唐代。之后随着“茶马互市”的兴起,经营珠宝、香料、药材等穆斯林商人日益增多,清真饮食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赢得了一些达官贵人的喜爱。《旧唐书·服志》记载的“贵人御馔尽供胡食”,胡食即穆斯林制作的食品。
从唐代开始,历经宋、元、明、清一千余年的发展,回回民族的美肴日趋丰富,有了诸多享誉全国的地方特色小吃与金牌名品,如北京的东来顺、元兴堂、又一村,天津的十二楼,陕西的羊肉泡馍,兰州的清汤牛肉面,新疆的九碗三行子、粉汤、羊羔肉、羊杂碎、大盘鸡、椒麻鸡与油香、馓子、油塔子、凉面、大碗酸奶等。
在回回民族看来,饮食不仅仅是为了养身,还要养性。要养性,食物本身就应具备美好的品质,否则性随物化。因此,在选择食物时,只能选择佳美(清洁、可口)有营养的食物。清真菜肴博采中华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以及中亚各国穆斯林的烹饪精华,再结合本民族的饮食习惯、饮食特色与饮食爱好,精心打造,从而制作出一道道独具魅力的佳肴美食。回回民族对于食品卫生及操作程序有着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正因为如此,回族清真食品赢得了世人的青睐。
新疆昌吉的回回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在主食方面以面食为主,因而对面食的制作情有独钟,而且花样繁多,诸如酥馍、油塔子、锅盔、烫面饼子、锅贴、油香、蒸油香、肉夹馍、水蒸包、油糕、盒子、烧麦、汤揪片、臊子面、拌面、牛肉面、炒面、凉面、凉皮、凉粉、晶糕等。同时以大米、黄米、小米、玉米为原料的米制食品也非常丰富,有米饭、抓饭、黄米干饭,小米、玉米多制成粘饭、稀饭,其中用大米、肉末、麦仁以及各种杂豆混合一起做成的粥,就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风味小吃,用糯米配以红枣、葡萄干、核桃仁做成晶糕后,上面再撒以白砂糖,称作甜饭,是新疆回族宴席上必备的食品。
昌吉回族汲取全国各地回族糕点制作的精华,用炸、烤、烙、蒸、煎等各种方法制作出的品种繁多的糕点,如芝麻饼、芝麻球、糖面条、麻辣锅巴、馓子、糖拧拧子等。通过这些花样繁多的回族面食,可以体味回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新疆昌吉的回族,受伊斯兰教教规以及多年形成的饮食习惯的影响,肉食主要以牛、羊、驼、鸡、鸭、鹅、鱼等为主,尤其是羊肉与鸡肉成为他们最喜欢食用,也经常食用的肉食。
由于新疆回族族群形成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加之临近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回回民族集中聚居区,使得新疆回族穆斯林的“清真菜”“清真小吃”“清真糕点”有了不断吸收和创新的空间。
清真菜肴几乎囊括了中国东西南北各个地区的烹饪特色,其中炸、熘、爆、煮、焖、烤、涮、蒸、烧是新疆回族清真菜肴的传统烹调方法。
新疆回族的清真菜肴十分丰富,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有羊羔肉、清炖羊肉、清炖牛肉、黄焖肉、熘三片、爆炒肚片、过油肉、汆汤、雪花丸子、蒸肉、羊杂碎、椒麻鸡、大盘鸡、大盘肚片、大盘红烧鹅、酸菜粉条、白菜粉条、大杂烩、丸子汤、粉汤等,其中比较有名的成套菜肴有“九碗三行子”。
回族人最喜欢吃粉汤,在穆斯林的开斋节或宰生节(即肉孜节与古尔邦节),每家每户都要做粉汤,招待来家道平安的客人或亲朋好友。
在制作粉汤之前,制作者首先要沐浴洁身,然后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制作者提前一至两天用清水漫泡豆制的粉块,在打粉块之前,先将锅里的水烧开后,再将用水稀释过的豆粉搅拌均匀,放入滚水锅里,用小火煮15分钟即可。然后,将打制好的粉出锅后,倒入面盆中待凉备用。
粉汤的关键在于如何制作粉汤所需的羊肉块,做粉汤的羊肉既不可齿口太嫩,也不可齿口太老,最好是选择两岁的羯羊。羊肉最好用刀切割成大小均匀的肉块,用清油、葱段、花椒、精盐等调料将肉块放入锅内红烧入味,待羊肉约七成熟时,再放入滚水,用小火将羊肉块慢慢煨烂。羊肉汤清香而不混浊,煮熟的羊肉块咸淡适宜。
做好粉块和羊肉块后,等客人或者亲朋好友来时,将粉块和肉块一同放在肉锅里烩上,再将切好的葱段、青萝卜、菠菜、香菜、西红柿、辣椒、青菜及醋、味精、胡椒粉等佐料放入即可出锅。这样,咸淡适宜的羊肉、浓香的肉汤、晶亮的粉块、鲜绿的菜叶上面飘浮着一层红辣椒油,再摆上馓子、油香、花卷等面食,这样便将主人对客人的感谢以及祝福之情,全部呈现在你的面前。
飲食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事实上,饮食文化涵盖了一个民族的主要心理特征、价值取向与生活态度。通过新疆昌吉市“中华回民小吃名街”推出的一道道回民名吃,各民族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回族人的热情好客。
也正是以上原因,新疆回族人制作的回族菜肴、小吃、糕点,从历史上就受到各族人民的好评与喜爱,“清真”的招牌也成了新疆穆斯林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
“窗明几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烹牛宰羊庆昌盛,载歌载舞唱吉祥”。2008年的金秋,“中华回民小吃名街”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开张营业。今天,“中华回民小吃名街”已成为新疆昌吉州的金字招牌。
在购物、饮食、旅游为一体的“中华回民小吃名街”里,游客不但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九碗三行子”名吃及“榆树沟马氏丸子汤”“张福学羊羔肉”“马氏火烧油塔子”“阿不都抓饭”“巴哈古丽杂碎”和“马氏粉汤”等新疆回族风味的精美食品、菜肴和独具新疆特色的盖碗茶,同时还可以欣赏到《阿妈的盖碗茶》《宴席曲》和《花儿与少年》等新疆风味的花儿小曲。
回回民族的饮食文化不但历史悠久,而且独具魅力。这个民族的先辈在唐代不远万里来到中华太地的那天起,就创造了独属于自己民族的饮食。那个时候的回回民族并不叫回族,而是以学者、商人或使者的身份被称为“蕃客”,直到1252年的元代中期,才被“回回户”的官方文印确定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民族。因此,中国回回民族的清真饮食业最早发源于唐代。之后随着“茶马互市”的兴起,经营珠宝、香料、药材等穆斯林商人日益增多,清真饮食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赢得了一些达官贵人的喜爱。《旧唐书·服志》记载的“贵人御馔尽供胡食”,胡食即穆斯林制作的食品。
从唐代开始,历经宋、元、明、清一千余年的发展,回回民族的美肴日趋丰富,有了诸多享誉全国的地方特色小吃与金牌名品,如北京的东来顺、元兴堂、又一村,天津的十二楼,陕西的羊肉泡馍,兰州的清汤牛肉面,新疆的九碗三行子、粉汤、羊羔肉、羊杂碎、大盘鸡、椒麻鸡与油香、馓子、油塔子、凉面、大碗酸奶等。
在回回民族看来,饮食不仅仅是为了养身,还要养性。要养性,食物本身就应具备美好的品质,否则性随物化。因此,在选择食物时,只能选择佳美(清洁、可口)有营养的食物。清真菜肴博采中华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以及中亚各国穆斯林的烹饪精华,再结合本民族的饮食习惯、饮食特色与饮食爱好,精心打造,从而制作出一道道独具魅力的佳肴美食。回回民族对于食品卫生及操作程序有着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正因为如此,回族清真食品赢得了世人的青睐。
新疆昌吉的回回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在主食方面以面食为主,因而对面食的制作情有独钟,而且花样繁多,诸如酥馍、油塔子、锅盔、烫面饼子、锅贴、油香、蒸油香、肉夹馍、水蒸包、油糕、盒子、烧麦、汤揪片、臊子面、拌面、牛肉面、炒面、凉面、凉皮、凉粉、晶糕等。同时以大米、黄米、小米、玉米为原料的米制食品也非常丰富,有米饭、抓饭、黄米干饭,小米、玉米多制成粘饭、稀饭,其中用大米、肉末、麦仁以及各种杂豆混合一起做成的粥,就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风味小吃,用糯米配以红枣、葡萄干、核桃仁做成晶糕后,上面再撒以白砂糖,称作甜饭,是新疆回族宴席上必备的食品。
昌吉回族汲取全国各地回族糕点制作的精华,用炸、烤、烙、蒸、煎等各种方法制作出的品种繁多的糕点,如芝麻饼、芝麻球、糖面条、麻辣锅巴、馓子、糖拧拧子等。通过这些花样繁多的回族面食,可以体味回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新疆昌吉的回族,受伊斯兰教教规以及多年形成的饮食习惯的影响,肉食主要以牛、羊、驼、鸡、鸭、鹅、鱼等为主,尤其是羊肉与鸡肉成为他们最喜欢食用,也经常食用的肉食。
由于新疆回族族群形成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加之临近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回回民族集中聚居区,使得新疆回族穆斯林的“清真菜”“清真小吃”“清真糕点”有了不断吸收和创新的空间。
清真菜肴几乎囊括了中国东西南北各个地区的烹饪特色,其中炸、熘、爆、煮、焖、烤、涮、蒸、烧是新疆回族清真菜肴的传统烹调方法。
新疆回族的清真菜肴十分丰富,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有羊羔肉、清炖羊肉、清炖牛肉、黄焖肉、熘三片、爆炒肚片、过油肉、汆汤、雪花丸子、蒸肉、羊杂碎、椒麻鸡、大盘鸡、大盘肚片、大盘红烧鹅、酸菜粉条、白菜粉条、大杂烩、丸子汤、粉汤等,其中比较有名的成套菜肴有“九碗三行子”。
回族人最喜欢吃粉汤,在穆斯林的开斋节或宰生节(即肉孜节与古尔邦节),每家每户都要做粉汤,招待来家道平安的客人或亲朋好友。
在制作粉汤之前,制作者首先要沐浴洁身,然后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制作者提前一至两天用清水漫泡豆制的粉块,在打粉块之前,先将锅里的水烧开后,再将用水稀释过的豆粉搅拌均匀,放入滚水锅里,用小火煮15分钟即可。然后,将打制好的粉出锅后,倒入面盆中待凉备用。
粉汤的关键在于如何制作粉汤所需的羊肉块,做粉汤的羊肉既不可齿口太嫩,也不可齿口太老,最好是选择两岁的羯羊。羊肉最好用刀切割成大小均匀的肉块,用清油、葱段、花椒、精盐等调料将肉块放入锅内红烧入味,待羊肉约七成熟时,再放入滚水,用小火将羊肉块慢慢煨烂。羊肉汤清香而不混浊,煮熟的羊肉块咸淡适宜。
做好粉块和羊肉块后,等客人或者亲朋好友来时,将粉块和肉块一同放在肉锅里烩上,再将切好的葱段、青萝卜、菠菜、香菜、西红柿、辣椒、青菜及醋、味精、胡椒粉等佐料放入即可出锅。这样,咸淡适宜的羊肉、浓香的肉汤、晶亮的粉块、鲜绿的菜叶上面飘浮着一层红辣椒油,再摆上馓子、油香、花卷等面食,这样便将主人对客人的感谢以及祝福之情,全部呈现在你的面前。
飲食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事实上,饮食文化涵盖了一个民族的主要心理特征、价值取向与生活态度。通过新疆昌吉市“中华回民小吃名街”推出的一道道回民名吃,各民族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回族人的热情好客。
也正是以上原因,新疆回族人制作的回族菜肴、小吃、糕点,从历史上就受到各族人民的好评与喜爱,“清真”的招牌也成了新疆穆斯林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