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园林环境的组成部分,反映了所在城市地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韶关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文章从地域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的应用两大方面展开分析研究,论述园林景观应依托地域自然和文化因素,并结合现代美学原理进行建设。
关键词:园林景观;地域性;应用;韶关;广东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1-000-00
引言
21世纪的城市建设,经济已不再是衡量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对地域特征的认知、挖掘与运用有利于城市特色的重塑和延续,是当今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议题[1]。园林景观与园林植物以及建筑一起构筑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反映了所在城市地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表现了所在城市的文化品质和精神风貌。韶关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如:丹霞地质文化、南华寺禅宗佛教文化、张九龄名人文化、马坝人和石峡文化、珠玑文化、客属文化、瑶族文化等。因此,韶关的园林景观建设应依托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从中挖掘适合的内容题材,结合现代美学原理营造出符合现代审美且高品质的城市景观,从而视觉化地传达给市民大众。
1地域自然景观的应用
1.1丹霞地貌
地域性特色的形成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一是本土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二是历史遗风、先辈祖训及生活方式;三是民俗礼仪、本土文化、风土人情、当地用材[2]。韶关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其生态系统多样,自然地貌独具特色,著名的丹霞地貌就在韶关境内,被评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同时也是韶关享誉国内外并引以为豪的地域文化。
红色丹霞地貌已经在韶关市这片热土度过了无数个春秋,历史悠久,成为了深入民心的地域文化。现今韶关城区的园林景观很注重对这一地域文化的传承和运用,园林环境小品也引入了丹霞地貌文化的设计理念。如图1由红色的岩石砌筑而成的假山,溪水自上而下流动,有着流水侵蚀红岩的景象,清晰可见的岩层纹理,散而不乱的岩石分布,加上园林植物的点缀,构筑出一幅小型人造丹霞地貌的景观,让丹霞文化在城市园林空间里得到传承和延续,既使游客感受到韶关特色地域文化,同时又赋予小品强烈的本土特质,强化了当地市民对本土地域文化的归属感。
丹霞地貌是地壳变动后的红色砂砾岩层经过流水和风力等风化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红色砂砾岩的材质是其主要特点。如图2园林景观采用了仿红色砂砾岩的不规则砖块进行拼砌,造成类似于丹霞岩石层的效果,加之周边丛植、对植、散植的园林植物又赋予其地域自然景观的灵魂,在强化人们的视觉感受之余又能唤起人们对丹霞文化的思考,在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同时亦能使韶关地域文化得到传承。可见园林景观的设计应从自然地貌中寻找灵感,巧妙利用丹霞地貌的肌理特征,赋予园林景观新的生命,丰富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
1.2矿山资源
韶关位于我国南岭成矿带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其悠久的矿石开采历史已经沉淀为当地的文化精神。如何才能将本土的矿石文化融入到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应用之中,而又不会让人们觉得生硬,这成为了当今韶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又一个难题。
广东韶关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属于中国第一批国家矿山公园,芙蓉山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曾经有过辉煌的煤矿和石灰岩矿开采历史,至今山上仍然留有大量采矿遗迹。公园内设置了很多有关矿山文化的园林景观,如图3以矿山开采的原始入口为中心,放置古老的采矿小火车,两边展开记载着芙蓉山采矿历史的浮雕壁画,周围散置一些采矿工人的雕塑,这一切与矿山环境相结合,再现了当年芙蓉山采矿的情景,是园林景观反映地域文化的典范。
2人文历史资源的应用
2.1瑶族文化
城市公共空间反映当地风俗民情文化的园林景观会很容易唤起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营造园林景观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之一。韶关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少数民族中尤以瑶族人为最多。特别是乳源县,它是瑶族的祖居地之一,属于中国四大瑶族支系之“过山瑶”的一支[3]。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韶关瑶族之房舍、服饰、舞蹈均具特色,根据韶关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园林景观设计上更应注重瑶族文化的表达,把瑶族风俗民情作为园林景观创作的灵感源泉,使其成为本土地域文化具象表达的一部分。如图4瑶族小长鼓舞园林雕塑小品,以两男对舞的形象表现了韶关瑶族特有的风俗文化。
2.2历史名人文化
名人雕塑类小品常出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添环境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前应熟悉当地的地方志,寻找历史上的名人事迹,结合现代的视觉语言加以表现,使城市景观更具文化内涵,增强市民对环境的归属感。韶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韶关历史名人中最为著名的有“自古南天第一人”的开元名相张九龄、北宋“庆历新政”的著名谏官余靖、南禅佛祖惠能等[3]。这些人物在韶关的历史发展中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值得人们赞颂和学习的。例如,慧能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物,是岭南文化的骄傲,他创立的禅宗南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里程碑,因此,他的禅学思想应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图5竖立在韶关滨江景观带上的“一花五叶”人物雕塑,通过刻画南禅佛祖惠能的人物形象和文字介绍,直观地向广大市民展示了他禅学思想,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韶关的佛教文化。
此外,通过历史人物题材的园林景观来体现名人文化的社会意义,这样的做法还可以对市民素质和品格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创作时不能简单地从人物造型出发,而是应该采用多元的艺术表达手法,与空间中的其他景观元素组合,如植物造景、建筑物、构筑物等,创作出大型艺术综合体来表现人物精神。例如张九龄名人文化在韶关始兴县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始兴县建成了纪念性的城市中心公园——九龄公园。公园中塑有高大的张九龄塑像,配以文字浮雕,与公园的整体绿化环境相融合,这样不仅可使广大市民了解张九龄的政绩和文采,加深人们对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著名诗句的印象,了解他被称为“自古南天第一人”的缘由;而且在美化环境的同时陶冶了市民的情操,提升了市民的文化品格。
2.3客家文化
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通过对地域符号及元素的抽取再现当地人的情感与生活方式,使人们找到情感的归宿与认同。韶关客家文化资源中既包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如独特的客家民居土楼、围龙屋、围屋、古村落等,更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客家山歌、采茶戏、口传文学、传统工艺、祖宗崇拜与民间信仰、庙会与节庆活动等[3]。如此多种的文化元素如何在园林景观中集中体现,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因此,在设计时借用抽取、隐喻、象征的手法再现客家民俗文化是传承当地历史文脉的最佳途径。如图6客家风情园林景观,设景墙,借诗词题名题联描述客家人生活场景,并放置反映客家人生活习俗的石磨浆、春米等雕塑小品形象,以客家山歌歌词为地面铺装,既营造了现代风格的园林意境,又加深了环境的文化内涵,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3结语
总之,园林景观地域性应从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及风土民情中挖掘,其地域特色的表达不应停留在地域事物的表面,而应对地域特征有实质性的认识,从中抽象出表现形式和表达手法。韶关是国际旅游城市,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因此,韶关园林景观的设计应通过对地域自然特征、历史文化及地域风俗的梳理,找寻园林景观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赋予作品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杨晓利.西安园林景观的地域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6).
[2]祝大同.现代酒店的设计思路
http://www.intl-hotel.com/Zwjd/dzb/2007/02/technology2.htm
[3]李兵,高维忠.韶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若干问题探讨[J].旅游经济,2011(6):157-159.
审稿编辑:赵晓铭 潘建非
作者简介:
曹秋艳(1979- ),女,辽宁绥中人
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艺术研究
E-mail:[email protected]
关键词:园林景观;地域性;应用;韶关;广东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3)01-000-00
引言
21世纪的城市建设,经济已不再是衡量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对地域特征的认知、挖掘与运用有利于城市特色的重塑和延续,是当今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议题[1]。园林景观与园林植物以及建筑一起构筑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反映了所在城市地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表现了所在城市的文化品质和精神风貌。韶关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如:丹霞地质文化、南华寺禅宗佛教文化、张九龄名人文化、马坝人和石峡文化、珠玑文化、客属文化、瑶族文化等。因此,韶关的园林景观建设应依托其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从中挖掘适合的内容题材,结合现代美学原理营造出符合现代审美且高品质的城市景观,从而视觉化地传达给市民大众。
1地域自然景观的应用
1.1丹霞地貌
地域性特色的形成离不开三个主要因素:一是本土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二是历史遗风、先辈祖训及生活方式;三是民俗礼仪、本土文化、风土人情、当地用材[2]。韶关地处南岭山脉南麓,其生态系统多样,自然地貌独具特色,著名的丹霞地貌就在韶关境内,被评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同时也是韶关享誉国内外并引以为豪的地域文化。
红色丹霞地貌已经在韶关市这片热土度过了无数个春秋,历史悠久,成为了深入民心的地域文化。现今韶关城区的园林景观很注重对这一地域文化的传承和运用,园林环境小品也引入了丹霞地貌文化的设计理念。如图1由红色的岩石砌筑而成的假山,溪水自上而下流动,有着流水侵蚀红岩的景象,清晰可见的岩层纹理,散而不乱的岩石分布,加上园林植物的点缀,构筑出一幅小型人造丹霞地貌的景观,让丹霞文化在城市园林空间里得到传承和延续,既使游客感受到韶关特色地域文化,同时又赋予小品强烈的本土特质,强化了当地市民对本土地域文化的归属感。
丹霞地貌是地壳变动后的红色砂砾岩层经过流水和风力等风化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红色砂砾岩的材质是其主要特点。如图2园林景观采用了仿红色砂砾岩的不规则砖块进行拼砌,造成类似于丹霞岩石层的效果,加之周边丛植、对植、散植的园林植物又赋予其地域自然景观的灵魂,在强化人们的视觉感受之余又能唤起人们对丹霞文化的思考,在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的同时亦能使韶关地域文化得到传承。可见园林景观的设计应从自然地貌中寻找灵感,巧妙利用丹霞地貌的肌理特征,赋予园林景观新的生命,丰富园林景观文化内涵的表达方式。
1.2矿山资源
韶关位于我国南岭成矿带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其悠久的矿石开采历史已经沉淀为当地的文化精神。如何才能将本土的矿石文化融入到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应用之中,而又不会让人们觉得生硬,这成为了当今韶关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又一个难题。
广东韶关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属于中国第一批国家矿山公园,芙蓉山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曾经有过辉煌的煤矿和石灰岩矿开采历史,至今山上仍然留有大量采矿遗迹。公园内设置了很多有关矿山文化的园林景观,如图3以矿山开采的原始入口为中心,放置古老的采矿小火车,两边展开记载着芙蓉山采矿历史的浮雕壁画,周围散置一些采矿工人的雕塑,这一切与矿山环境相结合,再现了当年芙蓉山采矿的情景,是园林景观反映地域文化的典范。
2人文历史资源的应用
2.1瑶族文化
城市公共空间反映当地风俗民情文化的园林景观会很容易唤起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营造园林景观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之一。韶关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少数民族中尤以瑶族人为最多。特别是乳源县,它是瑶族的祖居地之一,属于中国四大瑶族支系之“过山瑶”的一支[3]。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韶关瑶族之房舍、服饰、舞蹈均具特色,根据韶关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园林景观设计上更应注重瑶族文化的表达,把瑶族风俗民情作为园林景观创作的灵感源泉,使其成为本土地域文化具象表达的一部分。如图4瑶族小长鼓舞园林雕塑小品,以两男对舞的形象表现了韶关瑶族特有的风俗文化。
2.2历史名人文化
名人雕塑类小品常出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添环境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前应熟悉当地的地方志,寻找历史上的名人事迹,结合现代的视觉语言加以表现,使城市景观更具文化内涵,增强市民对环境的归属感。韶关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韶关历史名人中最为著名的有“自古南天第一人”的开元名相张九龄、北宋“庆历新政”的著名谏官余靖、南禅佛祖惠能等[3]。这些人物在韶关的历史发展中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值得人们赞颂和学习的。例如,慧能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物,是岭南文化的骄傲,他创立的禅宗南宗是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里程碑,因此,他的禅学思想应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图5竖立在韶关滨江景观带上的“一花五叶”人物雕塑,通过刻画南禅佛祖惠能的人物形象和文字介绍,直观地向广大市民展示了他禅学思想,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韶关的佛教文化。
此外,通过历史人物题材的园林景观来体现名人文化的社会意义,这样的做法还可以对市民素质和品格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创作时不能简单地从人物造型出发,而是应该采用多元的艺术表达手法,与空间中的其他景观元素组合,如植物造景、建筑物、构筑物等,创作出大型艺术综合体来表现人物精神。例如张九龄名人文化在韶关始兴县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始兴县建成了纪念性的城市中心公园——九龄公园。公园中塑有高大的张九龄塑像,配以文字浮雕,与公园的整体绿化环境相融合,这样不仅可使广大市民了解张九龄的政绩和文采,加深人们对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著名诗句的印象,了解他被称为“自古南天第一人”的缘由;而且在美化环境的同时陶冶了市民的情操,提升了市民的文化品格。
2.3客家文化
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通过对地域符号及元素的抽取再现当地人的情感与生活方式,使人们找到情感的归宿与认同。韶关客家文化资源中既包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如独特的客家民居土楼、围龙屋、围屋、古村落等,更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客家山歌、采茶戏、口传文学、传统工艺、祖宗崇拜与民间信仰、庙会与节庆活动等[3]。如此多种的文化元素如何在园林景观中集中体现,是设计者应该考虑的问题。
因此,在设计时借用抽取、隐喻、象征的手法再现客家民俗文化是传承当地历史文脉的最佳途径。如图6客家风情园林景观,设景墙,借诗词题名题联描述客家人生活场景,并放置反映客家人生活习俗的石磨浆、春米等雕塑小品形象,以客家山歌歌词为地面铺装,既营造了现代风格的园林意境,又加深了环境的文化内涵,达到与当地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
3结语
总之,园林景观地域性应从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及风土民情中挖掘,其地域特色的表达不应停留在地域事物的表面,而应对地域特征有实质性的认识,从中抽象出表现形式和表达手法。韶关是国际旅游城市,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因此,韶关园林景观的设计应通过对地域自然特征、历史文化及地域风俗的梳理,找寻园林景观与地域之间的关系,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赋予作品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杨晓利.西安园林景观的地域性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6).
[2]祝大同.现代酒店的设计思路
http://www.intl-hotel.com/Zwjd/dzb/2007/02/technology2.htm
[3]李兵,高维忠.韶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若干问题探讨[J].旅游经济,2011(6):157-159.
审稿编辑:赵晓铭 潘建非
作者简介:
曹秋艳(1979- ),女,辽宁绥中人
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艺术研究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