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新年贺词,同时也是重要指示。距离2020年,还有不足3年时间,要确保全国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产业扶贫是根本之策,关键是要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坚持突出特色与优化升级相结合,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培育和发展壮大扶贫脱贫的产业支撑,激发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致富增收的内生动力,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绿色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开掘富源,靶向精准,力拔穷根。
一、作法思路
(一)产业扶贫,关键在精准定位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对于产业扶贫而言,这个“主峰”“一领”就是当地支柱产业,就是具有带动效应的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项目。建始县是湖北省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点县,到2019年要实现28365户92635人贫困人口脱贫、92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其中愿意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脱贫的为21428户64022人,分别占贫困总户数、总人数的75.54%、69.11%,脱贫任务极重。为发展农业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预期脱贫目标,建始县立足县情、民情,大胆探索,创新集成了“121 X”模式,即一个重点贫困村发展一个村级主导产业,培育二个合作组织,对接一个农业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为全县整体推进产业精准扶贫找到了一把“金钥匙”。2016年该县统筹各类财政资金1981.5万元,支持全县92个贫困村连片发展百亩以上的主导产业1.5万亩,管护改造特色产业2500亩,筹集金融扶贫资金1523万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9246.65万元,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92个,31个贫困村与农业企业建立了“订单生产”。依托“订单生产”和金融扶贫支持,脱贫户新发展药材3283.74亩、枸杞100.2 亩、经济林1366.78亩、用材林2531.94亩、葡萄120.75亩、茶叶529.88亩、魔芋1123.23亩、猕猴桃378.35亩、核桃10550亩、花卉61.6亩、其它水果 601.16 亩,养殖生豬29906 头、牛856.25头、羊15574只、家禽127883只,重点贫困村“一村一品”的大格局基本形成,带动27932人脱贫销号,比预期目标超2432人,占全县脱贫攻坚作战目标任务总数的77.38%。正是由于产业实现了“精准”定位,企业、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扶贫政策及金融“杠杆”撬动,帮扶单位“出谋”划策,才实现了脱贫由“减法”变“除法”效应。
(二)产业扶贫,最需要带动引领
高铁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英三月贡茶会,芳菲四月梨花香。群楼千户土家宴,苗乡侗寨民俗园。”宣恩县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始终坚持注重富硒品牌培育,培育了“伍家台贡茶”“贡水白柚”“宣恩贡米”“黄金梨”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了“仙山贡水·浪漫宣恩”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茶旅融合和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2016年与2011年相比,财政总收入、公共预算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翻了一番,全县贫困户人均种植经济作物面积达2.42亩,实现年均增收4000多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7倍,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这都是产业带动引领的效果。一方面,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围绕产业精准定位,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多乡一业”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创建“三品一标”。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的培育和扶持产业龙头,充分重视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筑牢夯实产业与主体、主体与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贫困户间的产业价值链,鼓励新型经营主体、返乡青年创业兴业。最后,要在“种、养、加、销、工、游”等六个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不断发展创新“产业 主体 扶贫”“农旅融合”等特色扶贫模式,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向贫困地域、贫困人口延伸,提升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能力,脱贫致富就不是梦。
(三)产业扶贫,离不开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让产业产品对接市场需求,顺势而上,巩固脱贫成果。首先是市场思维。唯有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才能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和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避免重复开发、产能过剩。其次是眼界要开拓。农业产业形成效益,时间长、见效慢,不能一味紧盯,要充分利用和开发贫困地区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农业 ”“ 农业”等产业扶贫模式。如“农业 光伏”模式,将村级小型光伏发电站“嫁接”在葡萄、花卉、茶叶等经济作物农田之上,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光能资源,为村集体经济快速“充电”,收益不仅稳定,而且立竿见影。当然还有“互联网 ”。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原生态农业资源丰富,比如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幕府山区等贫困山区,除了茶叶、水果以外,还有散养土鸡、土猪、土鸡蛋、山羊和土蜂蜜等,这些都是原生态农产品,只是销路不“通”,订单不“畅”。可依托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为其插上“互联网 ”这个翅膀,发展“互联网 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村电商下乡、农产品进城,这既能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引擎,带来新动力,又能催生新业态,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的几率也将大增。
二、制约瓶颈
(一)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部分贫困群众“怕”字当头,“难”字挡路,“等、靠、要”思想突出,极少数贫困户产生了“越穷越实惠、越穷越光荣”的扭曲心理,存在着比物质贫困更严重、更难治愈的“精神贫困”。同时贫困户由于自身因素,缺乏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支撑。
(二)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一是特色产业发展未成体系。除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具备一定规模外,大多特色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体系。二是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不高,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产品加工企业能力不强,目前还不能真正担负起引领产业发展的重任。 (三)利益联结效果欠佳
一是与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扶贫项目资金大部分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用于培育和发展产业的资金比例相对较低,产业发展“红利”大部分由企业、合作社赚去,落到贫困户、村集体经济上的却很少,利益衔接不紧密。二是贫困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授信、受贷困难。目前相当一部分经营主体、贫困户难以获得授信,金融机构慎贷、惜贷现象突出,导致产业扶贫市场主体无法通过聚集贫困户小额信贷来获得资金支持,也无法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三是信息不对称性。有的企业带着产业和市场,找不到土地和劳动力,贫困户拥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却找不到市场和合适的产业门路,信息不对称导致产业对接效果欠佳,“最后一公里”问题亟待解决。
三、对策建议
(一)对症施策,扶贫更要扶智
一是积极开展“志智双扶”,引导贫困户树立“崇尚致富、脱贫光荣”的理念,充分激发自身“原动力”,实现自主脱贫。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种养、电子商务、民族手工艺等职业技术培训,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提升致富本领,促进就业创业,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三是多途径为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根据贫困户意愿,按照“项目到户、增收到人”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实现规划帮扶到户。四是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涉农中高等职业教育等,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且带动力强,极具互联网和創新思维的新农民。
(二)多措并举,强化产业发展
采取特色产业与普惠产业相结合的方式,让有特色资源的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没有特色资源的发展规模以上普惠产业;采取长期与短期项目相结合方式,既要发展生猪、家禽等致富快、动力足的短期产业,也要发展林特、果茶类等增收稳、持续久的长期产业;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规划建设观光农业、光伏发电等一些项目,让贫困户分散受益,对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市场主体产业发展进行奖补。
(三)加强支撑,提供持久动力
政府应督促相关金融部门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积极推进金融互助体系建设,建立贫困村金融互助合作组织,加强与银行、保险、担保、信贷等金融机构衔接,给贫困农户发放小额贴息贷款支持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扶贫实体的支持力度,在贴息贷款、补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提升产业扶贫实体的带动能力。
(四)探索机制,创建利益联结
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推广“保底收益 按股分红”等模式,将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涉农投入所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贫困户,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农户先富起来,实现扶贫由简单“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
(作者单位:湖北省农村信息宣传中心)
一、作法思路
(一)产业扶贫,关键在精准定位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对于产业扶贫而言,这个“主峰”“一领”就是当地支柱产业,就是具有带动效应的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项目。建始县是湖北省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点县,到2019年要实现28365户92635人贫困人口脱贫、92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其中愿意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脱贫的为21428户64022人,分别占贫困总户数、总人数的75.54%、69.11%,脱贫任务极重。为发展农业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预期脱贫目标,建始县立足县情、民情,大胆探索,创新集成了“121 X”模式,即一个重点贫困村发展一个村级主导产业,培育二个合作组织,对接一个农业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为全县整体推进产业精准扶贫找到了一把“金钥匙”。2016年该县统筹各类财政资金1981.5万元,支持全县92个贫困村连片发展百亩以上的主导产业1.5万亩,管护改造特色产业2500亩,筹集金融扶贫资金1523万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9246.65万元,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92个,31个贫困村与农业企业建立了“订单生产”。依托“订单生产”和金融扶贫支持,脱贫户新发展药材3283.74亩、枸杞100.2 亩、经济林1366.78亩、用材林2531.94亩、葡萄120.75亩、茶叶529.88亩、魔芋1123.23亩、猕猴桃378.35亩、核桃10550亩、花卉61.6亩、其它水果 601.16 亩,养殖生豬29906 头、牛856.25头、羊15574只、家禽127883只,重点贫困村“一村一品”的大格局基本形成,带动27932人脱贫销号,比预期目标超2432人,占全县脱贫攻坚作战目标任务总数的77.38%。正是由于产业实现了“精准”定位,企业、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扶贫政策及金融“杠杆”撬动,帮扶单位“出谋”划策,才实现了脱贫由“减法”变“除法”效应。
(二)产业扶贫,最需要带动引领
高铁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群英三月贡茶会,芳菲四月梨花香。群楼千户土家宴,苗乡侗寨民俗园。”宣恩县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始终坚持注重富硒品牌培育,培育了“伍家台贡茶”“贡水白柚”“宣恩贡米”“黄金梨”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打造了“仙山贡水·浪漫宣恩”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茶旅融合和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2016年与2011年相比,财政总收入、公共预算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翻了一番,全县贫困户人均种植经济作物面积达2.42亩,实现年均增收4000多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1.7倍,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这都是产业带动引领的效果。一方面,紧紧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围绕产业精准定位,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多乡一业”产业体系建设,积极创建“三品一标”。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的培育和扶持产业龙头,充分重视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筑牢夯实产业与主体、主体与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贫困户间的产业价值链,鼓励新型经营主体、返乡青年创业兴业。最后,要在“种、养、加、销、工、游”等六个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不断发展创新“产业 主体 扶贫”“农旅融合”等特色扶贫模式,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向贫困地域、贫困人口延伸,提升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能力,脱贫致富就不是梦。
(三)产业扶贫,离不开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就是让产业产品对接市场需求,顺势而上,巩固脱贫成果。首先是市场思维。唯有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才能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和调整产业结构布局,避免重复开发、产能过剩。其次是眼界要开拓。农业产业形成效益,时间长、见效慢,不能一味紧盯,要充分利用和开发贫困地区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农业 ”“ 农业”等产业扶贫模式。如“农业 光伏”模式,将村级小型光伏发电站“嫁接”在葡萄、花卉、茶叶等经济作物农田之上,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光能资源,为村集体经济快速“充电”,收益不仅稳定,而且立竿见影。当然还有“互联网 ”。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原生态农业资源丰富,比如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幕府山区等贫困山区,除了茶叶、水果以外,还有散养土鸡、土猪、土鸡蛋、山羊和土蜂蜜等,这些都是原生态农产品,只是销路不“通”,订单不“畅”。可依托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为其插上“互联网 ”这个翅膀,发展“互联网 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村电商下乡、农产品进城,这既能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引擎,带来新动力,又能催生新业态,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的几率也将大增。
二、制约瓶颈
(一)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部分贫困群众“怕”字当头,“难”字挡路,“等、靠、要”思想突出,极少数贫困户产生了“越穷越实惠、越穷越光荣”的扭曲心理,存在着比物质贫困更严重、更难治愈的“精神贫困”。同时贫困户由于自身因素,缺乏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支撑。
(二)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一是特色产业发展未成体系。除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具备一定规模外,大多特色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规模和产业体系。二是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不高,经济效益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产品加工企业能力不强,目前还不能真正担负起引领产业发展的重任。 (三)利益联结效果欠佳
一是与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扶贫项目资金大部分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用于培育和发展产业的资金比例相对较低,产业发展“红利”大部分由企业、合作社赚去,落到贫困户、村集体经济上的却很少,利益衔接不紧密。二是贫困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贫困户授信、受贷困难。目前相当一部分经营主体、贫困户难以获得授信,金融机构慎贷、惜贷现象突出,导致产业扶贫市场主体无法通过聚集贫困户小额信贷来获得资金支持,也无法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三是信息不对称性。有的企业带着产业和市场,找不到土地和劳动力,贫困户拥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却找不到市场和合适的产业门路,信息不对称导致产业对接效果欠佳,“最后一公里”问题亟待解决。
三、对策建议
(一)对症施策,扶贫更要扶智
一是积极开展“志智双扶”,引导贫困户树立“崇尚致富、脱贫光荣”的理念,充分激发自身“原动力”,实现自主脱贫。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种养、电子商务、民族手工艺等职业技术培训,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提升致富本领,促进就业创业,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三是多途径为贫困户创造就业岗位,根据贫困户意愿,按照“项目到户、增收到人”原则,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实现规划帮扶到户。四是加强农业人才培养,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涉农中高等职业教育等,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且带动力强,极具互联网和創新思维的新农民。
(二)多措并举,强化产业发展
采取特色产业与普惠产业相结合的方式,让有特色资源的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没有特色资源的发展规模以上普惠产业;采取长期与短期项目相结合方式,既要发展生猪、家禽等致富快、动力足的短期产业,也要发展林特、果茶类等增收稳、持续久的长期产业;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规划建设观光农业、光伏发电等一些项目,让贫困户分散受益,对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市场主体产业发展进行奖补。
(三)加强支撑,提供持久动力
政府应督促相关金融部门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力度,特别是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积极推进金融互助体系建设,建立贫困村金融互助合作组织,加强与银行、保险、担保、信贷等金融机构衔接,给贫困农户发放小额贴息贷款支持产业发展。同时加大对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扶贫实体的支持力度,在贴息贷款、补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提升产业扶贫实体的带动能力。
(四)探索机制,创建利益联结
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推广“保底收益 按股分红”等模式,将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涉农投入所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贫困户,确保贫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农户先富起来,实现扶贫由简单“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
(作者单位:湖北省农村信息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