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向大自然获取饮用水的过程中,井作为人们发明的建筑技术之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满足着人们饮食生活的需要,而且在精神生活中有着突出的表现,被赋予宗教祭祀色彩,发挥着特定的文化功能。本文以大理州鹤庆县白族人民对井的崇拜和井的文化功能。
关键词:鹤庆县;填井;井文化
一、祭井的民俗
祭井,即祭祀井神。从古至今,人们对井极为敬重。在中国“祭井”是古代“五祈”之一,东汉王充《论衡 祭意》有云:“五祈:门、户、井、灶、室中溜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饮食;中溜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1]。五种祭祀对象中,门、户、灶、中溜均为室内建筑,惟有水井例外。早在帝尧时传诵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盒有哉[2]。”歌词中将凿井与农耕看得一样重要,可以看出井自古便与人们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人们心中对井存着感恩的心,民间相信井是有神的,因此对井神要加以祭祀。
在汉族社会中,祭祀水井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习俗。明陈淅《洵刍录》“门井灶厕神”条有云:“世以门称丞,户称尉,井曰童,灶曰君,厕曰三姑,皆古戮于门,或自投于井、灶、厕而死者。人遂以为所司之神而图其形焉,理或然也[1]。”文中将五祀的门、户、灶、井等以人为喻,其中以门称丞,户称尉,井称童,灶称君,厕称三姑。后世相传井神是童子,因溺于井而亡。因此现在吴越地区普遍存在祭祀井神(或称井泉童子)的习俗。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的白族(以大理州鹤庆县板桥村白族为例)对井(鹤庆县板桥村的井神:龙王)是极为崇敬(井是家中的地脉,一方面井水解决了家中所需的一切用水问题,另一方面,井出水多,水质好,代表家中运势好,家人身体健康,六畜兴旺)。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祭井仪式。正月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豆腐,菠菜(青菜)之类的素食祭井,不用鸡鸭鱼肉等荤菜。祭井时还要准备空碗一个,茶,酒、香以及裱纸等。将祭井所需的物品全部摆放于井边,由家中年长者将香点燃插在井边,并将茶水和酒水倒在井边,在这之后,烧裱纸,全家祭拜井神。在这之后,长者持空桶接一桶水倒入空碗中,并念:“谢龙王对某氏家的庇护,某家一切清吉平安。”全家再次祭拜,然后将碗中的水置于家中祠堂中,一直到正月初十五再次祭井时将水换新,每月阴历的初一和十五都要进行祠堂水的换新,以示对井神的尊重。再者如遇到其它节日或家中嫁、娶、丧也需对井进行祭拜。
在农村,因为住房的扩建等原因,需对家中原来的井进行填埋,俗称“填井”。从以上的“祭井”中,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井的崇拜和井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对井进行填埋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二、填井
在农村家庭中对井的选址和填埋很有讲究的。填井的过程带有一定的宗教祭祀色彩,但从侧面反映了井文化和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
填井分为三个过程:事前准备、填埋、送龙王。
事前准备。对家中的井进行填埋要请村中德高望重的人翻黄历,挑一个黄道吉日。待日子定好,家中的年长者要准备裱纸(一般俗称五色纸:白、黄、紫、粉、绿)翦龙衣各2件共10件,再折若干纸元宝。若干硬币和银器(银元或碎银都可以)。准备一根竹子,竹子必须有13节(闰年)。填井日早晨,做素食,备洒四方(一把米、盐、茶混合放入空碗中),一箩筐的土或石头,香26根。
填井
待填井的吉时到,将准备的东西全部摆到井边。家里的老人(一般是奶奶或是外婆,也可以是村中入佛堂的老奶奶)将13根香点燃插于井边,将碗中的洒四方分别洒向东西南北四5个方向,烧龙衣件(颜色5个)和若干纸元宝。老人将事先准备的竹竿置于井中,双手持竹竿,并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龙王生在福家中,吃龙水来报龙恩;一根竹子十三节,一节还比一节高。念完将硬币和银器投入井中,全家祭拜。老人再次双手持竹竿,并念:“龙王生在福家中,吃龙水来报龙恩;今日某氏家请龙王出井,请龙王顺着节节高往上爬;龙王生在福家中,龙王保佑某氏家,清吉平安。”念毕,由家中另一位人将准备的一箩筐土或石头倒入井中。老人依然双手持竹竿站在井边,众人不断往井里填土或石头,待土或石头触及竹竿底部,老人将竹竿往上提,一直到井完全填满,竹竿也全部提出井面。
送龙王
家中的老人将竹竿扛在肩上,并带上剩余的龙衣和香送龙王。送龙王:村中有河流的将龙王送入河流,若无河流将龙王送入湖泊中。到河边,老人把竹竿放入水中,并念:“今日是黄道吉日,某氏家将龙王请出井,谢谢龙王这么多年对某氏家的庇护,愿龙王乘着节节高去下一个福家。”念毕,将竹竿推入河中,顺水流走,再在岸边烧龙衣和焚香,祭拜。
三、结语
从填井仪式中,可以看出鹤庆县板桥村白族人家井崇拜与对水资源的重视与珍惜。填井仪式虽带有一定的宗教祭祀色彩,但也发挥着特定的文化功能,“吃龙水来报龙恩”,从侧面教育人们要有报恩、感恩的心,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友善待人,要知恩图报。(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郑阿财:《从越南北宁“祭井”论民俗中的水资源文化》[J],《西北师大学报》2004(7)。
[2] 陈智勇:《先秦时期的文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关键词:鹤庆县;填井;井文化
一、祭井的民俗
祭井,即祭祀井神。从古至今,人们对井极为敬重。在中国“祭井”是古代“五祈”之一,东汉王充《论衡 祭意》有云:“五祈:门、户、井、灶、室中溜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饮食;中溜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1]。五种祭祀对象中,门、户、灶、中溜均为室内建筑,惟有水井例外。早在帝尧时传诵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盒有哉[2]。”歌词中将凿井与农耕看得一样重要,可以看出井自古便与人们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人们心中对井存着感恩的心,民间相信井是有神的,因此对井神要加以祭祀。
在汉族社会中,祭祀水井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习俗。明陈淅《洵刍录》“门井灶厕神”条有云:“世以门称丞,户称尉,井曰童,灶曰君,厕曰三姑,皆古戮于门,或自投于井、灶、厕而死者。人遂以为所司之神而图其形焉,理或然也[1]。”文中将五祀的门、户、灶、井等以人为喻,其中以门称丞,户称尉,井称童,灶称君,厕称三姑。后世相传井神是童子,因溺于井而亡。因此现在吴越地区普遍存在祭祀井神(或称井泉童子)的习俗。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的白族(以大理州鹤庆县板桥村白族为例)对井(鹤庆县板桥村的井神:龙王)是极为崇敬(井是家中的地脉,一方面井水解决了家中所需的一切用水问题,另一方面,井出水多,水质好,代表家中运势好,家人身体健康,六畜兴旺)。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祭井仪式。正月初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豆腐,菠菜(青菜)之类的素食祭井,不用鸡鸭鱼肉等荤菜。祭井时还要准备空碗一个,茶,酒、香以及裱纸等。将祭井所需的物品全部摆放于井边,由家中年长者将香点燃插在井边,并将茶水和酒水倒在井边,在这之后,烧裱纸,全家祭拜井神。在这之后,长者持空桶接一桶水倒入空碗中,并念:“谢龙王对某氏家的庇护,某家一切清吉平安。”全家再次祭拜,然后将碗中的水置于家中祠堂中,一直到正月初十五再次祭井时将水换新,每月阴历的初一和十五都要进行祠堂水的换新,以示对井神的尊重。再者如遇到其它节日或家中嫁、娶、丧也需对井进行祭拜。
在农村,因为住房的扩建等原因,需对家中原来的井进行填埋,俗称“填井”。从以上的“祭井”中,可以看出白族人民对井的崇拜和井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对井进行填埋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二、填井
在农村家庭中对井的选址和填埋很有讲究的。填井的过程带有一定的宗教祭祀色彩,但从侧面反映了井文化和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
填井分为三个过程:事前准备、填埋、送龙王。
事前准备。对家中的井进行填埋要请村中德高望重的人翻黄历,挑一个黄道吉日。待日子定好,家中的年长者要准备裱纸(一般俗称五色纸:白、黄、紫、粉、绿)翦龙衣各2件共10件,再折若干纸元宝。若干硬币和银器(银元或碎银都可以)。准备一根竹子,竹子必须有13节(闰年)。填井日早晨,做素食,备洒四方(一把米、盐、茶混合放入空碗中),一箩筐的土或石头,香26根。
填井
待填井的吉时到,将准备的东西全部摆到井边。家里的老人(一般是奶奶或是外婆,也可以是村中入佛堂的老奶奶)将13根香点燃插于井边,将碗中的洒四方分别洒向东西南北四5个方向,烧龙衣件(颜色5个)和若干纸元宝。老人将事先准备的竹竿置于井中,双手持竹竿,并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龙王生在福家中,吃龙水来报龙恩;一根竹子十三节,一节还比一节高。念完将硬币和银器投入井中,全家祭拜。老人再次双手持竹竿,并念:“龙王生在福家中,吃龙水来报龙恩;今日某氏家请龙王出井,请龙王顺着节节高往上爬;龙王生在福家中,龙王保佑某氏家,清吉平安。”念毕,由家中另一位人将准备的一箩筐土或石头倒入井中。老人依然双手持竹竿站在井边,众人不断往井里填土或石头,待土或石头触及竹竿底部,老人将竹竿往上提,一直到井完全填满,竹竿也全部提出井面。
送龙王
家中的老人将竹竿扛在肩上,并带上剩余的龙衣和香送龙王。送龙王:村中有河流的将龙王送入河流,若无河流将龙王送入湖泊中。到河边,老人把竹竿放入水中,并念:“今日是黄道吉日,某氏家将龙王请出井,谢谢龙王这么多年对某氏家的庇护,愿龙王乘着节节高去下一个福家。”念毕,将竹竿推入河中,顺水流走,再在岸边烧龙衣和焚香,祭拜。
三、结语
从填井仪式中,可以看出鹤庆县板桥村白族人家井崇拜与对水资源的重视与珍惜。填井仪式虽带有一定的宗教祭祀色彩,但也发挥着特定的文化功能,“吃龙水来报龙恩”,从侧面教育人们要有报恩、感恩的心,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友善待人,要知恩图报。(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郑阿财:《从越南北宁“祭井”论民俗中的水资源文化》[J],《西北师大学报》2004(7)。
[2] 陈智勇:《先秦时期的文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