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的综合带动效应,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和方法,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求融合、打品牌,积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域旅游通过完善“食、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和基础设施条件,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文章探讨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实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实现“一业兴百业”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向消费与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过渡。其中,休闲旅游为核心的模式逐渐成为盘活国家产业、推动地方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国旅游收入也保持稳步增长。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全域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全域旅游的目的。
1.1.2研究意义
从总体上说国内外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讨论与明晰,方能清晰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基本关系,探索不同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不同路径,从而探讨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更精准更科学的具体措施,符合政策导向。
1.2研究目的和方法
1.2.1研究目的
要通过改革创新营造全域旅游良好发展环境,创新旅游业态,发展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我国大众旅游、自助游旅游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然途径,是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关键步骤,是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核心举措。全域旅游产业融合是对原有旅游各行业进行内部调整与重新整合,把原来的单一业态转变重组为复合业态,产业融合的过程就是把低端业态变为高端业态的过程。旅游产业融合有助于实现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其是实现全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1.2.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书籍著作,搜集整理全域旅游产业融合相关路线方针政策,对发展研究现状进行整体把握。
(2)实地调查法
通过现场踏勘、居民访谈、政府工作人员咨询、规划编制人员咨询等调研,掌握旅游产业布局特点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战略,了解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实施进展与效果反馈,为本研究提供实际数据支撑。
2.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1相关概念
2.1.1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指把一定的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并重视对这一区域进行相应的具体规划、统筹管理以及营销推广等,提升其旅游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共域共荣、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1。总的来说,全域旅游是指将旅游业作为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将该区域内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优化区域空间及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1.2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最早出现在信息通信领域。全球一体化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再是单个的孤立的个体,逐渐形成全球经济网络。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最开始是高科技产业不断对传统产业渗透,出现融合,后来产业融合的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产业出现相互交叉、渗透,产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融合程度逐渐加深,同时在融合产业的边界处形成新的产业业态,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
3.案例分析
3.1北海市海城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3.1.1海城区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位于北海市大陆半岛西南部,东南与银海区相邻,西北临海,北与合浦县相接。辖区包括大陆和海岛两大部分,大陆部分位于北海半岛北岸,海岛有地处北海半岛南面的涠洲岛、斜阳岛。
(1)海洋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海洋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目前只存在滨海休闲的初步阶段,旅游产品单一,体系不完整;客源市场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国际滨海旅游发展严重不足;目前海城区滨海旅游面临着淡旺季的难题,淡季游客稀少,旺季景区景点承载压力大;旅游热点主要是涠洲岛,其它滨海区域设施设备较欠缺,旅游产品無吸引力。
(2)工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目前,海城区工业旅游概念尚未形成,旅游形式局限于参观游览上,没有注意对旅游产品的有机结合;工业区规模较小,分布较为散乱,工业区建筑风格单一、环境绿化水平较低,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工业旅游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多为自然的、现实的,缺少特色和创意;宣传促销工作不到位,工业旅游宣传欠缺,宣传目标顾客的定位应侧重于企业间的参观与交流。
(3)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尚处于自发状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尚处于低层次;休闲农业旅游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自己的主打品牌,对特色产品宣传不够;现代农业的发展几乎空白,尚未把科技引进到农业生产当中,没有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园,也没有现代农业观光园;农业旅游商品的系统性和创新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业旅游总体规划滞后,基础较为薄弱。
(4)林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冠头岭森林公园生态景观良好,但是缺乏核心产品,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林业生态旅游资源挖掘不够,特色不鲜明;未契合市场需求,缺乏与康养相结合;缺少基础配套设施。
(5)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目前文化节庆活动活动较少,文化体验性缺乏;海城区文化设施、文化演出、文化休闲、文化传承等四个方面整体情况比较欠缺的;在文化与旅游业发展中,文化产业专业化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结构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不足。 (6)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虽然举办了大大小小的体育项目较多,但是缺少本土赛事品牌化发展,打出自身的品牌和口号;旅游业从目前体育产业结构看,体育服务业需求在不断的上升,目前体育专业人员较少,人才结构体系不完善,应加强培训体育人才
3.1.2海城区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结合海城区滨海城市的特点,重点发展渔(农)+旅游产业融合,利用海岛、滨海康养度假、疍家文化、渔家乡村旅游、海上运动、港口工业和商贸,实现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1)旅游+文化
充分依托海城区海丝文化圣地资源基础,深入挖掘海丝文化、海岛文化、渔业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商贸文化,推进海丝文化创意产业、滨海民俗文化体验的发展,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文化消费项目,塑造文化节庆品牌,打造海丝文化体验领军地。
(2)旅游+渔(农)
以海城区渔业、海岛渔村为基础,大力发展渔村观光、休闲渔业体验、特色海岛度假、水产加工、渔业商贸等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渔业乡村产业集群。
(3)旅游+体(养)
依托海城区山海生态资源优势,融合邮轮游艇、通用航空及远洋运输等产业基础,打造以海洋运动、山地户外运动、低空体验运动、健康体育运动等为一体的海、陆、空立体空间体验的海岛综合运动目的地。同时,依托“一岛一海一山一湾”特色,针对养生、养老客群,打造养生康体度假产品,同康体运动产品协同发展,构建动、静相宜的康体养生产品体系。
(4)旅游+工业
依托船舶制造、港口物流、水产加工及邮轮母港、北海市工业园区、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等,以新业态、新技术为手段,推进海城制造业与加工业的创新转型,重点打造成为旅游装备制造、特色游轮游艇制造、特色水产加工商贸等为一体的工旅融合集群。
(5)旅游+商贸
推进会展旅游业的品质发展,打造海城会展新高度。滨海休闲商贸的发展,打造滨海时尚旅游都市。
4.总结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域旅游旨在推进旅游+多产业的融合发展。在编制广西多个县区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县区的旅游+产业融合深度和广度不够,需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和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推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全域旅游实现全民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杨振之.全域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J].旅游学刊,2016,31(12):1-3.
[2]厉新建,宋昌耀,陆文励.全域旅游重塑地方品质[J].旅游学刊,2020(2):5-6.
[3]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一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03):130-134.
[4]王国华.论全域旅游战略实施的路徑与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12-18.
[5]赵传松.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与发展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梁杨帆(1992.4~),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西玉林市),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职称:无,学历(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作者简介:袁媛(1981.8~),性别:女,民族:侗族,籍贯(湖南长沙市),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职称:正高级工程师,学历(2018级博士)研究方向:能源与环保。
基金项目: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村落保护及乡村旅游发展研究”(17XMZ026)和2017年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科技北地和人才专项)“广西地方性自然与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管理”(2017AD23008)共同资助。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11
关键词: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向消费与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过渡。其中,休闲旅游为核心的模式逐渐成为盘活国家产业、推动地方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国旅游收入也保持稳步增长。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全域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发展全域旅游的目的。
1.1.2研究意义
从总体上说国内外关于全域旅游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讨论与明晰,方能清晰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基本关系,探索不同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不同路径,从而探讨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更精准更科学的具体措施,符合政策导向。
1.2研究目的和方法
1.2.1研究目的
要通过改革创新营造全域旅游良好发展环境,创新旅游业态,发展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我国大众旅游、自助游旅游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然途径,是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关键步骤,是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核心举措。全域旅游产业融合是对原有旅游各行业进行内部调整与重新整合,把原来的单一业态转变重组为复合业态,产业融合的过程就是把低端业态变为高端业态的过程。旅游产业融合有助于实现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其是实现全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1.2.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通过查阅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书籍著作,搜集整理全域旅游产业融合相关路线方针政策,对发展研究现状进行整体把握。
(2)实地调查法
通过现场踏勘、居民访谈、政府工作人员咨询、规划编制人员咨询等调研,掌握旅游产业布局特点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战略,了解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实施进展与效果反馈,为本研究提供实际数据支撑。
2.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1相关概念
2.1.1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指把一定的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并重视对这一区域进行相应的具体规划、统筹管理以及营销推广等,提升其旅游知名度,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共域共荣、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1。总的来说,全域旅游是指将旅游业作为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将该区域内的经济社会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优化区域空间及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1.2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最早出现在信息通信领域。全球一体化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各国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不再是单个的孤立的个体,逐渐形成全球经济网络。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最开始是高科技产业不断对传统产业渗透,出现融合,后来产业融合的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产业出现相互交叉、渗透,产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融合程度逐渐加深,同时在融合产业的边界处形成新的产业业态,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
3.案例分析
3.1北海市海城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3.1.1海城区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位于北海市大陆半岛西南部,东南与银海区相邻,西北临海,北与合浦县相接。辖区包括大陆和海岛两大部分,大陆部分位于北海半岛北岸,海岛有地处北海半岛南面的涠洲岛、斜阳岛。
(1)海洋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海洋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目前只存在滨海休闲的初步阶段,旅游产品单一,体系不完整;客源市场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国际滨海旅游发展严重不足;目前海城区滨海旅游面临着淡旺季的难题,淡季游客稀少,旺季景区景点承载压力大;旅游热点主要是涠洲岛,其它滨海区域设施设备较欠缺,旅游产品無吸引力。
(2)工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目前,海城区工业旅游概念尚未形成,旅游形式局限于参观游览上,没有注意对旅游产品的有机结合;工业区规模较小,分布较为散乱,工业区建筑风格单一、环境绿化水平较低,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工业旅游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多为自然的、现实的,缺少特色和创意;宣传促销工作不到位,工业旅游宣传欠缺,宣传目标顾客的定位应侧重于企业间的参观与交流。
(3)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尚处于自发状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尚处于低层次;休闲农业旅游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自己的主打品牌,对特色产品宣传不够;现代农业的发展几乎空白,尚未把科技引进到农业生产当中,没有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园,也没有现代农业观光园;农业旅游商品的系统性和创新性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业旅游总体规划滞后,基础较为薄弱。
(4)林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冠头岭森林公园生态景观良好,但是缺乏核心产品,产品结构较为单一;林业生态旅游资源挖掘不够,特色不鲜明;未契合市场需求,缺乏与康养相结合;缺少基础配套设施。
(5)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目前文化节庆活动活动较少,文化体验性缺乏;海城区文化设施、文化演出、文化休闲、文化传承等四个方面整体情况比较欠缺的;在文化与旅游业发展中,文化产业专业化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结构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不足。 (6)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问题
海城区虽然举办了大大小小的体育项目较多,但是缺少本土赛事品牌化发展,打出自身的品牌和口号;旅游业从目前体育产业结构看,体育服务业需求在不断的上升,目前体育专业人员较少,人才结构体系不完善,应加强培训体育人才
3.1.2海城区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
结合海城区滨海城市的特点,重点发展渔(农)+旅游产业融合,利用海岛、滨海康养度假、疍家文化、渔家乡村旅游、海上运动、港口工业和商贸,实现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1)旅游+文化
充分依托海城区海丝文化圣地资源基础,深入挖掘海丝文化、海岛文化、渔业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商贸文化,推进海丝文化创意产业、滨海民俗文化体验的发展,大力培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文化消费项目,塑造文化节庆品牌,打造海丝文化体验领军地。
(2)旅游+渔(农)
以海城区渔业、海岛渔村为基础,大力发展渔村观光、休闲渔业体验、特色海岛度假、水产加工、渔业商贸等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渔业乡村产业集群。
(3)旅游+体(养)
依托海城区山海生态资源优势,融合邮轮游艇、通用航空及远洋运输等产业基础,打造以海洋运动、山地户外运动、低空体验运动、健康体育运动等为一体的海、陆、空立体空间体验的海岛综合运动目的地。同时,依托“一岛一海一山一湾”特色,针对养生、养老客群,打造养生康体度假产品,同康体运动产品协同发展,构建动、静相宜的康体养生产品体系。
(4)旅游+工业
依托船舶制造、港口物流、水产加工及邮轮母港、北海市工业园区、北海海洋产业科技园区等,以新业态、新技术为手段,推进海城制造业与加工业的创新转型,重点打造成为旅游装备制造、特色游轮游艇制造、特色水产加工商贸等为一体的工旅融合集群。
(5)旅游+商贸
推进会展旅游业的品质发展,打造海城会展新高度。滨海休闲商贸的发展,打造滨海时尚旅游都市。
4.总结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全域旅游旨在推进旅游+多产业的融合发展。在编制广西多个县区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县区的旅游+产业融合深度和广度不够,需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和优势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推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全域旅游实现全民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杨振之.全域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J].旅游学刊,2016,31(12):1-3.
[2]厉新建,宋昌耀,陆文励.全域旅游重塑地方品质[J].旅游学刊,2020(2):5-6.
[3]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一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03):130-134.
[4]王国华.论全域旅游战略实施的路徑与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12-18.
[5]赵传松.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与发展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梁杨帆(1992.4~),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西玉林市),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职称:无,学历(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作者简介:袁媛(1981.8~),性别:女,民族:侗族,籍贯(湖南长沙市),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职称:正高级工程师,学历(2018级博士)研究方向:能源与环保。
基金项目: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村落保护及乡村旅游发展研究”(17XMZ026)和2017年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科技北地和人才专项)“广西地方性自然与文化景观的保护与管理”(2017AD23008)共同资助。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