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未来军服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h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服装已经不仅仅是保暖和蔽体的工具,而成为保护战士们生命安全的“保护伞”。各种各样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服装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穿在身上的“纳米锁子甲”
  未来军服的面料将具有弹性较高,质地很轻,但强度及韧性极高的特点。制作军服的特种纤维中还会掺入大量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微型装置。因此未来军服有可能发挥防弹服的功效,能防破片和普通枪弹以及7.62毫米穿甲弹,并且具备生化防护能力。这种结构也可以设计成自动弹起式屏幕来保护士兵,或设计成能释放生化武器的解毒剂,使士兵不怕生化武器攻击。另外,士兵的鞋子上还将装备一种超级弹性装置,使士兵能轻松跃过高达6米的障碍。
  穿在身上的“计算机”
  未来军服上将配备由电脑控制的装备。头盔的正前方将有一个能够显示实时信息的小屏幕。军服上装有与士兵武器系统相连接的红外传感器装置,内嵌个人局域网,能够从无人机等平台下载战场态势感知数据。天线就埋设在军服内,以减弱信号特征。军服中还可能装备告警系统,可针对激光、狙击手和地雷威胁发出警告。按照设计者构想,激光保护头盔将成为信息中枢,这种头盔由纳米粒子制成,备有微型电脑显示器、昼夜激光瞄准感应仪、化学及生物呼吸面罩等。此外,每个战士还可以通过安装在头盔上的全球定位系统、小型无线声音和数据通信系统以及一个可穿着的计算机获得即时信息。从头盔上翻下的小型显示器通过热能和夜视传感器系统与士兵的武器系统相连接,能使士兵在黑暗中洞察周围的环境。这个显示器还可以为每个士兵提供一个形势图,使他们即时掌握同伴以及敌人的位置。士兵在战场上请求火力支援,会像发一个E-mail一样简单。
  穿在身上的“战地医院”
  未来的军服不仅能够防弹、防生化武器、给指挥官指示士兵的位置,还能给伤口实时上药。这种军服吸收了先进的生物科技,能实时监控穿衣者的心率和呼吸,然后将信息传送给指挥官和随军营救人员,提高士兵生还的机会。如果士兵受伤,“聪明”的军服还能像高科技救护人员一样,在合适的位置向伤口加压,在士兵骨折时还可以变成石膏。
  穿在身上的“空调器”
  科研人员希望能给未来军服研制一种体液回收和过滤装置,使士兵能在缺水的情况下饮用自己的体液维持生命。这将是一种“全季节”防水军服,士兵可以自己调节内部温湿度,无论是北极冰雪的寒冷还是赤道沙漠的高温都能适应。
  另外,对于未来士兵来说,最惊奇的事情也许是:一种被称作食物贴的东西可以消除他们对吃饭或休息的需要。食物贴的作用很像试图戒烟的吸烟者使用的尼卡丁贴片。贴在身上的食物贴将释放必要的养分,虽然不是几道菜的大餐,但足以维持身体所需。当然,这种营养贴只能短时间使用。
  穿在身上的“变色龙”
  未来的军服能够真正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可以根据周围环境来改变颜色。如果士兵靠在大理石墙上,军服就会变成大理石的颜色;如果士兵躺在黑色柏油路面上,军服也会随之变色。从头盔上翻下的小型显示器通过热能和夜视传感器系统与士兵的武器系统相连接,能使士兵在黑暗中通过察觉人体散热发现目标,即时掌握同伙以及敌人的位置。
其他文献
“今年过节不收礼……”哈,此刻你脑中一定已经蹦出了接下来的7个字,挡都挡不住。不管你喜欢与否,都不得不承认,广告利用“曝光”和“移情”等心理效应,影响了你的态度。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浏览网页,扑面而来的是各式各样的广告。它们无孔不入,早已占领了所有你能够关注到的地方。你一边鄙视着电视台这种在广告里插播电视剧的行为,一边同情那些耗费巨资用以广告宣传的商家:你以为播一个广告,请一个形象代言人,或者
一滴水,晶莹透亮,肉眼看上去,里面什么也没有,可把它放到显微镜下,真是别开生面了!有的像闪光的“表带”,有的像细长的“大头针”,有的像扁平的“圆盘”,有的甚至像精致的“铁锚”……令人眼花镣乱。这都是些什么呢?  这是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身材短小,大多数只有千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厘米,肉眼是看不见的。它们游泳的本领也不高,有的根本不会游泳,只是随波逐流而已。但也别小看这些小个子,它们的繁殖能力超强。如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3D打印机技术发展迅速,已在一些行业领域有了成功的应用。这种技术类似于纸质打印机,可将塑料纳米层逐层打印成形,最终建立任何形状的3D实体模型。  目前,3D打印技术已通过一项最大的测试,即可以首次打印出完全尺寸大小的赛车,并已成功地在德国霍肯海姆跑道上行驶。  来自比利时鲁汶工程国际学院的16位高级工程师组建了“新一代工程师”团队,负责设计这款3D赛车,它仅在4
尼尔·哈比森是一位色盲症患者,但他却同时是一名以操控色彩为业的画家,实现这一奇迹的途径,就是让颜色变成声音。那他是如何感知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并且用手中的画笔将其再现出来的呢?  原来,他拥有与众不同的与世界交流的能力,可以“听”出大自然的色彩。  哈比森从小在巴塞罗那长大,他知道天空是蓝色的,草地是绿色的,柠檬是黄色的。但是,这些代表颜色的词语对于他来说,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正如奥立佛·萨克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