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G与22G静脉留置针对2000例化疗患者的置管并发症比较

来源 :华夏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2G、24G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时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比较。方法:按所用静脉留置针型号分为22G组和24G组(每组100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静脉炎、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24G静脉留置针组患者静脉炎、液体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22G组患者。结论:选用24G静脉留置针,可降低化疗药物对血管局部的损伤,能有效降低静脉炎、液体外渗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后,导管所在的深静脉或其邻近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尤其在老年患者更常见[1].导管相关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可使导管
<正>在医患关系中,良好的医患沟通及互动是架起医务人员和患者心灵的一座桥梁[1]。因此,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与交流技能的培养势在必行。现对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约占15岁以上人口的3%[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血液凝血状态的异常及血栓的形成可加速COPD的进展。血浆D-二聚体(D-D)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
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迅猛发展,超声在胎儿产前畸形筛查中日益重要,超声检查的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口的质量。笔者探讨了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技术在胎儿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专家审稿是保障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审稿模式、审稿者学术水平、知识结构、责任心、审稿者心理状态以及激励机制等均可影响专家审稿质量。医学期刊编辑部要不断提高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原因之
现代的口腔解剖生理教学,具有内容的复杂性和实践操作的繁琐性,研究人的口腔、面部、颈部等部位的有关正常结构状态和生理功能。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用板书、挂图,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66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治疗方式、递归分隔分析(Recursive partitioning analysis,RPA)分级、原发肿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