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六大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中,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有效实施党的领导中的组织保证作用,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完成各项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第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在带领群众推进“两个率先”中的引领带头作用。
关键词:党的基层组织;构建;和谐社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06)05—0018—02
收稿日期:2006—09—0l
作者简介:顾耀昌,江苏省党建学会副会长,原江苏省省级机关工委副书记。
提高構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关键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大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首先。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有效实施党的领导中的组织保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的重大任务,必须有效地实施党的领导。这是做好建设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离开或者放松党的领导,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无论是实施哪一方面的领导,都是以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作组织保证。党的政治领导,主要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订和有效贯彻。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必须依靠分布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基层党组织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使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反映党员的要求,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还应看到,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通过基层党组织才能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党员群众。因此,制订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需要基层党组织卓有成效地工作,如果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甚至软弱涣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难以正确制订和切实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政治领导就不可能实现。党的思想领导主要体现在做好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这两项工作基层党组织负有重大责任。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在基层,如果基层党组织不得力,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党的思想领导就难以实现。从实现党的组织领导看,做好向各级党组织、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推荐优秀人才等工作,也都需要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作保证。这都说明,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是有效实施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和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中的组织保证作用,夯实基础,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其次,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处理好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升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基层党组织扎根基层,同人民群众处于最接近的位置,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听得到,群众的喜怒哀乐看得见。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也只有通过基层党组织才能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存在一种割不舍、剪不断的联系。基层党组织的这个特点决定其具有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还需指出,基层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层面,基层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现在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关系得到了调整,利益主体、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日益多样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在利益得失和新旧观念冲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加之,有一些弱势群体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太融洽。这些矛盾和问题大多发生在基层,如果对此重视不够,解决不好,建设和谐社会就会落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特别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主动到群众中去,同群众沟通联系。对待群众要真心诚心,使群众愿讲话、敢讲话。要在理顺情绪、消除对立、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动脑筋、想办法,力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在实际工作中,需把握好三点:一是积极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决议,使广大群众了解、理解并支持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决议;二是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建立扶贫帮困对子、党员联系户等多种形式,与广大群众广交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给他们想办法、出点子,认真做好排忧解难工作;三是定期听取群众对党组织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有条件解决的要立即解决,暂不能解决的也要负责做好解释工作。
第三,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完成各项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基层党组织分布在农村、企业、学校、机关、社区、街道等各个领域,承担着各自不同的任务职责。只要每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战斗堡垒,在完成任务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能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反之,无论哪一方面的基层党建工作没抓好,群众心不齐、气不顺、矛盾多,都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各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并根据各自的任务职责,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居于领导核心地位,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在突出“创业富民”、开展“双带”(党员带头富,带领群众富)活动和落实富民措施上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千方百计让老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党组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的推进,工作对象越来越多、任务日趋繁重。应在加强社区建设的同时,把“服务便民”作为主要任务,真正做到社会保障到社区、社会服务到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社区、城市管理到社区、文明创建到社区。特别要注意帮助下岗职工、低收入人员、特殊困难户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和谐安定的氛围。机关党组织是党在机关的基层组织,赋有协助、监督的职能。应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实行有效的监督。要切实解决不善协助和不敢监督的问题,保证这两项职能落实到位。这也是促进机关和谐的重要措施,只有机关和谐了,才能更好地带动社会的和谐。企业党组织和学校党组织分别处于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地位,也要按照 各自的任务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特别是企业和学校的基层党支部,分别处于生产和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要着眼和谐,做好凝聚人心的工作,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中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第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带领群众推进“两个率先”中的引领带头作用。建设和谐社会,需有坚实的物质保证。富民政策不落实、富民措施不到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提高,社会就不会和谐。富则稳,穷则乱。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增加人们经济收入、扩大就业面、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安居乐业。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因社会各个阶层利益关系调整所引发的矛盾和問题。基层党组织必须强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我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涌现了江阴市华西村、射阳县东南村、常熟市蒋巷村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村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为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省委、省政府提出“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全省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也对广大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两个率先”,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个基层党组织一定要顺应形势,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心往“两个率先”上想,劲往“两个率先”上使,在带领群众推进“两个率先”中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当前,改革正向深层次、广领域推进,发展也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头作用应集中体现在加快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上,基层党组织要争当改革、发展的坚强堡垒,共产党员争当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形成在各级党组织带领下,举省一致抓改革、促发展的局面。当然,机关党组织、企业党组织、高校党组织不领导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工作,不可能直接去抓经济、业务,但必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和本单位的中心任务部署工作、开展活动,增加党建工作对经济、业务工作的渗透性,使党建工作更好地贴近中心、服务中心,切不可就党建抓党建,党建工作与经济、业务工作成了两张皮。
党的基层组织能否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中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强弱,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是自身强有力的表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特别要选准党组织负责人。要更新党建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要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对基层党组织的“固本强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中的作用。
[编辑:魏 方]
关键词:党的基层组织;构建;和谐社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63(2006)05—0018—02
收稿日期:2006—09—0l
作者简介:顾耀昌,江苏省党建学会副会长,原江苏省省级机关工委副书记。
提高構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关键要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十六大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也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首先。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有效实施党的领导中的组织保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的重大任务,必须有效地实施党的领导。这是做好建设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离开或者放松党的领导,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无论是实施哪一方面的领导,都是以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作组织保证。党的政治领导,主要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订和有效贯彻。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必须依靠分布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的基层党组织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使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反映党员的要求,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还应看到,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终通过基层党组织才能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党员群众。因此,制订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需要基层党组织卓有成效地工作,如果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甚至软弱涣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难以正确制订和切实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政治领导就不可能实现。党的思想领导主要体现在做好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这两项工作基层党组织负有重大责任。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在基层,如果基层党组织不得力,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就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党的思想领导就难以实现。从实现党的组织领导看,做好向各级党组织、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推荐优秀人才等工作,也都需要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作保证。这都说明,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是有效实施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和不可或缺的条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中的组织保证作用,夯实基础,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其次,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联系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处理好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升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基层党组织扎根基层,同人民群众处于最接近的位置,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听得到,群众的喜怒哀乐看得见。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也只有通过基层党组织才能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存在一种割不舍、剪不断的联系。基层党组织的这个特点决定其具有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还需指出,基层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中层面,基层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现在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利益关系得到了调整,利益主体、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日益多样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在利益得失和新旧观念冲突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加之,有一些弱势群体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太融洽。这些矛盾和问题大多发生在基层,如果对此重视不够,解决不好,建设和谐社会就会落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特别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主动到群众中去,同群众沟通联系。对待群众要真心诚心,使群众愿讲话、敢讲话。要在理顺情绪、消除对立、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动脑筋、想办法,力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在实际工作中,需把握好三点:一是积极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决议,使广大群众了解、理解并支持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决议;二是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谈心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和建立扶贫帮困对子、党员联系户等多种形式,与广大群众广交朋友,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给他们想办法、出点子,认真做好排忧解难工作;三是定期听取群众对党组织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有条件解决的要立即解决,暂不能解决的也要负责做好解释工作。
第三,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完成各项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基层党组织分布在农村、企业、学校、机关、社区、街道等各个领域,承担着各自不同的任务职责。只要每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都成为战斗堡垒,在完成任务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能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构建和谐社会。反之,无论哪一方面的基层党建工作没抓好,群众心不齐、气不顺、矛盾多,都会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各个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并根据各自的任务职责,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居于领导核心地位,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在突出“创业富民”、开展“双带”(党员带头富,带领群众富)活动和落实富民措施上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千方百计让老百姓得到最大的实惠。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党组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的推进,工作对象越来越多、任务日趋繁重。应在加强社区建设的同时,把“服务便民”作为主要任务,真正做到社会保障到社区、社会服务到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到社区、城市管理到社区、文明创建到社区。特别要注意帮助下岗职工、低收入人员、特殊困难户解决实际问题,营造和谐安定的氛围。机关党组织是党在机关的基层组织,赋有协助、监督的职能。应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实行有效的监督。要切实解决不善协助和不敢监督的问题,保证这两项职能落实到位。这也是促进机关和谐的重要措施,只有机关和谐了,才能更好地带动社会的和谐。企业党组织和学校党组织分别处于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地位,也要按照 各自的任务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特别是企业和学校的基层党支部,分别处于生产和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要着眼和谐,做好凝聚人心的工作,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中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第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带领群众推进“两个率先”中的引领带头作用。建设和谐社会,需有坚实的物质保证。富民政策不落实、富民措施不到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提高,社会就不会和谐。富则稳,穷则乱。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增加人们经济收入、扩大就业面、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安居乐业。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因社会各个阶层利益关系调整所引发的矛盾和問题。基层党组织必须强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意识,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我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涌现了江阴市华西村、射阳县东南村、常熟市蒋巷村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村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为加快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省委、省政府提出“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全省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也对广大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两个率先”,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个基层党组织一定要顺应形势,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心往“两个率先”上想,劲往“两个率先”上使,在带领群众推进“两个率先”中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当前,改革正向深层次、广领域推进,发展也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头作用应集中体现在加快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上,基层党组织要争当改革、发展的坚强堡垒,共产党员争当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形成在各级党组织带领下,举省一致抓改革、促发展的局面。当然,机关党组织、企业党组织、高校党组织不领导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工作,不可能直接去抓经济、业务,但必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个率先”和本单位的中心任务部署工作、开展活动,增加党建工作对经济、业务工作的渗透性,使党建工作更好地贴近中心、服务中心,切不可就党建抓党建,党建工作与经济、业务工作成了两张皮。
党的基层组织能否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中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强弱,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是自身强有力的表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要配齐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特别要选准党组织负责人。要更新党建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手段和方法。要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通过对基层党组织的“固本强基”,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中的作用。
[编辑:魏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