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盛全线下调了大宗商品的价格,认为2015年,大宗商品逃不脱命途多舛的周期。
大宗商品市场开年以来仍跌跌不休。前有国际油价再刷“下限”,后有国际铜价创5年新低,而且其他商品也是颓势尽显。
全线下调,原因何在?
王先生近期在做空LME铜合约中赚取了超过600%的收益。他告诉媒体,美元涨势凶猛,铜价暴跌是必然,如果按照原油暴跌的程度测算,铜至少还能再跌20%。
“原油和铜作为最主要的工业品,每一轮暴跌都会带动众多商品价格下跌。”北京一家主做外盘市场的投资经理表示。在铜和原油的带领下,大宗商品几乎全线受创。包含22种主要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经跌至100下方,而上次该指数跌至100以下还是在2002年。
事实上,自2014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就开始下跌,原油、矿石、大豆、金属、橡胶等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平均跌幅超过15%,其中原油价格由年初的近100美元/桶回落至年末的50美元/桶;在铁矿石价格方面,跌幅亦有4成。刚刚进入2015年,又迎来有色金属价格暴跌。1月中旬伦敦铜价格跌幅一度超过8%,创5年半新低,与此同时,锌、铅及镍价也跟着跳水。58种大宗商品中环比下跌的达到了52种。
高盛最近发布的报告也指出:中国需求疲软和成本下降是铜价暴跌主因。报告表示,铜价过去两个月的下跌主要反映了需求疲软,尤其是部分宏观数据低于预期,这也可以从近期金属价格集体走软得到印证。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问题,金银岛(北京)资讯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分析师杨向宏认为,一般来说,大宗商品是会随着供需的变化,价格会有波动。一般是易涨难跌,比如2008年大宗商品一路狂跌,到了2009年又涨上去了。到了一定时候,需求面对价格上涨支撑不了了。因为价格高涨,大宗商品的盈利都很好,导致很多人都进入投资。那么,只要下游需求一疲软,产能过剩就会显现出来,就会出现大跌。
在这一轮的大宗商品下跌过程中,中国需求的疲软被更多地用来解释此次暴跌行情。此点判断并不是空穴来风,上一轮大宗商品的黄金时期也正是伴随着当时中国对铁矿石、煤和铜的巨大需求而产生的。
杨向宏表示,这次的大跌与中国有直接的关系。早几年中国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需求很旺盛。比如在铁矿石、铜等的进口方面,这就导致全世界都跟着“兴奋”,许多国外的生产商在不停地扩产。但是中国的需求有30%是浪费掉的,是重复建设,比如一些高架桥修好以后,过几年又拆了重建。但是在新的一届政府上台后,很多事情都透明化了,很多官员不敢再贪了,就导致这种重复建设的浪费大幅度减少。这样一来,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就要下降。
此外,杨向宏还认为大宗商品需求疲软与中国当前基建投资饱和有关。在过去“虚高”的需求下,相配套的产能都到位了,但是现在的需求却没有那么高了。
与资本市场再次背离
在安信证券举行的2015年投资策略会上,其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就称:“大宗商品的熊市通常对应着股票的大牛市,而大宗商品的牛市无一例外都对应着股票市场的大熊市。”
支撑高善文这一观点的,是其对美国市场1913年~2013年的数据研究。他发现大宗商品市场和标普指数之间的牛熊反向关系几乎一一对应。如在1913年~1923年、1966年~1982年、2000年~2011年的大宗商品牛市中,其涨幅分别为38%、98%、113%,而标普指数累计跌幅则分别是50%、48%和28%。而在1982年~2000年、1950~1965年的大宗商品熊市中,其累计跌幅为4%和16%,但扣除通胀因素以后的标普指数则分别上涨400%和302%。
“我认为这一关系不完全来自统计上的偶然性。”高善文表示,大宗商品熊市会降低通胀水平,利率水平也会随之下行,此时稳定的市场环境、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将支持股市风险溢价的下降,支持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
而对于大宗商品牛市和股票市场熊市的逆向对应,高善文认为,商品价格暴涨使得产业中下游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代价。从利润分布来看,拿到利益的是商品出口国、小部分的商品开采服务商,但这些企业在整个A股中市值占比很小,A股的主体仍是中下游企业。由此,参与股票投资的普通公众也会在商品价格暴涨中,被动付出更高的成本代价。
不过,高盛(亚洲)投资管理部董事总经理、中国区副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称,这种“跷跷板”只是个短暂的现象。
哈继铭认为,资本市场的走势本质上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与中国内需疲软息息相关,很难说是对股市的利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有观点说房价下跌之于股市也形成了所谓的‘跷跷板’作用,房市疲软使资金外流,对股市是个利好。但你能想象当中国房市真的崩盘时,股市还能大涨吗?”
抄底资金开始进入
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幅度已经超出了大多数投资者和分析师的预期,但在期货市场上,仍有不少投资者在某些大宗商品市场上作出了看多的押注,尽管他们都承认,大宗商品价格回弹可能仍需几个月时间,但他们宁可承担一定的短期损失,也不愿错失价格开始回弹时的机会。
这些投资者给自己找的理由是:如果市场观察人士无法预测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程度,那么他们在价格将于何时回弹的问题上可能同样也会犯错。
“我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未来的跌幅不会远高于以前的有过的跌幅。”瑞士信贷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商品集团的投资组合经理克里斯托弗·波顿说道,“我们正在看多大宗商品市场。”波顿持有大量的柴油和铜头寸,他预计这两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将在当前季度中回弹。
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对于2015年大宗商品市场的分析指出,“2014年的‘超跌’多少已经透支了2015年本该有的回归份额,因此不排除超跌反弹的可能。”他认为,“而且有些品种如盐、稀土、硼等价格已经处于一种超跌造成的不合理状态了。”
根据他的判断,2015年大宗商品市场总体走势可能会是“M”形;市场会在一二月迎来一波小行情,随之进行3-5个月的回调整理,而2015年秋季或成为市场再度上行的最佳窗口,四季度则是第二个整理期。
杨向宏表示,后期不会再有太大的跌幅。比如原油,真正能让原油有更大下跌的是新能源,但是新能源现在发展还没有那么快。
大宗商品市场开年以来仍跌跌不休。前有国际油价再刷“下限”,后有国际铜价创5年新低,而且其他商品也是颓势尽显。
全线下调,原因何在?
王先生近期在做空LME铜合约中赚取了超过600%的收益。他告诉媒体,美元涨势凶猛,铜价暴跌是必然,如果按照原油暴跌的程度测算,铜至少还能再跌20%。
“原油和铜作为最主要的工业品,每一轮暴跌都会带动众多商品价格下跌。”北京一家主做外盘市场的投资经理表示。在铜和原油的带领下,大宗商品几乎全线受创。包含22种主要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已经跌至100下方,而上次该指数跌至100以下还是在2002年。
事实上,自2014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就开始下跌,原油、矿石、大豆、金属、橡胶等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平均跌幅超过15%,其中原油价格由年初的近100美元/桶回落至年末的50美元/桶;在铁矿石价格方面,跌幅亦有4成。刚刚进入2015年,又迎来有色金属价格暴跌。1月中旬伦敦铜价格跌幅一度超过8%,创5年半新低,与此同时,锌、铅及镍价也跟着跳水。58种大宗商品中环比下跌的达到了52种。
高盛最近发布的报告也指出:中国需求疲软和成本下降是铜价暴跌主因。报告表示,铜价过去两个月的下跌主要反映了需求疲软,尤其是部分宏观数据低于预期,这也可以从近期金属价格集体走软得到印证。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问题,金银岛(北京)资讯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分析师杨向宏认为,一般来说,大宗商品是会随着供需的变化,价格会有波动。一般是易涨难跌,比如2008年大宗商品一路狂跌,到了2009年又涨上去了。到了一定时候,需求面对价格上涨支撑不了了。因为价格高涨,大宗商品的盈利都很好,导致很多人都进入投资。那么,只要下游需求一疲软,产能过剩就会显现出来,就会出现大跌。
在这一轮的大宗商品下跌过程中,中国需求的疲软被更多地用来解释此次暴跌行情。此点判断并不是空穴来风,上一轮大宗商品的黄金时期也正是伴随着当时中国对铁矿石、煤和铜的巨大需求而产生的。
杨向宏表示,这次的大跌与中国有直接的关系。早几年中国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的,需求很旺盛。比如在铁矿石、铜等的进口方面,这就导致全世界都跟着“兴奋”,许多国外的生产商在不停地扩产。但是中国的需求有30%是浪费掉的,是重复建设,比如一些高架桥修好以后,过几年又拆了重建。但是在新的一届政府上台后,很多事情都透明化了,很多官员不敢再贪了,就导致这种重复建设的浪费大幅度减少。这样一来,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就要下降。
此外,杨向宏还认为大宗商品需求疲软与中国当前基建投资饱和有关。在过去“虚高”的需求下,相配套的产能都到位了,但是现在的需求却没有那么高了。
与资本市场再次背离
在安信证券举行的2015年投资策略会上,其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就称:“大宗商品的熊市通常对应着股票的大牛市,而大宗商品的牛市无一例外都对应着股票市场的大熊市。”
支撑高善文这一观点的,是其对美国市场1913年~2013年的数据研究。他发现大宗商品市场和标普指数之间的牛熊反向关系几乎一一对应。如在1913年~1923年、1966年~1982年、2000年~2011年的大宗商品牛市中,其涨幅分别为38%、98%、113%,而标普指数累计跌幅则分别是50%、48%和28%。而在1982年~2000年、1950~1965年的大宗商品熊市中,其累计跌幅为4%和16%,但扣除通胀因素以后的标普指数则分别上涨400%和302%。
“我认为这一关系不完全来自统计上的偶然性。”高善文表示,大宗商品熊市会降低通胀水平,利率水平也会随之下行,此时稳定的市场环境、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将支持股市风险溢价的下降,支持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
而对于大宗商品牛市和股票市场熊市的逆向对应,高善文认为,商品价格暴涨使得产业中下游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代价。从利润分布来看,拿到利益的是商品出口国、小部分的商品开采服务商,但这些企业在整个A股中市值占比很小,A股的主体仍是中下游企业。由此,参与股票投资的普通公众也会在商品价格暴涨中,被动付出更高的成本代价。
不过,高盛(亚洲)投资管理部董事总经理、中国区副主席兼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称,这种“跷跷板”只是个短暂的现象。
哈继铭认为,资本市场的走势本质上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与中国内需疲软息息相关,很难说是对股市的利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有观点说房价下跌之于股市也形成了所谓的‘跷跷板’作用,房市疲软使资金外流,对股市是个利好。但你能想象当中国房市真的崩盘时,股市还能大涨吗?”
抄底资金开始进入
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幅度已经超出了大多数投资者和分析师的预期,但在期货市场上,仍有不少投资者在某些大宗商品市场上作出了看多的押注,尽管他们都承认,大宗商品价格回弹可能仍需几个月时间,但他们宁可承担一定的短期损失,也不愿错失价格开始回弹时的机会。
这些投资者给自己找的理由是:如果市场观察人士无法预测当前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程度,那么他们在价格将于何时回弹的问题上可能同样也会犯错。
“我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未来的跌幅不会远高于以前的有过的跌幅。”瑞士信贷资产管理公司旗下商品集团的投资组合经理克里斯托弗·波顿说道,“我们正在看多大宗商品市场。”波顿持有大量的柴油和铜头寸,他预计这两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将在当前季度中回弹。
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对于2015年大宗商品市场的分析指出,“2014年的‘超跌’多少已经透支了2015年本该有的回归份额,因此不排除超跌反弹的可能。”他认为,“而且有些品种如盐、稀土、硼等价格已经处于一种超跌造成的不合理状态了。”
根据他的判断,2015年大宗商品市场总体走势可能会是“M”形;市场会在一二月迎来一波小行情,随之进行3-5个月的回调整理,而2015年秋季或成为市场再度上行的最佳窗口,四季度则是第二个整理期。
杨向宏表示,后期不会再有太大的跌幅。比如原油,真正能让原油有更大下跌的是新能源,但是新能源现在发展还没有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