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另一方面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出租车到了目的地,正在掏钱时,定时器跳了一下,司机要多收5元新台币。双方理论时,车子又往前移动了几公分,定时器又跳了一下,变成要多收10元。可能有许多人会肝火上升,和司机理论半天。
  然而,生活里有多少场合,一掷千金而不皱眉;区区10元新台币,买个馒头都不够,由钱的角度着眼,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考虑到成本和收益,除了10元钱,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情绪的起伏也是成本。金钱上的损失加上情绪上的委屈,就超过10元新台币了。这其中有“非货币”的价值。
  人们从小到大,面对生活里的各种问题时,总是依恃经验,而不是经济理论。经验的特质之一,是“类似情境类似处理”,有点像是“点的智慧”,即生活里有许多类似情境,凝结成一个个结晶点,以后遇上类似情境,就唤起过去的经验来处理。抽象来看,这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可以降低行为成本。
  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则是一以贯之。如果能够跨越诸多分散孤立的点,尝试建立起点和点之间的联结,就可以以经验为基础,加上经济分析,两全其美。
  出租车里的10元钱之争是一个点,如果在这个点上,也能想到其他点,如一掷千金而不吝啬、公平的相对性等等,就等于扩充了思维空间,在因应和取舍上,会更平稳笃定。
  根据经验操作,是跟着感觉走;用经济分析,是让思维指导行为,即“一方面,如何如何,另一方面,又如何如何……”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