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宛平人"张友鸾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t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雪芹佚诗疑案》一文已收入《胡子的灾难历程:张友鸾随笔选》,表明“宛平人”即张友鸾之说并非单文孤证。聂绀弩出狱回京后,张友鸾、陈迩冬、舒芜、周绍良都是聂家的座上客,他们还有马凯餐厅等处的文酒之会,当时都热衰于谈论有关曹雪芹的新材料。关于“曹雪芹佚诗”案的学术氛围与时代背景,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张友鸾在香港《文汇报》所辟“燕山新话”专栏,也着重介绍了启功、杨宪益等在红学领域的真知卓见和独特贡献。
其他文献
刘梦溪《红楼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有《红楼梦新论》、《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红学》的增订版)、《牡丹亭与红楼梦》等。刘梦溪的《红楼梦》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两个阶段:一是《红
周思源《红楼梦》研究的主要用力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作方法研究,二是人物研究,代表性著作诸如《红楼梦魅力探秘》、《红楼梦创作方法论》以及《探秘集——周思源论(红楼梦)》等
对花袭人的审美接受随着时代意识形态的变迁而产生歧异,也由于曹雪芹用写诗的方法写小说而留下了艺术空白。多元的审美内涵体现在袭人的形象中,袭人姓花具有深远的象征意味,
新时期红学三十年可谓成就斐然,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红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硕果累累,尤其《红楼梦》研究名家的成果更是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譬如吕启祥的红学观点和红学思想,较为集
文化产业历经自发萌动、起步探索阶段后,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产业发展,则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文化产业的战略调整。只有实现从比较优势战略向竞争优势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