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电沉积TiO2薄膜的工艺及性能

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sonv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TiCl4的前驱体溶液,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在301不锈钢表面制备TiO2薄膜,并研究了电化学沉积过程的机理和工艺条件.应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TiO2沉积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用Tafel曲线评估了TiO2薄膜在模拟海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
其他文献
通过溶液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丙烯腈-甲基丙烯酸[P(AN-co-MAA)]共聚物膜材料,以尿嘧啶为模板分子,利用相转化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尿嘧啶分子印迹P(AN-co-MAA)共聚物高分子膜.通
芳草地国际学校提出的“知行课堂”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知和行的关系,做到知行统一。  在推进“知行课堂”的活动中,我校提出“易知易行”的基本理念。“易”指的是最简单、最本质地做到知行合一,核心目标是全面育人。全面育人不能只落在学科知识上,我们引导学生探究一个个科学事实后,帮助学生归纳概括其上位概念,进而建立更高层次的哲学观念,最终达到全面育人的目标。另外,为了推行“知行课堂”,让学生有充足的
合成了1个结构新颖的多核Zn(Ⅱ)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IR光谱等表征,并进行了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在多核配合物中,4个Zn(Ⅱ)分别与μ2-O和μ3-O桥联,形成共用1个面的双
2018年甘肃省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会上,教材副主编唐莲君老师主讲的《基于科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教科版<科学>一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等报告,从多个角度帮助我们提升了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与认识。一天的学习匆匆而过,但由此引发的思考久久萦绕在脑海。  要以新认识、新理念推进新教材实施  此次培训学习,唐老师从课程标准、新教材编排体系、实施建议三个方面剖析科学课程理
从内陆螯虾壳中提取甲壳素,对该生物质进行资源化处理得壳聚糖(CTS).微波条件下精制得到高反应活性壳聚糖,脱乙酰度和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大于84%和3&#215;105.将苯甲醛衍生
微生物是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蘑菇和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知道“感冒、痢疾是由肉眼难以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进而知道“地球上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落实有关微生物知识的学习目标,大象版小学《科学》在六年级上册布设了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通过《发面的秘密》《发霉的馒头》《不一样的感冒》等课,引导学生认识真菌、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