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注重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勤于积累课文中的有表现力的语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评改作文时以学生为主体,以赞美的语言确立学生写作的自信,从而让学生慢慢的喜欢上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 阅读 积累 兴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能力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因此,作文教学成为历来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仍然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教师累,学生苦。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在改学生的作文时不难发现,学生作文中同一个词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形容高兴老是用“一蹦三尺高”,写小孩子的文章中总出现“真可爱”,写母亲的文章中用的最多的句子便是“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等。很明显,“表达”成了学生写作的一个绊脚石。因此,丰富词汇成为提高写作的第一要务。
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写的作文题目往往不会在乎字数,而一旦是学生不喜欢写的作文则斤斤计较字数;许多学生面对作文时眉头紧皱,而接到同学的来信时则兴高采烈,并对写回信乐此不疲。显然,这其中是兴趣在作怪,要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样重要。
所以,我觉得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从积累词汇和培养学生兴趣两方面下功夫。
一、勤积累
写作文的过程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最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也就是自已的思想与感情与搜索出来的文字的一一对应。因而,要最准确地表达一个意思,所拥有的近义词数量越多越就越能接近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写作中用到的词语、句子则从阅读中来,阅读就像是吃桑叶,写作就像是蚕吐丝,让蚕不断地吃桑叶,自然它就会吐丝,不给它吃桑叶,它就不吐丝。“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强调的都是积累。那么采用那些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积累呢?
1、背诵课本中精彩语段、精练诗文。背书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中要求背的有限的几篇几段,只要词语富有表现力,都值得背,每篇课文后面介绍的与课文相关的有趣的小知识以及名句,课文中的名段,如在《紫藤萝瀑布》后有一段关于生命的名段,在《故乡》中关于路的名段,在《背影》中关于父亲的背影的描写等;此外每一篇古文都是名家名篇,记忆力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大段地背下来,记忆力差的可以有选择地背,通过熟读背诵让学生逐步积累字、词、句、段、篇,储存丰富的语言材料。
2、采用同类词语集合。课文中有很多词语是可以归类的,有的一篇课文中就有许多属同一类的词语或短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归类摘录,如写神态的词,写声音的词,写颜色的词,写心理活动的词。或者联系前后文,温故而知新。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可以专门摘录表示航天科技方面的名词:宇航员、航天中心、火箭发射架、三级燃料、指令舱等,经过摘录并反复朗读,学生对这些词语就耳熟能详了,以后碰到就会有意地注意了。运用时也就会更加注意了。
3、加强阅读,促进写作。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中指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么写。”可见,从书中汲取写作的材料是一条被事实证明正确的道路。阅读课文的同时,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的文章,找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去读去品去感受;根据课文要求指导学生去精读一些文学名著,并作好读书笔记,尝试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记在脑中并用自己的话去叙述出来;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看报纸和杂志并适当地做摘记。
4、写日记,积累生活的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学段,对学生的写作提出这样的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于是,写日记积累生活中的琐事便是最好的练笔,让学生留意生活,记记每天之最,记自己的独特感受,记周围的人和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这样一来,教室、寝室、上学路上、田野、远山、近树、日月星辰都可能会成为写作的材料,也因此,学生的情感可能会更细腻,从而更能捕捉事物的特征,写出创意的文章。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乐写者,对写作充满热情,那么作文教学就可以事半而功倍了。
1、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写作训练,如教《木兰诗》时可以让学生扩写木兰的战场生活和“木兰回家的片段”,教《皇帝的新装》可以让学生去续写结局,教《最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以韩麦尔先生或当时镇上的人的视角来改写课文等。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写连载小说,每星期写一篇,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小说的篇幅。方式多了,学生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一种,并以此激发写作的兴趣。
2、让学生从评改作文中找到自信。作文可以放开让学生去评、去改。设想让学生分小组去评改作文,一定能提高作文的鉴赏能力。如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可以让学生去找一篇写父亲的文章,然后全班交流,推选几篇最令人感动的文章来读一读,并让学生说说感动的原因,而后再让他们去写写自己的父亲,写完后小组交流、评改,再每小组齐心协力地修改出一篇好的文章在全班展示,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改作文的行列。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大家都参与了,好文章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于是一种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写作的自信也就增强了。
3、讲评作文时以赞美为主。在作文讲评中,最好能发掘每一位学生的亮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好的语句都应即时给予肯定,让即使作文水平不好的学生都获得表扬,从而觉得自己不差,一定能行。多用赞美,赞美最细小的进步,相信在赞美中学生的自信会不断加强,从而慢慢地喜欢上作文。
作文教学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能明确具体,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相信在词汇的日积月累下,在多种方式的作文训练中,在相互评改作文时,在教师的赞美声中,学生一定会爱上作文,从而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
参考文献
[1](美国)约翰,卢保克《读书的乐趣》
[2]《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作文教学 阅读 积累 兴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能力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因此,作文教学成为历来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仍然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教师累,学生苦。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在改学生的作文时不难发现,学生作文中同一个词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形容高兴老是用“一蹦三尺高”,写小孩子的文章中总出现“真可爱”,写母亲的文章中用的最多的句子便是“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等。很明显,“表达”成了学生写作的一个绊脚石。因此,丰富词汇成为提高写作的第一要务。
在日常的教学中还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写的作文题目往往不会在乎字数,而一旦是学生不喜欢写的作文则斤斤计较字数;许多学生面对作文时眉头紧皱,而接到同学的来信时则兴高采烈,并对写回信乐此不疲。显然,这其中是兴趣在作怪,要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样重要。
所以,我觉得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就必须从积累词汇和培养学生兴趣两方面下功夫。
一、勤积累
写作文的过程就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最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也就是自已的思想与感情与搜索出来的文字的一一对应。因而,要最准确地表达一个意思,所拥有的近义词数量越多越就越能接近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写作中用到的词语、句子则从阅读中来,阅读就像是吃桑叶,写作就像是蚕吐丝,让蚕不断地吃桑叶,自然它就会吐丝,不给它吃桑叶,它就不吐丝。“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强调的都是积累。那么采用那些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积累呢?
1、背诵课本中精彩语段、精练诗文。背书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中要求背的有限的几篇几段,只要词语富有表现力,都值得背,每篇课文后面介绍的与课文相关的有趣的小知识以及名句,课文中的名段,如在《紫藤萝瀑布》后有一段关于生命的名段,在《故乡》中关于路的名段,在《背影》中关于父亲的背影的描写等;此外每一篇古文都是名家名篇,记忆力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大段地背下来,记忆力差的可以有选择地背,通过熟读背诵让学生逐步积累字、词、句、段、篇,储存丰富的语言材料。
2、采用同类词语集合。课文中有很多词语是可以归类的,有的一篇课文中就有许多属同一类的词语或短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归类摘录,如写神态的词,写声音的词,写颜色的词,写心理活动的词。或者联系前后文,温故而知新。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可以专门摘录表示航天科技方面的名词:宇航员、航天中心、火箭发射架、三级燃料、指令舱等,经过摘录并反复朗读,学生对这些词语就耳熟能详了,以后碰到就会有意地注意了。运用时也就会更加注意了。
3、加强阅读,促进写作。鲁迅在《不应该那么写》中指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都说明着:‘应该怎么写。”可见,从书中汲取写作的材料是一条被事实证明正确的道路。阅读课文的同时,要指导学生阅读课外的文章,找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去读去品去感受;根据课文要求指导学生去精读一些文学名著,并作好读书笔记,尝试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记在脑中并用自己的话去叙述出来;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看报纸和杂志并适当地做摘记。
4、写日记,积累生活的材料。《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学段,对学生的写作提出这样的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于是,写日记积累生活中的琐事便是最好的练笔,让学生留意生活,记记每天之最,记自己的独特感受,记周围的人和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这样一来,教室、寝室、上学路上、田野、远山、近树、日月星辰都可能会成为写作的材料,也因此,学生的情感可能会更细腻,从而更能捕捉事物的特征,写出创意的文章。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乐写者,对写作充满热情,那么作文教学就可以事半而功倍了。
1、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写作训练,如教《木兰诗》时可以让学生扩写木兰的战场生活和“木兰回家的片段”,教《皇帝的新装》可以让学生去续写结局,教《最后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以韩麦尔先生或当时镇上的人的视角来改写课文等。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写连载小说,每星期写一篇,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小说的篇幅。方式多了,学生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一种,并以此激发写作的兴趣。
2、让学生从评改作文中找到自信。作文可以放开让学生去评、去改。设想让学生分小组去评改作文,一定能提高作文的鉴赏能力。如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可以让学生去找一篇写父亲的文章,然后全班交流,推选几篇最令人感动的文章来读一读,并让学生说说感动的原因,而后再让他们去写写自己的父亲,写完后小组交流、评改,再每小组齐心协力地修改出一篇好的文章在全班展示,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改作文的行列。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大家都参与了,好文章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于是一种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写作的自信也就增强了。
3、讲评作文时以赞美为主。在作文讲评中,最好能发掘每一位学生的亮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好的语句都应即时给予肯定,让即使作文水平不好的学生都获得表扬,从而觉得自己不差,一定能行。多用赞美,赞美最细小的进步,相信在赞美中学生的自信会不断加强,从而慢慢地喜欢上作文。
作文教学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能明确具体,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相信在词汇的日积月累下,在多种方式的作文训练中,在相互评改作文时,在教师的赞美声中,学生一定会爱上作文,从而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
参考文献
[1](美国)约翰,卢保克《读书的乐趣》
[2]《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