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影视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完美的释放,影视技术成为影视艺术展现的依托,纵观整个影视发展史,影视技术与艺术相互影响交织,本文将结合经典的影视作品案例,探究技术对影视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影视技术;影视艺术
中图分类号:J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16-01
1895年电影诞生之时就毋庸置疑的说明,影视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圈的事也是技术圈的事。《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成为影视艺术的开端,但是如果将这两部具有史诗意义的艺术作品放在当下影视创作背景下时,观众肯定毫不客气的说:“拜托,这也叫艺术?”
时代变了,技术早已不在时“沧海”,影视创作也注定成“桑田”了。
以电影的发展为例,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从此默片不再是主流;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诞生,黑白电影不再受追捧。当下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影不断以新的形式,新的视觉效果冲击着观众的感官,好莱坞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视技术的一次次革新,不断洗礼着影视创作,使得影视创作不断进入新的境界,在创作形式,创作内容方面都产生了巨变。
技术的发展对影视创作形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由于摄像设备、制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画面质感的变化,还包括内部表现形式的变化。传统的胶片摄像机逐渐被数字摄像机取代,特效场景制作业创作过程更为简洁、便利,画面效果也更为逼真、刺激。1933年拍摄的《金刚》与2005年彼得·杰克逊拍摄的《金刚》就是一个例子。1933年,无论是在拍摄设备还是在制作技术上都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难免会受到技术条件的束缚,许多的创作思路动被局限,“想得到,做不到”,其拍摄效果在当时也许是令人震惊的,但是对于当今观众的期待视野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2005年彼得·杰克逊用现代的拍摄手段将新的《金刚》搬上荧幕,出色的特效场景制造出的视觉奇观,导演成功的将所想付诸于实际,无论是在意图表达还是拍摄效果上,都高出观众的期待视野却又不曲高和寡,这种惊人的效果让观众淋漓尽致地体验了一番真正的大片的感觉,成为“美女与野兽”故事的终极豪华版。《爵士歌王》令人们惊奇的发现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可以产生令人愉悦的“化学反应”,从此,影视创作进入新的境界,声音+画面成为影视艺术的首要表达形式。同时,这种表达形式的变化还带来了演员表演形式的变化。以卓别林为代表的默片时代,画面是电影的主体,创作者的所有表达意图都只能透过画面的表达出来,因此卓别林的夸张、幽默、略有浮夸的表演技巧成为一部影片的灵魂,例如《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都是这种表演形式。当画面与声音结合,卓别林式的表演形式被取代,但是我们不能否定这样夸张的表演形式,只是在声音的辅助下,画面不再苍白,叙事不再无力,因此,演员的表演只能与故事和实际结合,逐渐演变成更加真实、自然的表演形式。早在《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的时代,画面总是“赤裸”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不加任何修饰,完全是现实生活的再现,直到格里菲斯成熟的将不同的镜头组接技巧运用于电影当中,画面不在是“赤裸”,而是穿上了华美的衣服,我们才看到了令人惊心动魄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爱森斯坦将蒙太奇理论推向成熟,《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敖德萨台阶”成为经典。蒙太奇的产生于运用,使得电影成为了真正艺术,剪辑也从此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胶片与磁带时期,线性编辑出现,克服了原来直接分离与粘合胶片的剪辑方式。数字技术发展,剪辑技术有线性编辑发展到非线性编辑,传统剪辑技术问题得以解决,画面与影像彻底告别“裸体”时代,与故事结合也更加完美,导演的创作意图更加自由的表达。摄像设备与制作技术进步,画面更加清晰,场面更加逼真刺激;声音与画面结合,故事表达更加自然明了,摆脱了夸张的戏剧式表演形式;剪辑技术,特别是非线性编辑技术犹如一个装满衣服的衣柜,让画面穿上一件一件衣服,不再只是对生活的再现,而赋予了画面更多的意义,更加灵活的表达故事情节与创作者的意图。以上技术的变化使得导演以及影视艺术的创造者,在进行创作时一步步摆脱客观条件与技术的局限于束缚,将创作思维淋漓尽致的表达,让作品具有观赏价值的同时又具有艺术价值。
影视创作的创作形式发生变化必然会带了创作内容的变化。内容变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内容量的增加与内容的丰富,更体现在一些以技术为依托的内容表现上。首先是内容量的丰富与增加,依然以1933版《金刚》与2005版《金刚》为例,虽然两个版本在故事情节上大致相同,但是在很多细节以及情感的表达上,新版远胜旧版。探险队在丛林冒险的片段中,旧版由于制作技术与场景特技的落后诸多打斗的细节没有展现,在新版中,特效技术充分发挥了他的无穷魅力,巨型恐龙、巨型蜘蛛、巨型蜥蜴等动物出现,让探险队的前进道路充满危险与曲折,使得情节更加起伏,场面更加刺激,内容与老版相比也更加丰富。在情感方面,老版几乎没有,全片充斥着恐怖气氛,新版的表现则堪称完美,尤其是后半段,场景十分感人,金刚舍身爬到帝国大厦去救安,而后安又不顾一切去救金刚,这段情节的描写令观众感动落泪,成为“美女与野兽”故事的经典,这一系列的情感描绘是老版中没有的。与老版的《金刚》相比,新版《金刚》更加丰富,更加有血有肉,成为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首要归功于技术的进步,如若没有数字特效与场景制作等技术的出现,这完美的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其次是以技术为依托的内容更加丰富,影视创作中,许多内容的实现与表达都要依靠技术来实现,例如许多科幻题材等非现实主义作品。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中的主角恐龙就是数字特技的产物。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更是一部仰仗特效完成的影片,片中的潘多拉星球,纳美人都是通过数字特效、3D技术完成的,全篇所有的故事架构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所有的细节描绘、情节展现、矛盾冲突都是通过特效完成。此类影片还有李安导演执导的3D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主要围绕男主角派与一只老虎在海上发生的故事为主线,当然这一切也都是依靠3D技术与特效技术才能完成。数字特效以竟成为当前影视制作比不可少的环节,它与影片的内容息息相关,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影片内容的构成,可以说数字特效关系到一部一部影片的成败。
影视创作部单单是艺术的是,影视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还是技术的事。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使影视创作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在创作形式上,还表现在创作内容上,但无论怎样变化,影视创作都是发展的,创作者创作意图表达的更加顺畅,所受的客观局限越来越少,成功的将心中所想搬到荧幕,同时观众的期待视野也不断提高,让广大观众在光与影创造的两个小时中,体味创作者想要传达的酸甜苦辣,并有所思,有所感……
作者简介:潘蕙(1990-),女,汉族,山东惠民,硕士学历,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
关键词:影视技术;影视艺术
中图分类号:J9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16-01
1895年电影诞生之时就毋庸置疑的说明,影视创作不仅仅是艺术圈的事也是技术圈的事。《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成为影视艺术的开端,但是如果将这两部具有史诗意义的艺术作品放在当下影视创作背景下时,观众肯定毫不客气的说:“拜托,这也叫艺术?”
时代变了,技术早已不在时“沧海”,影视创作也注定成“桑田”了。
以电影的发展为例,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诞生,从此默片不再是主流;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诞生,黑白电影不再受追捧。当下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电影不断以新的形式,新的视觉效果冲击着观众的感官,好莱坞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视技术的一次次革新,不断洗礼着影视创作,使得影视创作不断进入新的境界,在创作形式,创作内容方面都产生了巨变。
技术的发展对影视创作形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由于摄像设备、制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画面质感的变化,还包括内部表现形式的变化。传统的胶片摄像机逐渐被数字摄像机取代,特效场景制作业创作过程更为简洁、便利,画面效果也更为逼真、刺激。1933年拍摄的《金刚》与2005年彼得·杰克逊拍摄的《金刚》就是一个例子。1933年,无论是在拍摄设备还是在制作技术上都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难免会受到技术条件的束缚,许多的创作思路动被局限,“想得到,做不到”,其拍摄效果在当时也许是令人震惊的,但是对于当今观众的期待视野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2005年彼得·杰克逊用现代的拍摄手段将新的《金刚》搬上荧幕,出色的特效场景制造出的视觉奇观,导演成功的将所想付诸于实际,无论是在意图表达还是拍摄效果上,都高出观众的期待视野却又不曲高和寡,这种惊人的效果让观众淋漓尽致地体验了一番真正的大片的感觉,成为“美女与野兽”故事的终极豪华版。《爵士歌王》令人们惊奇的发现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可以产生令人愉悦的“化学反应”,从此,影视创作进入新的境界,声音+画面成为影视艺术的首要表达形式。同时,这种表达形式的变化还带来了演员表演形式的变化。以卓别林为代表的默片时代,画面是电影的主体,创作者的所有表达意图都只能透过画面的表达出来,因此卓别林的夸张、幽默、略有浮夸的表演技巧成为一部影片的灵魂,例如《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都是这种表演形式。当画面与声音结合,卓别林式的表演形式被取代,但是我们不能否定这样夸张的表演形式,只是在声音的辅助下,画面不再苍白,叙事不再无力,因此,演员的表演只能与故事和实际结合,逐渐演变成更加真实、自然的表演形式。早在《火车进站》、《工厂的大门》的时代,画面总是“赤裸”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不加任何修饰,完全是现实生活的再现,直到格里菲斯成熟的将不同的镜头组接技巧运用于电影当中,画面不在是“赤裸”,而是穿上了华美的衣服,我们才看到了令人惊心动魄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爱森斯坦将蒙太奇理论推向成熟,《战舰波将金号》中的“敖德萨台阶”成为经典。蒙太奇的产生于运用,使得电影成为了真正艺术,剪辑也从此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一部分。随着技术的发展,胶片与磁带时期,线性编辑出现,克服了原来直接分离与粘合胶片的剪辑方式。数字技术发展,剪辑技术有线性编辑发展到非线性编辑,传统剪辑技术问题得以解决,画面与影像彻底告别“裸体”时代,与故事结合也更加完美,导演的创作意图更加自由的表达。摄像设备与制作技术进步,画面更加清晰,场面更加逼真刺激;声音与画面结合,故事表达更加自然明了,摆脱了夸张的戏剧式表演形式;剪辑技术,特别是非线性编辑技术犹如一个装满衣服的衣柜,让画面穿上一件一件衣服,不再只是对生活的再现,而赋予了画面更多的意义,更加灵活的表达故事情节与创作者的意图。以上技术的变化使得导演以及影视艺术的创造者,在进行创作时一步步摆脱客观条件与技术的局限于束缚,将创作思维淋漓尽致的表达,让作品具有观赏价值的同时又具有艺术价值。
影视创作的创作形式发生变化必然会带了创作内容的变化。内容变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内容量的增加与内容的丰富,更体现在一些以技术为依托的内容表现上。首先是内容量的丰富与增加,依然以1933版《金刚》与2005版《金刚》为例,虽然两个版本在故事情节上大致相同,但是在很多细节以及情感的表达上,新版远胜旧版。探险队在丛林冒险的片段中,旧版由于制作技术与场景特技的落后诸多打斗的细节没有展现,在新版中,特效技术充分发挥了他的无穷魅力,巨型恐龙、巨型蜘蛛、巨型蜥蜴等动物出现,让探险队的前进道路充满危险与曲折,使得情节更加起伏,场面更加刺激,内容与老版相比也更加丰富。在情感方面,老版几乎没有,全片充斥着恐怖气氛,新版的表现则堪称完美,尤其是后半段,场景十分感人,金刚舍身爬到帝国大厦去救安,而后安又不顾一切去救金刚,这段情节的描写令观众感动落泪,成为“美女与野兽”故事的经典,这一系列的情感描绘是老版中没有的。与老版的《金刚》相比,新版《金刚》更加丰富,更加有血有肉,成为一部难以超越的经典,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首要归功于技术的进步,如若没有数字特效与场景制作等技术的出现,这完美的一切是不可能实现的。其次是以技术为依托的内容更加丰富,影视创作中,许多内容的实现与表达都要依靠技术来实现,例如许多科幻题材等非现实主义作品。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中的主角恐龙就是数字特技的产物。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更是一部仰仗特效完成的影片,片中的潘多拉星球,纳美人都是通过数字特效、3D技术完成的,全篇所有的故事架构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所有的细节描绘、情节展现、矛盾冲突都是通过特效完成。此类影片还有李安导演执导的3D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片主要围绕男主角派与一只老虎在海上发生的故事为主线,当然这一切也都是依靠3D技术与特效技术才能完成。数字特效以竟成为当前影视制作比不可少的环节,它与影片的内容息息相关,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影片内容的构成,可以说数字特效关系到一部一部影片的成败。
影视创作部单单是艺术的是,影视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还是技术的事。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使影视创作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是在创作形式上,还表现在创作内容上,但无论怎样变化,影视创作都是发展的,创作者创作意图表达的更加顺畅,所受的客观局限越来越少,成功的将心中所想搬到荧幕,同时观众的期待视野也不断提高,让广大观众在光与影创造的两个小时中,体味创作者想要传达的酸甜苦辣,并有所思,有所感……
作者简介:潘蕙(1990-),女,汉族,山东惠民,硕士学历,山东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