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把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而由于主客观原因的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内部出现了“后进生”。所谓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遵守纪律、学习成绩、行为表现方面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但是,后进生也是受教育的对象,而且是可以转变的。作为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逐步消除这种落后现象,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如何才能转变后进生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育要有一颗平常心。正确的学生观对平常心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个体,有其自身的个性,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其差异性、多样性。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同一班级里的学生,有的品学兼优,有的学习成绩差,有的思想品德差,有的品学兼差,这是客观事实。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最明显的差异不是在智力上,而是在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上,学生思想品德主要靠用教育的有效手段来诱导和强化。教师要用全面的观点去评价后进生。评价一个学生要从总体出发:既要看到优点,又不忽略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的学生才是正常的学生。可见,后进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差应主要用教育教学的艺术手段来解决。
二、善于赏识学生
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是渴望得到赏识。成年人,只要别人给自己投来赏识的目光,心里就会有愉悦感。成人需要赏识,学生更是如此。从生命科学角度看,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但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自卑情结,他们的潜能需要激活。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推掉自卑的巨石。赏识后进生就是赏识他们的优点、长处,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大加表扬,让他感到老师是注意他的,而且也很关心他,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好比学生的成长是场“球赛”,教师不应仅做挑剔的裁判。更应该做热情的啦啦队员,时刻为学生鼓掌、欢呼,给他们无穷的信心和力量。用“肯定的评定”式的鼓励语言与学生对话。我们不应为批评后进生才找他们谈话或谈话总是主客分明,可以在劳动中、玩乐中、漫步中用肯定的言语平等地、自然地与学生谈心,如“我觉得你在……了不起”、“你正在改正欺负小同学的行为,这很好”、“你学习……学科真努力”等,把一些批评、劝说的意思化为肯定的评定语言,“润物细无声”似地启发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三、激励后进生的自尊感和自信心
由于后进生在学习方面不及优生,品德方面又自惭形秽,所以他们缺乏自信心,极易于自我贬低。许多教师却意识不到这一点。因而总是倾向于对后进生表示出很低的期望,这就挫伤了后进生极脆弱的自尊感。
我们应当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禀性、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让他们感到自己暂时的落后并不是“一种不幸”,不是“低人一等”,而是自己从教师帮助、激励下所取得的进步中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从自己细微的进步中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后进生是相对的,只要我们在思想上不放弃,因人因事地相机诱导,以真诚深挚的爱唤起后进生的自尊,自强, 就会获得转化后进生的最佳效果。
四、重视对后进生的家访工作
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只掌握学生在校的情况是远远不够的,应经常家访,特别是对后进生,应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情况,除了在校对他们进行教育外,还要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学习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等方式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五、抓反复,反复抓
后进生转化要“温水泡荣慢慢浓”。尽管后进生转化中有进步。但由于其思想品德素质、学业基础的提高还要有一个过程,当在转化中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时,也不应心灰意冷,要及时找出“复病”原因。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有成效。
总之,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兴趣爱好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有爱心,有耐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把他们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育要有一颗平常心。正确的学生观对平常心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个体,有其自身的个性,所以我们应该承认其差异性、多样性。只有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同一班级里的学生,有的品学兼优,有的学习成绩差,有的思想品德差,有的品学兼差,这是客观事实。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最明显的差异不是在智力上,而是在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上,学生思想品德主要靠用教育的有效手段来诱导和强化。教师要用全面的观点去评价后进生。评价一个学生要从总体出发:既要看到优点,又不忽略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缺点的学生才是正常的学生。可见,后进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差应主要用教育教学的艺术手段来解决。
二、善于赏识学生
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是渴望得到赏识。成年人,只要别人给自己投来赏识的目光,心里就会有愉悦感。成人需要赏识,学生更是如此。从生命科学角度看,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但在成长过程中难免有自卑情结,他们的潜能需要激活。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推掉自卑的巨石。赏识后进生就是赏识他们的优点、长处,哪怕是点滴进步,也要大加表扬,让他感到老师是注意他的,而且也很关心他,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就好比学生的成长是场“球赛”,教师不应仅做挑剔的裁判。更应该做热情的啦啦队员,时刻为学生鼓掌、欢呼,给他们无穷的信心和力量。用“肯定的评定”式的鼓励语言与学生对话。我们不应为批评后进生才找他们谈话或谈话总是主客分明,可以在劳动中、玩乐中、漫步中用肯定的言语平等地、自然地与学生谈心,如“我觉得你在……了不起”、“你正在改正欺负小同学的行为,这很好”、“你学习……学科真努力”等,把一些批评、劝说的意思化为肯定的评定语言,“润物细无声”似地启发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三、激励后进生的自尊感和自信心
由于后进生在学习方面不及优生,品德方面又自惭形秽,所以他们缺乏自信心,极易于自我贬低。许多教师却意识不到这一点。因而总是倾向于对后进生表示出很低的期望,这就挫伤了后进生极脆弱的自尊感。
我们应当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禀性、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让他们感到自己暂时的落后并不是“一种不幸”,不是“低人一等”,而是自己从教师帮助、激励下所取得的进步中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从自己细微的进步中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后进生是相对的,只要我们在思想上不放弃,因人因事地相机诱导,以真诚深挚的爱唤起后进生的自尊,自强, 就会获得转化后进生的最佳效果。
四、重视对后进生的家访工作
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只掌握学生在校的情况是远远不够的,应经常家访,特别是对后进生,应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随时了解他们的情况,除了在校对他们进行教育外,还要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学习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等方式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五、抓反复,反复抓
后进生转化要“温水泡荣慢慢浓”。尽管后进生转化中有进步。但由于其思想品德素质、学业基础的提高还要有一个过程,当在转化中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时,也不应心灰意冷,要及时找出“复病”原因。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有成效。
总之,在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必须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从兴趣爱好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有爱心,有耐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把他们转化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