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而大豆根腐病是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病害,一般土壤潮湿地块或多雨年份发病严重,病情指数较高。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因此,加强对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势在必行。
一、大豆菌核病
1、发病特点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菌核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大豆菌核病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茎上形成的菌核圆柱形或鼠粪状,不规则形。外部黑色,内部白色,切面呈薄壁组织状。菌核在多雨、潮湿并有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形成子囊盘。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越冬后的菌核环境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来源。
2、发生原因
2.1栽培管理对发病的影响
土地不平,排水不畅;封垄前未及时中耕培土,使菌核病病菌有了萌发的机会。大豆种植过密或施用氮肥过多,致使植株繁茂,透气性差,湿度增加,促使菌核病病菌萌发。
2.2前茬作物对发病的影响
大豆菌核病除危害大豆外,还可侵染菜豆、蚕豆、马铃薯、白菜、向日葵、胡萝卜等383种寄主植物。近几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发展迅速,造成大豆前茬的多样性,再加上不合理的轮作,使大豆菌核病发病率逐年提高。
3、防治方法
3.1化学防治
在大豆开花期,大豆菌核刚开始萌发出土至子囊盘形成盛期,即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用量450 kg/hm2喷洒防治,每隔7d喷1次,共喷2~3次,防效可达85%以上。
3.2农业防治
大豆菌核病只传播危害大豆、向日葵、油菜,不侵染禾本科作物。因此,要改革耕作制度,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向日葵、油菜地相邻,以控制大豆菌核病的传播蔓延。合理密植、排淤治涝、平整土地、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和流水传播,在大豆封垄前及时铲趟,消灭萌发的菌核和子囊盘。发病严重地块大豆收获后要深翻,将病残体和菌核翻入地下,勿施用过多氮肥,以减轻发病。合理密植,采用垄三栽培的方式,保苗25万~31万株/hm2;采用45 cm小垄密栽培,保苗33万~35万株/hm2;采用110 cm大垄密植栽培,保苗达38万~40万株/hm2为宜。
二、大豆根腐病
1、发病原因
1.1根腐病菌属土壤习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在连作条件下病菌生育良好繁殖快土壤中菌源数量增多,发病重。大豆连作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根际微生物的变化使土壤环境恶化破坏根部正常生理活动降低根系生理活力破坏共生固氮系统,抑制根吸收能力。
1.2土壤湿度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大,特别是低洼潮湿地块,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差,容易受病菌侵染,发病重。
1.3土壤温度的影响。大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适温为20-25℃温度低于9℃,出苗则受严重影响,因此播期土壤温度低发病重。
2、防治方法
2.1通过科学的测土配方技术进行平衡施肥,合理补充氮,磷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可显著提高大豆对根腐病害的抵抗能力。
2.2采用合理的化学除草剂。某些化学除草剂因施用方法和剂量不当,可造成大豆幼苗药害使幼苗生长受阻,同时也加重根腐病的发生。
2.3精细耕作,大豆重迎茬地块,尤其是连年重茬导致土壤紧实板结,缺少合理团粒结构,肥力下降。进行精细土壤耕作可破坏板结层。精耕细作。进行精细的土壤耕作,可以破坏板结层,为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有效减轻病虫危害。
2.4避免连作,科学轮作。解决重迎茬危害的根本途径是坚持3年以上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大豆重迎茬不可避免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重茬适当迎茬,重迎茬时,建议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平川地种植大豆,重茬也只能重一年。
2.5防治害虫,减少病菌从虫口浸入的机会。一般根部有潜根蝇危害,有利根腐病害发生,虫株率越高发病越重,反之则轻。
(作者单位:155802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二管理区)
一、大豆菌核病
1、发病特点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菌核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大豆菌核病菌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茎上形成的菌核圆柱形或鼠粪状,不规则形。外部黑色,内部白色,切面呈薄壁组织状。菌核在多雨、潮湿并有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形成子囊盘。病原真菌以散落在土壤里和混在种子间的菌核越冬,越冬后的菌核环境适宜时萌发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成为田间初侵染来源。
2、发生原因
2.1栽培管理对发病的影响
土地不平,排水不畅;封垄前未及时中耕培土,使菌核病病菌有了萌发的机会。大豆种植过密或施用氮肥过多,致使植株繁茂,透气性差,湿度增加,促使菌核病病菌萌发。
2.2前茬作物对发病的影响
大豆菌核病除危害大豆外,还可侵染菜豆、蚕豆、马铃薯、白菜、向日葵、胡萝卜等383种寄主植物。近几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发展迅速,造成大豆前茬的多样性,再加上不合理的轮作,使大豆菌核病发病率逐年提高。
3、防治方法
3.1化学防治
在大豆开花期,大豆菌核刚开始萌发出土至子囊盘形成盛期,即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用量450 kg/hm2喷洒防治,每隔7d喷1次,共喷2~3次,防效可达85%以上。
3.2农业防治
大豆菌核病只传播危害大豆、向日葵、油菜,不侵染禾本科作物。因此,要改革耕作制度,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与向日葵、油菜地相邻,以控制大豆菌核病的传播蔓延。合理密植、排淤治涝、平整土地、开沟排水,防止积水和流水传播,在大豆封垄前及时铲趟,消灭萌发的菌核和子囊盘。发病严重地块大豆收获后要深翻,将病残体和菌核翻入地下,勿施用过多氮肥,以减轻发病。合理密植,采用垄三栽培的方式,保苗25万~31万株/hm2;采用45 cm小垄密栽培,保苗33万~35万株/hm2;采用110 cm大垄密植栽培,保苗达38万~40万株/hm2为宜。
二、大豆根腐病
1、发病原因
1.1根腐病菌属土壤习居菌,可在土壤中腐生,在连作条件下病菌生育良好繁殖快土壤中菌源数量增多,发病重。大豆连作根系分泌物、根茬腐解物、根际微生物的变化使土壤环境恶化破坏根部正常生理活动降低根系生理活力破坏共生固氮系统,抑制根吸收能力。
1.2土壤湿度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大,特别是低洼潮湿地块,大豆幼苗长势弱,抗病力差,容易受病菌侵染,发病重。
1.3土壤温度的影响。大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适温为20-25℃温度低于9℃,出苗则受严重影响,因此播期土壤温度低发病重。
2、防治方法
2.1通过科学的测土配方技术进行平衡施肥,合理补充氮,磷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料可显著提高大豆对根腐病害的抵抗能力。
2.2采用合理的化学除草剂。某些化学除草剂因施用方法和剂量不当,可造成大豆幼苗药害使幼苗生长受阻,同时也加重根腐病的发生。
2.3精细耕作,大豆重迎茬地块,尤其是连年重茬导致土壤紧实板结,缺少合理团粒结构,肥力下降。进行精细土壤耕作可破坏板结层。精耕细作。进行精细的土壤耕作,可以破坏板结层,为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有效减轻病虫危害。
2.4避免连作,科学轮作。解决重迎茬危害的根本途径是坚持3年以上与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大豆重迎茬不可避免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重茬适当迎茬,重迎茬时,建议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平川地种植大豆,重茬也只能重一年。
2.5防治害虫,减少病菌从虫口浸入的机会。一般根部有潜根蝇危害,有利根腐病害发生,虫株率越高发病越重,反之则轻。
(作者单位:155802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二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