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丰富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二)积极营造创新能力氛围;(三)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五)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六)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关键词】创新;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品质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丰富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
现在许多国家在初等教育阶段就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而创新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书本知识,更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广泛的实践活动可以丰富他们的表象储备,巩固所学知识,为创造、想象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让他们在学习新知、参与实践中,产生一些矛盾,促使他们去思考、查资料,主动参与矛盾的解决;在实践活动中也会常遇到一些困难,产生新的需求,更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只重视书本知识而不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必将扼制学生的思维.1999年举行的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中许多精巧的发明都出自经常参加劳动实践的农村学生之手,并不是那些书本知识丰富、头脑灵活的城市孩子.
(二)积极营造创新能力氛围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首先,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所以教师应该努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应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另外,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在班集体活动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设计集体讨论、查漏补缺、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有这样一道题:“请你联系实际对方程3x 6=24进行合理的解释.”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思考,多与数学进行联系,这个题目的答案将会有多个,并且会很新颖.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生活中的问题多思考,多联系,学生便会发现数学是有趣的,是奥妙无穷的,慢慢的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去學习数学.只要学生积极地思考,在生活中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会在好奇心的趋使下积极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应努力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并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说、写表达出来.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进行大胆地想象,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
(五)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六)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如热爱、美感、羡慕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唯其如此,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江泽民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激励学生要树立像周恩来同志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
【关键词】创新;创新能力;创新技能;品质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丰富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
现在许多国家在初等教育阶段就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而创新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书本知识,更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广泛的实践活动可以丰富他们的表象储备,巩固所学知识,为创造、想象提供丰富的原材料;让他们在学习新知、参与实践中,产生一些矛盾,促使他们去思考、查资料,主动参与矛盾的解决;在实践活动中也会常遇到一些困难,产生新的需求,更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而只重视书本知识而不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必将扼制学生的思维.1999年举行的第九届全国青少年发明比赛中许多精巧的发明都出自经常参加劳动实践的农村学生之手,并不是那些书本知识丰富、头脑灵活的城市孩子.
(二)积极营造创新能力氛围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首先,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所以教师应该努力掌握更具有创新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应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另外,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在班集体活动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设计集体讨论、查漏补缺、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有这样一道题:“请你联系实际对方程3x 6=24进行合理的解释.”如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思考,多与数学进行联系,这个题目的答案将会有多个,并且会很新颖.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生活中的问题多思考,多联系,学生便会发现数学是有趣的,是奥妙无穷的,慢慢的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去學习数学.只要学生积极地思考,在生活中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会在好奇心的趋使下积极地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时,应努力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学习,并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说、写表达出来.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科学的每一项巨大的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未来进行大胆地想象,激励学生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
(五)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
数学能力是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上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数学技能在解题中体现为三个阶段:探索阶段——观察、试验、想象;实施阶段——推理、运算、表述;总结阶段——抽象、概括、推广.这几个过程包括了创新技能的全部内容.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加强解题的教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同时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训练:自学例题、图解分析、推理方法、理解数学符号、温故知新、归类鉴别,等等,学生在应用这些方法求知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数学能力,形成创新技能.
(六)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创新,既需要智力的参与,也离不开情感的支持.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扬“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如热爱、美感、羡慕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创新的动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确保学生心理自由,采取教学技法,激活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唯其如此,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江泽民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激励学生要树立像周恩来同志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丝一样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