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师预科物理课程教学的反思与研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对自我的技师预科物理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同时也对更能为职业教育技师预科物理教学的教法进行了探索。本文通过笔者自我的教学经验以及多年来宝贵的生活积累,阐述了技师预科物理课程的教学反思,并同时对教学的教法进行了探索,以供同行或年轻教师参考。
  关键词:技师预科物理教学反思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a)-0085-01
  
  1 对高一新生教学引导的反思
  技师预科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技师预科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技师预科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技师预科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技师预科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把学生吓跑了,或者教师一味的强调技师预科物理如何重要,学生就硬着头皮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变成了技师预科物理学习的“奴隶”。高一年级的技师预科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技师预科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
  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有的老师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马上就去讲解大量的静力学问题,甚至去讲动态平衡问题,试想这时学生对合力的几个效果尚难以完全理解,对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学生解决这类问题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这种由于教师的引导方法不当,导致学生一开始就觉得技师预科物理如此之难,怎么能怪学生认为技师预科物理难学呢?如果我们老师有意识地降低门槛,一旦学生顺利的跨上的这个台阶,形成了对技师预科物理学科的兴趣再提高并不晚。可是,一般新老师并没有很快领会这种意图,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本,不注意加强实验教学,不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只靠生硬的讲解,只重视告诉结论,讲解题目,这怎么能怪学生对技师预科物理产生畏难情绪呢?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技师预科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技师预科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就成功了。
  
  2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技师预科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课堂上也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技师预科物理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3 对技师预科物理教学前概念教学的反思以及自我教学方法的研究
  在伽利略和牛顿以前,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错误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由此可见前概念对人们认识影响是巨大的。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而由于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对技师预科物理概念的正确形成极为不利,它排斥了科学概念的建立,是技师预科物理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技师预科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我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去对教法创新(个人授课方式推广)。
  3.1 重视技师预科物理模型的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消除学生思维障碍
  技师预科物理模型是技师预科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技师预科物理形象。通过运用技师预科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技师预科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
  3.2 加强实物演示,丰富感性认识,有利于消除错误前概念,确立正确概念
  技师预科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需要感性经验支持。因此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概念。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金属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认为金属块温度高,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才能消除错误前概念,否则任何讲授都是苍白无力的。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但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使学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从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分析、研究。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2个轻质弹簧秤,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另一物块同时前进,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所以,抓住学生学习高中技师预科物理的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实物演示及创造条件进行实物演示,积极消除学生的错误前概念,对提高高中技师预科物理学习效果很重要。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与写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这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在新课程下,平常高中技师预科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也亟待我们探索。
其他文献
西藏民族大学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在祖国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校诞生
摘 要: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首发阵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规律的汉字教学,掌握运用现代词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讲准、讲清、讲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学习具备相应的训诂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正确运用训诂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热爱并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现代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训诂学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
对中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已是刻不容缓。行为习惯教育,即做到自尊,自重、自勉,自信、自强,自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向上,有益他人,从而真正有益自己。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要着力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用能力。
摘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涌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被忽视甚至被摈弃。诵读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诵读是语感的积累和形成的重要途径,诵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诵读还能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诵读训练是贯彻新课标、实施新课标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实现新课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不该忽视。  关键词:新课程
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国家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和西藏着力实施的'十大工程'之一。关于西藏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内涵、实现模式和路径,无疑是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阅读疗法的原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优势以及具体措施,使得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具有现实性。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阅读疗法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a)-0000-00    1 大学生心理状况现状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正处在社
摘 要:当前,“大工程观”教育理念已经引起我国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飞机机型课程是中国民航大学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是一门具有突出民航特色的课程,讲解典型飞机主要结构与系统的专业知识。在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要适应“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尝试多层次、分模块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大工程观飞机机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本期内容是欧阳无畏《达旺调查记》三部曲之三《达旺调查日记》的起始部分,其日记中轮番上场人物的口述,成为这段历史中难得的宝贵资料。尤其是强化各民族间时代共振的思考,